沈 逸
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初探
沈 逸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加快,社会企业对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才培养模式也日趋多样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压力。要化解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就必须根据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调整培养目标,创新培养途径,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大力发展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职业素质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高职学生;高职教育;职业素质;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高职教育既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也注意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目标是企事业单位一线管理与操作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解决就业所需的一技之长,顺利就业,高职毕业生的根本问题必须面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人才的选择。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下,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职业素质要求更高,更迫切。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现象,究其原因,培养过程中对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不重视不到位的问题突出。近年来,据笔者对相关行业企业的交流沟通中了解到,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首先是诚信敬业责任感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等,对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等排在其次,而高职院校往往只重视技能与知识的培养。可见,提升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解决人才培养质量符合企业单位用人需求问题的关键。
对于素质的界定,从相关学科的角度分析,“素质除与生俱来的一系列解剖生理特点外,还应当包括其后天习得的一系列品质。”[1]“素质教育的素质应是以人的禀赋为基础,在环境的作用下高度内化的心理品质,并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外化个体的行为表现”。[2]由此可知,素质的养成有先天与后天两个方面。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后天的职业素质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作为高职院校,除了培养学生应具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应重视职业素质教育培养的研究,使高职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
用人单位对就业者的职业道德与奉献精神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据笔者对宁波某企业在用人面试过程中观察,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就业者是否热爱这个职业、对企业的忠诚度如何、就业的动机如何、事业性与责任心如何等。任何职业都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大局意识,较强的组织纪律,积极进取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能较好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自身有一定的团结意识和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为企业发展的积极奉献精神。这样的学生往往是用人单位的首先考虑的人选,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所谓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真正掌握一门以上相关专业技能,就是给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通行证”。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更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更注重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使学校的专业教育与社会企业行业需求接轨。因此,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优势所在。对用人单位来说,都要求高职学生马上能上岗或者经过短期培训能上岗,具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专业技能与实践动手能力、短期内能够胜任企业的岗位要求、具有一定的职业岗位发展延伸能力,是用人单位的必要条件。如果这些方面有欠缺,即使找到了工作岗位,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力不从心无法胜任岗位要求的情形,最终,还会企业所抛弃。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转型升级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核心是人的竞争。那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创业精神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往往能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倍受企业的青睐。如果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因循守旧,混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工作业绩平平,肯定不受重用。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能够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注重学习提高、敢于开拓创新、勇于解放思想,就能迅速适应岗位要求,一定时间内就会做出丰硕的工作业绩,加速企业的发展壮大,自然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良好的身体素质主要指健康的身体,是吃苦耐劳基础条件,是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工作岗位所需的体力与耐力。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的和谐一致,在工作岗位上,性格开朗大方,待人接物自然和谐,具有适应团队作业合作共事能力,碰到问题和困难时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进而能够承受挫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最终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和发展。如果一个毕业生体弱多病,或有心理障碍,不善与人交流,肯定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实际上,具有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是现代企业用人的基本要求,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进行心理测试和体检就是体现了这个基本要求。
1.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确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2.职业素质的培养必须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养成是一个长期缓慢的形成过程,要通过多种形式方法和长时间的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才能逐步有所收获与提高。高职院校在实施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过程中,把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如专业教学、团学活动、技能竞赛、暑期社会实践及日常学习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建立的专业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根据专业教学内容的特点融入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专业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要学会做事,先要学会做人。在专业教育教学中,通过各种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为基础,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多种环境的设计和工作生活情景的体现,结合日常行为规范调教和训练,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形成融入职业素质养成的专业教学模式。
4.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提升职业素质、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聘请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成立由行业专家,能工巧匠组成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督导委员会,参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养成的方方面面,学校与相关企业联合搭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实践平台,如由企业提供真实的业务项目,在企业学校双方人员指导下学生进行真刀真枪操作等,实现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有机结合。
1.职业基本要求。就是作为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履行工作职责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和身体心理品质。政治思想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状况和水平;身体心理品质是指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所需健康的身体和正常心理状态,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正常融入集体活动,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
2.职业岗位要求,是职业素质的关键。就是企业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时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及相关的职业精神。专业技术和技能是指毕业生作为企业员工在工作岗位所需的从业能力,包括相关知识和操作水平、综合运用能力水平等。职业岗位要求是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
3.职业发展要求,是更高要求的职业素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企业行业不断发展更新换代的今天,企业员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还必须有职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表现为,从业人员对职业岗位要求的拓展能力辐射能力以及对新岗位新事物的接受与学习能力。当然,这些能力要求要基于从业人员在一定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要有克服问题和困难的精神与勇气,结合科学的方法和实践探索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从业人员得到较快的职业发展。
职业素质可以说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平时行为规范的训导实践过程逐步形成的。根据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因素分析入手,提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选择。
职业素质教育培养要融入专业教育教学方方面面入手,要贯彻职业素质教育养成这条线,班主任、辅导员及专业教师要有参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相关教育内容要进入专业课程及培养工作的全过程。一年级学生将职业认识教育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培养就业意识,关注就业动向,了解社会行业企业需要什么人,自己向什么方向发展等;二年级学生重点培养专业特长与技能,打好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面、培养多种能力、提高综合能力与素质;三年级学生通过开设职业规划指导课程等,要引导其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如心理上的调整、企业工作岗位要求的适应、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化等。实际上,高职院校传授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同时,进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既解决了如何做事的问题,又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这样的教育才能使人才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及用工需求情况,结合专业教育教学,举办相关技能竞赛及技能节等活动,主动与相关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举办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活动,聘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的相关人员,介绍大学生就业政策,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转型升级情况,及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特点。条件许可的,可与地方就业管理部门合作举办人才招聘会等,让学生了解掌握社会行业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行情,根据自身的爱好特长,找准自身的定位,从而确定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在课堂和实验实训室接受专业教学,专业教师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教学技术和方法,使专业理论教学案例化项目化、实践教学实战化,强化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在实教育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树立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的理念,走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依托于企业的有效教学资源,将企业的技术人员,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及与一线工作现场相一致的真实的职业环境,引入到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能感受到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及企业从业人员工作情况,有利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化,使高职学生形成毕业后上手快的就业优势。
高职院校通过搭建实践活动平台,是提升学生心理品质及创新创业意识的有效途径。(1)可以通过举办专业技能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主题活动,围绕升职业素质的的主题,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注意包含职业素质养成的内容与形式,使高职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感到与企业“近距离”,在行为规范上向“职业化”的转变。(2)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融入到社会的大家庭之中,感受社会行业企业这个社会大家庭的氛围,接受这个社会大家庭的文化熏陶,成为大学生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养成良好个人心里品质的综合实践平台。(3)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与专业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如商务类专业可以为企业开展一些产品宣传与调研实践活动等;也可以个人根据兴趣爱好,自行联系单位确定项目内容,如到企业兼职,在专业教师和企业经营人员指导下,完成企业交给的相关工作任务等,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总之,职业素质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高职院校,在强化职业素质教育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方面,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与探索。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工作能力与优秀思想品质,能够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想契合,这样,就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今后的就业与工作中,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1]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2]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沈逸,女,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实习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就业管理。
G715
A
1674-7747(2017)26-0049-03
[责任编辑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