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红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全国第三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郭俊红
2017年1月7日—10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和山东省沂源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全国第三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沂源县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河北、山东、云南、山西、台湾等地的近3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牛郎织女传说”为中心,围绕传说的在地化与地方表述、传说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传说的仪式实践与信仰诉求等展开热烈讨论。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叶涛教授作了《传说的在地化与文化资源的增值利用》主题发言。叶涛关注沂源牛郎织女传说达十年之久,对沂源牛女传说的传承现状、传说与村落、庙宇、信仰、家族等有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叶涛指出,牛郎织女风物传说的形成最早可能和星宿传说有关,因此不存在所谓的起源地,谁看见牵牛、织女星宿谁就可以说是传承人,牛郎织女传说不存在起源地,只有流传地。但是沂源或者其它地方可以胸有成竹地宣称牛郎织女传说是我的,主要就在于传说的在地化,因此考察梳理传说是如何被在地化的就成为传说研究新的取向。叶涛以自己10年来对山东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的持续关注为例,详细梳理了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在地化的过程。大贤山织女洞的建成年代大约在宋金时期,“山曰大贤,观曰迎仙。所谓山之大贤者,因织女之称也;观之迎仙者,昔仙人所居也”,大贤山因织女贤惠而得名。织女洞中所藏的两通明万历年间的石碑反映了牛女传说成为沂源牛郎官庄村风物传说的过程。尤其是勒石于万历七年的《沂水县重修织女洞重楼记》中所载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这八个字更是集中概括了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在地化的过程。在发言结尾处,叶涛从牛女传说的非遗个案研究上升到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的理论思考,他指出非遗运动对民间文学类的非遗项目的在地化起到了强化、催化的作用。作为非遗保护的政府、学者、当地民众在其中的力量却是不同的,三者在非遗保护过程中的角色扮演、互动与博弈还需要深入探讨。
围绕“传说的在地化”问题,来自台湾、广东、浙江、山东、河北等地的学者分别梳理了牛郎织女传说在不同地区的“在地化”过程。来自上海大学的黄景春教授从故事母题的角度探讨了各地牛郎织女传说的在地化过程。他指出牛郎织女传说原本是天上星宿的爱情故事,后来被粘附于人间,与“毛衣女”“两兄弟”等故事母题相链接,形成牛郎织女传说的新讲法,这种与某地山水、家族、风俗等链接的过程也是传说在各地不断在地化的过程。来自台湾的林仁昱教授对20世纪初日治时期的台湾七夕传说与风俗变迁进行了梳理,他指出日本为了在台湾推行殖民统治,允许中西历的七夕同时并存,但台湾文人有意撰写与传统七娘妈习俗为中心的文章,延续文化传统,并再次成为台湾文化主流,而日治时期施行的日本七夕节俗则随着其殖民统治的结束而转化为与七夕无关的习俗。浙江农林大学的毕雪飞副教授和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赵珊珊副教授则对牛郎织女传说在日本和韩国的域外传播与在地化进行了梳理介绍。毕雪飞以日本大阪交野地区的牛郎织女传说为个案,指出日本的牛郎织女传说虽源于中国,但是在进入日本本土之后经过了在地化过程,嵌入了日本文化元素,已经发展成为与日本社会习俗以及民众心理相一致的民族叙事。赵珊珊首先肯定韩国牛郎织女传说源于中国,但是在进入韩国本土之后,其生命却止于汉朝时期的叙事内容,牛郎织女传说在韩国的后续发展则是“樵夫仙女故事”类型。
华南理工大学的储冬爱教授以广州市天河区珠村乞巧为例,详细梳理了牛郎织女传说在岭南地区的传承、流变与非遗化实践,指出以文化旅游、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方向的民俗开发必须建立在严谨的研究、还原和坚定的继承和保护基础上,唯有如此,习俗才能真正回到民俗学意义上的民间。浙江师范大学的宣炳善副教授则对浙江武义县七夕节接仙女仪式进行了介绍,指出无论是山东沂源还是浙江武义,这些地方的牛郎织女传说都与当地的道教信仰有渊源关系,民间讲述牛郎织女传说无意识中也是在传承中国的道教信仰和道教文化。牛郎织女传说是从中国早期民间宗教中的天人两分的宗教信仰格局中发展而来,是典型的道教传说。河北是我国较早举办七夕节日活动的省份,河北省民俗文化学会会长袁学骏对河北数十年来的办会经验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河北地区在七夕节时除了传承望双星讲故事吃巧面的活动之外,还把七夕节打造成七夕情侣节,开展多形式的群众活动,例如公祭牛郎织女、评选巧女才女、举办诗文楹联谜语大赛等。
来自山西大学的郭俊红则围绕传说起源地的文化纠纷,对现存于我国各地的牛郎织女传说进行了梳理。她指出,从2006年牛郎织女传说的讨论语境急剧缩小,牛郎织女传说被打造为各省乃至县市区域的地方传说,进而传说的起源地成为各地针锋相对的讨论话题。鉴于这种行为,先不去探求谁才是真正的传说起源地,都必须承认一个“社会事实”,这些地方的民众都在传承并演述着牛郎织女传说,牛郎织女传说是民众七夕节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的生活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各地政府或者学者与其将气力花在隔空争吵上,不如转向挖掘并重构当地以牛郎织女传说为核心的地方文化。在地方文化视域中审视牛女传说,讨论的重点不应该是文本表面所陈述、争论之史实是否正确,而应该转向各地牛女文化的传承者(民众)的情感、意图与认同情境。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施爱东研究员、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泳超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刘宗迪教授和刁统菊副教授、云南大学中文系董秀团教授则围绕“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展开讨论。
施爱东对当下我国拟立法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展开条分缕析式的剖析,指出当前在我国仓促实施此法将带来诸多弊端,例如影响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团结、不利于我国现阶段推行的文化输出对外战略、加剧我国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资源争夺等。民间文艺作品具有鲜明的共享性特点,为了促进文化商品的自由流通,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的“著作权穷竭”做法,唯有如此方可满足社会公众自由接触和继续利用民间文艺作品的需求。
民间文学的学科命运不仅受到外界的压力与挑战,其自身的研究范式也造成其当下岌岌可危的状态,对此,刘宗迪呼吁“超越语境回到文学”,改变所谓的科学客观的“田野调查”模式,民间文学不仅是为了学术研究和知识生产,也不仅是为了记录和保存真的民间文学文本,民间文学在于寓教于乐地教化民众,进行文学创造和文明传承,以及建设民族国家,如果意欲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重拾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采风”模式,通过文人的二次创作,重塑文学的审美性与诗意化。
陈泳超教授则对当下非遗保护中的“政府”角色扮演提出了“无为即保护”的观点。陈泳超认为,民俗就像我们人类一样有其自己的生命周期,生老病死乃至衰亡消失都是自然现象,不必强求。当下社会中炙手可热的“非遗保护”要拆分成“保存”与“保护”两个概念,所谓“保存”,其目的在于“求真”,在于保留历史、为研究或任何形式的致用提供真实素材。学者和政府应多多参与此项工作,尤其是政府应该止步于树立和倡导某种价值观,资助一切正当的“保存”工作;而所谓“保护”则是借用外力延长某项文化的生命,这种行为对于文化本身的生命存在往往是可怜无补费精神,但是并不能完全否定“非遗保护”的价值与意义。具体的“保护”活动应由对该文化有特殊情怀和爱好的民间团体为主体去施为,政府越少“有为”越好。政府职能部门在确立价值观、做好资料保存工作之后,就不必过多干预其实际存在了,它的生生灭灭,与政府无关,政府部门也不必对其负责,任其自然,便是自由的最高境界。
董秀团教授与刁统菊副教授则对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提出具体路径。董秀团以云南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史诗为例,指出应该从传承仪式语境、再造文化空间、续接民俗链条等方面着手保证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她的观点与上述陈泳超教授的“无为即保护”观点形成鲜明对比。刁统菊在强调政府介入非遗保护的必要性的同时,更着重强调唤起传承主体文化自觉对于非遗保护的意义。她认为民间文学与生活相伴,要让它活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为了达到其永葆青春活力的目的,就不能仅仅关注非遗传承人,而应该关注区域内的每一个个体,唤起传承主体的文化自觉才是有效途径。
来自台湾大学的洪淑苓教授是我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的代表人物。20世纪80年代,她运用文献史料撰写的《牛郎织女研究》成为第一部牛女传说的研究专著,至今无人能出其右。此次会议她以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清代至日治时期)的台湾古典诗为例,分析其中所描绘的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习俗,指出这些诗歌虽属节令诗、应景诗,却也表达了诗人的真实体验与感受。尤其是“七夕寄内”的诗作,既应景,又真实地传达出诗人的夫妻情感,这些诗歌更能体现诗人的伦理情怀。同样来自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的丘慧莹教授则以牛郎织女戏曲、曲艺为研究对象,著成《牛郎织女戏剧研究》一书,此书对于我们认识牛郎织女的叙事类型、转变都有重要作用。此次会议丘慧莹以她搜集到的四本江南地区的牛郎织女故事宝卷为分析对象,指出清末民初的江南地区不仅宣讲宝卷,而且随着石印技术的推行,还印制出大量供人阅读的宝卷,这些无论是宣讲还是阅读,牛郎织女宝卷与江南当地的牛郎织女信仰紧密结合,共同推进了牛郎织女故事在江南地区的流传与丰富。
牛郎织女传说作为中国民间文学经典中的经典,备受学者们的关注。这次学术研讨会汇聚了海内外研究民俗、民间文学的顶尖学者,各位学者互动讨论后形成的真知灼见,必将深化对于牛郎织女传说的认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也会提供好的建议,以供各地方政府参考。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还实地参观考察了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沂源县博物馆、牛郎织女民俗展览馆、世界爱情邮票陈列馆和沂源县燕崖乡大贤山牛郎织女景区。
[责任编辑:丁红美]
郭俊红,山西大学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