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实施效果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7-01-28 07:01:31陈毓梅徐佳敏徐芳周伟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营养液品管圈颅脑

陈毓梅徐佳敏徐芳周伟益

品管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实施效果的临床意义分析

陈毓梅1徐佳敏1徐芳2周伟益3

目的考察品管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实施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10月45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即开展品管圈前),另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49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即开展品管圈后)。以“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为品管圈活动主题,找出肠内营养不良出现的原因,然后制定出解决方案并具体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研究组肠内营养实施效果不良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例(11.11%)和43例(95.56%);品管圈活动前,对照组肠内营养实施效果不良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7例(34.69%)和40例(81.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实施效果。

品管圈;颅脑损伤;肠内营养

品管圈是指在同一个场所内工作的人员为了解决工作问题,自发主动的组成一个团队,团队内的成员分工协作,并采用品质管理工具,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之后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达到改进工作质量的目的[1-2]。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营养供给方法[3-4]。本研究考察品管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实施效果的临床意义,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10月45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即开展品管圈前),其中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22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为(52.34±2.35)岁;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49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即开展品管圈后),其中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25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50.24±2.87)岁,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颅脑损伤患者;(2)年龄≥18岁。排除标准: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 对照组予以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常规干预,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对患者予以心理护理、饮食控制等,辅助患者进行正确的锻炼,保持患者心情舒畅。观察组进行品管圈活动。品管圈小组由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名营养技师和2名护士组成,共6名。品管圈活动按照主题选定、现状调查与分析、目标设定、分析原因、制定方案并具体实施和效果评定。每两周召开一次圈会,时间控制在30~60 min。

1.2.2 主题选定 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针对目前的工作现状,提出了5个备选的品管圈主题,之后对备选的主题进行评分,主要的评分项目包括: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和圈能力这4项,4个评分项目的得分之和为该问题的总得分,最终确定以“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1.2.3 现状调查与分析 对照组纳入的49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存在肠内营养实施效果不良,占比34.69%。根据80/20原则(即帕列托原则)得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改善重点为前3项,分别是:营养液配置方法不当(41.18%)、营养液滴速及温度不适宜(23.53%)及营养液输注工具不当(17.65%),共计82.36%。

1.2.4 目标设定 品管圈活动的目标设定公式为[3]: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能力×圈能力)。圈能力设定为70%,故而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值为34.69%-(34.69%×82.36%×70%)=14.69%。1.2.5 分析原因 经圈会分析导致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实施效果不良的主要原因包括:(1)护理人员对肠内营养输注的操作技术掌握不够;(2)疏于对患者及其家属关于肠内营养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3)护理人员对肠内营养输注的认知不足。

1.2.6 制定解决方案并具体实施 (1)加强品管圈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品管圈小组成员中1名营养技师和2名护士对颅脑损伤肠内营养实施的正确处理的认知现状制定出培训计划,主要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临床诊疗指南-肠内营养学》及《临床营养护理指南-肠内营养部分》,培训结束后对所授课内容进行考核,达到加强肠内营养安全、高效护理的目的;(2)规范肠内营养操作流程:接到肠内营养的医嘱后,及时为患者配置营养液,现配现用,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营养袋盛装营养液,每次盛装量不应超过500 ml。输注营养液前应混匀过滤,在输注过程中应使用加温器维持营养液温度在37~42℃,避免泵管内的营养液温度下降;(3)合理配置营养液、控制输液泵滴速:参照合理配置营养液规范,根据日期、内容、温度、速度、能量及总量并依据“速度由慢到快、容量由少到多及浓度由稀到稠”的原则制定肠内营养输注的计划表;(4)选取适宜的营养管:营养管选取不合适可引起堵塞,导致患者肠内营养不足。故而在输注较黏稠的营养液时可适当缩短冲管的时间间隔,例如输注含有膳食纤维的整蛋白的肠内营养液时,可将冲管时间间隔由原来的4 h调整为2 h,避免患者由于营养管堵塞而引发肠内营养不良;(5)指导患者进行身体锻炼: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担心活动会引起脑部损伤加剧而不敢活动,还有部分患者身上的管路较多,如注射泵、输液泵、营养泵等,导致患者不知道该怎样活动。笔者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出一套详细的身体锻炼方案,主要包括抬臀运动、抬腿运动等,利于颅脑损伤患者对肠内营养的吸收。

1.3 观察指标

(1)品管圈活动前后肠内营养的实施效果及护理满意度;(2)圈员的自我评价:分别于品管圈的活动前后就积极性、责任心、自信心、荣誉感、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这7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满分为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有形成果的比较

品管圈活动后,研究组肠内营养实施效果不良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例(11.11%)和43例(95.56%);品管圈活动前,对照组肠内营养实施效果不良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7例(34.69%)和40例(81.6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277,4.401,P<0.05)。

2.2 两组患者无形成果的比较

研究组在积极性、责任心、自信心、荣誉感、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品管圈是由日本石川馨与小柳贤一两位学者于1950年共同提出,并于1962年在日本倡导品管圈活动[5]。我国于1993年有零星的医院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最初主要应用于提高并改进护理质量[6-8]。2000年之后,部分医院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与医院质量管理及药事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营养支持治疗是颅脑损伤患者较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肠内营养是临床上营养支持治疗的首选途径,肠内营养可有效维持肠道内的正常菌群[9-11]、避免胃肠黏膜出现萎缩、提高免疫力、防止肠源性感染、纠正代谢紊乱等[12]。本研究参照品管圈活动的流程:首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肠内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肠内营养不良出现的原因,然后制定出解决方案并具体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包括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13]。有形成果发现:品管圈活动后研究组肠内营养实施效果不良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品管圈活动前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目标设定值为14.69%,实际在品管圈活动后肠内营养实施效果不良为11.11%,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品管圈活动的无形成果主要是指圈员的业务水平、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凝聚力等较为抽象的成果[14]。本研究无形成果证实,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品管圈活动结束后圈员在积极性、责任心、自信心、荣誉感、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自我评价上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品管圈活动可为圈员带来巨大的无形成果,与徐淑华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15]。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实施效果。

表1 两组患者自我评价的具体情况(±s)

组别 积极性 责任心 自信心 荣誉感 沟通协调能力 团队凝聚力 解决问题能力研究组 7.58±0.56 8.01±1.23 8.14±1.01 7.52±1.02 8.92±0.66 8.36±0.81 8.62±0.93对照组 6.89±1.76 7.43±1.18 5.74±2.23 6.99±0.57 7.61±1.80 7.62±1.15 7.85±1.28 t 2.515 2.333 6.621 3.143 4.604 3.577 3.31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李原莉,丁义,胡代英.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7):948-949.

[2]郑茶凤,路千里,龚晶晶,等. 品管圈在气管切开患者颈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2016,17(2):70-72.

[3]严美华,赵振国,沈熠.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肠内营养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作用[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6,23(4):242-244.

[4]张瑜,郑黎媛,任红. 品管圈及追踪管理法降低患者鼻肠营养管非计划拔管率[J].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15,3(3):61-64.

[5]徐建鸣,蔡贤黎,姚礼庆,等. 应用品管圈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的探索[J]. 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1-5.

[6]梁丽梅,黄惠燕,许百虹,等.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件数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药房,2012,23(25):2350-2352.

[7]陈秀梅,甘静娣,周靖,等.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内镜治疗术后患者饮食管理达标率的效果[J]. 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2):1644-1646.

[8]王西玲,王宇,余玲,等.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手术室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的实施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9):138-142.

[9]梁芳,康海芬. 品管圈在降低肠内营养管堵管率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2015,12(9):701-703.

[10]李琳凤,张毅,吕海瑛. 品管圈在我国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现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3,13(11):800-801.

[11]张媛.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脑卒中鼻饲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1):4437.

[12]申艳霞. 品管圈对降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误吸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4):135-136.

[13]戴雪梅. 品管圈在预防和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湿疹发生率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9):129-130,131.

[14]马媛. 品管圈活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误吸发生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8):1104-1106,1107.

[15]徐淑华,王芳,孙静,等. 品管圈活动在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6):62-63.

Clinical Signi fi canc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Improve the E ff ect of Enter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CHEN Yumei1XU Jiamin1XU Fang2ZHOU Weiyi31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Yixing People's Hospital, Yixing Jiangsu 214200, China; 2 ICU; 3
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quality control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nter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Methods4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from March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nd 4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from November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improve th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enteral nutrition for the theme of the theme of the circle, identify the reas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enteral malnutrition, and then develop a solution and the speci fi c implementation.ResultsAfter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e study group had 5 cases (11.11%) and 43 cases (95.56%). Before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the control group had 17 cases (34.69%) and 40 cases (81.6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raniocerebral injury; enteral nutrition

R473.6

A

1674-9308(2017)06-013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6.074

1 宜兴市人民医院营养科,江苏 宜兴 214200;2 ICU;3脑外科

猜你喜欢
营养液品管圈颅脑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载人航天(2021年5期)2021-11-20 06:04:44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电子制作(2017年20期)2017-04-26 06:57:40
不同营养液对火力楠移植的影响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7
品管圈“转”起来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
品管圈的魅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6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