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对奥尔夫教学法因地制宜地使用

2017-01-28 03:30:22
北方音乐 2017年2期
关键词:奥尔夫学习者教学法

王 晗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高中音乐教学对奥尔夫教学法因地制宜地使用

王 晗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产生已经将近八十年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其哲理化的教学思想和高效率、人性化的教育模式,至今仍在世界各地风靡。在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前景黯淡、低效率的背景下,高中的音乐课堂更应当积极吸取国外的优秀理论精华,为己所用。该论文中,论述了奥尔夫教学法对高中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并在论文的主体段落思索了高中音乐教学将奥尔夫教学法因地制宜使用的一些措施。

音乐;高中;奥尔夫;教学法;教学;因地制宜

在当前高考竞争日趋激烈、考试节奏日益加快的形势下,中国高中的音乐教学普遍面临着课程数量少、教学内容空洞、教学环节单调的危机。这样无疑会使高中学生对音乐缺乏学习兴趣、觉得音乐没有用处。现在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都缺乏主动探求的审美意识和深层次的审美能力,容易沉溺于流行的通俗文化甚至暴力美学,这些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和我国高中音乐教育的缺位有关系。因此,社会各界都应该强化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对于高中的音乐教师而言,就应当以高中有限的课时为载体,优化教学的环节,革新教学的内容,以此来促进学生通过对高中音乐课程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丰富内在的生命体验,强化外在的人生观体现。我认为,音乐教育理念中的奥尔夫教学法,被运用到高中的音乐教学中极为合适,但由于中国高中教育教学和国外相比有其特殊性,所以该教学法在中国高中应该经过教师的一番考量与调整,因地制宜地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运用。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内容与原则

奥尔夫教学法由德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提出并完善。卡尔·奥尔夫的音乐理论立足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思想,他认为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所有人生来就有的欲望和能力,而发声器官和乐器只不过是人类表现自己的载体,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是重视节奏、旋律练习,并且在学习者学习音乐的时候进行动作的搭配。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要遵循以下这三个原则: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要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重视对学习者创造力的培养。

二、奥尔夫教学法对于高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面对的学习者是整整一个班级数量众多的学生,学生的数量如此之多,每个学生的音乐天赋又各有所长。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仅仅是单向地灌输音乐理论,甚至仅仅是教学生视唱练耳或者简单的几首歌曲,那么虽然的确会有一部分有这方面天赋的学生会因此有所收获,但大多数天赋不在这方面的学生会因为这样的教学而感到学习吃力、收获不多,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厌学、自卑的心理。而奥尔夫提出的音乐的本质是自我表现的理论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可以让一个班级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已有的音乐天赋,从而体验到在学习活动中的存在感与成就感,教师也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增加学生在音乐领域的学习获得。

三、对奥尔夫教学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因地制宜使用的一些设想

(一)班级教学中的即兴创作教学

由于高中生有考试和升学压力,并且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大多数的高中都没有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音乐学习场所,乐器也根本无法做到学生人手一个。所以只能在教室的简单条件下进行授课,但其实教师还是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进行即兴创作与表现的。在教室中,学生可以通过拍击桌面来表现旋律的变换,可以通过对桌面拍击、捶击的变换来表现音色的变换,可以通过嗓音来表现自身的情感。

例如,我在对高中二年级某班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该班级的同学仅用了一节课时间,就通过团体合作、小组分工,自编自演了一个脱胎于高中语文课文《逍遥游》的团体音乐剧。该剧中的歌词为语文课文原文,旋律是班级同学自主创作的。演出的时候,同学们使用男声与女声或分或合的切换来表达气氛的变化,用拍击桌面的节奏和强度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还有同学边唱边做动作,表达鲲鹏之间的切换。该演出情景交融,声色俱美。

(二)让学生自主感知专业的音乐

如果高中的音乐教学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即兴创作的阶段,那么学生只会形成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且使自己的音乐水平得以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教师也必须引领学生去了解、接触音乐学科的专业知识,否则,学生就无法形成一套与世界、与学术接轨的审美方式,这很容易对他们的世界观产生不良影响。

我的教学方式是针对高一学年,给学生布置下任务,自己查资料,在每节课的上课开始五分钟,都让一名同学在讲台上介绍随便一种和音乐有关的物品或者和音乐有关的事情,来广泛提升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知识水平。针对高二学年,我会每个月用一节课的前半段时间介绍一种乐器的来历、相关故事、相关著名曲目,之后进行该乐器的展示,让学生轮流自由地摆弄、体验,以此来引领学生了解专业的音乐知识。

四、结论

以上是我个人对高中音乐教学的一些肤浅的、微不足道的思考,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指正。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高中的音乐教学领域中还有很长的本土化、因地制宜的路要走,这需要所有音乐教师的钻研和社会各界的鼎力配合。

[1]王璐.突出主体 即兴创造——浅谈奥尔夫教学法中即兴性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新西部(下半月),2010(03):207-208.

[2]王丽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的制约因素[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234-236.

[3]任华.奥尔夫儿童早期音乐教育[J].大舞台,2011(01):172-173.

[4]王丽新.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我国音乐新课标的契合性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289-291.

[5]奥尔夫.在“音乐生活”会上的演说[J].奥尔夫学院年刊, 1966(1):966.

[6]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7]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王晗(1990—),男,哈尔滨市第九中学,研究方向:古埃及音乐、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奥尔夫学习者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2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