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话研究的生命温度与民俗维度—读《中国仙话与仙人信仰研究》

2017-01-28 05:23贾利涛
民间文化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仙人神仙

贾利涛

仙话研究的生命温度与民俗维度—读《中国仙话与仙人信仰研究》

贾利涛

中国仙话研究走过的百年路途,是中国民间文学乃至中国学术基于本土文化探索的一个缩影。中国仙话因其独有的民族品格与文化风范,成为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样本,也是洞察中国民间文化不可多得的切入点。将中国仙话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已然体现了开阔的学术视野和精到的学术考量。时至今日,“仙话”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学术概念。回溯学术史,“中国仙话”具备学术品位始于20世纪80年代罗永麟先生的一系列重要文章。在接下来十余年的仙话研究进程中,罗永麟先生和郑土有先生从不同视角对仙话的诸多核心问题予以探究。可以说,中国仙话研究呈现如今的状貌,与他们二人的共同提倡和研究实绩是分不开的。

《中国仙话与仙人信仰研究》①郑土有:《中国仙话与仙人信仰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一书收录郑土有先生关于中国仙话和仙人信仰的研究论文十六篇,其中十一篇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五篇为21世纪以来撰写。这十六篇论文在内容上分为“仙话研究”和“仙人信仰研究”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内容在研究对象上既有不同侧重,也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文章当中,既有仙话与神话性质比较的研究,也有仙话本身性质的探讨;有的从理论上进行深入发掘,有的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精当分析;有的侧重历史脉络的梳理,有的侧重跨文化的共时比较。这些文章在问题甄选、研究方法、论证叙述等方面都展现了中国仙话与仙人信仰研究的拓进。

该书收录的旧文,在发表时就曾引起学界反响。旧文增添新文重新编排成册,回顾自己在仙话研究上走过的路途,这本书倾注了郑土有先生深厚的感情。灯下细细读来,仍能品味出字里行间所蕴藉的生命温度。书中的文章,从仙话与神话的比较研究入手,逐步偏重仙话的文化研究,深入到仙人信仰的问题,由民间文学转向于民俗学。这些文章作为一个整体,在当代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语境中依然颇具意义。

一、仙话研究的生命温度

学术研究需要客观理性的思考,同时也并非冷冰冰。《中国仙话与仙人信仰研究》(以下简称《仙话与仙人》)所展现的生命温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缘起的师徒情缘,个人学术体验的感知,对生命的关怀。

首先,郑土有先生一直提及他对仙话研究怀有特殊的感情。我想这份感情与他的恩师罗永麟先生有密切关系。罗先生早年求学日本,后到上海任教,教授民间文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郑土有师从罗先生攻读硕士,硕士题目即选定为仙话研究(亦即书中的《汉代仙话研究》一文)。彼时,“仙话”还是一个新兴的词汇,罗先生以七十余高龄撰写了数篇关于仙话研究的文章,亲力亲为倡导仙话研究。当时关于仙话的重要文章基本都出自他们二人之手,在仙话研究上具有初创和提振之功。尽管在对仙话的问题细分上稍有差异,但诸如仙话与神话的区别、仙话的性质等根本问题是他们共同关注的,所以在早期他们常常在同一问题上相互探讨又独立思考、各抒已见。随着探讨的深入,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个性更加突出。在罗先生的指导下,郑土有通过仙话研究经历了严格的学术训练。尤其是在学术态度和风格上,郑土有承继罗先生颇多。

罗先生关于仙话的论文结集为《中国仙话研究》①罗永麟:《中国仙话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被称为“为仙话立言”之作。罗先生研究重心转向其他方面之后,郑土有一直延续着仙话研究。今《仙话与仙人》一书出版,与罗先生《中国仙话研究》一脉相承,遥相呼应。旧文新辑,往事历历,意怀授业先师。

其二,郑土有先生从仙话研究走向学术道路,因此仙话研究对于他有特殊的意义。通过其硕士毕业论文《汉代仙话研究》,已经能够看到郑土有先生最初的知识掌控和兴趣所在,也能够清晰看到文字表述的特色。这篇论文中许多未及详述的内容,成为后来文章的选题。例如“汉代的‘仙人’和‘仙界’观念”原本仅仅是一节,很多话限于篇幅并没有展开。这些未尽的表述就在后来的《仙界:中国人理想中的“极乐园”》(1991)中得以铺展开来。又例如文中提及西王母,论及仙话类型,这些内容经过细致积累,后又扩展为《祈寿思潮与月神原型:西王母身份转变的双重因素》(2012)、《误入仙境型故事的类型、时间寓意及产生原因》(2013)、《中国螺女型故事与仙妻情结研究》(2004)等文章。因此,这些文章有内在的联系。

对比前后发表的文章,也能够看出个人学术性格的变化。早期的文章充满强烈的论辩精神,如《论仙人和仙话》(1987)一文,主要针对闻一多先生《神仙考》中关于灵魂不死观念来自西方羌人、仙人是灵魂不死观念具体化的产物、仙话来自西方羌人这三个观点进行反驳,这样的文章不仅需要广泛搜集材料、细致思考、缜密论证,而且还需要足够的勇气。又如《质的区别:仙话与神话》(1988)一文,针对袁珂先生“仙话是神话的一个分支”的观点,从神与仙内涵的差异、神与仙不死存在的差异、仙话与神话中法术的差异等方面予以论述,明确提出仙话与神仙存在质的区别。此文产生于关乎仙话性质和地位的论辩期间,材料丰富,论述严谨,更重要的是气势硬朗。而观90年代之后的论文,逐渐地文气舒展、论述从容了。

《仙话与仙人》的论文与郑土有早期的著作是密切相关的,如《中国仙话》②郑土有:《中国仙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晓望洞天福地——中国的神仙和神仙信仰》③郑土有:《晓望洞天福地——中国的神仙和神仙信仰》,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它们共同构成郑土有先生仙话与仙人信仰研究的整体,可相互参照阅读。《仙话与仙人》的出版,可以看作是郑土有先生在仙话和仙人信仰研究上作的一个系统回顾总结。

其三,仙人、仙话、仙界的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生命存亡的问题,因此,仙话研究(包括仙人信仰)通过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不仅没有陷入到虚无缥缈的幻境当中去,反而从中更容易觉察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真实态度。《仙话与仙人》一书中的诸多论文在论述仙话和仙人的时候,自觉地进行了理性思索,希望能够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来审视看似离奇的“仙”文化和信仰。在仙人缥缈的表象下分析其蕴含的现世色彩和生命关怀。

例如在《中国螺女型故事与仙妻情结研究》(2004)一文中指出,“螺女型故事表达一种仙妻情结,实质是贤妻情结,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形成的心理愿望积淀而成的一种情结。”并把这种情结与农民生活理想联系起来,这类故事表现了农民对美的追求、对贤妻的追求、对性的需求和宣泄、理想的家庭模式,也是古代天人合一理念的形象化反映。

又如在《仙界:中国人理想中的“极乐园”》(1991)中,透过对仙界的分析,审视仙界观念中所蕴含的文化心态,具体表现为国人的现世主义,更看重生活舒服、活得长寿,追求物质丰裕、生活美满,对人生短暂的深沉忧患意识,对形神关系、理想世界的追问。

仙话、仙人涉及到长生不死之术、灵魂肉体关系、仙术、仙界等现象,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归根结底是对生命现象的分析。这些现象表面是虚幻的、无根的,但赖以生存的土壤却是真实的,反映的文化也是真实的。仙话与仙人信仰的探究涉及的关于生命的形而上的思考,不仅具有文化阐释的意味,而且展现了浓浓的生命关怀。

二、仙话研究的民俗维度

郑土有在他给罗先生所作的传《问道民间世纪行——罗永麟》①郑土有:《问道民间世纪行——罗永麟》,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1年。中,有师生二人对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相互关系的讨论,他们认为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应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但两者关系密不可分。研究民间文学必然会涉及民俗学,研究民俗学也肯定要借助民间文学。罗先生的仙话研究侧重于文学性研究,而郑土有的仙话研究则较为偏向于民俗学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虽然在《中国螺女型故事与仙妻情结研究》《误入仙境型故事的类型、时间寓意及产生原因》《中韩“天鹅仙女型”故事比较研究》等篇目中使用了民间文学中惯常的故事类型分析,但在实际的论述中也无法回避民俗学方法的借鉴。即便是基于神话学的最初切入,仙话研究从一开始在郑土有先生的探讨中就带有浓厚的民俗学倾向。

《质的区别:仙话与神话》(1988)和《中国古代神话仙话化的演变轨迹》(1992)两文可以看作郑土有先生在仙话与神话关系探究上的代表作。前者分析了仙话与神话的本质区别,后者希望从神话转化为仙话的历史角度,细致剖分出仙话与神话,并且兼及讨论了神话的演变问题。后者认为“对中国古代神话产生致命影响的因素是仙话化”。神话仙话化的外因在于“历史的发展,文化环境的演进,迫使古老的神话不得不‘修正’自身,以求得生存;农耕文化的土壤决定了古代神话演变的方向;神仙信仰的崛起加速了古代神话仙话化的进程”;神话仙话化的内因在于“同属于文学散文作品,都具有审美与娱乐价值,其核心都是‘文学-宗教’的结合体;都是‘想象-虚构’的产物;某些相同的思维方式”。这两篇文章属于较为突出的民间文学的分析,但是从中已经能够看到论述的内容已经多属于民俗学视野了。

更加明显地,在《论仙人与仙话》(1987)和《仙话:神仙信仰的文学》(1991)等较为早期的论文来看,郑土有先生对仙话的核心概念梳理就是把仙话与仙人并举的,并且明确地把仙话定义为“神仙信仰的文学”:“仙话是一种以记叙神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追求长生不死和人的自由为中心主题,情节结构曲折离奇,反映人类渴求生命永恒和幸福美满生活愿望的一种叙事文学作品。”基于这样的认识,郑土有先生的仙话分析从最初的切入点就把仙话与仙人信仰结合起来,把仙人信仰看作是仙话概念的核心,把仙人信仰视为仙话研究的关键点。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全书把文章按照“仙话”和“仙人信仰”进行切分了。

从仙话入手,实则研究中心转到了仙人信仰上。论述仙界产生、发展及其文化功能的《仙界:中国人理想中的“极乐园”》(1991),梳理中国历代神仙信仰发展脉络的《中国神仙信仰的历史发展》(1990),探讨神、人鬼、菩萨、妖魔等各类民间信仰与神仙关系的《仙化现象:中国民间精灵的独特演变规律》(1991),分析人生礼俗、节日礼俗、日常生活生产习俗中的神仙信仰的《论民俗活动中的神仙信仰》(1990)等篇目,问题的中心在于仙人信仰的研究,而仙话作为至为关键的支撑材料。以上尚属针对普遍现象的思考,另外一些篇目则就具体的信仰个案展开讨论,如《东王公的原型及其演变》(1988)、《祈寿思潮与月神原型:西王母身份转变的双重因素》(2012)、《黄大仙在中国神仙信仰史上的地位》(1995)、《中国的山岳崇拜与仙人信仰》(2013)等。这些篇目着力于解决民间信仰中的某个具体问题,阐释民间信仰的现象,属于民俗学的研究。

总而言之,《仙话与仙人》在理论预设上并非限于民间文学性质的仙话分析,更多地把仙话视为民俗事象;要分析仙话,就必须结合其产生和发展的民俗语境。唯有如此,才能认识仙话、理解仙话。仙人信仰的研究,从纷繁复杂的民间信仰现象中抽取核心线索,以广阔的视野审视先前容易被忽视的信仰现象,为民俗信仰的研究提供极有价值的理论路径和实践方法。

三、结 语

《仙话与仙人》一书在仙话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拓进了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

该书中的七成文章都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那个仙话初生的时期,对提高仙话的知名度、提升仙话研究的品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探讨了仙话的概念、仙话的内涵、仙话的类型、仙话的性质、仙话的演变等基本问题,基本形成了仙话研究的体系,达到了一定高度。目前所使用的仙话概念,对仙话的认知,对仙话的继续探讨,很大程度都是建立在这些文章基础之上的。现在结集出版,必然成为仙话研究的必读书目。为人们方便清晰地认识仙话提供了优质的文本。

该书对仙话的研究,使人们对于中国民间文学的独特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中国民间文学品种的细分有了实质进展。其中对仙话与神话关系的探讨,促进了神话研究的深入,潜明兹在《中国神话学》(1994)中评价道:“郑(土有)著对神话与仙话的关系所作的探索很有意义。”同时,仙话与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曲等都有密切联系,《仙话与仙人》都触及到相关民间文学类别,必将引发民间文学更加深入的研究。论文中关于具体仙人和仙人群体的研究亦具有珍贵的个案意义和示范价值。

该书对仙人信仰的研究,较为突出地明确了仙人信仰的研究对象,对原先归属于其他领域的信仰现象进行了恰当归类,对原先重视不足的仙化现象、仙界仙境、神仙信仰等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探讨,对信仰现象的背景、内涵、功能都进行了分析,弥补了之前神仙信仰研究的不足、纠正了之前的某些研究偏颇。其对东王公、西王母、黄大仙等仙人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征引。

郑土有先生在后记中表示本书选编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考虑到忠实记录自己学术生涯的这一阶段,保留了这些“不足”亦未尝不可。这种做法更显郑土有先生的洒脱与坦荡。倘若遇着某种机缘,把这些文章详加修订,重新编排,形成一个合力,梳理为逻辑清晰的体系,亦为一件美事。

综上所述,《中国仙话与仙人信仰研究》是一本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学术著作,理性和情怀兼具。它所代表的仙话与仙人信仰研究走过的道路,定会给每个经过的人带来感悟和启示。

K890

A

1008-7214(2017)06-0120-04

贾利涛,晋中学院文学院讲师。

王素珍]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仙人神仙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神话与民间文学
——李福清汉学论集》
唐诗赏读——仙人
自主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遇见老神仙
老神仙变魔术
给仙人的信
民间文学中关于“箭垛式人物”“武圣”关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