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颖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浅析和声学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取向与模式创新
曹 颖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当代高校中音乐理论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内容,随着改革开放后视唱练耳、和声学等科目逐渐系统化,但依然需要挖掘其价值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明确这些课程的重要地位。
和声学;实用性;创新;拓展
和声学是研究和音产生、其构成的原则以及和弦的连接与和弦之间相互的关系,对于演奏、作曲、指挥等音乐活动都是非常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和声学也是艺术教育领域中的基础学科,具备技能性与理论性的综合特征。我国和声学教学主要依靠苏欧理论体系而构建,建国初期的苏联音乐家来华任教期间,推动了我国古典和声教学的发展。现阶段各大音乐高校选用的教材依然为伊.斯波索宾等合著的《和声学教程》(上下册),内容为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时期的和声知识,其理论和构架影响到后来中国本土和声学教材的编写。
和声学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用性,学生必须通过理论知识的严格学习与积累运用在实践中,比如通过学习和声连接法后进行实际的旋律编配和声,此外,将编配和声的能力再运用到作品的创作中,这样不仅提高了整体学生的音乐素质,还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和声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在每年高等音乐院校研究生考试中,和声学与曲式分析的内容都必须进行不同程度的考察,但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并没有真正了解和声学的重要性与实用性,所以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的效果不尽人意。除此之外,课程教学单一也是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对其实用性认识不高,所以教学方法没有创新,主要以讲述概念和练习书面习题为主,对于和声的音响效果与键盘和声的即兴运用几乎没有涉及,这样和声学的的实践性价值无法体现。
艺术教育中对于学生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和声学对音乐创造思维的训练十分有帮助,多声部音乐思维的思考与转换,将音乐可以更深层的分析和认识。同时影响学生的想象力,并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编配和声的过程中,通过声部之间的连接方法与听觉判别或者声部运动的分析等,可以开发学生大脑。例如,三和弦与七和弦在相互连接与和声的编配中,不同的音响效果组合经过声波传入耳朵,通过大脑的网状结构,不断刺激中枢神经,形成固定的听觉反应,而识别分类形成生理反应,同时影响到全身的生理功能协调。所以,和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形成自觉地学习意识,提高写作能力和即兴能力,不仅需要有足够的应试能力,还对于开发音乐思维有着促进作用。
和声学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以四部和声写作为重点,不管是音乐表演专业还是音乐理论专业,都要有不同程度的写作能力。而基础乐理是学习和声学的前提,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才可进入和声学的学习。其次,在四部和声写作中,需要一定的听觉条件才可以建立良好的和声音效,所以为和声学之后的扩展作用做好了准备工作。
和声学除了是高校音乐专业的重要理论课程外,还有极高的扩展价值。首先,和声学理论是即兴伴奏的基础,即兴伴奏不仅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能,也是音乐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根据作品的主题风格临时选择合理的和声并且作出配置,完成作品的演奏,所以有能力完成即兴伴奏的工作必须有扎实的和声学基础。其次,和声学理论是合唱的基础,声部之间的组合体现在合唱作品中各声部的分布和发展,通过和声结构上的变化并遵循和声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合理的排练。同时在合唱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应要把握和声进行与和声变化。再次,对于作曲专业的学生来说,和声学是创作的基础,不论器乐作品的写作还是声乐作品的写作,和声都起着支配与导向的作用。除此之外,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扎实的和声基础可以扩展自己的专业领域,尝试培养创编能力。
(一)强化意识。和声学的重要性需要从平时的教学方法中体现,并且使学生对学习和声的意识逐渐加强。教学需从以前程式化的模式中改变,除了概念讲解外,需减少书面作业,多从多声部音响中聆听和声效果,主要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比如讲解六和弦连接,除了让学生自己完成相关旋律编配外,重点要在钢琴上即兴和声进行,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应从课堂的气氛开始转变,才能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于和声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加强学生学习意识。
(二)扩展教学方向。和声学习不是独立的,作为音乐理论的一部分,它与曲式分析、配器等学科关系紧密,在普通高等院校整体教学过程中,和声学可以作为中心骨架与相关的曲式分析结合讲解,不仅加深对和声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启发对其他学科的思考,扩展其发展的空间。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有助于音乐学生开放性的学习和声学,形成实用、灵活、扎实的现代教学模式,体现出和声学的价值取向。此外,解决当下的和声教学问题也有助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仅培育全方面发展型的音乐人才,并且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和声学的新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改变现有的教学状况还能够以多样灵活的教学法促进学生音乐能力、音乐潜能的发展,提高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能力,使我们音乐教育能够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中西文化传承中发展创新。■
[1]许敬行.四声部和声听觉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3.
[2]孙维权.《和声风格分析》导论-和声分析如何引入现代科学观念和方法[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
[3]刘学严.评郭任远的和声手法.乐府新声,1991.
[4]钱正均.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之我见.人民音乐,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