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升
(广东省湛江市湛江艺术学校,广东 湛江 524000)
音乐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情结
李文升
(广东省湛江市湛江艺术学校,广东 湛江 524000)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了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才有今日的绚丽多彩。音乐课程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感知民族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教育使命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民族音乐;音乐教学;审美;人文素养
随着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在当前多元世界文化共融的背景下,国内外思想的融合与碰撞,渐渐,国人们的思想开始产生变化、倾斜。在互联网时代下,某些年轻人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外国的就是先进的、时尚的、潮流的。根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小学生中学习钢琴的学生占乐器学习学生的90%。青少年一代大多在否定民族音乐,认为它很“土”。殊不知,否定民族音乐就是否定了自己的民族!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无论何时何地,音乐都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不同的人文地理文化造就不同的音乐文化,音乐不仅呈现出历史的进程,更体现出民族的精神!每个国家地方都有自己的音乐风格,我们的民族音乐更富特色。无论任何时代、任何阶层,在现今世界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中,民族音乐更是做为一张不可或缺的名片靓丽名片向世界展示着。在这种趋势下,作为一名现代音乐教师,如何引导年轻一代,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任重而道远。必须从中小学抓起,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音乐课堂。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结合学生的认知,将民族音乐精髓融入课堂中。例如将民族经典器乐曲带入课堂,可以欣赏《瑶族舞曲》、《春江花月夜》以及一些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以及体现我国人民的意志与追求的乐曲,例如《黄河大合唱》。在音乐课堂中,每位学生对于同样的音乐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分析各种音乐要素引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不用要求所有的人如同教科书般去理解音乐,否则反而失去了音乐本身的美。
教学是否成功,关键是看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达到学生主动去感受、体验的目的。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融入相关的地方音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地方文化的差异,民族音乐引入的开初,应将贴近学生生活的地方传统音乐引入课堂。有了共鸣才能引起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兴趣。例如在我校的校本课程中,引入了广东音乐欣赏、雷剧以及粤剧戏剧音乐的学习。同样的文化背景,相同的音乐语言,更容易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所谓音乐修养,主要是指在系统扎实的音乐教育基础上,通过持久稳定的音乐艺术熏陶所积累形成的,对音乐语言和音乐思想感情内容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欣赏能力、领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的综合素质。”
在现今的民族乐器或者乐曲的学习中,许多的老师过分关注学生的技能训练,忽略了许多音乐要素的学习,例如基本的音乐大背景,作曲家写乐曲的原因灵感,还有作曲家的写作风格等等。例如民族弦乐的学习,学习的初期,教师都很关注学生的技术是否正确,技巧有无提高,这都是正确的!毕竟扎实的基础技能是骨架,但是,许多音乐要素才是血肉,这是缺一不可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技巧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本身,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但也不能盲目地“灌输”孩子音乐知识,使学生对于音乐课程感到恐惧,进而生厌,如此则达不到通过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更好地了解,传承中国民族音乐的目的。
以广东音乐的《雨打芭蕉》为例。这是广东音乐形成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学习这首乐曲,我们必须结合广东的地方特色;了解主奏乐器的语言,了解音乐元素,在欣赏或演奏的过程中把握它的风格。例如乐曲通过描写初夏时节,雨打芭蕉淅沥之声,表现了人们久旱逢甘露的欣喜之情,作者在这使用了大量打指的装饰音充分体现这种音乐形象。对于关键音型的正确处理,才能更好体现音乐形象,将无形的音乐呈现出画面感,这才能更好地体现广东音乐的魅力。要正确解读音乐,必定要与民族历史文化相结合,这在欣赏民族音乐,学习民族器乐的同时自然而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音乐是一种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语言。音乐的民族主义是重要的武器,这个武器可以提高本民族的意识和自信,提高人文素养。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说明优美的音乐,不仅可正人,更可塑造人的灵魂。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更能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音乐老师们都应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践行作为音乐教育者的使命,使得民族音乐之花在青少年心中绽放!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伍国栋.民歌和古代歌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3]余其伟.粤乐艺境[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4]魏国栋,吕达.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G6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