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民
灯月学苑忆办刊
王善民
感谢《民间文化论坛》的同志们盛情相约,让我有机会参加这样一场盛会。35年,在历史上只是一瞬,对刊物来讲不过是她的青年,可这35年已经蕴含了无数专家学者包括编者、校者、作者的辛勤汗水,而作为曾有幸在其间付出过劳动的我,今天的激动心情是难以抑止的。
我对于民间文化研究的认识,起自我们那地方1986年开始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86年底,《民间文学论坛》便接纳了我,开始发表我的第一篇作品,之后,我开始在《民俗研究》《南风》等海内外报刊陆续发表作品,因此,说《民间文学论坛》是我的启蒙之师是毫不为过的。1998年底,《论坛》在那样一个全国向钱看的大环境下,被迫停刊,我的心和全国的民间文化工作者一样焦燥不安。2000年,我在山东电视台作民俗策划,见到冯骥才主席,就跟他说,大家盼望尽快把《民间文学论坛》恢复起来。后来到北京工作,又多次和白庚胜书记提同样的要求,后来白书记便提出和出版社共同办的想法。
开始,联系了一家出版社,各种原因没有结果。因为我有一本关“狐狸信仰”的书,是在学苑出版社出的。2004年2月19日,星期四,在责任编辑刘涟的带领下,我拜访了学苑出版社社长孟白先生。孟社长的回答是那样地痛快,他说:“虽然说现在的出版社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但是对于有重大社会效益的工作,经济效益差一些,或者没有经济效益,我们也要做。我们的国家,当下迫切需要发展民间文化研究,这几年出版社下大力气出版民间文化类图书,经济效益差也要做;对于和民协合作出版《民间文学论坛》,我们只有一个要求,排除一切干扰,办出一个纯粹的学术杂志。经济效益不考虑,钱,我们出;编辑部设在出版社。”
中国民协白书记当然非常高兴,论坛编辑工作正式开始。
《民间文学论坛》从1982年创刊到1998年停刊,十七年间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十七年的主要研究对象固然是民间文学,包括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神话等。但从创刊第一年开始,就接触到了民俗学,钟敬文、杨堃、王文宝、柳田国男、关敬吾等,他们都是民俗学大师。一路看下去,我们会感受到一任任主编和编辑老师的可敬可爱。十七年的办刊精神是必须全面继承的。
但时间在不停地前行,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已成为国家和人民共同参与的声势浩大的运动,实践迫切需要理论的跟进,我们要恢复的刊物,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民间文学论坛》复刊后的办刊方针理应作进一步调整。
首先,名字改为《民间文化论坛》。她是中国文联主管、中国民协主办、中国民协与学苑出版社合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以弘扬“中国民间文化”为办刊宗旨,以包括民俗、民间文学在内的民间文化为研究对象,发表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文艺学、民族学、宗教学、语言学、美学、考古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不同角度调查、研究民间文化的成果,同时译介国外民间文化研究的前沿性理论与方法,报道海内外民间文化研究的学术信息。
其次,刊物的研究对象从民间文学拓展到民间文化,刊物的作者队伍主体当然还是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但其他相关领域,凡涉及民间文化的研究成果,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吸纳呢?孟社长明确提出,要建立一支以民间文学、民俗学为主体的各社会学科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以科学、规范、前沿、创新作为自己的办刊要求。
至于刊物的技术层面、排版体例等,既是纯学术刊物,就要与国际接轨,坚定不移地执行办刊规范。
刊物决定恢复之后两个多月的时间,2004年6月号正式出刊。
这一期有冯骥才先生谈田野与理论的关系,许嘉璐谈民间文化抢救,刘锡诚先生民间文学史的研究,刘守华先生追忆丁乃通教授,金荣华先生民间故事研究。还有陶立璠先生、叶春生先生,中年学者有高丙中、安德明、叶涛、萧放、陈泳超、户晓辉、邓启耀、万建中、陈江风、李稚田、向云驹、杨利慧,青年学者如何红一、张勃、柯玲等,还有正在学校读书的宋颖翻译的艾利奥特·奥里恩的作品。
从这一期起,有了 “田野作业” “前沿话题”“专题研究”“热点争鸣”“抢救与保护”“学科史鉴”“域外译介”“概念辨析”等栏目。
《民间文化论坛》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民协方面,白庚胜书记、向云驹秘书长、王锦强、刘晓路、冯莉等具体负责,学苑出版社 ,有刘丰、许力、游自荧、马莺、张曼妲、李佩芫、安颖。其中刘丰、许力、游自荧全力投入。
团结、建立作者队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除了第一期出现的朋友之外。老一辈如刘魁立、乌丙安、贺学君、马昌仪、宋兆麟、潜明兹、杨亮才、刘晔原、程蔷诸先生;中坚力量如朝戈金、潘鲁生、郭于华、王铭铭、赵世瑜、刘铁梁、巴莫、吕微、苑利、康保成、赵宗福、黄涛、叶舒宪、周星、刘晓峰、左玉河、黄柏权、王建民、张海洋、陈连山、刘宗迪、江帆、邹明华、孙天胜、尹虎彬、陈建宪、田兆元、曲金良等等;青年学者如施爱东、吉国秀、吴秀杰、王霄冰等等都成了我们的老师和朋友。施爱东先生对刊物尤其热情相助,他和冯莉还帮我们做了好多不署名的工作。当然,还有海峡对岸的朋友,和来自美、日、德等外国朋友。
孟社长常常邀请在京的学者聚到一起,共同商量办刊事宜。外地来京的学者也常常到出版社小坐。
老前辈们如刘锡诚先生、刘魁立先生、陶立璠先生对刊物多方指导,叶涛先生也常常根据他主办《民俗研究》的经验帮助我们。正是在这些老师朋友的帮助下,刊物一期又一期地办了下去。我们的日子,虽然很忙,但也是快乐的。
孟社长对日常编辑工作,完全放开由我们做,但他再忙,稿件的审定和校样的终审,他是要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看的,并且要求极严。当然,每期的终审,白书记、向秘书长他们也是要看的。说实话,在学苑三年多,我眼中的学苑不是很富裕的,大家都在为出版社的生存而努力挣钱。可孟社长在办刊上没心疼过钱。开始的时候,我说过:“大家都知道学术刊物的困难,特别社会上还流行花钱买版面的事,在论坛发稿不发稿费也是可以理解的。”孟社长坚决地说:“稿费必须发,那是对作者劳动的肯定。版面一寸也不许卖,那是对学术的污辱。”在开始的时候,我还提出可以做适当的广告,孟社长说,发一个广告都会降低刊物的学术品位。这些话,都曾使我背地里热泪盈眶。大家都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啊,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这样的声音是很不容易听到的。
除了办刊的正常开支之外,孟社长还亲自策划了许多大型活动,如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者的学术交流会等,在这样的会议上,孟社长很少发言,除了表示友情就是静听。
对于国内民间文化类刊物的横向交流,孟社长也是很关注的。如《民间文化论坛》和《民俗研究》《民族艺术》《西北民族研究》《民俗学刊》四家兄弟刊物联合举办的“民间文化研究论文新秀奖”中,几个月的时间里,五家刊物之间的来往是那样的愉快,而对参与评奖的学生,其价值就不用多说了。
对于这些所谓新秀,《民间文化论坛》那三年是始终存一份关心的。用孟社长的话来说,民间文化研究的天下,将来毕竟是他们的。我们每一期都要选出一、两篇优秀的在校硕士、博士生的论文予以发表。
孟社长对民间文化研究的关心还是很多的,比如,他还让我们编辑出版了《民间文学论坛》十七年,和《民间文化论坛》三年多的出版总目录等。
当然,那三年我们的压力还是很大的,除了办刊质量离我们心中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之外,就是刊物的“核心期刊”地位,虽然上面说过的那么多一流大家,并没有为此嫌弃我们,可我们的心中何曾一日不存着这份努力。孟社长让我们在相关的单位查阅民间文化论坛文章引用率等资料。孟社长还通过各种渠道去做有关的工作。
2007年,当我们的6月号出版之后,传来消息,由于当年《民间文学论坛》改编的那个叫《民间文化》的刊物,依然占据着邮局,我们的《民间文化论坛》依然不能通过邮局发行,在当时的政策下,就意味着“核心期刊”地位,依然无法解决。
在这种情形下,刊物只好停办了。
好在不久后,《民间文化论坛》在中国民协再次复刊,并且呈现着鲜明的纯学术色彩,并且比我们办的时候更加厚重,这就是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之大幸了。在今天这个盛会上,我和孟社长,和学苑出版社的朋友怀着同样的心情,对帮助我们的老师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今天的《民间文化论坛》致以深深的祝福。
K890
A
1008-7214(2017)06-0015-03
王善民,山东省枣庄市民协主席。
冯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