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忠华 王红光 杨 瑞
开发档案资源 服务高校改革发展
——以云南民族大学档案馆为例
■ 陈忠华 王红光 杨 瑞
高校档案真实记载了高校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是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文化传承、建设管理、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历史记录。具有保存学校文化遗产、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谋和咨询、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教书育人提供真实案例、为树立学校形象提供真实宣传素材等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高校档案资源被“尘封”在档案馆,档案资源的作用未得到有效的发挥。本文以云南民族大学档案馆为例,研究如何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学校的改革发展。
在高校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学校和各职能部门都需要了解过去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以使决策更科学更合理。各部门在历年工作中留存下来的珍贵档案,反映过去决策的起草、制定、落实等方面的内容,是最具“原始记录性”的材料。然而,随着办学历史的延长,日积月累的档案材料越来越多,特别是办学历史悠久的老高校,积累的档案材料更是浩如烟海。庞大的档案材料单靠人力去管理和提供服务,无疑费时费力,还服务不好。因此,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借助互联网功能,加快推进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力度,就成为高校档案管理和服务的必然选项。同时,一些年代久远档案,十分珍贵的档案,如果使用实物档案则容易损坏,不便于反复使用。所以,如果把这些档案数字化,就可以反复使用。
云南民族大学历来重视档案工作,一期投入40余万元用于数字档案馆建设,由于档案馆员工较少、馆藏量较大,我们采取数字化外包业务的方式开展工作。
馆藏档案数字化后,档案使用者不仅能方便、快捷地查找自己需要的档案,而且借助互联网还可以远程查找、借阅、下载档案(非涉密档案)。特别是毕业的往历届学生,他们远离学校,但有时用人单位会要求他们提供新生录检表、学生成绩单、学位登记表等档案。档案数字化后,这些档案的查阅十分便捷,在手续完备的条件下,还可以提供网络进行传递,省去了档案使用者大量的时间、金钱。档案数字化后,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水平,数字化的档案可与数字化校园网连接,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和有效管理。档案数字化后,检索方式也可以增加,使需要的文件迅速集合,为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更多更全的基础性档案资料。
1950年2月20日,云南和平解放。当时的云南,民族众多,各民族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且各种矛盾交织。为消除民族隔阂,疏通民族关系,发展云南经济,急需培养大批的少数民族干部。1950年9月,西南军政委员会电报指示云南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精神,着手筹建云南民族学院。1951年5月1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第22次行政办公会议决定成立云南民族学院筹备委员会,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白族)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云南省委指示,云南民族学院校址的选定,要体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对民族教育的重视,一定要把较好的场地和建筑拨给云南民族学院。经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王维舟亲自考察,几经比较,认为南菁学校作为云南民族学院校址较为理想。
南菁学校是原云南省主席龙云出资于1943年创办的,坐落在昆明市西北部莲花池畔的商山上。“商山晚樵”是古昆明的著名八景之一。经西南军政委员会与南菁学校董事长龙云协商,龙云同意将南菁学校捐赠给云南民族学院作校址。1951年8月1日,云南民族学院宣告成立,院长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白族)兼任,副院长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张冲(彝族)兼任,中央赴云南访问团副团长王连芳(回族)任副院长兼教育长,云南省民委副秘书长马曜(白族)兼任副教育长。成立仪式和开学典礼于8月2日在学校致公堂举行,云南省党、政、军、工、青、妇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各族师生500多人参加了典礼。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宋任穷,云南省军政委员会主席卢汉、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郭天明、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龚自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云南民族学院院长周保中,副院长王连芳等作了讲话。次日《云南日报》祝贺云南民族学院成立并发表了专题社论。建校之初,宋任穷、周保中、张冲、于一川、马继孔、刘林元、吴作民等云南省党、政、军、工、青、妇的领导先后到学院讲课、作报告。这些档案,真实地记载了党和政府对民族教育的重视与关心,对云南民族大学的支持与厚爱。鞭策后人要永远跟党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建校初期的特殊环境和艰苦条件,不仅在培训民族干部方面摸索出了一套较完整的经验,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校风。由于历史原因,地处边疆的云南,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比较落后,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更是落后,文盲比重很高,有的民族还在靠结绳、刻木、数豆等原始方式记事计数。在学院招收的第一期学员685人中,包含40个民族(当时民族识别工作尚未进行,根据学员所报的民族称谓统计),不懂汉语或略懂汉语的学员占30%,初中文化水平学员占17.4%,高小文化水平学员占17.9%,初小文化水平学员占15.8%,文盲半文盲学员占35.4%。学员中大多是第一次走出深山峡谷到昆明,由于生活不习惯,语言不通,对城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和不适应。有的学员闹回家;有的学员对教职工心存戒备。学校发的衣服不敢穿、发的用具不敢用。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和教师与学员同学习、同生活、同劳动、同娱乐,细致地做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耐心地教学员生活常识。教师手把手地教学员折叠被子,甚至教学员刷牙、系鞋带。很多学员到了学校后才第一次理发、洗澡;第一次看病、打针。首次发生活补助费时,学员不认识票面,不知道怎样用钱,教师一一给予指导。每到节假日,教师与学员在一起同娱乐。晚上教职工轮班到学员宿舍查铺。在领导和教职工无微不至的关心下,老师与学员间、学员与学员间消除了戒备,大家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取得进步。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员文化基础差异大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三结合、四并举、五原则”的教学方法,“三结合”倡导教师和学生结合、课堂和课外结合、个人苦学和小组互助结合,“四并举”要求学员会读、会写、会听、会用并举,“五原则”要求教师教学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慢到快、由感性到理性。在教师和学员的共同努力下,每个学员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知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几十种不同语言、不同文字、不同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学员,聚集在一起学习、生活、工作,这在云南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神圣的使命,共同的目标,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各族学员亲如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一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一人生病,大家齐关心。师生在团结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各族师生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相尊重、友好合作的好风气。
今天,我们充分利用和挖掘档案资源,借助档案真实的记录,不断地、反复地讲好校史,引导师生饮水思源,以档案为鉴,正校风、带教风、促学风。
高校档案的真实、客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对广大的师生员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名人档案不仅有“存史”之意,更有“育人”之功。名人档案中记载了名人多年辛勤耕耘的成果,严谨治学的业绩,是启迪和激励年青一代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
马曜,民族学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云南民族学院的老院长。马曜先生1911年10出生于云南洱源,新中国成立初,是中共云南省委民族工作五人小组成员,云南省民族委员会副秘书长,参与云南民族学院的筹建,在云南民族学院创建之初兼任副教务长及组织教育处处长。在学院招收的第一期学员学习结束后便与王连芳一同带领着由学院教工、留校学员、省级机关干部组成的云南省第一民族工作队到德宏开辟工作。1953年,马曜根据在德宏等地少数民族村寨的实地调查结果,认为云南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决不能照搬汉族地区的做法,必须从实际出发。马曜向云南省委建议:以景颇族为代表的9个少数民族,由于土地占有不集中,阶级分化不明显,不应当把土地改革当作一个革命运动阶段来进行,可以不重分土地,不划阶级,而是在国家的帮助下,以发展互助合作方式,逐步完成民主改革任务,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该建议报经中共中央批准实施。马曜先生的“民族直过”理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创新,为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奠定了马曜先生在民族学上成为泰斗的根基。
王志符,云南民族大学理工专业奠基者,“百岁教书匠”。王志符先生,1915年6月生于云南昆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理学学士,美国圣路易士华盛顿大学硕士,预补博士。为建设理工专业,1979年,64岁的王志符到校任教,从教54年。其传略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略》等。2013年10月13日,学校举办了“王志符先生座谈会暨恭贺先生百龄华诞”活动,给予王志符先生崇高评价。“曾经与名儒为伍,曾经与高科技并肩,最终,他选择了回家乡,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匠”。王志符老先生秉承“读书贵在明理做人,不求做官;就业工作贵在对社会奉献服务,不求致富;施恩德贵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不求回报”的原则,一生从教,心无旁骛,为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卢邦正教授,称王志符先生的百年人生路,为教育事业倾尽全力,有高贵的学者风骨,有可贵的淡泊从容。
张燮、王琨、王叔武、王敬骝、陶学良、陈相木、刀世勋、汪宁生、王宏道、刘文藻、常竑恩、杨知勇、和少英……
这一个个学者教授,要么是学校某一专业的奠基者,要么是学校某一学科的带头人,每一位都蕴藏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成长故事。他们的丰富阅历和人生体验,凝结着奋斗精神和成功要素,是教育学生励志成才最鲜活、最真实、最具榜样力量的素材。他们追求卓越的性格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对学生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作用。
收集整理本校的名人档案,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师生公开适当的内容,无疑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同时,收集整理他们的档案,也体现了学校尊重人才。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然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不断探索研究和改革实践的重要课题。优秀毕业生,是学生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因此,为优秀毕业生建立追踪档案,及时记录他们的成长轨迹,让人才培养部门通过研究他们的成长轨迹,反思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改革不适应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同时,把优秀毕业生的档案(不涉隐私的部分)对在校学生开放,将积极地吸引学生向榜样学习追求卓越。
2013年8月22日,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结果揭晓,云南民族大学哲政学院2010级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普文杰同学被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最高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作为云南省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惟一大学生,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接见。他的论文《民族地区殡葬改革的调查研究与对策》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云南赛区一等奖;个人拥有如“多功能牛头尺”“熊猫梳子”等三项专利;在学校校报、网站发文多篇;他所提出的“明哲修身,治政严诚”的学院院训在征集活动中被采纳。他说:“我生活在民大,学习在民大,民大给了我飞翔的翅膀”,“我的科研选题来自于民族,我的创意灵感来自于民族,民族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的感召,同时也是对于民族发展的反思。我们很幸福,因为我们生活的国度里,没有歧视,各民族同胞情同手足。民族团结弥足珍贵,我们当且行且珍惜。”他善于学习、善抓机遇、勤于思考、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助人向善,是云南民族大学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果把他们的事迹详细整理成档案,将对进一步加强大学学风建设,激励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普文杰同学的事迹被宣传报道出来以后,档案馆积极与其所在的学院、学生处等联系收集能收集到的所有材料,为其专门建档,并决定以此为开端,为优秀学生建档并追踪收集他的成长档案材料,不断更新完善他的档案,希望经过10年、20年,或更多年的积累、反馈,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有益经验。
《云南民族大学55年》编纂委员会[M].云南民族大学55年.云南民族岀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作者单位:云南省民族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