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弦
(黄山市徽州区文化馆,安徽 黄山 245900)
探索徽州傩文化现象
汪 弦
(黄山市徽州区文化馆,安徽 黄山 245900)
徽州历史悠久,徽文化博大精深,徽州傩是一种古文化现象,亦是徽文化中的一块“活化石”。文中例举的 两处傩活动每年按照时节依然举行,这就是徽州傩得以保存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
徽州傩文化现象;傩活动遗存;祭仪
文中对徽州傩文化现象分别作出论述。一论:徽州傩的原生状态。阐述了徽州原生状态仅是驱邪扶正、祭祀先祖、祈福求安、祝福丰收等,纯属祭仪。二论:徽州傩逐步向娱人悦众方向演变。在这论述中,详细介绍了祁门傩舞的演出的全过程,观点明确的论述:“如果说祭祀傩仪尚带有古傩驱鬼驱疫意义的话,在徽州民间迎神赛会中出现的傩,逐步向娱人悦众方向演变,不仅加强了其娱乐成份,内涵也大为丰富。”第三论述了对傩文化传与承的 关系,并引发了 对新编傩舞的思考。
傩是中国远古时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源于原始巫舞。人们戴着面具,把自己装扮成比臆想中的鬼疫更凶猛狰狞的傩神,跳着凶猛、狂热的舞蹈来驱邪。
徽州傩的活动历史上一直很普及,明清更为盛行。据史料记载:祁门县立春前的一天,县令要率领下属到城东郊占卜水旱,老百姓扮戏相随,立春日则祭祀太岁行傩。徽州其它区县也是如此。据调查,徽州的黟县、祁门县、徽州区等仍有傩活动遗存,尤其是祁门县每年还有傩舞表演。多年前,笔者曾随父下农村挖掘、整理傩活动的资料,有幸目睹了一处山村傩活动的全过程,可以说,活动场面即肃穆又壮观,同时又热闹非凡,如今仍依稀可忆。
相传,明朝末年,世居祁门东乡的一位汪公人氏,一身武艺,在朝中为官。此人生有九男二女,个个习武,本领高强,驰骋疆场,屡建战功,成为国家将帅。当时,朝政腐败,朝中奸臣诬告“汪公九个儿子造反!”皇帝昏庸无能,听信谗言,召汪公进京问罪。为表忠君报国之心,汪公亲召九子进殿,当众亲手杀子,当杀死第八个儿子时,皇后不忍心,力保了第九个儿子。此时的皇帝如梦初醒,才明白汪公是真心报国,于是免汪公第九个儿子一死。为谢主龙恩,汪公父子忍辱负重坚守边疆。后来汪公父子双双战死沙场,皇帝倍受感动,下旨为汪公父子立庙树碑。
后人为纪念汪公父子,塑造了两尊菩萨,每年古历六月十二至十四日将两尊菩萨抬到户外晒太阳(故称太阳菩萨),并举行隆重的“太阳会”,当地百姓称之《游太阳》。
“太阳会”是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每年一届,由一大户做东,历时三天,每一环节都有特定的仪式。六月十二日,乡亲们将菩萨擦洗塗金,用轿子抬到东家家中,东家手托一盘米,一盘茶叶,并点燃三柱香,一路鞠躬迎接,一直至家门,是为“接神”。晚上,在东家的庭院中点燃火把,举行练习仪式,四名少年(称罡男)先喝下东家备好的鸡血,拜过菩萨,然后拿起画过符咒的刃斧,在老艺人的指导下进行操练。操练结束后,还留两人陪菩萨过夜。
第二天(即:六月十三日)一早,乡亲们又从东家家中将菩萨抬进祠堂。仗队(由大锣、唢呐、轿、龙凤伞、蜈蚣旗等组成)鸣锣开道,四跳童挥斧行舞,东家随后撒五谷相送,口中不停地喊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祠堂后,村民按辈分顺序,分两侧排定,向菩萨跪拜,尔后由四罡童挥斧起舞,主事者口念咒语,跳童斧刃在前额划破见血,即“开天门”,又在胸前和后背挂红见血。这时,跳童们手中的钢斧碰击声、鼓乐声、鞭炮声、口哨声大作,整个祭祀活动进入高潮。
第三天(即:六月十四日),大游行。乡亲们抬着菩萨挨村挨户游走,有的人在家门前挂着圆筒状的纸伞,伞内挂着鞭炮鸣放,跳童们挨个地在炸响的鞭炮中起舞,名为“跳火炮伞”。还有一项仪式叫“拨油锅”,即在神前置火烧沸锅中的食油并炸豆腐,然后由跳童伸手进锅中将炸熟的豆腐拨出,让观众抢食。最后,将菩萨送到做东的人家中,商议善后事宜,直至六月二十三日再将菩萨送回祠堂,本届“太阳会”才告结束。
“太阳会”在黟县、祁门县两地影响较大,颇为盛行。每年举行“太阳会”的前后三天,人们象过节一般,穿红戴绿,簇拥观望,场面十分热闹。
“太阳会”中出现四罡童挥斧作舞的举动虽视为傩舞,但实属祭祀仪式中一种表现手段,它是“太阳会”活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了山民祈福保平安的良好愿望,但其中掺杂了许多封建迷信的色彩,同时,也揉进了封建大户奴役佃农的统治思想。
从以上所述内容不难看出,徽州傩原生状态和内容就是驱邪扶正、祭祀先祖、祈福求安、祝祷丰收等,纯属一种祭仪,文化现象及特征也不够明显。
如果说祭祀傩仪尚带有古傩驱鬼逐疫意义的话,在徽州民间迎神赛会中出现的傩,逐步向娱人悦众方向演变,不仅加强了其娱乐成份,内涵也大为丰富。祁门县的傩就为一例。
地处皖赣两省交界处的祁门县,傩的活动由来已久,且形式多样。据清道光六年《祁门县志.风俗》中记载:“正月元日,集长幼列拜神祗,鸣钲出行,饮屠苏酒,谒词宇,交相贺岁,傩以驱疫。立春日,官长妃太岁,行鞭春礼,傩。”
据老人们说,过去祁门县的二都村、六都村等大村庄,都有跳傩舞的业余班社。祁门县芦溪乡傩舞老艺人杨泽如(1902——1988)曾说:过去祁门县南乡二十四个“地戏班”跳傩舞,每年正月很热闹。芦溪乡跳傩舞世代相传,已有六代人了。该村至今还保留着过去表演的部分面具、道具、服装和一幅十分神秘的“十大元帅图”。图有两米多长,演出前挂起祭祀仪式用。
祁门县芦溪乡的傩舞,当地人称“平安戏”或“地戏”。多在正月元宵节演出,地点以祠堂为主,野外场地或富家厅堂均可。演出前先挂起十大元帅图,呈上供品,焚香叩拜,主事者口诵祈祷消灾增寿,四季平安的祝愿词。祭祀后,在鞭炮锣鼓声中演出。表演程序为:魁星手持宝剑,杀开四方,此为《魁星开天地》。而后是两刘海(或称“两仪”),一人持金蟾,一人持云帚欢跳上场,两人动作对称,幽默滑稽,引人发笑,此为《刘海戏金蟾》。紧接着是《将军(吉星)斗土地(即凶星)》。最后由刘海(一人)牵出一狮子,圆场数周,意祝百姓平安如意。在鞭炮锣鼓声中,刘海时而嬉逗于狮前,时而跃骑于狮身,此为《刘海逗金狮》。整个演出约三小时。演出时,虽无弦管伴奏,然锣鼓铿锵,加之鞭炮声的烘托,更觉热闹非凡。整个舞蹈表现驱邪扶正和祈求平安吉祥的意愿。
祁门县芦溪乡的傩舞,内容上仍然保留了驱逐疫疠的成份,但更多的是娱乐的性质。艺术上,由于不说不唱,以及面具限制了演员的面部表情,所以表演比较简单,且一个动作多次重复,呆板冗长,但动作都具有干练、悠闲、洒脱的特色。所表演的内容有一定的情节性,表演与动作融合一体,这里可以看出傩舞逐渐向着戏剧的方向发展的痕迹。舞蹈的调度也具有与一般舞蹈不同的特点,无论哪一场或哪一个角色都得面对“四方”或“四角”进行表演,称之为“拜四方”、“跳四门”或“杀四角”。
傩舞的表演者多为当地小户贫民,富家大户、书香门第从不参与。没有严格的班社组织形式,也没有形成固定的传授方式,一般都是自愿学跳和自愿参加表演。
这个村庄还遗存了一些面具,这些面具均用杂木雕刻而成,不仅制作考究,而且形象生动,表情或威武雄壮,或笑容可掬,形态各异。遗存的面具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栩栩如生的木雕面具,不仅显现了中国民间雕刻艺术的造型美,而且为傩舞的表演增添了神韵。
徽州历史悠久,徽文化博大精深,徽州傩是一种文化现象,亦是徽州文化中的 一块“活化石”。如何激活这块“活化石”,使之大放异彩,我们仅局限挖掘,整理成资料来传承,是远远不够的。笔者感悟,应汲取徽州傩文化精髓,创作更多更新更好的傩文化作品节目,这样的传承方式更直接,传承效率更好。于是,前些年笔者根据民间传说故事《魁星点斗》,尝试性的创编了一个傩舞作品。
(附:新编傩舞文学本《魁星点斗》)
魁星点斗
(编导:汪弦)
(一)
郎朗乾坤,冉冉瑞气,浩荡世界,气象万千。
四星斗(四名男童)翻腾雀跃于瑞气之中舞蹈、嬉戏,时而四方顾盼,时而相互逗趣,你舞我乐,好一派祥和气象。
(音乐:喜庆、有趣。时间:1分20秒)
(二)
古朴、浑厚的音乐声中,披云肩、系靠甲的魁星,右手握笔,左手持一红布包裹着的大印(称“斗”),腾云驾雾,从天而降。
四星斗拜祭魁星,并簇拥着魁星同舞同乐。
(音乐:第一层次,魁星出场时音乐气氛壮观、豪气;第二层次,音乐气氛稍欢腾。时间1分30秒)。
(三)
虔诚、凝重的音乐中,魁星拜四角,祭四方,祈望天地人和,世间安然,四星斗亦随之效仿祭拜。
(音乐:虔诚、凝重、以打击乐为主,中慢速。时间:1分钟)。
(四)
喜庆、欢乐的音乐,让魁星兴奋不已,舞笔点斗,随着笔点之处,众星斗分别亮出各种吉言佳句,如“天地人和”、“吉祥安康”、“金榜题名”、“才学出众”、“财源滚滚”、“前程无量”等等。
当音乐转入高潮,魁星挥舞巨笔,点出两条大幅垂布:“和谐之本 共求发展”。
舞毕。
(音乐:喜庆、欢乐与打击乐相互交响。时长:2分30秒)
音乐总体要求:
为体现傩舞《魁星点斗》的古朴、浑厚,谱写音乐应采用徽剧中曲牌音乐素材,使舞蹈有徽州风格和徽文化特征。
锣鼓谱的节奏型要有个性化,打击出来的音色要怪异、浑朴。
在创编傩舞《魁星点斗》过程中,尤其在舞蹈动作创编中,大胆地运用了岩画上的人物形象动作,韵律以顿挫有力为主,形态粗犷怪异,尽可能体现人类的原始美。主题思想方面也注入了新的内容,如:傩舞中亮出的各种吉言佳句就有“和谐之本 共求发展”这样具有现代思想内容的句子。当然,创编目的只有一个,接近生活,丰富内涵。该傩舞 2007年参加皖赣浙闽四省四市艺术节汇演,荣获创作金奖。
徽州傩是徽文化中一块被激活的 “活化石”,随着人们倾注大量的心血,将逐渐成为一块璀璨的“红宝石”,只要我们精心、不停地去雕琢修饰它,定会绽放成一朵晶莹剔透、多彩绚丽的 “宝石花”。
G12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