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芳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鹤壁 458000)
中国歌剧对中西方传统音乐元素吸收体现
胡艳芳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鹤壁 458000)
中国歌剧至今已有差不多百年的历史,在吸收融合中国戏曲表演的基础之上,积极地借鉴了西方歌剧和话剧等许多舞台表演艺术的经验,并在本土化的实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定的历史内涵和独有的中国特色的美学,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且影响较深远。中国民族歌剧艺术在当代世界歌剧舞台艺术上中风格独特、别树一帜。对民族艺术的吸收也同样促进了中国民族歌剧特色的形成,对西方歌剧优秀元素的吸收则将变为中国民族歌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对西方歌剧优秀元素吸收的前提之下发展而来的富有中国特色与气势的民族歌剧。具有超强的艺术魅力,达到更高一层的艺术境界。
中国歌剧;中西方;传统音乐
中国歌剧的发展之路比之其他艺术更为坎坷,诞生至今的这大半个世纪里,除了仅有的两次稍纵即逝的辉煌之外,其发展历程始终磕磕绊绊不温不火。现在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条件的提高生活水平必然随之不断的提高,这一趋势将引导广大人民文化品味与追求的上升。因此,中国的歌剧艺术进入了一个急需飞速跳跃和创新发展的时期。此时,总结中国歌剧现状的发展规律与深入研究中国歌剧的民族属性和特显得征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工作者有责任于义务继承发扬历史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同时也要对以往的成果进行深入总结与筛选,以实现中国歌剧的升华,拥有登上更高舞台和更大的发展空,迎来属于中国完美理想艺术的新高潮,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之处。
中国的民族乐器种类非常丰富。当前最为常见的民族乐器有拉弦乐器、打击乐器、吹管乐器和弹弦乐器,其中拉弦乐器有二胡、京胡、板胡、高胡等,打击乐器有各种锣、鼓、梆、钹、板等,弹弦乐器有古筝、琵琶、扬琴、柳琴、古琴、阮琴、三弦等,吹管乐器有唢呐、笙、竹笛、箫、陶笛、埙等。除此之外还有芦笙、葫芦丝、萨巴依、巴乌、马头琴、热瓦甫、冬不拉、口弦、螺笛等少数民族常见乐器。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民族乐器在吸收容纳了外来的乐器的同时对乐器的性能、工艺和演奏法也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改造。 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是西方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的标志性人物。贝多芬是音乐世界中的巨人,当之无愧的”音乐的普罗米修斯”。西方音乐史上最为耀眼的一个瞬间属于莫扎特,他是音乐历史中的天才人物。海顿开创了古典主义音乐时代,因此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在这个时期,其他作曲家的名字似乎已经被三位巨星的光芒掩盖了,如门德尔松、格鲁克、克莱门蒂和舒伯特等。其中的舒伯特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尾声,其创作技巧基本上是古典主义的,但是音乐中的丰富的浪漫主义因素则使得有些专家将他划归下个时期。历史自始至终就充满了融合和交叉,不可能被人为的”一刀两断”。
歌剧是一种表达整体故事且表演人物形象的艺术,是由诗歌、舞蹈、器乐、声乐、戏剧等部分组成的。在中国,民族歌剧是歌剧艺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是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虽然发展历史较短,与西方歌剧在相互借鉴的同时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所以,不能理解为中国歌剧等同于于西洋歌剧,只是我们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通过歌剧这种表演形式来真实反映我国社会现实、人民生活及思想感情,运用我国民间艺术与西方歌剧的相结合,创作出更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
中国歌剧发展的初期阶段:20世纪40年代前,黎锦晖被称作是中国歌剧的垦荒者,他创作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1920年)被大家认为是最早的中国歌剧雏形。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是在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歌剧的结合中,对歌剧音乐形式新的探索,为后来的中国歌剧创作积累了不少的经验。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兴起的“秧歌运动”给中国歌剧注入民族的新鲜血液,对中国歌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此期间《夫妻识字》(1944年)等秧歌剧,满足了人民的欣赏趣味要求,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3年,大型歌剧《洛唐哥》演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剧中采用了民族歌体、大众化的唱腔还有曲调,还借助古典戏曲的曲式和演唱风格,使歌剧的音乐性和戏剧性的审美功能集中体现出来,提高了歌剧整体的艺术水平。该剧的创作和演出,标志着在新秧歌剧基础上发展的中国歌剧的诞生,此后,一批在民歌、传统戏曲基础上创作完成的新歌剧相继问世。这些新歌剧都是通过改编民歌和传统戏曲的音调、曲式,增强了歌剧音乐性和地方的特色,同时注重剧情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之后中国歌剧得到迅速发展后,诞生了《赤叶河》、《刘胡兰》等歌剧。这些歌剧的创作问世,都在不同程度上吸取中国戏曲的营养。
中国歌剧发展的第二阶段:为了促进中国歌剧发展,1957年中国剧协和中国音协联合召开了《新歌剧座谈会》,以此为标志,新歌剧座谈会提出:新歌剧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戏剧、音乐的传统,利用现有的歌剧创作的成果,适当地吸引外国歌剧艺术的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为我国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不同流派和风格的民族的新歌剧。这期间的作品如歌剧《抢》、《扔界石》等和大型歌剧,这些作品发挥表现了现代生活的优势,对激励人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起了推动作用。在此期间,还涌现出了许多表现革命历史斗争题材的歌剧作品,如:《长征》、《洪湖赤卫队》等。
中国歌剧发展的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文艺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1年有关部门召开了全国歌剧的座谈会,歌剧发展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歌剧积极的冲破旧体制的束缚,开放了视野。在短短的十几年中,歌剧的创作观和表演方式都出现了质的飞跃,做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理念,得到了充分的贯彻落实。许多新歌剧纷纷问世,如《第一百个新娘》等,成为中国文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个表演形式。中国歌剧在繁荣文艺舞台的同时,也在吸收民间传统音乐素材,推动歌剧自身的进步。
中国歌剧的标志性特征就是在中国歌剧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历史阶段性的时代。(1)从黎锦晖所创作表演儿童歌舞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历史主题主要是“民族”和“民主”还有“革命”。中国的歌剧艺术反映现实、启迪民智、激发爱国情怀的重任。(2)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中国歌剧表演者对审美意识的不断增强,文化建设中的民族声乐也已建立,伴随着对演唱方法还有教学实践及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大批优秀作品陆续出现,因此提出对歌剧表演的超高要求。(3)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幵放”、“实现现代化”和“走向世界”成为时代的新预兆。在中外文化交流逐步繁荣的今天,中国歌剧艺术也走向全世界,开始展现我国的艺术文化成果。中国歌剧的演唱和舞台表演随着时代还有观众的审美心理发展也一直在变化着,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力也在逐步提高,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对比。
中国歌剧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表演模式,一种就是采用了“民族唱法”的民族歌剧的表演形式,另一种是与西洋歌剧差不多的,美声戏剧表演的西洋歌剧模式的表演形式。中国歌剧在发展过程之中,已经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联系在一起,伴随着中国歌剧的发展,还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之外,独特的美学品格,将被广大的中国观众所接受然而还有喜爱。
回顾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你会发现中国歌剧的艺术家们一直努力将中国歌剧推向国际,并盼望着中国歌剧表演艺术能够满足国内外大部分观众的需求。中国歌剧一直以来只有两种演唱方式,一种就是民族演出中所采用的“民族唱法”,艺术家代表有郭兰英、王玉珍、万馥香等;另一种就是西洋歌剧作品演出中所采用的西洋“美声唱法”,代表歌剧表演艺术家有张权、邹德华、魏松等。这两种演唱方法彼此借鉴、互相参照。在当时我国涌现出一大批能够胜任“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非常优秀的歌剧舞台表演演员。西洋的美声唱法还有我们本民族的民族唱法,两种唱法在相互影响中逐步走向融洽,最终使中国歌剧追求的“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汉语语言的韵味的结合,融汇中西唱法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国际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国的文化事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歌剧发展的重心是追求民族性,而民族性的追求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因为其自身正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歌剧艺术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艺术水准的标志之一,我们应该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具有民族风格的特色的歌剧,这是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繁荣发展以至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中国歌剧内容还有表演形式只有具备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之后,才能够在世界歌剧舞台上绽放光芒。
[1]杨和平.谭盾歌剧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2]南利华.歌剧概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J61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