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域外传播方式初探

2017-01-28 10:59任红敏
殷都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化

任红敏

(安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中国文化的域外传播方式初探

任红敏

(安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有着五千年传承的中国文化包罗万象,是中华民族的魅力所在。在中国文化的域外传播中,我们要有更大的眼光、更深刻的认识,全面规划应该如何向外部传播自己的文化和观念,如何做好中国文化域外传播,传播的内容、传播方式,模式与途径、效用都值得关注与研究。

中国文化;域外传播;方式方法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文明作为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圈、东正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和印度文化圈共存的世界五大文化圈之一,流传至今而且依然生机勃勃。中国文化延续长、影响大、覆盖面广,不仅对亚洲影响深远,而且远播世界。从汉唐时代起,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就已经开始了,中国的文化,在西域、东亚、中南半岛以及欧美等地广泛传播。从汉代至清代,中华文明曾经以一种高势文化或优势文化不断向域外地区和民族传播,如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国家,并且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从历史上看,朝鲜和越南曾一度划入中国版图,与中原王朝是臣属关系,作为一种臣属关系和政治需要,参用汉法,使用汉字,推行汉文化并仿效中国科举取士制推行科举,中国文化对朝鲜和越南的影响是必然的。汉字早在战国时期已经传入古代朝鲜,中国的五经和史传等典籍在魏晋六朝时期已在古代朝鲜传播,到唐代,儒学经典已经在古朝鲜有很大影响了,据《旧唐书》记载,高丽人“俗爱书籍,至于衡门厮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子弟未婚之前,昼夜于此读书习射。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三国志》、孙盛《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又有《文选》,尤爱重之。”[1](P3704)可见中国典籍在朝鲜的传播情况。张伯伟在《朝鲜古代汉诗总说》一文中已经有过明确论述:“无论是文字资料,还是出土文物,都能证明早在春秋时代,中国文化已经传播到朝鲜。”[2](P46)汉代,中国文化开始传入越南,六朝时期,一部分中国文人到交趾避难,带去了中国的文化和书籍,唐代,越南曾派人到中国学习。五代荆南天福四年 (939)交趾人吴权在越南称王,建立独立的王朝,自此一千余年的越南王朝里,汉字及汉文化被当地人视作自身语言文化的组成部分。虽然日本从未与中国构成臣属关系,但日本曾是中国的朝贡国和册封国,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三国时期,日本遣使到魏都洛阳,两国建立关系,其后中国一些文化典籍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公元五世纪中期雄略天皇致中国刘宋皇帝表,表文不仅用汉字书写,还引用了《诗经》的诗句,可见当时日本人已学习《诗经》并能熟练使用《诗经》。唐代,日本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中国学者也频繁往返于中日之间。

中国和西域各国在汉代已经开始交往,据《汉书》记载,西汉时西域各国贵族子弟多通过丝绸之路来长安留学,学习汉语和汉文化,当时的河西走廊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文化走廊,《毛诗郑笺小雅》残卷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文物中出现。中国和欧洲在汉代已建立了关系,汉书中有关于“大秦国”的记载。立于公元781年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中引用《诗经》多达二三十处,碑文的撰写者是叙利亚人景净,足可见汉文化影响之广。

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而是注重文化交流的,自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兴起之后,交流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晚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是吸收多于对外传播。不过,有个现象也必须注意,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门户被迫打开,开始准许华人出洋做工,福建、广东等地华人出洋很多,东南亚、南北美洲乃至欧洲、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华人活动的足迹,众多的华人自然带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语言文字、服饰烹饪、武术、气功、中医针灸、宫廷乐舞等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华人居住区流行,学术信仰、风俗习惯等也被带到了世界各地。

当前,我们中国已成为世界性大国,中国要想影响世界,不仅要在全球有着自己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同时也要有着自己的文化利益。因而,我们要有更大的眼光,更深刻的认识来全面规划应该如何向外部传播我们自己的文化和观念,提升中国软实力走出去的层次和水平。有着五千年传承的中国文化包罗万象,是中华民族的魅力所在,但目前中国文化的传播,相对于中国经济经贸的“顺差”,文化传播相对出现了“逆差”,外来文化大量涌入,中华文化输出情况并不乐观。因而,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如何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如何把我们的文明成果通过各种交流途径向域外传播,从而显示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开阔品格,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做好传播中国文化?发展的中国需要在世界范围内重塑自己的国际形象,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需要在世界话语体系中有自己的声音,作为唯一延续下来的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应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特有的魅力。要做到这一点,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世界范围内从更高的学术层面介绍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发展之急需。

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天文历法、国画书法、戏曲艺术、中医中药、民族乐器、中华美食、传统手工艺这些宝贵财富,是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但我们还没有成为一个文化大国,尤其是文化贸易中的“逆差”现状不可忽视。我国图书的主要出口地是部分亚洲国家和中国港澳台,虽出现了汉语热,但英语霸权似乎不可撼动,相对于中国13亿多人全民学英语状况,汉语不能算热。所以,还要认清现实,至今依然是西方文化主导国际文化格局。虽然近年来国产电影水准有了大幅提升,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奖项,但出口额仍非常小,老牌电影生产线美国好莱坞的影片虽然在评论界垢病甚多,却依然保持了世界最高的放映记录。好莱坞电影生产总量占世界电影总量的5%一6%。上海交通大学在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虽然有 40.6%的人认为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也有高达 72.5%的美国人不认为中国有非常吸引人的流行文化。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输出国,在电影、音乐、快餐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力。好莱坞的电影,迪斯尼的动画片《白雪公主》、《米老鼠与唐老鸭》、《狮子王》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CNN(美国有线新闻网)、MTV 流行音乐几乎风行全球,成为了美国的招牌,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文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当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居世界首位,这些都在无形中不断地增强了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文化产品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各种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品的渗透影响非常重要,在全球化的今天,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的是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中国文化产品要走出国门,通过文化交流,充分利用文化传播提升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对外文化传播中传播内容的选择很重要。目前我国的文化出口内容多集中在绘画、陶瓷、茶叶、服饰、太极、功夫片电影等,中国的对外文化产品传播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外文化产品输出样式的过于单一。正如有外籍人士提出:“假如中国一直都做类似于杂技、书法、太极拳之类的表演……这都是非常好的东西,人们很喜欢,可是,把这么有意思的、全面的、复杂的中国文化,就用杂技和书法来解释是很可笑的。”[3]

近几年,我国在流行文化产品的对外传播方面取得不错业绩,如《功夫传奇》、《香格里拉传奇》、《华彩唱风流》、《风中少林》等,思路创新,角度新颖,赢得了一定的国际市场。中国功夫电影很受欢迎, 2012 年电影《西游降魔篇》更是创下了 1.68亿美元的海外票房。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缺少带有国家品牌标志的流行文化代表。因此,我们的对外流行文化输出要致力于打造具有外销能力的标志性作品,比如中国特色的影视、音乐,富于民族文化特色的通俗小说和故事等,甚至是具有中国风味的餐饮文化等。

要注重文化传播内容的选择,一些过于民族化的内容在域外传播中未必是最合适的。比如中国的京剧、评弹等曲艺,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在日本、朝鲜等东亚各国相对比较容易接受,这是由于这些区域共属于汉文化圈,有着共同或是接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基础。但在印度、阿拉伯、欧美文化圈显然就有接受障碍,即使接受,也大多出于对异国情调的猎奇心理,或茶余饭后的消遣谈资,很难真正走入受众心灵。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其中《红楼梦》的影响相对薄弱;《西游记》《三国演义》在国外影响比较大,尤其是随着20世纪末电影、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的兴起,在国外有不小影响。日本、韩国出现了很多以《三国》命名的网站和网络游戏,日本、韩国、美国、德国都出现了《西游记》的影视作品或动漫改编本,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还推出了一款以《西游记》为原型的宣传片。20世纪福克斯公司又将推出以孙悟空为主要人物的影片《龙珠:进化》。2009年元旦,德国在SuperRTL电视台播出与美国合作的《美猴王》,也获得广泛好评。正因为《西游记》自身的可开放性,可以让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自由演绎着对它的理解,才吸引力如此强大。

对外输出文化产品时更适合以大众化、多样化、亲民化、通俗化的产品为主。我们在输出文化产品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接受者自身背景,要注意对方的接受能力,要以那些比较容易认同的文化产品为依托。影视作品、音乐艺术、科技产品等,应翻译成英文以便在国际市场上更容易接受。一些具有深奥的民族内涵的文化,如儒家文化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永恒和广泛的精神价值,是我国历代社会个人和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处事标准。我们中华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礼” “智”“信”等五常,对中西亚文化、欧美文化等地区和国家的人民来说很难理解并接受,但对韩国人来说很容易。由于韩国人不仅接受了儒家思想,而且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精神已经深深植根于韩国人的脑海中,韩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儒家文化,两国在儒家文化上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非常容易沟通的。那么,儒家文化就可以成为两国最容易开展的文化交流项目之一。

娱乐不仅是孩子的本性,也是成人世界的永恒需求,是贴近大众的最好方式。在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文化更贴近大众,增加趣味性,不要因为强调文化性而减弱趣味性。有学者这样评价美国好莱坞电影:“如果说,在欧洲电影首先被理解为一种艺术的话,那么在美国,电影从一始就被理解为一种娱乐。”[4](P51)好莱坞电影不仅把“个人的尊严,人人平等,人人皆有不可剥夺的自由权利,公正,机会均等”[5](P51)的“美国信念”融合进去,而且电影文本中把美国人世俗生活中轻松活拨、乐观向上、浪漫单纯、富于幻想以及经济政治全球范围内霸主地位的确立,甚至骄傲、自负、自大等都充分进行了体现与张扬。更重要的一点,美国电影文化注重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原则,选择可以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文化文本,没有历史负累、懂得灵活变通,从而使美国好莱坞电影保持了世界最高的放映记录。一些美国电影批评家曾经提出好莱坞电影的最大特点是以追求娱乐为目标,“这是美国文化的表征,在本质上是娱乐性的。”[6](P54)

美国的历史并不悠久,文化积淀少,文化资源也不雄厚,但是美国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基础,因优秀学者的参与,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健全的市场体系积极打入其他国家的文化市场,在全世界形成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2001年,美国NBC电视台制作了TheMonkeyKing(《猴王》),剧中主人公仍是唐僧师徒四人,但剧作的内容和文化精神已经完全改编成了一个美国思维模式的英雄故事,唐僧不再是原著中那个胆小软弱、迂腐无能、一心取经、勇往直前的大和尚,而是一个武艺超群无所不能的个人英雄形象,完全是美国式的。我们的女英雄花木兰,《木兰辞》中主人公隐瞒女儿身替父从军,其从军是为了尽孝。西方的孝文化远没有中国这么丰富的内容,在好莱坞影片Mulan中,木兰不只是一个对父亲充满爱的孝女,更是个性张扬的女英雄,她在军队中可以自由恋爱。迪士尼公司借助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木兰辞》在全球赢得3亿美元的利润和如潮的赞誉。他们利用了我国文化资源,也拿走了中华文化的解释权。动作喜剧电影《功夫熊猫》,美国人利用创造性思维把世界通用的两张“中国名片”——“功夫”和憨态可掬、笨重可爱的中国国宝“熊猫”融合在一起,用强大的电影制作技术产生出美国的“功夫熊猫”, 取得了40亿人民币的票房。《功夫熊猫》是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完美借鉴和运用,通过对中国文化精粹的发掘和转换,在电影制作过程中使用带有中国文化符号与标志的元素,如中国古代建筑、风景、民俗、功夫、中医、服装、食物、图腾等;景观和布景选取和平谷以及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凤凰城,音乐运用了中国的二胡、唢呐等乐器,武打场景采用了李小龙、李连杰、成龙、周润发、周星驰在《卧虎藏龙》《醉拳》《英雄》《功夫》等功夫电影中的元素,成功演绎了中国文化。《功夫熊猫》请中国古代文化学者作为顾问,功夫是中国功夫,参照的电影场景也是中国的,为什么《功夫熊猫》这样一部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并且充满中国元素的影片不是中国人自己拍出来的?以上这几部电影有相同的特质,就是在对我国文化资源进行改编时,都充分考虑了传播内容的娱乐性和开放性,并尽可能遵循大多数人共同的文化需求,抓住了文化中的共同点,因而,无论是在美国,在中国,甚至在印度都能卖座。

不过,国外对我国的文化精神难免把握不当。我们是文化资源大国,但我们的资源被别人开发就成了别人的东西。因此,与其让国外文化产业集团将我国的文化资源改编成产品再转卖给我国,不如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保持一种相对开放的心态,主动挖掘我国文化资源中的文化价值,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资源为我所用,创造出既蕴涵中国文化精神,又能让不同国家观众看得懂并乐于接受的文化产品。这样,我国的文化便自然走向世界,从而丰富了文化资源的存在,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文化实力。因此当前我们要大力拓宽文化传播的方式,提升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效果。

当前,美国在大力推动“大文化外交”,俄国确立了“文化扩张政策”,日本提出了“国际文化力”的目标,韩国的口号是“韩国文化世界化”,可以说“当今世界,文化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日益走上国际政治和外交前台,对我们这个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来讲,实在是一个巨大挑战!”[7](P21)我们拥有祖先留下来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这些不仅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同时也影响着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和国家。但拥有大量的文化资源并不必然就是一个文化大国,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较弱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现实转化能力不足。我们要把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才是实现我们文化资源的真正价值所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是共同的文化,中国这个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大量极具丰富文化底蕴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的根,但是我们对于这些文化遗产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我们不仅要为自己的文化骄傲,还要关心、爱护它,应该学习、了解我们的文化,而不是盲目地去追求所谓西方化的现代化。在文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善于打造我们的文化品牌,比如中国的功夫武打片,在国外很受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功夫是中国独有的,中国的功夫片技术炉火纯青。我们中国传统的春节,近十年来在国外已从一般民众影响到主流社会,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法、英、美等国元首逢节就向华人祝贺。我们应推动春节逐步成为国际化节日,把它做成维系海外华人的精神纽带,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在中国文化的域外传播中,要向世界传递的中华文化既传统又现代,既丰富内敛又富有创造性,还要充分考虑到接受人群所属的文化圈,选择科学而富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文化传播手段,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打造中国的文化品牌。

[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7.

[2]郑判龙.韩国诗话研究[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

[3]张哲.“我们表达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德国”——专访歌德学院中国院长阿克曼[N].南方周末,2009-06-25.

[4]尹鸿.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美)塞谬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6](澳)麦特白.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吴菁,何建平,刘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7]孟晓驷.对外交流中的“文化软实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6).

[责任编辑:邦显]

2016-11-20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元代文学格局与走向研究”(12BZW036),河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资助项目“元代文人的大分化——作家队伍的雅俗分流及元代文学之大格局的形成”(2014)阶段性成果。

任红敏(1972-),女,河北保定人,文学博士,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辽金元文学。

G125

A

1001-0238(2017)01-0117-04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