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贵 巴桑卓玛
藏东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及其保护传承问题刍议①
阿贵 巴桑卓玛
藏东南民居建筑,就地取材、因势利导而建,极具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当地传统民居建筑,较好地考虑和处理了抗震、采光、通风以及对传统建筑材料的保护等诸多实际问题,并且装饰精美,成为藏东峡谷一带一道优美风景。然而,目前一些地方存在着传统技艺断传,又不能很好地掌握现代技术等所造成的诸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又与安全隐患相联系。文章在介绍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现代传承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藏东南 建筑文化 保护传承
2012年,我与友人于《西藏研究》上发表拙文,曾谈及藏东南民居建筑文化等问题。②阿旺贡觉、普布多吉、贡布多加、扎西达瓦:《察瓦龙民俗文化综览》,《西藏研究》2012年5期。时隔多年后,重拾早年调查资料,发现建筑文化方面的一些问题,需再撰文刍议,故写此拙文。望对预防自然灾害,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等方面有所裨益。
事实上,我并不通晓建筑文化,我在建筑文化方面的基本常识得益于一次专家访谈。③阿贵、才华多丹:《藏族建筑艺术与古碉文化——访藏族著名学者杨嘉铭教授》,《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期。再者,上述拙文中,有关建筑方面的叙述及最终定稿,也离不开扎西达瓦的校对和润色,因为他是一位较为出色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
藏东民居建筑,室内装饰华丽精致,令许多专业人士叹为观止。我的老师张建世教授曾写道:“走进白玛拉措家里,来到二楼客厅的时候,不禁大吃一惊。客厅高大宽敞,雕梁画栋,完全出乎我的想象。门窗墙柱上雕刻、彩绘了花草等各种纹饰。雕工精细,色彩鲜艳,富丽堂皇。”④张建世:《藏东第一民居》,《中国西藏》2004年1期。他称其为“藏东第一民居。” 除此而外,当地民居建筑在抗震、通风、采光及保护传统建筑材料等方面,亦显煞费苦心,堪称藏族先民智慧的结晶。此般民居,多见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左贡县的部分村落和邻近的察隅县及云南、四川部分藏区。所在地,多为峡谷农区,农田多位于江河两边的斜坡上,面积不大。村落附近,一般有少许森林,便于当地农民砍伐建屋。本文所涉资料,主要源于察瓦龙一带,隶属林芝地区察隅县境。
一
藏东传统民居建筑,基本上是土、石木结构,一般为三层,属康区传统藏式民宅。墙体有土墙和石墙两种类型,土坯墙厚度一般在0.4~0.5m,毛石墙厚0.5~0.8m,冬暖夏凉,适应高原的气候特点。
主体建筑,一般坐北朝南,大门向南或东。一、二层的平面呈矩形,三层呈“L”型(一般在北面三分之一处筑至三层,其余是二层屋顶)。主体建筑的一、二层开有四方形的天井,以解决一、二层的采光、通风及取暖等问题。主体建筑,使用木材较多。建筑结构,主要采用多柱式的柱网结构,梁柱之间以榫卯连接为一体,形成木构架,承重、抗震能力较强。以柱子数计算房屋大小,一般民宅建筑面积有20、24、25、30、35柱等,故对柱子的负载能力要求很高,整个主体建筑的大部分荷载由柱子来承载,墙体则负载着自身重力和分担主体建筑的部分荷载。因就地取材方便,梁柱粗且长,过去旧建筑楼层之间的柱子多用通柱,所有柱子直顶二、三层梁架。在楼层面上,柱子穿孔以利于用梁平行嫁接,以加强防震功能。墙砌于外,因此即便墙体倒塌,也无损于整体房屋建筑。居室大多约以3×3m柱网为单元,组合成约4×4m的方形平面,形成柱网结构;梁、柱、门、窗、檐口、楼梯等均为木质,建筑的檐口挑出较多,门窗装饰精致,开窗较大,窗格考究,变化较大,窗框、门框多采用大面积木雕并绘以彩色,窗楣多用二重椽或三重椽;屋面均采用平屋顶,“阿嘎”土面。
平顶屋面的结构,一般分三层做法:第一层是承重层,在梁上铺整齐排列的椽子,椽子上再铺设材料(小木条、木板、树枝);第二层是“阿嘎”土(或黄土)层,其做法:在铺设于椽子上的材料上铺0.1m左右的小卵石和粘土,密实后作为垫层,其上铺设“阿嘎”土(或黄土),厚度一般在0.1~0.2m之间,屋顶在垫层上找坡陡作泛水;第三层是面层,作面层的“阿嘎”土有一定粘结性,但其抗渗性能主要还是靠夯打密实。面层的做法:先在垫层上铺0.05~0.2m后的粗“阿嘎”土,人工踩实夯打。夯打过程中,要不断泼水,使之充分吸收水分。夯打至表面起浆后,薄薄地铺上一层细“阿嘎”土,再继续洒水夯打。一般面层的打制时间为七天左右。
底层一般为畜舍,也是堆放柴禾、农具处;二楼住人,用木板隔分出客厅、卧室和厨房等。在室内设计上,当地对客厅的布置和装饰非常讲究,一般为8×8m的开间(相对来说是最大的)。客厅的向阳面都开有小窗户;客厅的屋梁和门框上用白石灰粉画有一连串的城垛图案以示吉祥;客厅正面是个四方形神龛,下方有土台,台上有各种供物。台前铁架上一般放一盛满清水的铜锅,土台两侧堆放炊具、酥油桶等物品。土台前是火塘,火塘正中置一大铁三角架,其右侧有一特制陶罐内放炭火,上面可放置铜茶壶以保温。火塘西侧靠墙有壁橱,内分三四台,每台都有三四个抽屉。客厅西面窗户前放张小桌、蒲垫,供人歇息。火塘前有客厅主柱,主柱的装饰有别于室内其它柱子,民间相传主柱越粗,表明越有财富。主柱上捆有玉米棒子等,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另外,主柱子上还捆有许多长短不一、粗细各异的竹竿,是去过“卡瓦格博”神山外转的人带来的,转经次数和竹竿数量成正比,竹竿越多,表示这家人前往转山的人数越多。
顶层一般有三至四间小屋,东面有木桩夯起的粮仓,这种粮仓通风好,粮食不易受潮腐坏。在一些老式民房建筑里,见三层西侧建有佛堂。三层、二层的屋顶用作晒场,晒场不仅可以打谷、晒粮,还可以在此编织毛线、缝补衣服、编竹蔑篓筐等。每当收割季节,在家家户户楼顶的晒场上,常常飘起有节奏的连枷声,伴着悠扬的劳动号子,此伏彼起,煞是动人。
二
据考察了解,一些旧宅始建于上个世纪初,虽经历了多次强震,但除了局部土墙出现裂缝外,至今仍可使用。当地民房建筑的防震技术,从这里可见一斑。同时,笔者发现这种建筑整体构成,每一部分都有其特殊作用,或用于防震,或利于采光、取暖,或防火,或通风等,随处体现了建筑师过人的智慧。如前所述,粮仓一般位于屋顶东角,用实木夯成,外无土墙,以利于通风;火塘下方的梁柱进行过特殊处理,以利于常年生火而发热起火;特别是四方形天井,其实用性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利于一、二层的采光和取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一层空气的流通。这些技术或功能,用现代比较流行的说法都是“地方性知识”。
首先,在抗震技术方面,主体建筑面积都很大,用到了许多木材,建筑结构主要采用多柱式的柱网结构,梁柱之间以榫卯连接为一体,形成木构架,这样主体建筑的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都很强。同时,因当地取材方便,一般柱子粗且长,过去楼层之间的柱子使用通柱。南面三分之二部分的所有柱子直顶二层平顶梁架;北面三分之一的三层建筑,也是所有柱子直顶三层梁架。在楼层面上,柱子穿孔用梁平行嫁接,以加强防震功能。墙砌于外,因此,即便墙体倒塌,也无损于整体房屋建筑。
其次,在采光、取暖、防潮及通风技术处理等方面,主体建筑一、二层开有四方形的天井。这样二层北侧卧室、楼道及一层都有很好的光线。更为重要的是,天井的防潮及其保护木材的作用。一般传统民居的一层为畜舍,因此,一、二层的传统建筑材料容易受潮,造成楼下柱、梁受损。在这些方面,天井的设计具有其合理性,不宜随意改造。若需改造,则要对其他部分的结构、材料及其功能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传统建筑木材一般都是未去皮的原始材料,如此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潮、防腐作用。如二层客厅梁柱都是未去皮的木材,加之常年被火塘的烟熏等作用,即便雨季受潮也不易木材腐坏。底层,因常年圈养牲畜或雨水通过天井进入而受潮,但因天井本身的存在而底层梁柱不易受损。
再次,从房屋大小设计以及室内装饰等方面来看,传统建筑也具有自身的考虑,与当地自然条件、生产生活融为一体。当地民居建筑面积很大,最多达35柱。对此,有学者认为具有人类学上“夸富宴”性质,无实用价值。然而,从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类型来看,传统民居的建筑面积、整体设计等皆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实际。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草原牧区和山地牧区。上地牧区,一般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中西部牧区,峡谷较宽,农田面积大,但植被匮乏;一种是东南部牧区,农田多位于江河两边的斜坡上,面积不大,但植被较为丰富。因此,东南部峡谷牧区的生产生活明显带有地方特色。因土地、山地牧场面积所限,随着人口的增长出现了狩猎、采集及近代意义上的贸易。在西藏近代史上,当地出现了许多从商者,从而有过去有了大批的马邦。马帮的驼队,一般由骡子构成。骡子是马和驴杂交的后代,具有马、驴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力量比马小,但比驴大;饲养成本比马低;走山路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等。大的富商人家有上百头骡子,用于经商,运送货物。因当地无可供饲养大批骡子的草场,所以,大批骡子只能在家圈养。因此,大面积的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考虑了骡马圈养问题的。另外,这种圈养牲畜的方法,又解决了当地农田所需的肥料问题。
在室内装饰方面,富丽堂皇的装饰设计,大体上体现了藏传佛教文化。客厅墙壁、橱柜、梁柱彩绘,类似中部佛教寺院壁画。但是,也融合了一些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很具地方特色。如火塘中的铁架,在中西部很少见,但在羌族等其他民族中较为普遍。这体现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从总体上看,传统民居的室内装饰设计,虽显五花八门,富丽堂皇,然不乏简单有序,且经济实用的因素。
总之,单从文化角度考虑,当地传统民居建筑不管是整体布局设计,还是选材、材料的使用、基本构造、具体技术处理等各个方面,融入了大量的先民智慧,处处凸显出各种文化因素。若需对其进行改造,需要充分考虑其原有的文化因素,而不宜草率行事。
三
近年来,在民房改造过程中,处于对卫生、美观等方面的考虑,对传统民居建筑整体布局、选材、装饰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这种改造,未能全面了解传统建筑的原有功能和各种文化因素,甚至过于盲目、随意,从而不仅破坏了建筑本身原有功能,而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首先,在传统建筑里,一层圈养有牲畜,这影响了二楼的卫生。一方面底层的臭气通过天井传至二层客厅;另一方面,通往二层客厅的通道位于南门东侧,是一个木制梯子,人必须通过底层才能到达客厅,如此,脚底不免带赃物至客厅。因此,处于卫生方面的考虑,近年来在改造过程中关闭了二层天井,并从室外另开通道至二层客厅。这种做法虽然解决了卫生问题,但是,因没有了天井,空气无法正常流通而严重影响了底层建筑材料。底层的梁柱,因受潮而开始腐坏,建筑物寿命减至四、五年,与原先的房屋寿命(最长约一百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少数人在底层多开设了几扇窗户,也无济于事。不仅如此,因没有了天井,底层光线受阻而无法正常使用。因此,过去人们开设天井,不仅是出于对下两层采光的考虑,同时也设想到了一层因空气流通受阻而可能给整体建筑带来的损害。传统建筑开设的天井,不仅有采光、取暖作用,而且还具有保护木材的重要作用。
其次,在民房改造过程中,建筑师多来自本地或附近村庄的传统民间建筑师,这些人的技艺多属祖辈传承,未受过专门训练,更不熟悉现代技术、材料。因此,多数建筑师放弃继续使用通柱,把楼层之间原先的通柱锯为数截,以利于多重椽的嫁接和在客厅等的椽上进行雕刻、彩绘。这种做法虽然解决了装饰、美观等问题,然而大大地降低了整体建筑的防震效果,导致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
再次,为了实现雕刻、彩绘等目的,开始对梁柱材料进行去皮处理,使之变为方形。但是,如前所述,传统建筑屋顶使用“阿嘎土”或黄土,防水能力较差,常有屋顶漏雨而梁柱受潮的情况。为此,传统建筑是使用未去皮的木材,加之二层火塘开设大面积烟囱来达到保护材料的目的。
从长远来看,盲目改造所带来的危害,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更为重要的直接危害到了生命财产安全。盲目改造后的新民居,其抗震能力大大降低,无法抵御各种自然灾害。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一是单一的追求美观效果,而忽略了抗震功能、建筑物寿命等因素;二是未能很好地传承传统技艺,缺乏安全意识;三是缺乏现代技术指导,不能使用现代建筑材料等。
四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特别是在民房改造方面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对于民族地区的传统建筑文化而言,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文化本身的研究、传承及保护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同时,也有利于广大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这些问题要得到解决,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首先,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形式传承优秀传统技艺。一方面,要发现民间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地方性知识,发挥传统建筑师们的优势,并加强培训、宣传力度,使他们在传承传统技艺并使之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传统建筑自身的功能、文化因素,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例如,在改造传统建筑天井时,可以考虑另建圈养牲畜之所,以改变因底层受潮而传统材料受损的情况;在木材去皮处理时,可用现代材料加强屋顶的防水功能,以实现保护材料的目的;在放弃使用通柱时,可考虑使用现代建筑材料来加强墙体的承载力,以加强整体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等。
其次,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现代技术,合理利用现代建筑材料。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建筑文化,藏族自己也开始关心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问题。布达拉宫、大昭寺以及罗布林卡等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文化,填补了世界石头建筑的一大空白。与此同时,民族传统建筑如何面向现代化,如何面向未来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不再用石头、泥土等天然原料,而改用钢筋混泥土等现代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在这种情况下,目前面临着传统建筑如何更好地与现代相结合的问题,这方面仍需作进一步探索。目前,较好的现代藏式建筑,如西藏宾馆、北京西藏饭店等,在门、窗等外观设计以及室内装修等方面,保留了民族文化特色,但是,建筑主体基本上已现代化了。这意味着建筑也要与时俱进。面对这样的现实,藏族建筑文化,特别是在广大农牧区要进一步加强现代技术的传播力度,通过传送现代材料知识、技术等方式以实现既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又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再次,要防止盲目改造,以减少安全隐患。各地的民居建筑文化,是每个地方独有的文化特色,是每个地方文化的外在标志。但是,目前民居改造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一些地方一味地追求现代化而忽略民族、地方风格特色,从而失去了作为文化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例如,某些村庄全是现代建筑,基本上看不出民族、地方文化特色。有时,这些失去文化特色的做法,还体现在色彩、装饰等方面。另一方面,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改造,缺乏传承性和现代知识指导,从而既损害了建筑本身的寿命,又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要改变这种局面,一些地方已经探索出了很好的路径。比如,《藏东第一民居》一文中所介绍的民居,保留原有的天井,且底层用水泥铺垫而保持干燥,用于存放杂物而牲畜圈养于另处。如此做法,既保持了室内富丽堂皇的壁画及装饰,又干净、整洁、卫生。因此,对于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改造,不仅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因素,同时还要研究了解传统文化的功能特点,学习现代知识,以达到传承与消除安全隐患双赢的目的。
1.张建世:《藏东第一民居》【M】,《中国西藏》2004.1.
2.阿旺贡觉,普布多吉,贡布多加,扎西达瓦:《察瓦龙民俗文化综览》【J】,《西藏研究》2012.5.
3.阿贵、才华多丹:《藏族建筑艺术与古碉文化——访藏族著名学者杨嘉铭教授》,《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作者:阿贵,博士,西藏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巴桑卓玛,西藏人民广播电视台汉语编辑】
(责编:褚丽)
;J59<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
;ISSN1004-6860(2017)01-0068-06
①本文为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藏文文献传承保护及其数字化现状研究》(编号:16XZJA87000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