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中音效的运用

2017-01-28 02:01毛雯辉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7期
关键词:专题片观者效果

□毛雯辉

(昆明市东川区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云南 昆明 654100)

电视专题片中音效的运用

□毛雯辉

(昆明市东川区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云南 昆明 654100)

在电视专题片中,音效是最容易被创作者忽视的,比起解说词、画面、音乐、同期声、字幕等表达手段来说,音效不是要素,只是一个分量较轻的元素。电视观众即便没听到音效,也能明白片中所讲述的意思,它似乎可有可无。但如果使用得当,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效果贯穿于全片,潜移默化影响着观众。我们在制作专题片时,应站在观众的立场,来理解音效,合理使用音效,以期达到好的表达效果。

音效在补充延伸中的表达作用

笔者曾做过两个试验。一个试验是:去掉专题片里的所有音效拿给人看一遍,过几天又将专题片里的每一个画面,都加上随机话筒录下的音效给同一个人看。

观者认为:第二次比第一次效果好,可具体好在哪里,他也说不上来,他甚至说不出第二遍相较第一遍,到底有什么不同,只是感觉比第一遍好。

其实在他前后两次看片时,笔者就留意到:第一次看片,他思维不太集中,片子播放5分钟后才慢慢进入角色,第二次看片则一开始就被片子吸引。当然,有了第一次的铺垫,第二次会更容易进入角色,但他的总体感觉没有错,因为第二次看的片子加入了音效。

另一个试验是:在家里看过的碟片,去电影院再看一次,则被宽大的银幕、立体的音效及周围观众的静默氛围完全吸引,获得不同于在家里的观看感受。

从两个试验中可以认识到:音效的作用在于补充和延伸画面以外的内涵,形成一种“声场效应”,感染着受众。犹如一碟咸味很淡的菜,加上了盐巴,味道就好了起来。

当然,佐料也不宜过多,得看你是做什么菜,做给谁吃。有人喜欢吃辣椒,有人则喜欢每顿饭吃碗淡菜。在配料时,你得清楚:哪道菜味道该浓,哪道菜味道该淡。电视专题片的音效设置也一样,全凭创作者自己把握,多品尝、多摸索、多感受,把具有补充和延伸意味的音效加进去,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

音效在故事叙述中的现场感应

我们在电视上常看到这样一组画面:

飞驰的汽车——孩子——飞驰的汽车——孩子——飞驰的汽车——孩子——黑场(刹车声)。

这是一组惯用的画面,正因为容易表达情节,且效果明显,所以被很多电视创作者反复使用。而观者往往没留意到,在这一情节中最震撼人心的表达效果不是来回跳跃的画面,而是黑场后那一阵加倍放大的刹车声,尖厉的刹车声侵入观者内心,令人联想到孩子的惊叫,父母的恸哭,命运的轮回,其表达效果之深切,不言而喻。

此外,音效表达的适用范围之广,也值得创作者深思。除大型文献纪录片和音乐风光旅游片外,音效似乎适用于任何专题片的任何场合,即便是工作汇报片,会场上领导的讲话声,“哗哗”的鼓掌声;基层种养殖协会成立,授匾挂牌时的“劈啪”鞭炮声等等,都具有一定的感召力,为工作汇报片增添不少“味道”,在语言和画面之外增加新的内涵。

人物类专题片中,音效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画面记录着一个基层的干部,深入到村寨中走访群众的情景。匆匆的脚步声,潺潺的流水声,沙沙的树叶声,啾啾的鸟鸣声……无一不为电视专题片的叙述带来动感,带来感动,带来人的心灵感悟。将观者这些主观意识吸引进故事的创作中,音效当然起着明显的作用,因为它带来一种“我在现场”的感觉。观众很可能因为音效带来的现场感,而主动参与到故事中,与创作者一起投入思考。

音效在传情达意中的点睛作用

音效作为电视专题片的一种辅助手段,还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只不过,通过音效手段表达感情,离不开故事的叙述,它虽然有一定的依附性,但在人的情感被牵引着进入到高潮时出现“点睛”一笔,往往会使故事情节更加感人。

如果创作者想拍一部名叫《大人物》的专题片,站在两个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的视角,描述孩子眼中的大人物,各种情感都能在音效中体现。起初,孩子眼中的大人物是开着小轿车的老板,但一位民政工作人员的到来改变了孩子们的看法。他嘘寒问暖,帮助孩子家解决了很多困难,还经常与孩子们谈心,关注着孩子们的生活冷暖和心灵需要,孩子们对这位民政工作人员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渐渐感到——有爱心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孩子听说这位“大人物”病得很重,双双伏在案桌上给他写信。在音乐声中,微弱的烛光,孩子稚嫩的双手及关切的眼睛正感动着观者。

这时,最关键的情节就是孩子信中的内容,且不管他们怎么写,如果将沙沙的纸笔声,轰隆的雷鸣声,水杯放在桌上的轻响等音效糅合进画面,一定会触碰到观者的心,一种内在的情思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唤醒。

狂烈的雷雨声仿佛是老天的怒号;柔弱的纸笔声似乎是孩子们的祈祷;水杯碰桌的声音则给人心略微带来些许安定……

多种音效带来多种感受,且这些音效具有多重性,各人听了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可不管观者的感受有多大差异,总体上都会给人以对命运无常的沉思,有对百味人生的更深层次理解,从而激发观者面对未来的信心。

如果能调动起观众的这些思考,那说明创作者在音效与画面的协调处理中,真正做到了画龙点睛。

音效在电视专题中的强弱搭配

在一些现场感较强、情节性较强的专题片叙述中,如果使用上音效,会产生良好的表达效果。如,大型文艺演出前,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可使用鼎沸的人声;刑侦队员在追捕凶犯时,可使用高频率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喘息声;农业专家现场指导村民种植技术时,可使用风吹塑料大棚发出的声响等等,这些场合下,音效的音量不妨调大一些。当然,前提是不影响幕后叙述和现场同期声,虽然按照国际标准,音乐音效的强弱不能超过幕后解说声的1/3。笔者认为,适当突破一些既定的规矩不一定是坏事,唯有在具体实践中探索,才能得出最正确的结论,在音效的音量强弱调控上,应大胆尝试,不拘一格,一切以突出专题片整体效果,提升专题片品位水准为座标。

而在一些传达感情的情节中,音效的音量大小应适中,起伏不宜太大。好比一首曲调轻柔的音乐,如果蓦地跳出几个摇滚音符,不但与情节不合,而且还会影响观者的情绪。

其实在专题片中,音效何时出现,强弱如何,没有固定的标准,也完全不需要一个“框架”来限制创作者的发挥。要使音效体现良好的表达效果,就得在具体操作中不断摸索。

由于经历有限,水平有限,笔者感到此文涉及的音效运用内容不够全面,理解不够透彻,思考不够深入。带着这些不足之处,希望与广大同仁一起研究探讨,一起思考总结。

(编辑:高秉喜)

猜你喜欢
专题片观者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端午节观龙舟赛
天耀中华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片尾曲)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