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母语民歌的文化生态保护研究

2017-01-28 04:43
北方音乐 2017年18期
关键词:土家土家族母语

谭 琼 陈 东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土家族母语民歌的文化生态保护研究

谭 琼 陈 东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土家族母语民歌是土家族音乐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了解与认识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观照。面对现代文明与多元文化的冲击, 土家族母语民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衰微,这就要求在明确其价值和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保护研究和实践。

土家族;母语民歌;文化生态;保护

毕兹卡是土家族的自称,其语言为“毕兹煞”,译成汉语是“本地人”、“本地话”的意思。土家族人民能歌善舞,土家族民歌源远流长。《永顺县志?风俗志》记彭施铎《竹枝词》曰:“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祠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①生动鲜活地描绘了土家人在盛大民俗节庆时候亦步亦趋、歌舞相伴、热闹欢腾的场景。

一、土家族母语民歌的价值

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母语民歌,其形成的历史悠久,题材、内容丰富,在悠久的历史变迁中,见证了土家族的民族史、文化史,具有独特而且深厚的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土家族母语民歌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土家族的民族源流是具有共时性的。它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参照。如《梯玛歌》是梯玛用土家语演唱的一部长篇古歌。其史诗般的鸿篇巨制,洋洋洒洒几万句,通过吟唱的方式唱述了土家族的来源与迁徙、生产生活以及信仰禁忌等内容,更是将土家人天性劲勇的民族性格和原始质朴的自然观、道德观等等,都作了宝贵的记述。其内容唱述民族历史,歌唱生存和劳作,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渔猎采集、刀耕火种、桑蚕集织、古代征战、神话传说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内容。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

(二)文学艺术价值

土家族民歌是在原始采集渔猎的环境中产生,在农耕文化的土壤中繁衍发展,是土家族现存的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用土家族语演唱的民歌、其民歌的曲调及演唱方法十分独特,蕴含着十分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内涵,它有独特的审美意识,直抒胸臆的质朴语言,细致的修辞手法,巧妙的方言运用,突出的旋律节奏等特点,所唱词句既有祖辈传承下来的、古歌式的民族叙事长歌,更有既时即兴的创作。涉及面广,如舍巴日中的梯玛歌、摆手歌、哭嫁歌等。这些母语民歌对已经成为当今学者研究土家族文化与历史、宗教信仰、社会生活、风情民俗、生产劳动、古代的文化哲学思想等学术视野的集中观照。

(三)社会价值

土家族在其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创立了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至今没有创立自己的民族文字。千百年来,在这样的相对独立封闭的文化生境当中,歌舞艺术就成为土家族及其先民传情达意、教育教化、传承知识、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经历世代相传,形成了逢事必歌、大事必舞的独特民俗文化。这些母语民歌经由土家人民口传身授,得以不断地演变和完善。因此,对于土家族人民在重大节庆进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表现形式,传承保护土家族民歌对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四)对外交流及旅游开发价值

土家族所处的居住地在武陵山区,这里丛峦叠嶂,森林密布,由于历史和环境、地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社会发展缓慢,经济相对落后,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却异常繁荣,原生态艺术品种众多且极为鲜活,土家族母语民歌虽然不能使闻者知其含义,但是在演唱时候土家人的真诚、质朴、率性、热情却是让人有如归故里的亲切和安宁。

二、土家族母语民歌的现状

任何一种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和变化 ,难免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现代文明进程的加快,作为非物质文化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境发生了或者是正在发生着剧变。导致这些母语民歌演唱的失真与变异,因传承面变窄而被遗忘,面临着瓦解消亡的危险,带来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就目前土家族母语民歌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根本问题:

(一)土家族语言濒危状况十分严重

土家族母语民歌记录了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故事和心路历程,是土家语和土家族音乐的高度融合,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及民间习俗。然而,土家族母语民歌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不容乐观,目前关于土家族母语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力度还不够,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濒临消亡的态势。

(二)传承主体后继乏人

土家族母语民歌存留的区域也仅仅局限在湘西酉水流域的少数村寨,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濒临灭绝的态势。主要的原因是当今土家民众的生计方式、生活内容发生了巨变。如今唱土家族民歌的也只局限在50多岁的年龄范围内。其次,年青人大多受都市文化及外来文化以及打工潮流的影响,山寨年轻人,甚至中年人中有80%外出打工,致使民歌缺乏传人,衰微现象严重!

三、土家族母语民歌的文化生态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针对“保护”指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护、保存、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②。据此,土家族母语民歌的文化生态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立法保护

立法保护这国际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通常做法,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之一。在国家层面的立法保护的框架下,当地的各级政府应当针对土家族母语的极度濒危以及土家语民歌传唱的急剧衰微,确立并认真执行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和激发土家民众主动参与抢救与保护的文化自觉。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保护传承人和建立传承机制,以保证土家族母语民歌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下去。

(二)保护好土家族母语音乐的文化生境

文化生境包括土家族地区千百年来的自然山水风光民族语言、民族风情、民族风俗、民族的节日和文化场域等。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着对民族音乐产生影响的,所以必须要提倡文化生境保护的理念,对已经十分恶劣的文化生境进行重建和保护,使文化生境能恢复或是部分恢复到良性状态。包括加强民俗生态保护,使文化遗产在人们生活中自然传承。节庆活动是民俗场景地活动的文化空间,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庙会民俗、生产劳作民俗、商贸民俗、庆典祭祀民俗都具有自发性、群体性特征,因此,应当充分发挥重要传统节庆日,如土家族舍巴日、过赶年等,让民众自发或组织有关盛大节庆活动,在这些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得到原生态保护和传承。国家正在实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传统古村落等措施就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浓郁特色的文化区域进行静、动态的持续性保护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美国著名人类学者纳尔逊·格雷本教授在其主编的《旅游人类学》一书中指出:“评判一个地区的文化活动是否真实以及为谁而真实,既不由外来者决定,也不由旅游者或某些权威人士决定 ,而是那些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仅仅依靠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公众共同的参与。尤其是当今土家族民众作为保护的主体,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教育、市场激励、文化建设等方面,激发土家族民众的文化自觉,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舆论环境。

(四)进一步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

包括目前各级传承人在内的土家族民间艺人是土家族音乐的主要载体,他们既传承民歌又在传承过程当中再创造和创新民歌。因为任何一种民族艺术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必然与本民族的其他文化艺术甚至其它民族的文化艺术有着历史的、现实的关系。因此,要加强对土家族各级各类传承人的保护,要切实建立并执行好传承人的保护、评估、激励和适当淘汰制度。这样才能让土家族民歌更好的得到传承。

非遗保护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土家族(土语)民歌作为当今土家族地区可贵的一份民族文化瑰宝 ,更是一个摆在我们民族艺术工作者面前的长期的研究课题,这个课题的完成还需要众多民族音乐工作者不断地共同研究和探索。

注释:

①清·《永顺县志·风俗志》.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http://www.xici.net/b114471/d21977699.htm.

③[美]Nelson Graburn著,赵红梅等译.人类学与旅游时代[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9.6.

[1]土家族百年实录.土家族百年实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2001(01).

[2]湖南省龙山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土家族习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3]湖南卷编辑委员会.湖南民间歌曲集(湘西州分册)[M].长沙:湖南卷编辑委员会,1980.

[4]黄柏权.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

[5]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土家族土司史录[M].长沙:岳麓书社,1991.

J60

A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文化生态视野中的土家族母语民歌的搜集与保护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非遗视野下土家族濒危母语音乐艺术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湖南省民族学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成果。

谭琼(1994—),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专业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陈东(1975—),男,土家族,湖南永顺人,博士,现为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校专业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土家土家族母语
母语
土家族情歌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土家摔碗酒
土家族房屋花窗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美——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土家传统药刺老苞总皂苷对2O2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损伤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