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晓媛
纪录片是精神的记录
文/张晓媛
电视纪录片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孕育和发展,题材日渐广泛,表现手法和价值取向日益多样,但是在呼唤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今天,纪录片创作者更应该坚持高尚的记录精神,坚守精神记录的灵魂和使命,使纪录片创作走上更加繁荣、健康的发展道路。
精神是文艺之魂,没有精神也就没有文艺。纪录片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记录和弘扬精神是纪录片的核心灵魂和历史使命。纪录片的拍摄手段与表现方式可以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变化,但记录精神这一职责与使命永恒不变。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中央颁布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强调:“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这种精神就是中国精神,其核心元素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首次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标志着当今政府将大力提倡具有时代气质的、具有坚定信念和踏实技艺的、具有精益求精工作作风的“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的诉求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工匠精神”通俗的说法是指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械化电脑化时代的到来,“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工匠精神”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也需要千千万万能工巧匠。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电视纪录片《传承》,立足于展现非遗传承人对产品技艺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追求,记录了50位民间手工艺传承人的精彩技艺和人生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手工技艺,挖掘了中国手工艺传承的深层文化内涵。其所弘扬的工匠精神,既是中国非遗传承人代代相传的精神品质的体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动力。
如何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内容的民族精神与弘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通过讲述中国故事的形式展现和传播中国精神,是当前十分重要的文化命题。对此,纪录片《传承》做了一次有益且成功的尝试,并带给观众诸多思考。
今天,国家提倡工匠精神,不仅给了我们一个时间的标准,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精神的标准,这恰恰是纪录片创作者所应该追求的审美价值所在。
纪录片的精神可以通过记录者的精神与被记录者精神的相互激活而呈现出来。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必须具有精神的记录,包括对记录对象的精神的记录和记录者自身的精神追求,最终成就纪录片的精神价值所在,从而完成纪录片的精神塑造。
精神不是口号,是支撑行为背后的东西,精神有时候是冲动、挣扎和痛苦;有时候是想象、好奇和关注。总之,精神行为一般与那些仅仅以成功为目的行为有所区别,有精神的行为则更注重过程的打磨与体会,注重发现过程中的美。精神离不开时间,离不开坚守,离不开关怀。
纪录片是如何诞生的呢?记录者凭借自己的感觉、感知和感悟对所记录的人或事物进行跟踪、拍摄,在不违背人或事物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那些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进行选择与提取,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精神产品。
1.学员规模和特性。经过多年的建设,各干部网络学习平台在规模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员数量增大,覆盖范围变广。学员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学员年轻化及学员能力和需求差异较大。以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为例,参与网络教育的干部成员,35岁以下的占46.84%,将近半数,可见干部网络学员处于越来越年轻化的态势。
纪录片创作有其自身规律,这一切都离不开创作者——人。人的因素决定着纪录片的选题、取材、拍摄、采访、后期制作等创作手段。同时,人的行为决定着纪录片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意图。一部纪录片,在遵循真实客观的原则之下,一定具有记录者自身的精神品质与精神追求,如同一堆积木,不同的人会拼接出不同的形状,这其中个人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部纪录片拍摄的理由、成片存在的理由应该都离不开两个字——精神,没有了精神,就没有了纪录片的价值。从选题开始,记录者已经进入对自己精神品位与精神追求的检验与发挥,选什么样的题材与内容,以及运用什么样的角度编辑素材,甚至于定位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取向来决定最终成片的审美价值,这一切取决于记录者的精神价值观。纪录片的精神审美要求记录者自己必须具有一定品质的精神素质与精神追求。
纪录片与时间有关,与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关。变化是纪录片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纪录片所表达精神的载体。有些纪录片的拍摄时间长达几十年,为了真实记录事物的发展与变化,记录者必须坚持、坚守与关注,漫长的时间考验着记录者的耐心与决心,同时也给予记录者更多的时间去体会、思考,时间给体验留空间,给思想留空间,记录者的精神在漫长的时间里凝聚和升华,最后为纪录片的精神价值增添光彩。
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决定了它不可能是高产作品,精工细作离不开时间的打磨与创作者的精神沉淀,经过时间与岁月考验的作品才是精品。因此,大家常说纪录片创作者一定要耐得住漫长的时间,耐得住长久的寂寞,耐得住艰苦和贫穷,耐得住功名利禄的诱惑,事实确是如此。第85届奥斯卡长篇纪录片金像奖《寻找小糖人》,由马利克·本德让劳尔执导,这部纪录片耗时6年,让记录者几近破产,而本德让劳尔却坚定地走到了终点。影评人海尼克帕拉斯评价本德让劳尔:“他有一种马拉松跑者的坚韧力量,这么多年,他把这种力量全部花在了做纪录片上。”
有的人,一生的积蓄不够拍一部纪录片;有的人,一生的时间仅够拍一部纪录片……记录者一定是有精神的记录者,他们为人生留下人生,为历史留下历史,他们用自己的精神创作纪录片的精神。有精神的记录者才能创作出有精神的作品,有精神的作品才算得上是精品。
纪录精神是纪录片创作的支柱,纪录精神总是体现在具体的纪录片作品当中。作品一定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记录,是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纪录片的创作。纪录片的价值在于真实,纪录片的品质也在于真实。
世间万物都有着多样的形态和无穷的变化,纪录片就是要记录这些变化莫测的发展历程,如果说真实和客观是记录者遵循的原则,那么变化和发展则是记录者记录的内容。
纪录片需要有精神的记录者,同样需要记录有精神的被记录者。
从选题开始,在选取人或事物作为被记录者时,总会有一些富有精神价值的东西率先触动记录者的心。笔者曾经拍过一部纪录片《二十二天与五十年》,选题时触动内心的是一位台湾老兵对自己婚约的坚守,他与妻子结婚二十二天后参军,后来南下入川,再后来北上抗美援朝,最后到了台湾。五十年过去了,同去台湾的战友们都已经重新组建了家庭,而这位老兵却始终没有忘记家中的妻子,最终老兵回家了,与同样等待他五十年的妻子团聚了。二十二天与五十年,这一数字告诉我们两位老人有的不仅是对爱情的忠贞,还有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情操与品质,他们是一对有精神的夫妻,他们的精神具有榜样的力量。
在第85届奥斯卡长篇纪录片金像奖《寻找小糖人》中,被记录者是一位在美国备受冷落而在南非拥有比肩猫王地位的歌手罗德里格斯。1942年,罗德里格斯生于底特律,是墨西哥移民的儿子,他的首张专辑《冷战实况》简单而粗暴地触碰并传达着对现实浮躁与混乱的反抗。唱片虽有业界推崇,却在市场未见反响,于是他被唱片公司解约了。如今,人们无从得知那张在美国“销声匿迹”的唱片,是如何传入20世纪70年代的南非,并形成“大街小巷只要有CD,就有罗德里格斯”的局面。彼时南非正处于种族隔离运动最激烈的时期,世界各国都在谴责南非,南非却因政府完全控制舆论,以致人民全然不知,南非与世界有一道屏障。就是这个时候,罗德里格斯告诉南非有权愤怒,“每一场革命都需要圣歌”。在他的歌声影响下,南非人自发组织了“自由运动”,并用歌声寻找出路,掀起了一场社会变革的新浪潮。然而这一切,罗德里格斯全然不知,南非人也“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影片最后,记录者终于找到了罗德里格斯,并让他来到南非举办演唱会,至此南非人才终于见到了“真人”。在演唱会现场,歌迷们在台下哼唱“圣歌”,罗德里格斯在台上泪流满面地说:“谢谢你们让我活着。”
这部纪录片解构了一个谜,通过对谜团的层层剥落,一个触动人心的励志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罗德里格斯有传奇的经历,有对音乐的虔诚,还有对梦想的坚持,其中所包含的精神力量足以让这部纪录片成为经典。
纪录片是精神的记录,纪录片是精神产品。这个时代需要有精神的作品滋养人,也需要有精神的人塑造时代精神。
作者系太原广播电视台
纪录片部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