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 鑫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河曲民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佟 鑫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河曲民歌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此后,也有很多专家和学者们对这一民歌体裁展开了多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本文将从文化生态的视野对河曲民俗音乐是如何传承与发展来进行探讨,希望对其他研究者有所启示。
文化生态;河曲民俗音乐;传承与发展
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人类文明也是一种动态的流传。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变,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也获得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分析河曲民俗音乐的文化生态特征、寻找出当代河曲民俗音乐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探索实现民歌音乐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了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所谓文化生态,是指某一民族或地区人民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与其生活相适应的文化,会伴随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原生性、民族性、传承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出发,民间音乐并不是孤立存在,它也是人类文化资源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特征和文化特征。
自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乐歌与原始乐舞就是氏族先民们对日常生活环境与劳动场景的真实再现。如《弹歌》是选自《吴越春秋》的一首上古歌谣,寥寥八个字把原始先民如何制作工具、使用工具、到最终完成狩猎的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又如原始乐舞《葛天氏之乐》,有歌唱有舞蹈,不仅手里抓着牛尾来作为舞蹈道具,而且脚下还模仿着日常耕作的动作,充分地体现出从原始社会开始,先民祖辈们的文学艺术创作就已经和生态环境及生产劳作息息相关。而在汉代北方的街陌中流传着一种名为“相和歌”的俗乐歌曲,无论是从它的歌曲内容到歌唱形式,都有着广泛的群众性,也体现出浓厚的汉代北方文化特色。伴随历史的发展,到了东晋南北朝期间,流传于中国北方的相和歌随着战乱的迁徙也传入到南方,并与江苏一带的吴歌、湖北一带的西曲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南方音乐特色的清商乐。既表达了南方人民委婉细腻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展现了不同于北方文化的新音乐特色。因此,民间音乐是劳动生产与生活环境下的产物,通过对这些民间音乐作品的研究,可以把握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历史生活与文化特征。
民间音乐自产生以来就与人民百姓的社会生活、民间习俗及人生礼仪等息息相关,在人们生活与生产的不同阶段及各个层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曲民歌同样如此。
首先,人生礼仪功能。在河曲当地,讲究在头一胎出生后第三天、第十二天以及满月分三场请宾客以示庆贺,受邀的宾客也不会空手而来,多数人会带芝麻、鸡蛋、挂面或红糖之类的营养品作为回礼。例如在当地民谣《过满月》中就有唱到:“头首首、胖娃娃,亲戚朋友送吃喝,三天豆面十二天糕,大过满月人不少”。又如,旧社会多数男女的婚姻都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勇敢善良的河曲青年男女为了追求心目中理想的爱情或是为了表达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也是通过歌声来进行宣泄、以示抗争,如山曲《顶上生死和你交》中就唱到:“进你家大门回你家院,生死簿交给阎王爷。腰别上刀子手提上锹,顶上生死要和你交”。
其次,娱乐功能。这一功能更多的体现在新时期民众生活中。自改革开放以来,河曲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了满足,于是更多地有了精神上的追求。特别是从2015年以来,由当地县委和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文体发展中心及当地电视台等多个部门共同承办的“海红花奖”河曲民歌二人台大赛更是把全县人民的歌唱激情推向了新的高潮。迄今为止,这场比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共吸引了将近400余名选手参赛。上至86岁的老者,下至8岁的孩童,河曲大街小巷的百姓们都激情满满。选手们不仅为观众演唱了大量的传统民歌,同时也推出了一批诸如《张大爷赶集》《双丑会》《进城》等新剧目,既给民众提供了良好的歌唱氛围,也有效地推广和宣传了民歌音乐文化。
再次,教育功能。河曲民歌、二人台及西口河灯节会均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能够培养民歌演唱后备军、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河曲民歌,各级部门的文化工作者们都在不懈地努力着,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09年和2011年,河曲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2年7月,河曲当地的民歌二人台艺术团与山西省艺术职业学院、省戏剧职业学院实现联合办学并成立了河曲分校,为当地培养民歌二人台的后备人才专设“民歌二人台中专班”;2012年10月14日,由山西省文化厅授予的“河曲民歌二人台人才培养基地”正式挂牌成立,联合陕、蒙、冀三省共同打造民歌演艺联盟,实现民间音乐文化的交流与整合,提高其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我国各民族由于宗教文化、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及文化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因此呈现出的民族音乐也异彩纷呈。而这种音乐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会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文明的推进不断地变化与发展,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音乐风格和音乐特点也各具特色。例如在解放前,由于河曲土地贫瘠、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多数人家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因此为了家人能够生存下去、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所需,大部分的河曲男人都要到内蒙、包头、宁夏、甘肃等地去“走西口”。或日夜行驶在黄河上和急流险滩作搏斗、或在山区平原耕种放牧、亦或以打短工和打长工的方式来从事各类繁重的手工业劳动及搬运劳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宣公十五年》中说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因此这一时期河曲民歌的音乐风格多和“走西口”相关。在新时期下,河曲民众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升,新一代的河曲人也创作了一批赞美新河曲的音乐作品用来诉说生活的美好,例如《喜看河曲面貌新》《奶奶孙女逛县城》《彩绸飞舞庆新春》《甜甜的金瓜甜甜的爱》《我在地球上站》等。在新旧不同的生存环境中,民歌都作为河曲人精神生活重要的调剂品,帮助他们表达着对生活的追求与希翼,完成对生命及生活的体验,这也正是民歌的魅力所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长久发展,“如何传承”是它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中国长期的民歌传承方式来看,主要的传承方式有两种: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所谓家庭传承是指在父子、祖孙之间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人间进行传授。如河曲县文化馆的韩运德老人就是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言传身教,把自己一生的民歌演唱技艺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给亲孙女。社会传承是指某一地域的社会成员通过相互的学习、模仿和交流来学习本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并且会在当地的一些民俗节令、岁时风俗以及大型的民间活动等场合来共同参加表演。如河曲每年的河灯节会,除了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河神活动以外,连续几场的民歌二人台大赛也吸引了周边各省市的民歌爱好者前来大展歌喉、一试高低。而每年的元宵佳节,同样也是民众们集体欢庆的美好时光。从农历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连续三天都要分时段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上午是各村镇在固定场地表演旱船、舞龙、锣鼓或秧歌;下午则是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在西口古渡广场古戏台上的专场演出;到了晚上,更是全家老少齐出动,都来绕转九曲黄河阵的9门和365盏平安灯,以求来年吉祥平安。“每年转转灯游会,一年通顺没灾病。年年灯会人如海,个个得福夜似白。鼓乐齐鸣香云盖,常疑吕祖下凡来”,当地百姓盛传的这些谚语,既向我们展示了其规模盛大,同时也传达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渴望。
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作为“活态”传承人,既掌握着这些非遗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承载着教育年轻后辈的责任。忻州市关于河曲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选定了五位传承人,分别是:辛礼生、贾德义、韩运德、杜焕荣和吕桂英,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为河曲民歌的发展做着努力。1940年出生于河曲县楼子营辛家坪村的辛礼生是全国闻名的原生态歌王,最大的特点是音域宽广,号称比帕瓦罗蒂还要高八度。自1960年加入了县二人台剧团起,他的演唱才艺就有了充分的展示舞台。历年来,先后多次参加了地方电视台的春晚活动和各类民歌比赛,同时也应邀到中央音乐学院和其他专业院校去讲学,为河曲民歌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贾德义是当地有名的民歌创作家和研究专家,曾担任过河曲文化局局长一职并兼任当地文化馆馆长。他本人多才多艺,不仅嗓子好,而且精通多种乐器。20岁那年曾经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但是由于文革的特殊历史原因而被迫下放,然而他并没有意志消沉,反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民歌和二人台的创作中。从七十年代起,贾老相继自费出版了《西北风情歌——山曲儿精选》《二人台传统唱腔全篇》《山西河曲传统二人台》《大河·西口·古渡》等专著。韩运德多年来一直悉心河曲民歌的创作与整理,经过不懈地努力,韩老先生已经创作了约三万多首曲调,但可惜的是由于缺少经费而一直未能发表。杜焕荣是河曲二人台的第四代传人,多年来一直在为二人台的宣传与推广做着努力。当地群众颂赞道:“天生丽质自难弃,励志飞翔瀚海翩。文化传承贤辈在,焕荣再咏再当先。”吕桂英从10岁起跟随当地著名的二人台艺人李法子拜师学艺,14岁进入了河曲县二人台歌剧团,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山西、陕西和内蒙三省中有了一定的名气。近年来,她作为授课老师,在河曲民歌二人台演员培训班中承担着培训青年演员的责任,也为当地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上的这些传承人不仅掌握着民歌的文化内涵与演唱精髓,同时也承载着传承与教育新一代民歌爱好者们的重任。因此,政府要尊重并重视对他们的活态保护,既要从经济上提供援助,更要在精神层面予以支持,帮助他们把河曲民歌发扬光大。
首先,重视民歌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河曲被誉为“民歌的海洋”,这和当地人一直以来喜欢听、乐于唱分不开,直到现在也是如此。走在河曲的街头巷尾,老一辈河曲人听的最多、唱的最多的同样还是当地传统民歌。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现有民歌演唱环境的保护,鼓励更多地年轻人积极地加入到民歌的演唱队伍中,帮助他们认识民歌文化的生存价值,有效地保护原生态文化环境。
其次,加强本土音乐文化资源的利用。民歌音乐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也正是它的精髓所在,外人很难将这种独有的声韵模仿到位。因此,对于河曲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应该以本地为中心,实行分级发展。目前河曲民歌传承主体既有当地的原生态民歌爱好者,也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名录的传承人,同时也包括地方文化部门设立的民歌二人台艺术团和一些城乡个人艺术活动团体等组织,构成了从个人到团体、从业余到专业等不同级别的传承发展体系,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演唱环境中均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因此,在当地浓郁的民歌演唱氛围中,努力发挥演唱者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本土音乐文化资源,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的河曲民歌。
最后,吸引民歌新生代的加入。在当地积极开展“民歌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在生源地加强民歌的传承教育。当地教育部门应配合地方民歌研究专家,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音乐审美及学习能力来编配相应的河曲民歌音乐教材,让当地的孩子从小就能潜移默化地受到地方音乐文化的熏陶,从而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实现民歌音乐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然而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它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了许多未知的挑战。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民歌文化、让世人了解并喜欢民歌音乐将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这不仅需要当地民众的广泛参与,更需要我们全体音乐工作者们来认真地研习。
J607
A
本文为2016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河曲民间音乐的产业化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D22)。
佟鑫(1983—),女,汉族,山西大同市人,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任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民间音乐与中国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