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芳 唐涛
6S护理管理在常用药品管理中的安全应用
王自芳 唐涛
“6S管理”指的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该模式有效地推动了管理模式的精益化革新。“6S护理管理”方法运用于常用药品的管理中,采用全员参与以及专人负责的原则,完善并规范药品的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检查,不断改进,促进“6S护理管理”在常用药品管理中的安全应用。确保常用药品定位摆放,无过期或失效药品,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将“6S护理管理”应用于常用药品的管理中,可以有效地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以及提升护理质量,是目前临床上对于常用药品管理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6S护理管理;常用药品管理;用药安全
6S护理管理即现场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6个项目。创造一个干净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以便更好地提高管理质量[1]。该管理方式是现代化医院的基础和关键,具有直观性、全员性、潜伏性以及广泛性等特点。在药品管理管理方面,6S护理管理理论可以为药品管理人员提供一个较为舒适、卫生的工作场所,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从而保证用药安全。因此本次主要研究6S护理管理在常用药品管理中的安全应用,研究报告如下。
对我院所使用的常规药品进行调查研究,实施人员为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护理人员。在进行6S护理管理方式之前先找出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药品摆置分类不清晰,易导致护理人员拿错药;部分药品的标识不清晰甚至有脱落;药品无专人进行负责,没有及时地进行整理,易导致出现药品积压失效的发生;护理人员的药品管理知识缺乏,医院的药品管理制度也并非十分健全。
6S护理管理的具体操作如下:从整理方面来看,要求护理人员对常用药物进行合理的分类,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要清除,遵循清爽、清理和清扫的三清原则全面检查工作场所,对看得见的以及看不见的场所都要进行检查,对需要使用的药品频率进行记录以了解药品的使用量,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并每日进行整理;从整顿方面来看,要求护理人员对确定需要使用的药品做好标识,并遵循定容、定量以及定点的三定原则合理布置流程,对药物的放置场所以及放置方式进行确认,定基数,大的药品使用隔离带隔离,小的分栏放置,多规格、看似一样的药品,听似一样的药品,高危的药品,都会有特殊标识,提醒大家多看多核对,避免出现拿错现象;从清扫方面来看,要求护理人员对工作现场及时的进行清扫,保持药品专用柜上无明显污渍,遵循扫怪、扫黑以及扫漏的三扫原则严格杜绝污染源;从清洁方面来看,要求护理人员对整理、整顿以及清扫后的药品进行维护,并遵循保持、坚持以及维持的三持原则,确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并严格实行,护士长应经常进行药品检查,并严格重视;从素养方面来看,要求护理人员有敬业精神,注意自身的仪容仪表,并遵守规定、守时间以及守标准的三守原则,制定相应的准则并推行相应的精神提升活动;从安全方面来看,要求护理人员对事故隐患及时的予以清除,确保公共财产安全以及产品安全和自身安全,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合理标识危险因素以及危险源,并进行控制,保证警示标识的醒目,确保消防设施以及设备可以正常使用,培训护理人员掌握安全保护用具的使用方式。
在对常用药品的管理中采用6S护理管理模式之后,药品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在保证药品质量方面,药品的储存以及养护方面明显优于之前,并且无过期药以及失效药;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在该管理模式中,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规范护理人员的职业行为,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之前由于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且药品种类较多,很难避免药品交接过程中不出差错,在实施6S管理模式之后,实施药品量化管理,显著缩短了药品的清点时间,减轻了护理人员查找药物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抢救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常用药物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安全、合理、有效的药品管理方式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以及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不仅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药物的监督以及管理者[2-3]。但是临床经验再丰富的护理人员也可能有疏忽或者遗忘而发生差错,导致患者的用药安全难以得到保障[4-5];并且传统的药品管理模式,过度的强调了药品的数量,而忽视了药品的质量,而且护理人员对药品管理知识较为匮乏,从而造成了常用药品可能存在超过保质期、药品种类混放以及储存环境不符合要求等现象的存在[6]。因此需要一个长期有效的方式来规范临床用药安全。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6S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保证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和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可以及时的对自身进行纠错以及改正,实现自身管理,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并且可以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量,从整体上提高了医疗质量[7]。
综上所述,6S护理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医师和护理人员的合作,进一步完善常用药品的管理制度,严格的把控药物的使用以及管理,避免了药物浪费以及过期的现象,减少了用药不安全因素,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安全以及优质的用药服务,有效地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也有利于推进医院药品管理的规范化以及合理化,并且在该管理模式中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而融洽医患关系[8-9]。
[1] 黄定凤,李京波,刘冬姣,等. 应用6S管理模式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J].护理学杂志,2015,30(13):20-21,35.
[2] 杨微,邹红玉,许朝谊,等. 6S管理模式在种植牙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 河北医药,2014,36(15):2374-2375.
[3] 徐晓娣,董一曼,袁颐捷,等. 医院病区备用药品检查表的设计与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19(6):790-792.
[4] 李云霞,舒阳. “6S”管理方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4):104-106.
[5] 谈超,吴开智,李燚,等. “6S管理”理论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事,2014,28(10):1153-1157.
[6] 钟雅. 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模式探讨[J]. 海南医学,2014,25(17):2643-2644.
[7] 张亚玲,吕波,朱本淑. 加强病区药品贮存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J]. 儿科药学杂志,2012,18(4):44-46.
[8] 张素馨,刘文虎. 6S管理法在血液净化中心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7):869-872.
[9] 郝变珍. 6S管理应用于病区药品护理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 全科护理,2016,14(23):2456-2457.
Safety Application of 6S Nursing Management in Common Drug Management
WANG Zifang TANG Tao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Surgery, Jingme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gmen Hubei 448000, China
荆门市中医医院外一科,湖北 荆门 448000
唐涛
“6S management” refers to sort (Seiri), consolidation (Seiton),cleaning (Seiso), clean (Seiketsu), quality (Shitsuke), security (Safety), the model effectively promots the lean innovation of the management mode.“6S nursing management” is applied in the management of commonly used drug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full participation as well as someone who's in charge, regulation of drug management system, regular check,continuous improvement are carried out to promote the security application of “6S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commonly used drugs.To ensure that the commonly used drugs are positioning put, no expired or failure drugs, improve quality of nursing staあ. The application of “6S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commonly used drugs,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t is an eあective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commonly used drugs.
6S nursing management; common drug administration; drug safety
R473
A
1674-9308(2017)29-0042-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7.2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