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时期钢琴艺术的审美转型

2017-01-28 05:44马鹏强
北方音乐 2017年14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钢琴形式

马鹏强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1)

简论新时期钢琴艺术的审美转型

马鹏强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1)

我国目前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形态也影响了我国的文艺领域,钢琴艺术也并不例外。在新时期钢琴艺术面临着多种审美转型,首先,钢琴艺术作为经典的艺术门类,其发展在目前面临着一定的冲击,解决此类冲击的关键便是重拾钢琴艺术的美学价值与美感;其次,钢琴艺术的创作需要在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出经典钢琴作品所不曾涉及或较少涉及的美学领域,从而开拓这一艺术门类的审美空间;第三,钢琴艺术需要在自身形式上进行创新,在钢琴演奏技法和演奏形式、甚至于舞台效果等方面进行审美转型。让钢琴艺术真正适应新时期审美需求,得到繁荣与发展。

新时期;钢琴艺术;审美;转型

目前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不可谓不繁荣,然而真正触及到钢琴艺术本身的发展创新还明显不足,我国钢琴艺术目前处于越来越普及、越来越被接受的大环境中,钢琴已走入千家万户,得到了基本的尊重与艺术上的肯定。但我国目前处于审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艺术门类繁衍更替,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钢琴艺术若想跟上目前的这种发展形势,就必须进行审美转型,在普及和接受的基础上探索钢琴艺术本身发展的美学思路,使得这项艺术门类真正深入人心。[1]

为达到上述目的,我们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进行转型和改进。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我国钢琴的发展目前所具有的普遍性,但同时要注意到来自钢琴艺术发展内部和外部的两种冲击,解决这两种冲击其实也便是新时期面对钢琴艺术审美转型的关键一步。第二,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尤其在创作内容上,钢琴作品的两大关键环节便是创作的和演奏,优秀的创作是良好演奏的基础和导向,面对审美创新,我们可以在创作上做文章,将符合新时期审美规律的钢琴作品创作切实繁荣起来。第三,是要在演奏中进行改进,丰富演奏技法,研究演奏方式,使演奏过程更加符合新时期的审美需求,从而使钢琴艺术完成新时期的审美转型,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下文我们将围绕以上三方面进行详尽论述。

一、钢琴艺术目前的内外双重冲击

钢琴艺术发展至今,已告别蛮荒期,走过繁荣期,走向普遍与普及,在我国,钢琴已深入到千家万户,学习钢琴的适龄儿童数量与日俱增,各大院校也出现越来越多的专业钢琴院系以及研究所,但即便如此,我国目前钢琴发展仍然面临着来自钢琴发展内部和钢琴发展外部的双重冲击,这双重冲击也是我国钢琴艺术完成审美转型必须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

来自钢琴艺术内部的冲击正是源于这种普及性,事物的普及不代表事物的深入,钢琴艺术也是如此,钢琴深入千家万户,但真正经典的钢琴作品和真正伟大的钢琴演奏者却并未增加,这便涉及到质与量的关系问题,我国钢琴演奏的量确实是与日俱增,有明显增加了,然而它的质的问题却并没有得到重新的深入的讨论。[2]在我国,学习钢琴的适龄儿童明显增多,钢琴教师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但他们学习的往往是钢琴的基本技艺与演奏方式,甚至出现为了艺术加分或某得出路而被迫学习钢琴的现象,这对于钢琴发展的本身来讲,无疑是一种畸形的现象。我国要实现新时期钢琴艺术的审美转型,其最紧要的一步就是让钢琴重新具有美感,并且让这种美感重新让世人重视和认同,具体来说,我国需要在钢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其艺术性,培养学生对钢琴艺术性和美感的感知能力,减轻学习的负担性,以审美性与鉴赏性取而代之,让每个接受钢琴教育和钢琴熏陶的人能真正领略钢琴的艺术魅力,并能在领悟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审美体验。

来自钢琴艺术外部的冲击同样是源于这种普遍性,但这里的普遍性则是指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如今的人普遍具有更多的选择,其中便包括对艺术形式的接受的选择,这便形成一个适者生存的问题,钢琴艺术必须从容应对当前的审美转型大潮,才能不在这种普遍的选择中被其他艺术形式所淘汰。这里并不是鼓励钢琴艺术变成一种一味迎合大众潮流的艺术形式,而是要通过革新和宣传,使钢琴艺术自身在当前社会纷繁复杂的艺术门类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他种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满足其他艺术形式所满足不了的审美需求。

这一内一外两种冲击,是新时期钢琴艺术审美转型工作的第一大难题,也是其最基础的开端,通过培养对钢琴艺术魅力的鉴赏能力,使钢琴艺术的发展不在畸形;通过对钢琴艺术新形势下的审美需求的探索,找到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也便完成了钢琴艺术新时期审美转型的第一步。

二、钢琴作品新时期创作中的审美转型

钢琴作品的创作是钢琴艺术发展的重点,有了好的作品,钢琴艺术才有发展的空间,当前我国的钢琴作品创作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趋势。首先,以改编经典歌曲、经典其他形式曲目而成的钢琴曲,此类作品讲传唱已久的歌唱作品进行重新整理与编排,形成脍炙人口的钢琴曲目,可谓是独具匠心的一种发展趋势;[3]其次,以流行歌曲、流行电影为依托的钢琴伴奏或钢琴配乐,此类钢琴作品相对比较简单,旋律优美而脍炙人口,但其就钢琴创作本身来说,这种钢琴作品还在很多地方存在不足之处,并不能以此类作品发展的顺利来掩盖整体创作疲软的现实;第三,就目前我国钢琴作品创作情况来说,数量上并不稀少,每年都有大量的人从事钢琴创作事业,然而脍炙人口的经典钢琴曲目却凤毛麟角。

从目前钢琴作品创作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钢琴艺术在创作上,不仅没有做好应对审美转型的准备,甚至连钢琴艺术本身的美学内涵也由于缺少新鲜作品的承载而逐渐流失,因此,想要顺利完成新时期钢琴艺术的审美转型,必须要在钢琴作品创作上下功夫。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钢琴创作,应对审美转型。

首先,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吸取钢琴艺术经典作品的养料,并且要吸收时代气息与时代精神,当前世界的审美追求的形成,一方面是审美惯性思维和审美传统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就是时代潮流的推动力,后者是之前钢琴创作并不曾面临的问题,因此在两者中间,我们要更加强调后者的作用,将所创作的钢琴作品烙印上较为恰当的时代色彩,赋予较为恰当的时代意义。另一方面,要在创作中展现自我,展现真情,潮流总是需要开创者和引领者,在钢琴创作吸收时代气息和潮流的同时,也要保持和形成自身的创作风格,小到以个人为单位,大到以一个创作团队为单位,形成自身的创作特色,有特色的作品往往更容易被赋予审美价值,成为新潮流的开创者。第三,要加强对钢琴创作作品的宣传与奖励机制,这一行为并不是针对政府提出的建议,而是在每个高校、每个钢琴教育结构都可以施行的,组织钢琴作品创作大赛,进行定期的作品筛选与宣传,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将钢琴创作整体盘活,让创作者更有动力,接受者更加容易地领略更为优秀和成熟的钢琴作品。

钢琴创作是新时期钢琴艺术进行审美转型的前提,创作出优秀的钢琴作品可以扩展钢琴作品的审美空间,丰富审美类型,没有优秀的新型的作品,凭借经典作品,即使有出色而优秀的演技技巧,也并不能完成新时期钢琴艺术的审美转型工作,从这一点看,审美转型从钢琴创作入手,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三、钢琴演奏的形式革新是应对审美转型的利器

如果说钢琴创作的内容是钢琴艺术审美转型的重要前提,那么钢琴演奏的形式革新,则是捷径、利器和重要手段,对于钢琴艺术的审美转型来说,形式的革新与钢琴创作的转型同样重要,同样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地尝试与创新才可完成。

钢琴的演奏形式相对于钢琴内容风格来说是相对单一的,普通的演奏为一人一琴,只是琴的类型有少许不同,分为三角钢琴、电钢琴、古典钢琴等,再有如四手联弹等演奏方式,为两人一琴,已是较为新奇的演奏方式;[4]从演奏环境来讲,钢琴独奏长期以来属于音乐厅等较为正式的演奏场合,根据演奏的需要,加入少许的舞台设计与段幕穿插,可以说,从以上这些方面来看,我国传统的钢琴演奏形式是相对单一的。

钢琴演奏形式的革新需要反映审美转型的要求,但又不失钢琴本身的艺术气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将钢琴艺术的演奏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从艺术气质上来说,与钢琴艺术气质最为契合的艺术形式是文学,散文与诗歌所散发的美学气质与钢琴自身所具有的典雅的诗人气质是十分投缘的,而在文学得到日益重视和多样发展的今天,钢琴艺术可以与文学结合,使两者形成一种共同营造的审美体系,从而获得互利共赢的发展环境。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或以文学作品作为总体的表现内容,串联所有曲目的演奏,或以钢琴作品与文学作品二重奏的形式,进行话剧式的表演,这些都是可以采用的文、琴结合的新型演奏形式;其次,在钢琴演奏中适当加入现代流行元素,使钢琴演奏具有时代感和层次感,在这里拿捏现代流行元素的分寸是十分重要的,流行元素添加过多,会使得钢琴丧失其本有的气质,在对一部作品的展现过程中,现代元素可以以效果的形式融入,比如在展现《大海》《月光》《少女的祈祷》等作品时,利用现代元素将音乐所营造的虚幻的、抽象的意向,通过画面和效果等形式,进行较为具象的衬托,从而形成一种来自于多种艺术形式的多重美感;第三,大众传媒可以被充分利用作为钢琴演奏的载体,更改钢琴演奏的形式,需要现代的宣传手段,音乐大厅所承载的接受者是有限的,而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承载者和接受者却是不计其数的,而且其传播速度、广度,都十分有益于钢琴艺术频繁进入人们视野,从而使其更容易获得审美上的肯定。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不仅要磨炼技法,也同时要兼顾到时代所要求的审美转型,钢琴艺术要有更好的发展,就必然在演奏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上述几种方式便是调整与改变的几个主要途径和方法,除此之外,任何一次钢琴演奏都可以看作是一次新的尝试,从每一次演奏中进行二次创造,形成创新性的演奏思维,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应有之义。

四、结语

总览全文,我们不难看出,在新时期钢琴艺术面临着多种审美转型,钢琴艺术作为经典的艺术门类,其发展在目前形态下面临着一定的冲击,解决此类冲击的关键便是重拾钢琴艺术的美学价值与美感;钢琴艺术的创作需要在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出经典钢琴作品所不曾涉及或较少涉及的美学领域,从而开拓这一艺术门类的审美空间;钢琴艺术需要在自身形式上进行创新,在钢琴演奏技法和演奏形式、甚至于舞台效果等方面进行审美转型。从以上三方面入手,我们可以让钢琴艺术真正适应新时期审美需求,得到繁荣与发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对钢琴艺术发展本身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对其他艺术的发展道路提出了一点启示。

[1]李萌.根植民族文化之沃土播撒钢琴艺术之芬芳——《魏廷格音乐文选》读后[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02):134.

[2]王桂芹.从地域文化角度探究地方高校民族民间音乐创新教育——兼及白诚仁民族音乐作品进课堂问题[J].艺术探索,2009(03):87.

[3]李承远.中国钢琴音乐的“语义”、“语音”、“语境”——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人类学的阐释和解读[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02):117.

[4]王婷.走创新教育之路 育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少数民族音乐创新教育研讨会”综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01):196.

J624

A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钢琴形式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及训练方法研究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小议过去进行时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纸钢琴
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