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评介※

2017-01-28 06:41高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张琪论治运化

高杉

(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天津300193)

《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评介※

高杉

(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天津300193)

五脏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其展开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一书,结合理论和临床,辨证解读了中医五脏理论的科学内涵,阐述了张琪教授利用五脏理论治疗多种相关疾病的临床经验,对《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一书的解读十分必要。

张琪;五脏理论;评介;书评

中医藏象理论的核心体现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思想,这一思想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五官七窍、四肢百骸,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一个有机的结构和相应的生理活动体系,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1]。国医大师张琪教授临床中重视五脏的病理变化在疾病中的作用,诊治疾病常从五脏入手,确立治则治法而获良效。张琪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首届国医大师,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的创建人之一,全国肾病治疗中心奠基人,当代龙江医派的旗帜。《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张琦教授运用中医藏象理论,从五脏出发辨治疾病的经验,书中所载病例均是从张琪教授临床实践中积累的众多病例中所选定,并加以分析和阐述,以供学者同行借鉴,并恩泽病患、造福百姓。

1 从五脏角度分别论治相关疾病层次清晰内容详实

本书从心、肝、脾、肺和肾五个脏器的角度论治相关疾病,每种脏器的论治又分为多种方法。下面以从心论治为例,加以阐述。治疗方法有益气养心活血法、温补心阳法、补心养血法、滋补心阴法、补益心脾法、清心泻火法、温阳滋阴养血法、活血化瘀养心法和涤痰宁心法。

心者,君主之官,主血脉而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王,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可见,心藏神而为神明之用。李东桓《脾胃论》提到:“心脉者,神之舍,神无所养,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脉也。心之神,真气之别名也,得血则生,血生则脉旺。”足见心主血脉与主神志密切相关。心主血脉源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心生血”和《质疑录》中“血生于心”[2]。

关于益气养心活血法,《灵枢·刺节真邪》曰:“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金匮要略》中“阳微阴弦”所指乃阳气虚,阴邪得以乘之。《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本神》谓:“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邪客》曰:“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可见,益气养心活血法可用于治疗心气不足所致病变[3]。

关于补心养血法,元朝朱震亨《丹溪心法·斑疹篇》:“阴证发斑,……此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独熏肺,传于皮肤,而为斑点”,此乃“阴斑”最早的论述,补心养血法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医家朱丹溪云:“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补心养血法可用于治疗心血虚少所致病变[4]。

关于滋补心阴法,医家张景岳云:“思虑太过者,必致心血暗耗,……神魂无主,所以不眠。”叶天士谓“营血不足,症见胸隐痛时痛时止,不饥,脉弦,治宜养营和胃”。《黄帝内经》谓“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滋补心阴法用于治疗心阴虚损之证。

关于补益心脾法,张琦教授认为脾胃与疾病密切相关,《金匮要略》记载有“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济生方》曰:“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关于归脾汤的应用,《内科摘要》提到:“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血妄行,或吐或下,或健忘怔忡,惊悸不寐,发热盗汗。或心脾伤痛,嗜卧少食,大便不调。或血虚发热,或肢体重痛,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杂病源流犀烛》用于“因思虑过度而致癫狂,虚损痨瘵而见泄泻”。补益心脾法用于心脾气血两伤之心脾两虚证[5]。

关于清心泻火法,《景岳全书》指出:“盖水为治阴,故其本在肾;……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傅青主女科·带下》谓:“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清心泻火法用于心火上炎,或心火亢盛者[6]。

关于温阳滋阴养血法,《素问·调经论》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可见,脏腑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均以气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此法用于心的阴阳两虚证。

关于活血化瘀养心法,《内经》提到:“肝藏血,卧则血归于肝,心主血,血舍神,为神明之官。”此法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等。

关于涤痰宁心法,《金匮要略》提到:“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医家朱丹溪指出:“痰挟瘀血遂成囊窠”。《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医家刘河间指出:“风病多因热盛,非外中于风,实因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为用,而卒倒,无所以知”。此法,用于痰蒙心窍或痰火扰心者,如狂证和中风中腑证等[7]。

2 对五脏基础理论的分述文献论据充分

心主血脉,其生理功能有,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生血使血液得到补充。心藏神的生理功能有,主思维、意识、精神,主宰生命活动,《饮膳正要·序》说:“心为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心主血脉与主神志密切相关,“心藏脉,脉舍神”[8]。

肝为“将军之官”,有“刚脏”之称。肝气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藏血,血属阴,其体阴柔;而肝气疏泄,气属阳,其用主升主动,故谓“肝体阴用阳”。在病理上,肝气、肝阳常偏亢,肝阴、肝血常不足。肝主疏泄,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肝主藏血,可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肝在体合筋,可濡养筋膜;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肝在志为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肝……,在志为怒”,肝在液为泪。

脾位于中焦,腹腔之中。其主要功能为主运化、主升、主统血。脾的生理特性是喜燥恶湿,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脾在五行中属土,为阴中之至阴,通于长夏。脾主运化,具有消化饮食、吸收营养之功;脾主升,可升清和升举,《临证指南医案·脾胃》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主统血,可统摄、约束血液于脉中;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可营养肌肉和四肢,《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脾开窍于口,与饮食口味密切相关;脾在液为涎,在志为思[9]。

肺居胸中,上连气道,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其主要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主气司呼吸,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行水,可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医方集解》称“肺为水之上源”;肺朝百脉,通过呼吸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肾有两枚,位于腰部脊柱两侧,《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肾主藏精。精即精气,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藏精,乃肾之最基本功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主纳气,肾气摄纳肺所吸入的气体,保持呼吸深度;肾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素问·痿论》曰:“肾主身之骨髓”;肾在窍为耳及二阴,与听觉灵敏有关,《灵枢·脉度》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3 五脏之间关系的阐述辨证而系统

3.1 心与肝脾肺肾之间的关系心与肝之间,心主行血而肝藏血;心主神志而肝主疏泄。心主行血,为一身血液循环之枢纽,肝贮藏血液并调节血量,两者相互配合,维持血液运行。心与脾之间,心主血而脾生血,心主行血而脾统血,二者的关系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微经脾的传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贯注心脉化赤为血。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供脾以维持其运化功能。心与肺之间,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二者共同协调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心与肾之间,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肾水必须上济心阴,制约心阳,使心火不亢;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而使肾水不寒。心藏神而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神能控精驭气,为精气之主;心与肾水火共济,共同维持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故神清可以控精,积精可以全神。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亢盛,则相火亦旺。君相安位,则心肾上下交济,心阳肾阳旺盛而正常。

3.2 肝与脾肺肾之间的关系脾与肝之间,二者关系主要表现为血液生成、运行的协同关系和消化功能方面的依存关系。在消化功能方面,肝疏泄气机并分泌胆汁,有助于脾之运化;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胃降,有利于肝之升发。在血液的生成、运行方面,肝贮藏血液并调节血流量;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气血化源充足,滋养于肝。两脏协同维持血液生成和运行。在病理方面,若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则易致脾失健运,称为“木不疏土”;若脾失健运,生化无源,脾不统血,失血过多,肝无所藏,水湿内停,湿热内生,熏蒸肝胆。肝与肺之间,二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病理状态下,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也可伤及肝阴,致肝阳亢逆;肝郁化火,或肝气上逆,肝火上炎,可耗伤肺阴,使肺气不得肃降。肝与肾之间,二者关系主要表现在精与血,疏泄与闭藏以及阴阳之间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肝血与肾精相互滋生。肝气疏泄可使肾气闭塞而开合有度;肾气闭藏,又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生理上,肾阴能够滋养肝阴,肝阴能够抑制肝阳,防止肝阳过亢。若肾阴不足可致肝阴不足,反之亦然,而形成肝肾阴虚。

3.3 脾与肺肾之间的关系脾与肺之间,二者关系主要表现在气和津液方面。在气的生成方面,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谷气;肺主通调水道,使水液正常敷布与排泄,脾主参与水液生成和输布。在病理上,肺气虚弱,宣降失常,水湿内聚困脾,出现咳嗽痰多,甚则水肿等症。脾气虚弱常导致肺气虚,或肺病日久影响脾之运化,多见肺脾气虚之证,又致水湿内停,聚而为痰为饮为肿。脾与肾之间,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与先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在水液代谢方面,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主司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

3.4 肺与肾之间的关系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在呼吸运动方面,肺主气而司呼吸,肾藏精而主纳气。肺气肃降,有利于肾的纳气;肾精肾气充足,纳摄有权,也有利肺气之肃降。故《景岳全书·杂证谟》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4 小结

《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一书,阐述了中医五脏基础理论和张琪教授临床实践,并详细整理归了张琪教授利用五脏理论对多种疾病的治疗经验[10]。对《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一书的解读,符合我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念,也符合现代专家、学者的中医观点。因此,结合理论和临床,辨证解读中医五脏理论十分重要,《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一书充分地诠释了张琪教授利用中医五脏理论论治相关疾病的临床实践精华。

[1]王耘,颜素容,乔延江.基于三阴三阳系统的藏象思维模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3):152-155.

[2]陈文鑫,陈国英,赖志云,等.刘德桓从痰浊论治中医心病经验[J].世界中医药,2009,4(6):327-327.

[3]徐静,王勇,段学忠.从“大气下陷”论治顽固性高血压[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186-186.

[4]王联庆,宫丽莉,全香花.心律失常中医治疗体会[J].陕西中医,2008,29

(2):253-254.

[5]王建玲.归脾汤异病同治验案四则[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108-108.

[6]代晓光,陈晶,张琪.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治疗一例疑难病案体会[J].中医药信息,2011,28(3):34-35.

[7]冯广清.浅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J].吉林中医药,2002,22(1):1-2.

[8]朱颖,殷东风.《内经》中的形神理论[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3):15-115.

[9]谷宁,方玉秀,冯明清.浅议“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J].河南中医,2008,28(12):10-11.

[10]徐惠梅,谢宁.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Review of Clinical Experience About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Theory of Zhang Qi

GAO Shan
(Editorial Depart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ory of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In"Clinical Experience About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Theory of Zhang Qi",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clinical dialec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five viscera theory,we expounded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Zhang Qi using the theory of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It is necessary for interpreting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About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Theory of Zhang Qi.

Zhang Qi;five internal organs theory;review;book review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5.060

1672-2779(2017)-15-0137-03

:李海燕本文校对:杨澍

2017-04-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403198】

猜你喜欢
张琪论治运化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Research on quinoline degradation in drinking water by a large volume strong ionizatio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reaction system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门外的等待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A Brief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to Learn English Well in High Schools
中医论治老年颤证的临床思路
万家灯火几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