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山歌的艺术特点及赏析

2017-01-28 10:29汤锡梅
黄河之声 2017年4期
关键词:刘三姐白描财主

汤锡梅

(琼台师范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刘三姐》山歌的艺术特点及赏析

汤锡梅

(琼台师范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文章从白描、比喻、夸张、重复、视听营造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刘三姐》山歌的艺术特点,旨在加强人们对《刘三姐》山歌艺术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刘山姐》在现今社会流传的价值。

《刘三姐》;山歌;艺术特点;赏析

《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主要讲述了刘三姐用山歌反抗财主莫怀仁的故事。刘山姐所唱的山歌中对我国民族传统夸张、重章叠唱、赋比兴等艺术手法进行了充分的应用,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多钟感官融合的审美意境。通过研究《刘三姐》山歌的艺术特点能够进一步促进人们对《刘三姐》故事片文化价值的了解,加强对《刘三姐》的深刻感受。

一、“赋”在《刘三姐》山歌中的应用体现

“赋”是我国传统民歌的重要表现方法,通过应用这种表现方法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发展本质,向人们展现民歌的主旨。“赋”是一种白描艺术,是对思想的一种直接表达。《刘山姐》山歌中对白描手法的应用一般体现在刘山姐当众驳斥财主上。“赋”的用法一般是先白描后铺开,直抒胸臆,表达明确。“赋”的作用和力量不仅体现在直说,而是体现在铺开的表露中。比如“州官出门打大锣,和尚出门念弥陀;皇帝早朝要唱礼,种田辛苦要唱歌”在这句山歌中,将州官、和尚、皇帝等铺陈表述开来,对“要唱歌”的这一想法直接表明,总体表述强劲流畅而又深刻。“赋”中在直白表露的同时也包含了其他的意义,往往是通过夸张的手法来突出表现自己的意思。比如“我俩结交订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通过这种直白的描述将相伴百年的忠贞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显示出很强的语言表现力。

二、“比”、“兴”在《刘三姐》山歌中的应用体现

“比”是比喻,主要是指利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具体事物进行比喻,将想要表达的复杂的意识和事物以一种生动、直白的方式表露出来。比如在刘山姐答谢众位乡亲时,刘三姐与乡亲们有一段唱答。“刘三姐唱: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众人唱:山歌好,好似热茶暖透心,世上千般咱无份,只有山歌属穷人。”通过通俗的比喻将刘山姐和山民之间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在山歌中,还出现很多“比”、“兴”连用的对唱,进一步提升了山歌的思想性和形象性。比如“刀砍杉树不死根,火烧芭蕉不死心;刀砍人头落下地,滚上几滚唱几声”。这句山歌中同时应用了“比”和“兴”,将“杉树”和“芭蕉”双兴双比,给人营造了一种宁死不屈的氛围,为后面主旨句的展现做好了铺垫。山歌中应用了大量的比喻,比如在第五段刘三姐将众乡亲比作能歌会唱的画眉鸟,将自己比作普通的“小阳雀”,比作“嫩鸟”、“绒毛鸭仔”,透过比喻句显示出刘三姐的谦虚和诚恳。“比”、“兴”在《刘三姐》山歌中的应用很好的做到了点题和揭题,增强了山歌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能够让人们更好的把握山歌得到寓意和深刻思想。

三、夸张在《刘三姐》山歌中的应用体现

夸张主要是故意进行言过其实的表达,应用事实上不可能的事情上来对事物进行缩小或者扩大的描述。夸张是对事物一种超乎寻常的感觉,通过对这种感觉恰到好处的运用能够提升说话的力量,提升语言表达的力度,将好的显示得更好,将不好的显示得更不好,是一种语言魅力。比如在刘三姐骂财主的语言表述中唱道:“莫夸财主家富豪,财主心肠比蛇毒。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心肠有多毒?比蛇还毒,厉害吧?心肠有多毒?塘中鱼山上树碰到他就死,哪个敢与财主打交道?”通过夸张手法,特别强调了财主的歹毒,表达了对财主的痛恨。

四、重叠对仗在《刘三姐》山歌中的应用体现

重叠主要是指在诗歌中反复出现的相同或者相似的词句,重叠手法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深刻表达某种情感。比如在“画眉困在八角笼,八角笼门锁重重,八角笼门重重锁,眼望青山难出笼”这句话的应用将“八角笼”这个词语重复使用,并在重复使用的时候赋予其每次不同的形象,不断加强刘山姐的愤慨之情。再比如在:“多谢了,多谢你这好心人;谢你拦路刀一把,谢你捆人绳一条”中,“谢”字的四次重复应用、“一”字的两次重复应用和“你”字的三次重复应用,一层层深入的展现好心人虚伪的面目,给人印象深刻。

五、视听形象塑造在《刘三姐》山歌中的应用体现

《刘三姐》山歌以“歌”为基调,着力塑造诗性视听形象,同时也不忘体现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刘山姐》诗歌继承了传统古诗的七言四句体,句式对仗工整,总体押韵。比如:“小小黄雀才出窝,谅你山歌也不多;那天我从桥上过,开口一唱歌成河”,韵律和谐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视听感受,增强了人们对诗歌的感受。刘山姐在山歌的唱词中以一首歌表达一种情感,以一首歌代表一个形象,通过三言两语就能够营造和表达出良好的视听形象。

六、借代在《刘三姐》山歌中的应用体现

借代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通过借代能够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比如在李秀才对刘三姐说道:“真粗鲁,皆因不读圣贤书,不读四书不知礼,劝你先学人之初。”在这里的“人之初”出自《三字经》,这里代指礼仪道德。

七、结语

综上所述,《刘山姐》山歌充分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民歌精华,结合现代舞台和银幕表现艺术为人们带来了一种生动形象的审美境界,符合现阶段大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为了让人们进一步感受到《刘三姐》山歌的艺术特色,需要相关人员从更多角度上加强对《刘山姐》山歌的解读。■

[1] 周佐霖.《刘三姐》山歌的传统艺术赏析[J].电影评介,2011,16: 71-72.

[2] 邓伟龙.空间:一个解读刘三姐山歌文化的有力维度——刘三姐山歌文化深层底蕴的探讨之一[J].河池学院学报,2008,01:117-119.

汤锡梅(1976-),女,海南省东方市人,琼台师范学院讲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欣赏、小学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刘三姐白描财主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巧用“白描”把人物写活
财主的刁难
王勇智斗财主
诗笔白描,写照传神
目不识丁
写给远去的路遥
浅谈刘三姐文化档案
吴绪经白描
注目“刘三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