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清末民初瑞安士绅与地方教育
——以《张棡日记》为视角
李萌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清末民初,正值社会教育变革之际,瑞安地方士绅通过学计馆、新式学堂和阅报公所建设,对地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变革,使得瑞安地方教育事业不断完善。通过改革,百姓文化水平得到提升,落后的风俗习惯得到改善,并且培养了一大批优质人才。地方士绅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主角作用,并且士绅阶层也不断发展壮大。
新式教育;地方士绅;张棡
近些年关于清末民初瑞安的研究已颇为丰富。范围大致包括:清末民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戏曲和方言、知识分子与地方士绅、灾荒和灾政等方面,而对于晚清以来瑞安当地教育转型的研究尚不深入。本文从清末民初瑞安地方教育事业入手,从中窥探出地方士绅在其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士绅阶层”由费正清最早提出,其认为从宋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逐渐确立,这种社会结构在封建社会不断持续发展,在这种结构之中,中上层家族主导中国人生活之甚,使之产生了“绅士阶层国家”之说。[1]P104关于“士绅阶层”特点的概括,李世众将宋明以来的“士绅社会”归结为三个显著特点:其一,这个阶层具有相当之自主性。士绅们通过科举、书院等方式聚集起来,由此掌握中国社会文化和知识的权威。其二,这个阶层与基层社会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士绅在城市和乡村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三,“士绅社会”的自主性并不表示其与国家权力完全分离,反而言之,其民众和国家之间的中介性精英,起着沟通桥梁的作用。[2]P3
清末民初,瑞安士绅可谓是人才济济。就上层士绅而言,莫过于孙氏和黄氏家族。孙氏和黄氏家族在瑞安以至于在温州的声名大振,起于晚清时期。孙锵鸣于道光三十年(1850)奏请罢斥权相穆彰阿,走上仕途,官至仕读学士、武会试总裁。其兄孙怡言,于同治八年署江宁布政使,十一年补江南盐法道,并于光绪元年(1875)授湖北布政使。孙怡言之次子孙怡让,为同治六年举人,后任福建清史司行走,逐渐成长为晚清著名的国学大师和教育家。[3]P96-97黄氏家族之黄体芳、黄体正、黄体立三兄弟均在中央或地方就任高官,声名显赫,体芳之子绍箕和体立之子绍第为其家族后继之人才。下层士绅是以张棡和林骏为代表的一批通过捐纳而获得一定功名的学子,由于科举改革的推行,主要从事教育或者幕僚等职业,因其常年生活在瑞安,与当地百姓和社会息息相关,在教育变革之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张棡日记》为中心进行论述。《张棡日记》共约270余万字,记录了自清光绪十四年(1888)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长达半个世纪的日常生活。[4]P3其日记时间跨度之广,内容总量之丰富,记载之详尽,实属罕见,集中展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瑞安当地的风俗人情和社会风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民俗、文艺等诸多方面,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从古至今,教育在社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科举制度的废除,导致读书与进仕关系断裂,传统的社会流动被打破,使得士绅阶层更多地处于乡村和城市之中。清末民初正值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地方士绅作为地方教育资源的掌握者,更多地从事教育事业,一方面为地方新型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维持生计。本文主要通过对瑞安士绅兴办教育机构和教育活动的分析,来窥探此时期瑞安地方教育进程。
(一)瑞安学计馆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在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维新改良运动,以期实现救亡图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孙怡让以“致用济世,振兴中华”为目标,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冬(阴历十月间)与黄绍箕、黄绍第、申甫等九人发起成立了瑞安学计馆的前身瑞安算学书院,此为瑞安专门教授数学的新式学校。[5]P251下面从学计馆的创设目的、经费来源、教学内容几个方面来对瑞安学计馆进行分析。
从学计馆创设目的而言,张棡在日记中记载道:“盖此馆系孙均仲容、黄君仲弢及申甫等倡议,以近日洋务需才首重格致,故特开此馆。”[4]P32孙怡让认为学计馆“皆以甄综术艺,培养人才,导厥途彻,以应时需,意甚盛也。”同时也包含:“然储材兴学以待国家之用,而出其绪余以泽乡里。”[6]P291由此可知学计馆是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加强向西方学习,大而言之为国家而储备人才,小处而言是为地方培育精英。学计馆的经费来源主要有民间集资和官方拨款两种形式,起初经费主要来源于民间,由士绅阶层和地方官员募捐而得,从开始筹备到一八九五年底共募得创办经费一千五百零六元。其中开办经费共五百元,其余作为学校基金来维持日常开销,不久就因经费问题而捉襟见肘,只得由黄绍箕、黄绍第向官府请求拨款,再加上孙怡让凭借人脉向外地人士多方筹募,勉强凑够四千元,才得以维持学校日常开支。[7]P2地方士绅在募集资金方面,可谓是各方周旋,煞费苦心。在教学内容上,孙怡让认为:“学计馆之开,专治算学,以为致用之本。盖古者小学六艺之一端,而造乎其微,则步天测地,制器治兵,厥用不穷。今西人所为挟其长以雄视五洲者,盖不外乎是。”[7]P3学计馆是以算学为主,辅之以其他经世之学。除研习算学外,《学规》中规定:“如中外交涉事务,本国及外国时事记载及近时西人所著格致诸书,每日择简明切要者,讲示一二条,以广见闻,而裨实用。”学计馆对于中外交涉事宜以及西著研读亦十分重视。另外要求:“诸徒平居在家,自宜研览经史,以尽博古之长,穷极义理,以致实践之功;讲求经济,以务达用之学,力图精进,日新又新,无负本书院培植之诚心焉。”[8]P291在讲求向西方学习的同时,通过研习文史和务实之学,达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之目的。
(二)阅报公所
甲午战后,救亡图存的维新运动不断发展,为了新思想的宣传工作,各地报刊业均有所壮大,阅报公所是在报刊业发展基础之上普及建设的。全国范围阅报公所的兴盛,经历了两个高潮阶段,其一在1898年维新之风的推动下,长江中下游地区阅报公所开始兴起,不久由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各地报刊业受到很大打击,阅报公所的建设也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其二是在1901年清末“新政”的影响下,阅报公所再次出现复苏迹象,到1904年全国范围内阅报公所的规模和数量都有很大提高。[9]P86-89
瑞安最早的阅报公所是在1901年由瑞安学计馆所创办。张棡在日记中记载到:“城中现议在学计馆中设阅报公所,赴馆阅报,须先付报资五角,收条为凭。馆中计买十余报,任人分阅。”[4]P72此时阅报公所是开风气之先,阅报付报资可知一方面民间士绅办学资金紧张,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当时阅报人数有所增加,学计馆可获得一定的收益。同时日记中还记载到:“又有公款拨出,拟建藏书楼一座,广购经史子集及近时西学诸书,有志者均可赴阅。”[4]P72可知,官方亦十分重视民众阅报,设专门机构供有志者免费阅览。
光绪二十七年,瑞安因聚星书院改作河乡学堂,提出先购买书报以开风气,南北乡士绅的意见出现分歧,北乡诸士绅言之:“有谓学堂未设,遂提款买书,多则无钱,少不够用;有谓瑞城学计馆有书,尔南乡离城十余里,尚嫌远不去,北乡一二都离聚星三十里,焉能远来看书。”[4]P89此中分歧受到了孙仲容等人重视,纷纷写信对此进行劝导。孙仲容在《致黄、竺二君书》中亦提及购书事宜,言曰:“前承惠临畅谈,欣慰何似。顷贵乡诸君子有购书报之议,其意甚善,……书报之会,为他日乡学堂之基础。……两兄尤为北乡之望,务祈削切劝谕,协力同心,为地方开智储才,是为至祷。……至如何办理,……弟意似可南北乡均公举两人,管理书报银钱,互相稽查,以免藉口,则群疑自可涣然冰释,想诸君必以为然也。”[4]P93-94由此可以看出,地方上层士绅在面对地方书报事务之时亦煞费苦心,皆认为阅报公所建设迫在眉睫,对北乡诸士绅竭力劝导,以期早日完成阅报公所之建设。经过讨论,最终达成一致:“诸君既嫌南太南、北太北,不如仍遵诸君之议,三处分办何如?诸君均同声称善,议遂定。”[4]P97至此,瑞安阅报公所逐渐兴办,使得瑞安阅读风气广开,特别是对于寒门学子而言,可以更多更快捷地接触到新学新知,极大地促进了新式教育和维新事业的发展。
(三)新式学堂
1905年9月,袁世凯、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停止科举,推广新式学堂,1906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始设立各级中小学堂,进行教育改革。在全国改革之风吹拂之下,瑞安士绅逐渐完成了身份转变,从私塾教师转变为新式教育者,并积极参与筹划各级学堂建设。
1896年瑞安学计馆的创办是瑞安新式教育的开端,之后陆续创办了瑞安方言馆、永嘉蚕学馆、瑞平化学馆和瑞安普通学堂等。张棡于1906年开办了普及小学堂,二月六日的日记中记载到:“是日小宗祠内普及小学堂开堂,学生到者计三十余名。因先授以《时务三字经》及《蒙学读本》首编。”[4]P105张棡在游历翁梓材所办罗峰学堂时,感叹道:“然蒙以养正,高以下基,果使各乡村塾皆改学堂,严定教科,不出数年,下等社会大开知识,未始非文明进化之起点,正不必鄙为简陋而不屑为也。”[4]P107士绅更多希望通过蒙养学堂建设,来夯实学子基础,作为教育转型之开端,更快实现教育转型。其到卫房宫看吴之翰所办女学堂认为:“女学发达定推此为起点。”[4]P109可见其所创办女学堂可谓是瑞安女学教育的开端,也是社会风俗转变,女性解放的代表之处。本年九月初五张棡赴郡城访问金持廉先生在周祠开设的女学,此学堂开办之日“城中男女来观者不下数千人,”说明女学在当时仍为新鲜事物,但是瑞安女学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学科建设渐趋完善,国文、历史、算学、音乐、体育等诸多学科已见雏形。张棡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受聘于瑞安中学堂就任中文教习,“教习国文、历史,计修金大洋二百元,节敬、旅行费在内,膳费则由堂供给。”瑞安师范学堂也逐渐进入筹备时期,光绪三十二年(1906)张棡与瑞安士绅商议将聚星书院改办为师范传习所事宜。
据《温州瑞安县城内教育区所表》统计,1903年,瑞城已有“普通学堂”一所,“小学校”一所,“女学校”一所,“实用补习学校”一所,癸卯学制在全国普遍推行之际,瑞安学堂建设已初具规模。[10]P341-343之后经过瑞安士绅的努力,瑞安新式教育逐渐形成规模,新式学堂的类型主要包括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女学堂、师范学堂等。但是由于学堂多是由士绅独自或是合伙创办的,在办学资金上大多得不到保障,而当时社会官方财政入不敷出,很难顾及到地方学堂建设,因此大多数学堂都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张棡就曾向孙仲容说起:“现今学界困难之势,总以筹费为第一问题,而筹费一经官府便生出无数波折,非借口成例之难援,即责以舆情之不协,于是地方公有之利,遂坐视猾吏豪民中饱霸持,不能取分毫而供公益,此真可为长太息者也。”[4]P120在地方教育事业之中官府所作远不如地方士绅,士绅们希望通过学堂建设来实现教育转型。
清末民初,正处于中国社会巨变的关键时期,在内忧外患国情和社会转型变革的影响之下,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发生一定变化。地方上官府丧失权威,不作为情况愈加突出,这就为作为官府和民众之间的士绅阶层提供了地位和权力上升的舞台。
(一)地方士绅在地方教育中的主角作用
清末民初由于科举制度的废除,传统士绅进仕之途被阻塞,士绅不能依靠读书考试而获得官职,因此更多的士绅选择留在家乡从事某些教育或成为地方事务的领导者,他们在国家和地方政策转型、资金不足和权威下降的情况下,逐渐成为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角。其利用自身对教育资源的掌控,成为新式教育转型时期的领导者,通过集资和联合等形式主持兴办新式学堂和阅报公所等教育机构,完成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初步转型,奠定了教育改革的基础,促进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引导地方社会风俗的革旧立新,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科举废除之际社会阶层的混乱情况,维护和恢复了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
总体而言,瑞安地方士绅所推行的教育事业是在当地教育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不仅为当地提供了教育资源,而且对于地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士绅无疑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角作用。
(二)地方教育为士绅提供发展舞台
科举废除为新式教育提供了广阔空间,作为教育承担者的士绅阶层依靠其对教育资源的掌握来建立教育机构,实现教育转型。不仅有利于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其自身地位的提升,自身价值的实现。士绅们在此过程中,不断团结积聚自身力量,以求取其在地方生存和发展空间。
因此,社会转型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正是由于这个发展使得士绅阶层可以在此舞台上大展身手,利用其自身资金和地位优势,不断发展其阶层的力量,来谋求其在地方发展和生存的优势地位。
[1]费正清.费正清论中国[M].台北:正中书局,1995.
[2]李世众.晚清士绅与地方政治——以温州为中心的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胡珠生.温州近代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4]俞雄.张棡日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张瑞雯.瑞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瑞安旧联今读(上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6]张宪文.温州文史资料(第五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
[7]瑞安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瑞安文史资料(第三辑)[M].瑞安市政协文史,1985.
[8]孙延钊.孙衣言孙怡让父子年谱[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9]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0]汪林茂.浙江辛亥革命史料集(第一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徐国红)
On the Relation of Gentry to Local Education in Ruian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Zhang Gang’s Diary
LI Meng
(History school,Hebei University,Baoding 071000,Chin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viz.,the time for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education),a preliminary reform on the mode of local traditional education was launche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s of meter halls,new schools and newspaper-reading houses,which made the local education in Ruian improved continuously.The reform improved the locals’cultural quality and their customs;furthermore,it trained a number of talents with good quality;and the local gentr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rse of reform,which,in turn,made the gentry class become stronger too.
new education;local gentry;Zhang Gang
K291/297
A
1009-3583(2017)-0037-04
2017-01-06
李萌,男,河南洛阳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