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档案文化传播:档案重构、跨界融合与互动

2017-01-28 09:39岳全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档案 2017年2期
关键词:跨界档案馆重构

岳全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科技正深刻影响着信息、文化传播的方方面面。现阶段,我国已有不少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意识到“互联网+”对档案文化传播的作用,开展了一些利用“互联网+”的档案文化传播活动,进行积极的探索,并获得不少有益的成效。例如,档案部门纷纷结合自身的实际与特点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利用社交新媒体开展档案文化传播,改变传统的档案传播方式,创造公众参与交流、互动的新平台。然而,当前档案部门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档案文化传播的深度、广度、成熟度都很不够,深刻思考和实践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档案文化传播,已经成为档案部门面临的紧迫课题。

1 “互联网+”时代下档案文化传播策略:档案重构、跨界融合与互动

档案文化传播是以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为目的,依托档案信息资源开展的文化传播活动,是发挥档案价值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时代下,一个好的档案文化传播活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其传播内容必须依托档案、取自档案,具有档案元素,包含档案符号。二是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挖掘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内涵丰富。三是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包括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基于此,档案部门在“互联网+”时代下进行档案文化传播,必须做到利用档案重构来挖掘档案内在的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价值,利用“互联网+”进行跨界融合和开展与社会大众的互动,从而达到传播的社会效益以及影响力。

1.1 档案重构

档案重构是指在不改变档案实质及原有记录信息的情况下,对相关档案史料进行分析整合,产生新的有创意的、有吸引力的档案内容价值。档案文化传播以内容为王,只有内容符合社会大众的需求才能广泛迅速传播。档案生动记录了个人、组织、城市、社会的发展变迁,构成了个人记忆、城市记忆和社会记忆的一部分,如何通过档案重构来深入挖掘其包含的主题信息,形成有吸引力的档案文化,成为档案有效传播的关键。档案部门可以通过一些事件策划、主题策划、概念策划、创意展览的方式对档案资源进行重构,从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需求出发,建设有新闻价值、能吸引社会媒体和人民群众兴趣与关注度的档案文化。

1.2 跨界融合

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呈现出新形态,各行各业之间都将实现深度融合,由于跨界,各部门各行业的协同显得非常重要,这种跨界、融合与协同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互联网+”时代使得档案部门和其他各部门各行业之间联系更紧密、合作更深入。只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开发、协同创新,才能提升档案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和效益。随着智慧城市和城市记忆观的日益凸显,档案馆可以借助“互联网+”、借助各种社交媒体,并协同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台、报纸、门户网站等机构跨界合作,选择短期、长期或永久的合作机制形式,通过资源共享、互相协助,达到共同宣传档案文化的目的。

1.3 互动

“互联网+”时代下,互动是文化传播的一个显著特点。互联网为档案部门和社会公众之间构建了一个实时双向的信息通道。在内容上,档案部门可以发布珍贵的、独有的、可公开的档案内容,也可以发布自己发现的有价值的话题和内容分享或推送给社会大众。在形式上,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改变传统的互动交流中仅有文字的单一格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档案部门展示自我和与外界互动交流提供一个平台,有利于实现档案与公众的“零距离”沟通,有利于档案工作透明化,有利于档案部门优化工作方式、检视工作中的不足。当前,档案文化传播互动交流性较弱、社会关注度有限。档案部门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消息,内容大多局限于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普遍互动性不强,而要想做好“互联网+”时代下的档案文化传播工作,必须重视“互动”,加强线上和线下的互动。

2 “互联网+”时代下的档案文化传播案例分析

2.1 档案重构:挖掘档案背后故事,引发社会公众共鸣。2014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推出了一期《我在档案中找到他/她:追寻校园爱情档案》专题展览,讲述“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与“白发才女”张允和、陈汝惠与李荷珍等5对杰出校友伉俪的传奇人生,引发了华东师范大学校内广大师生和媒体的热烈关注。这5对夫妇10个人的档案是单独形成的,如果不进行分析重构,不去挖掘这些档案背后的故事和所承载的力量,那么每个人的档案就是孤零零的,看不出相关性和新意。这期展览成功地对10个人的档案进行分析重构,从校园爱情的角度出发,讲述他们因共同理想和相同志趣走到一起,从大学走向社会,为国家富强、民族发展奋斗的动人故事,生动诠释档案在联系和增进校友与母校情感中的独特作用,衍生出许多为社会公众所需要和感兴趣的档案内容与话题。

2.2 跨界融合:档案部门寻求合作,多个主体共同传播。增强档案文化传播效果,单靠档案部门往往力不从心,需要跨界合作协同,进行信息共享,共同推动。2014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在整理馆藏历史档案时,无意中发现了大约500份华东师范大学前身院校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证书。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83周年之际,档案馆以此为契机,策划实施了“档案寻根,接力梦想——500份毕业证寻找主人”档案文化传播活动。档案馆还选择和《新民晚报》、《中国青年报》、上海电视台等媒体等进行战略跨界合作,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此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2.3 互动:线上热烈讨论传播,线下到馆体验,形成良好互动。2016年,四川省档案部门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挖掘全省档案馆馆藏资料,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传承红军长征精神的档案文化宣传活动。线上,档案部门利用微博、微信、报刊电子版、网络专栏等,联合相关部门连续推送公布长征档案,撰写专栏文章,解读档案故事,缅怀革命先烈,引发众多网友阅读、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线下,运用馆藏档案资料,举办专题展览,生动、直观、系统地展示红军长征在四川的艰辛历程和长征精神;编辑出版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历程史料汇编。全省档案部门还结合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档案资料收集、征集及捐赠。此次纪念长征档案宣传活动架起了档案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一座桥梁,让社会大众走近档案,接受了一系列生动的档案教育,提高了社会大众对档案馆的认同感,践行了档案为民服务的宗旨,还通过社会大众的捐赠丰富了馆藏档案资源,产生了很好的良性互动和综合效益。

3 小结

“互联网+”时代对档案文化传播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档案部门需要依托丰富的档案资源,利用档案重构挖掘档案背后承载的真实力量;需要通过跨界合作、相互借力,实现互利共赢;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资源构建档案文化传播立体互动平台。这些无疑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档案文化传播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毕大鹏.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策略及途径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6(11):41-42.

[2]郑慧,梁艳.档案文化传播主体及其选择[J].档案学通讯,2016(03):38-42.

[3]周砚钢,洪昌义.精品文化纪录片的传播结构解析——以北京电视台《档案》为例[J].传媒,2016(09):69-70.

[4]朱兰兰,王梦思.论新媒体时代档案文化价值的发掘与传播[J].档案管理,2016(01):17-19.

猜你喜欢
跨界档案馆重构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跨界设计
跨界通平台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