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新视点
职教科研的真谛
张健
职教科研的真谛是什么?愚以为,就是下笨工夫,做有心人,贵恒常性。
1.下笨工夫。“笨”与“巧”相对,是指费气力的、傻大粗重的付出。一般人做事总想以“巧”取胜,认为“巧”代表高明、智慧或匠心等,是高于“笨”一个档次和等级的事情。诚然,排除投机取巧的歪门邪道,能够凭借巧思、匠心、创新以巧取胜,固然值得提倡,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事都有捷径可走,大多数事情都会经历一个由笨而巧的过程。
先看“巧”由何来。成语熟能生巧,一个“熟”字,包含了多少历练付出,才能达到巧的境界。还有“穷工极巧”,也是穷尽工力,方臻“极巧”的。科研就是如此。科研不是没有“巧”“慧”,但“巧”是“穷工”而立、笨而后致的结果。朱熹说:“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现代词学开拓者和奠基人夏承焘先生更是认为:“笨字从竹从本,故笨乃治学之本。”这里讲的“迟钝工夫”或“笨”的工夫,指的就是科研的积累。教育科研表面看来,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一种智慧,但它的“根”却在于积累,比拼的是材料的占有、阅读的丰博和扎实的底蕴。因而,职教科研必须从“笨”处起步,在“拙”中坚守,于多多益善的积累中完成科研的超越。科研不是玩“空手道”,不是臆想中天上掉的“馅饼”,而是靠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存在。
“下笨功夫”的积累重在做好读书笔记。胡适谈朱熹读书的“三到”,说:“实在是很好,不过觉得三到有点不够,应该是‘四到’”。他又加了一个“手到”。梁启超在谈到做笔记的方法时说:“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就是抄录或笔记。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所以,科研的真谛就是要做好“笨极”“苦极”的积累工作,这样的方法看似笨拙、费力、辛苦,但从辩证的角度看,最笨的,就是最巧的,也是最扎实的、最可持续的。
2.做有心人。科研成功的第二要素,是要“做有心人”。有心的人常常是有准备的人,而有准备是科研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和能力,是科研成功的关键。因为科研成果都是文从心出、心在文里的产物。
“文从心出”,即没有无心之文。文都是心灵的产物、思考的成果、智慧的结晶。“心在文里”,没有文外之心或无文之心,即你要时时记挂着文,为文而读、为文而思、为文而备。这样读别人的书,写自己的文,你的科研文章才会如涌泉、如抽丝,不断生成,不断接续。朱熹说过,读书要“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并强调“心到最急”。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有心’‘无意’之间,差别就是卓越与平庸。”因为有心的人,脑子里始终绷着科研这根弦,心中始终装着科研这档子事。其阅读、教学、做事、外出学习等,都能联系着科研进行思考,时时、事事、处处,全天候、全频道地开通接受科研信息的感应的天线,因而他们总能不断地发现科研的素材,并善于将自己的感悟、迁移、发现和灵思融入到科研中去,催生科研成果。而没有科研意识的人,即便牛顿的苹果砸到他头上,创新的祥云卷过他头顶,也是白搭。因为心里没有感应装置,脑中没有反馈机制,一句话,就是没有那个意识。
3.贵恒常性。科研的成功在于坚持。美国杜克大学用漫画的方式,展示要求人们应该具备的14种思维方式。其第一种就是坚持。“如果你想最大化自己的潜能,坚持在专注的领域不断精深。”恒常性、坚持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真科研和假科研的试金石。
比如为了名利或职称而假科研的人,一旦目标达成就会金盆洗手、避而远之,就会由“被科研”转为“炒科研之鱿鱼”。这样的人当然不值一提。还有一种人虽然想科研,但缺乏韧性、长劲,总是想短期内就见成效、出成果。而一旦短期内难以见效或遇挫,就遽然思返,打回原形。这样的人,缺乏对科研由量变到质变长期坚守的本质认知,总想“急火出菜”,暴露了参与科研的浮躁心态,当然,也不会有出息和建树。
真正科研的人对科研充满了敬畏之心,科研就是他们的生存方式。他们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甚至一辈子都坚守某一研究领域,持之以恒、经年累月地长期坚持,勤奋汲取,倾心投入。这种恒常性的坚持当然不会被辜负,他们成为某一领域的权威、大家,实在是天道酬勤、得之应然的一种回报。比如:德国哲学家康德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娶,坚持科研60年,最终成为德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和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坚持研究青蒿素近50年,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大奖。这就是坚持的力量、成效和回报!
(作者系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三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