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有效性探究

2017-01-28 07:19高国俊
中国轻工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心理健康大学生

高国俊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诸暨 31180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有效性探究

高国俊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诸暨 31180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殊的价值功能,其有效课程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对于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价值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应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学情合理地规定课程目标,并以此有效目标引导教学内容的取舍、规范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确定心理健康功能实现途径、引领师生有效参与课堂对话、执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准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有效性

Abstract:Setting up an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goal for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according to professional training orientation and learning conditions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which will further serve the choosing of teaching contents,the using of teaching methods,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urse function,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in classrooms,and the carrying out of objective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criteria.

Key words: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course goal;effectiveness

课程目标是指导课堂有系统、有逻辑且具有可行性实施的重要教学构成要件,课程目标设置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质量,更影响着师生的课堂对话模式和互动方式。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更因该门课程极强的实践体验性和理论指导性而具有其特殊价值。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根据不同学情和课程标准在预设性教学目标和生成性教学目标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形成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进而引导课程教学程序的有效实施。

一、课程目标对目标本身规定的有效性

课程目标的科学设置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内容的逻辑组织、决定着教学技术与手段的合理实施、决定着师生参与课堂对话的有效进行、决定着课堂评价的合理客观、决定着教学质量的积极有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在满足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架设的预设性教学目标外,还应根据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学情有选择地生成随机客观的有具体价值指导的生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这本身是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人生观、促进其积极生命观形成的本体论价值所决定的。然而绝大多数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者是为了预防学生自杀,或者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以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或者是为了专业教育服务等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为了促进人的生命发展的本体价值。[1]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处于学生认知边缘化,也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桎梏于功利性的价值偏见上,反而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印象的可持续价值作用。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的生成一定排斥功利性价值表述,选择中性地且有生命逻辑的表述体系。以“情绪管理”为例,在目标规定中,除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理解情绪基本概念外,更应对情绪在个体生命成长中的“需求”这一中介的认知具有潜在意识。课程目标的设计规定在课堂外的现实情境中,学生对“需求”的认知及其对这种认知的反思,使其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之外的任何时空内都能以认知自我生命成长的“需求”为情绪监控的手段。

二、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引导的有效性

课程目标的首要工具性价值就是其对课堂教学内容组织的积极指导和范围调控。就课堂组织结构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恰当地落实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知识结构要求,而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既要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又要桎梏于教材的现实基础。但是,教师若过多地依赖教材内容而忽略学情,或是虽注意到学情但没有将教材内容本土化,则会出现课堂案例呈现与课程内容脱离学生本身的生活逻辑体系,无法达到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共鸣。因此,前述所讲的有效课程目标应该让教师有意识地寻求与学情相对应的教学内容,组织成与该所学校该门课程受课群体相对应的课程知识体系和生活案例,才能起到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意义。这就是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与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心理知识体系之间的有效耦合的问题。而实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通过多种途径挖掘不同时段学生所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主题内容,在寻求问题解决中,以积极的视角提供各类预设方案,以提高学生面对问题意识力、接受问题承受力和解决问题创造力。[2]

课程目标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将决定着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组织的知识价值逻辑与生活价值逻辑的有效统一。一方面实现高等学校育人知识体系的非弱化,另一方面还能以学生自己的生活逻辑价值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标准,如此才能实现学生可持续地生命价值理念的形成和随机提取,进而积极地影响学生健康幸福生活的进行和完善人格的发展。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上,一定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更不能为了博取学生的眼球而弱化甚至放弃作为高校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

三、课程目标对教学方法规范的有效性

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与课程体系研究中涉及的比较多,这些研究的出发点大多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具有的较强实践性和个性体验性等特征为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上述课程目标的定位是相符的。因此,大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技术与手段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学生生活化的案例分析,并结合一定的知识要点形成情景模拟式、案例分析式和体验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些研究大多认为建设以体验式教学为核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特定情景中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心理训练提高心理调试技能,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和潜能开发。[3]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且有效的。

但是,近年来,随着对课程教学方法研究和实践的越来越多,有一个不恰当的教学技术倾向越来越明显地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教学研究中显示出来,这就是过多的实施“体验”内容,课堂的时间分配越来越不合理,甚至为了体验而体验,严重地打乱了高等学校课堂应有的秩序与意义。这种过分的体验表现的另一方面就是忽视了对体验的分享与反馈,而分享和反馈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教学体验的重要表现,往往也是课堂教学难以掌控的重要步骤。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技术处理中,案例分析或情景模拟等背景的设置必须做到时间分配的短小与内容设置的精准。短小而精准的背景设置有利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掌控,也有利于学生分配更为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去思考,更有利于学生能在课堂之中将其体验的思路与想法第一时间分享与反馈,有利于有效课堂的构建。

四、课程目标对应用实践途径的有效性

几乎所有人都知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目标的实现在绝大程度上一定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完成的,然而目前各高校对本门课程所预设的教学时数相对较短,师资队伍相对较少等因素制约了课程实践性内容计划的落实。一是在课堂上相对固定的教学课时和大批量的受课学生群体使得在课堂里面采用场景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体验活动、小组探讨分享、团辅活动等方法实现大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结构和真实生活案例的体验与分享变得极为被动和仓促。二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角色情绪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交流与沟通过程,如果案例背景设置不合理,就会造成参与学生对情景理解的偏差进而影响所有课堂参与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共鸣。为了使得学生都对于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有更深的理解和可持续情感共鸣,进而达到将心理健康的基本理念、自我调试的基本技能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自我知识沉淀并能随时运用到自我心理体验过程中是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的一大难点也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这就需要处理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与分享的关系,要让学生通过各类技术与手段将课堂知识要点通过一定形式进行体验,并在学生体验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根据学生体验的不同情感表现给予合理师生对话,以合理师生对话引领课堂教学实践的运行。以此为基础,通过课堂外作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实践,如此可以将课堂内的体验与分享延长至学生自我生活实践中,达到良好的自我反馈。另外,学校教学管理方面也应该改变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仅有1个学分的现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分提高至至少2个学分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课堂授课学时短而导致的各种弊端。

五、课程目标对任课教师认知的有效性

教师是课程目标实现的主导者。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认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影响着其对于课堂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运用,影响着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主观认知。所以课程目标的有效发挥必须依赖于教师的理解和客观执行。一个有效的课程目标和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会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师理解教学目标本体带来便利,故课程目标的设立更要考虑教师的职业素养,要考虑课程目标对于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组织的指导性原则。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非常缺乏,尤其是部分院校因各种原因在编制方面无法满足课程师资需求,大量兼职教师便充盈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队伍之中。因专业知识缺乏和专业素养不足使他们无法将师生之间的交往对话引向深入,只能浅尝辄止,无法进入真正的对话世界,以至于本能地排斥对话,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推广对话,很少针对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进行共同探索和交流,对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同感”,即站在学生角度去看待他们的困扰,体会他们的喜悦和悲伤,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准确敏锐地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和反映他们的情感状态。[4]

六、课程目标对学生自助发展的有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独特的特点决定了本门课程以生命发展教育为主线,以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为目标,在技术路线和实现途径方面强调以学生个体的主动作为和积极实践参与课堂教学和课程内外的体验、分享与反馈,进而刺激学生本身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共鸣,发挥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和经验共享,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要以学生个人的主观心理体验来检验,因此,要坚持把受教育者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和实践的主体。[5]这是一切课堂教学技术与方法利用的出发点,也是一门课程的逻辑归宿。

虽然我们设计了一定的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某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会出现学生因个人兴趣或需要的不同而进行有选择地课堂参与,这种选择性参与不是学生单纯形式上的听与不听,而是来自于个体的内心体验与内心感受。所以,在课程进行中,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对课程目标有清晰深刻地认知,让其知晓自己在课程教学中所应具有的角色和功能,并以此角色体认作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责任和使命。如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才会实现自我挖掘、自我体验,进而达到自我心理发展的目的。

七、课程目标对教学评价执行的有效性

与知识型目标不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性和预防性目标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和心理素质的提高都无法依照预定目标直线前进,必须通过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进行自我探索才能实现。[6]这种自我探索既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延续,又是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准则,它一方面保持了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结构的逻辑梳理,另一方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有的实践性特性以主体自觉性的方式进行归纳与反馈处理,就受教育者个体来讲是一种自我适应性评价机制。这种自我适应性的评价机制摆脱了以往仅仅依靠外部因素刺激评价的过程,以受教育者主体的自我反思和自觉体验为特征,是课程教学目标评价的进步和升华。

但是在现实环境之中,以上所提的自我评价与自觉体验很难在目前的教学管理与成绩评定中表现。这就需要本门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和内容进行全面改革,可以适当设计一套具有自我评价功能的问卷来检验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自我表达和结果反馈,以此来监控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效度。只有经历学生主体内在的心理历程并使学生在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才是有价值的课程。[7]那么,在评价原则和评价程序上就得做到师生、生生、理论、实践体验等多元评价与课程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评价相结合,做到教学评价紧密围绕课程目标,教学评价反馈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反馈学生个体的自我体验与自我认知。

综上所述,课程教学目标是整个课程教学的灵魂,尤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实践性和个性发展性异常鲜明的课程来说,要实现有效课程教学,就必须依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基本学情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进而引领教学内容的取舍、指导教学技术与方法的组织、反馈教学评价的选择、影响师生课程教学对话方式,进而达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

[1]薛春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特点及其反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4):66-67.

[2]李术红,孔德生,周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3(10):67-69.

[3]何元庆,钱景.体验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1):74-76.

[4]薛春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特点及其反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4):66-67.

[5]欧贤才,杨晓玲.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多重偏差与匡正[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11-114.

[6]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126-127.

[7]杨钦芬.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属性及有效实施[J].前沿,2006(1):65-67.

(责任编辑:张华凡)

On the Goal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GAO Guojun
(Jiyang College of ZAFU,Zhuji 311800,China)

G642.0

高国俊(1985—),男,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2015年绍兴市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绍市教高〔2015〕134号)。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心理健康大学生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基于不同主体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
——以“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