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综述

2017-01-28 01:29王柳芳
唐都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硕士论文都市学报

王柳芳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南京 210097)

【文学艺术研究】

城市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综述

王柳芳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南京 210097)

新世纪以来,研究者们从城市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文学,开拓了一片崭新领域。目前,城市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大致可以分为城市书写研究、城市对文学的辐射研究、古代文学中的城市意象研究等三个方面。通过梳理前贤研究,可发现文学地图与政治地图、经济地图基本一致。城市在文学地图的流动中起着轴心作用。城市是一次次文学新变的策源地,城市功能、特征、格局、景观、市民趣味对文学产生持续影响。

城市;中国;古代文学;城市书写;研究综述

20世纪末以来,“城市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异军突起,研究者从城市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各个时期、各种体裁、各个流派的文学作品,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开拓了一片崭新领域。青年学者是这股研究热潮的主力军,撰写了众多与之相关的硕博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城市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已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生力军,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来,尤其是2010年以来,相关论著呈井喷状态,成果大致可分为城市书写研究、城市对文学的辐射研究、古代文学中的城市意象研究三个方面。

一、城市书写研究

我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具有源远流长的山水文化。从研究对象存在的文化空间进行划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是乡土文学(包括田园文学和山水文学)。长期以来,学界对古代山水田园文学保持着浓厚的研究兴趣,而忽视了对城市题材的关照。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学与城市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孙逊便指出,“我国古代城市与文学、城市与文化关系的源远流长”[1]。古代城市书写涵盖了各个时期和各种体裁,其内涵十分丰富。近些年来,学者陆续从不同视角对城市书写进行深入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都邑赋

都邑赋力图全方位地展现繁盛的都邑形象,许结《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中华书局2005年版)对都邑赋的城市文化内涵有着深入的论述,并提出:“我国城市文学的展开缘自赋体的描写,汉代京殿都邑类大赋的出现,为其代表。”涂敏华《历代都邑赋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阐述了都邑赋中的都市文化内涵,总结了都邑赋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涂敏华《古代都邑赋的城市文化观念》(《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侯立兵《汉代京都赋的城市文化意蕴》(《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等论文对汉代都邑赋所体现的城市文化内涵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2.都市诗

我国古代诗人具有深厚的乡土意识,山水、田园题材历来是古典诗歌的大宗,学界对此已有详尽的阐述。实际上,以城市为主题的诗歌不绝如缕,卢桢、吴聪聪《中国古代城市诗歌综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便梳理了中国古代城市诗歌的发展历程。

都市诗可溯源至先秦时期,《诗经》中便有不少描写城市之作。谢遂联《城邦文化的诗性阐释——论〈诗经〉中的都市诗歌》(《求索》2008年第1期)分析了《诗经》中都市诗歌的表现内容。王书才《城市文学视野中的〈古诗十九首〉》(《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认为《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文学史上首次通过士人眼光来全面观照汉代都城风貌之作。陈娜《中古都邑诗研究》(湖南大学2011届硕士论文)分析了从汉代至初唐的中古时期都邑诗的艺术特色。以城市为主题的唐诗数目众多,都晓梅《唐人咏扬州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1届硕士论文)、杨威《唐代长安名胜诗研究》(黑龙江大学2011届硕士论文)、袁姝婧《唐代“长安诗”研究》(黑龙江大学2012届硕士论文)、刘冬亚《唐代洛阳诗歌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2届硕士论文)、王卫《中唐金陵诗研究》(暨南大学2005届硕士论文)、葛永海《金陵守望与长安放歌——唐代都城诗的审美歧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4期)等论文分别研究了长安、洛阳、扬州、金陵等都市诗歌。

3.都市词

词在兴起之时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袁行霈认为词“是一种都市娱乐文学”[2]。杨颖《北宋都市词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1届硕士论文)以北宋初期的都市词为研究对象,探讨都市词特定的描写内容和鲜明的艺术特点,进而研究其在都市文学发展中的作用。陈登平《柳永都市词》(福建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胡春玲《词的都市化——论柳永城市词》(《殷都学刊》2002年第1期)、欧阳勤《都市风情入词来——论柳永都市词》(《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等论文探讨了柳永都市词的艺术特征,并肯定了其记录北宋都市风情的史料价值。

4.城市小说

城市作为一种空间性的存在,与小说有着密切联系。学界在城市小说的研究上成果颇丰,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及现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指出古代小说的城市书写展示了远比地理空间丰富得多的政治文化表征和日常生活内涵。葛永海致力于“城市与文学”的研究,对城市小说用力颇勤,《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上海师范大学2003届博士论文)、《扬州—上海:晚清小说中都市繁华梦的变迁》(《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以城市书写为视角的明代奇书解读》(《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1期)等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古代城市与小说的密切联系。城市小说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一些城市作为背景地反复出现,学界对此亦有深入探讨。张同利《“长安小说”的命运主题及其文化内涵》(《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东京故事”》(《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刘勇强《西湖小说:城市个性和小说场景》(《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胡海义《明末清初“西湖小说”研究》(暨南大学2006届硕士论文)、张慧禾《古代杭州小说研究》(浙江大学2009届博士论文)等论文展开了对长安、东京、杭州、扬州等城市小说的深入研究。

5.城市笔记小说

城市笔记小说的信息含量极大,自由随意的篇幅有利于充分展现城市风貌。周笑添、周建江《中国古代城市笔记小说的源、流、变》(《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勾勒了城市笔记小说的流变,并指出遗民情怀是历代城市笔记小说的思想主旨。郑继猛《宋代都市笔记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9届博士论文)考察了宋代都市笔记记录的城市声音、城市影像、城市“奇”“观”与都市文化。

二、城市对文学的辐射研究

我国素有重史传统,过去学者多从时间纬度纵向地探讨文学的流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兴起地域文学研究的热潮,开始从空间纬度对文学进行横向研究。在这种学术背景下,城市视角开始进入当代研究者的视域。我国古代城市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在文学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的功能、格局、社会思潮、市民好尚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梅新林指出:“不仅城市本身成为最活跃、最重要的文学活动舞台,而且也是进一步驱动文学版图演变的核心动力所在。”[3]近些年来,人们认识到城市的重要性,纷纷撰文探讨城市对文学的辐射,为厘清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做出了一定贡献。

我国早期城市的政治功能十分突出,使得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这一点在京都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曹金华《试论东汉的迁都思潮及其影响》(《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李炳海《帝都中心论的文化承载——古代京都赋意蕴管窥》(《齐鲁学刊》2000年第2期)、王德华《东汉前期京都赋创作时间及政治背景考论》(《文学遗产》2008年第2期)等文章探讨了政治型都市文化对京都赋写作的影响。朱逸宁《汉代政治型都市文化的形成及其对经济型都市的影响》(《江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5期)指出政治型都市文化构成了对江南经济型都市文化的压制。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经济功能有所增长。城市政治性与经济性特征的此消彼长,也影响着文学的创作面貌。李炳海《朝政与民俗事象的消长——古代京都赋文化指向蠡测》(《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4期)、王柳芳《从皇居到民居——论唐前京都赋的变迁》(《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等论文探讨了一国之都的格局变化、功能转变、社会风尚与京都赋艺术特色变迁之间的密切关系。

长安和洛阳作为中古政坛的双子星座,在中古文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王柳芳《城市与文学——以两汉魏晋南北朝为例》(苏州大学2011届博士论文)从长安、洛阳、建康等城市出发,考察了两汉魏晋南北朝城市与文学的密切联系。李志慧《汉赋与长安》(西安出版社2003年版)、田瑞文《洛阳在东汉文学发展中的地位》(《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等论文分别论述了长安、洛阳与两汉文学之间的关系。罗宗强《汉魏文章与洛阳》(《文史知识》1994年第3期)指出汉魏时期洛阳文学的发展常常与政治、社会思潮敏感地联系在一起,并起着一种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南方城市出现了消费型城市的特征,建康等城市声色大开,这使得南朝乐府呈现出浓郁的都市情调。柳春《论南朝乐府民歌的商业化特征》(《社科纵横》2007年第6期)、李翰《南朝城市发展与文学新变》(《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等论文探讨了城市化对南朝乐府的兴盛、主题、审美趣味的渗透。南朝乐府的城市化特征对后代产生持续影响力,王晓骊《南朝文化和乐府民歌的城市化倾向及其对唐宋词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探讨了南朝乐府城市化倾向对唐宋词审美趣味的影响。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城市功能逐渐多元化,这对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王志清《盛唐的城市化进程与诗歌回归主题》(《东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关德洪《唐代小说与城市研究》(西北大学2010届硕士论文)、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学》(长沙理工大学2012届硕士论文)、朱耀华《唐代长安宵禁制度与都市文学》(长沙理工大学2013届硕士论文)、田耕宇《从唐代长安坊市与北宋汴京街市看商业经济对俗文学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0期)等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唐代城市生活对文学的渗透。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对文人群体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谢遂联《都市文化与唐代诗人心态》(扬州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借助具体诗歌文本剖析了唐代诗人于都市情境下心态的基本特点。

长安是有唐一代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据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中华书局2006年版)一书统计,在唐代诗歌创作的整体格局中,以京都为创作地点的作品占据着绝对优势。长安对文学的辐射十分明显,近年来有多位学者致力于长安与文学的研究,魏景波《唐代长安与文学》(复旦大学2003届博士论文)、康震《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车宝仁《唐长安城的昌盛与传奇小说的繁荣》(《唐都学刊》2007年第5期)、张同利《长安与唐小说》(南开大学2009届博士论文)、梁瑜霞《长安文化与唐代小说之关系》(《人文杂志》2010年第6期)等论文从各个角度阐明了长安与各种体裁文学的影响。同时,长安对文人产生了持续影响,邓乔彬《长安文化与王维诗》(《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付莉萍《元稹诗歌与长安》(新疆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论文)、张俊萍《杜牧与长安》(新疆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论文)、孙文杰《刘禹锡诗歌与长安》(新疆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伍钧钧《杜甫旅食京华研究》(《复旦大学2009届硕士论文》、李文娟《唐长安文人与城南地区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论文)、张倩《杜诗与长安文化》(陕西师范大学2011届博士论文)等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长安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京—洛”是唐代文学最为活跃的区域。杨为刚《唐代“长安—洛阳”文学地理与文学空间研究》(复旦大学2009届博士论文)以“京—洛”区域的文学现象与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情况展开研究。陈燕妮《城市与文学:以唐代洛阳建筑景观与唐诗关系为中心》(苏州大学2009届博士论文)从建筑景观的角度展开了对洛阳城与唐诗之间关系的探讨。葛景春《杜甫与洛阳京城文化》(《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陈龙《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与东都洛阳生活》(新疆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论文)、李宗鲁《孟郊诗歌与洛阳》(新疆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论文)、郭婧《洛阳与韩孟诗派》(河北师范大学2010届硕士论文)等论文探讨了洛阳与杜甫、白居易、韩孟诗派之间的关系。洛阳在北宋仍为陪都,一时名相大儒云集,王水照《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论述了洛阳的地域文化对钱惟演洛阳文人集团创作的影响。王书荣《地域文化与洛阳钱幕文人集团唱和诗研究》(广西大学2012届硕士论文)、陈湘琳《记忆的场景:洛阳在欧阳修文学中的象征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叶丽媛《邵雍诗歌与洛阳地域文化》(山东师范大学2010届硕士论文)等论文阐述了洛阳地域文化与钱幕集团、欧阳修、邵雍等文人的密切关系。

中唐以来,城市生活日益丰富多彩,词的兴盛与唐宋城市的勃兴息息相关。隆莺芷《从敦煌曲子词与唐代商业城市风貌》(重庆师范大学2011届硕士论文)、成松柳《中晚唐社会城市结构的演变和晚唐词的关系》(《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郭杨波《浅谈城市经济的繁荣与蜀词的兴盛》(《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王晓骊《文化冲突与词的演进——唐宋词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苏州大学2001届博士论文)、陆业龙《宋代的城市繁荣与词体流行》(《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等论文分别探讨了城市生活对敦煌曲子词、晚唐词、蜀词、唐宋词、宋词创作的影响。杨海明《“诗词有别”—城市经济带给词的印记》(《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第2期)提出两宋城市经济对宋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使之呈现出与诗不同的特色。董浩麟《汴京与宋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3期)、杨万里《宋词与宋代的城市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梅国宏《都市文化视域中的宋词研究》(山东大学2010届博士论文)、马俊芬《宋词与苏杭》(苏州大学2011届博士论文)等论文从城市文化视角阐述了城市与词之间的互动关系。

宋代城市革命打破了坊市制,这对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刘方《宋代两京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上海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系统研究了宋代城市文学繁荣的诸多领域的特质及其成因。随着北宋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市民文化蓬勃发展。谢桃坊《宋代瓦市伎艺与市民文学的兴起》(《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第3期)从市场学探析了瓦市与市民文学之间的关系。刘倩《南宋杭州的市民文艺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1届硕士论文)在城市语境中探讨市民文学艺术的美学价值和审美特征。周薇《运河城市与市民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李强《运河城市与话本研究——以两宋都城为考察对象》(延边大学2010届硕士论文)等论文探析了运河城市与市民文学的关系。

戏剧是城市繁荣的产物,广泛地展示了城市风俗文化。张大新《宋金都城的繁盛与古典戏曲的成熟》(《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认为汴京坊市合一的城市格局促进了瓦舍文化的繁盛,这是宋金杂剧进入古典戏曲成熟形态的重要原因。罗斯宁《元代商业文化和儒家文化对元杂剧的影响》(《戏剧艺术》2002年第6期)、傅秋爽《元大都城市文化与杂剧作家气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元大都城市文化对杂剧作家价值取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4期)等文章探讨了元代大都的城市文化对杂剧作家创作的影响。

明清商业经济十分发达,城市的享乐风气对文学产生巨大影响。陈广宏《明代福建地区城市生活与文学》(复旦大学1990届博士论文)、郑利华《明代中叶文学的发展与城市形态之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戴健《明下叶吴越城市娱乐文化与市民文学》(扬州大学2004届博士论文)、曹丽娜《明代话本小说与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届硕士论文)等论文阐释了明代文学与城市文化的双向关系。《明代话本小说与杭州》还进一步探讨了杭州对明代话本小说内容和艺术上的影响。王细芝《明清江南商业经济对闺秀文学的影响》(《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论述了江南都市文化对闺秀文学的繁盛的推动作用。明清开放自由的城市氛围影响着文人的心态,台湾学者李孝悌《中国的城市、生活、欲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从城市的日常生活层面来探讨明清文人心态。耿波《城市文化与审美:中晚明南京士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论文)阐述了中晚明士人文化境遇与南京城市文化之间的对话等问题。

三、古代文学中的城市意象研究

我国古代以城市为载体和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这些文学作品具有极为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目前,众多学者从文学、史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学等视角对“古代文学中的城市”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代文学的城市史料价值研究

近年来,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与推崇。古代城市书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加以细致考证,可补正史之阙。

城市兴起的时候便有了城市文化,先秦文学有着城市的生动记载。王其亨、张慧《〈尚书〉、〈周礼〉——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风水理论的坟典》(《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考察了《尚书》《周礼》的城市营建思想,并充分肯定了这两部著作在古代城市规划中的奠基作用。张宝林《先秦城市文化的形成及其在〈诗经〉中的文学建构》(《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2期)以《诗经》为材料阐述古代城市文化的精神历程和时代特征。刘冬颖《〈诗经〉中的城市生活》(《文史知识》2006年第11期)、戴复东《我国北方远古时代城市形成的足迹——〈诗经〉的记述和启示》(《建筑学报》2006年第7期)等论文充分利用《诗经》相关诗作考察先秦城市风貌。

京都赋力图再现一个政权都城的风貌,虽有夸饰之辞,但多数可信。史念海便认为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是反映两汉城市发展的珍贵地理文献。杨宽、朱志先、王子今、刘运勇等著名城市史专家在研究两汉城市时多引用汉代都邑赋的相关文本。龙坚毅《汉赋与汉代社会》(厦门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以都城、校猎、礼仪为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邱杨琰《从汉代京都赋看两汉都城建筑文化》(苏州大学2009届硕士论文)等论文充分利用汉赋考察了两汉的社会、制度、建筑等诸多问题。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和郦道元《水经注》生动再现了北魏城市的风貌,日本学者服部克彦根据正史以及《洛阳伽蓝记》的相关记载对洛阳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了《北魏洛阳的社会与文化》(ミネルヴァ书房1965年版)、《续北魏洛阳的社会与文化》(ミネルヴァ1968年版)两部专著。张国斌《〈洛阳伽蓝记〉中的城市设计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1届硕士论文)从《洛阳伽蓝记》文本出发探究了北魏城市设计文化。梁中效《〈水经注〉中的三国城市文化地理》探讨了《水经注》中的三国时期城市文化地理发展的靓丽景观。

唐代城市文化在文学作品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日本学者植木久行《唐诗的风土》(东京研文出版社1983年版)阐述了唐代诗歌的风土素材,对扬州、镇江、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进行了深入论析。

宋词中有着异彩纷呈的都市文化,曾大兴《柳永都市风情词的历史价值与民俗价值》(《暨南学报》2003年第4期)指出柳永都市风情词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图景与民俗内容,并阐述了这些词的历史价值和民俗价值。王筱芸《变旧声作新声——柳永歌词的都市叙述与北宋中叶都市文化建构》(《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分析了柳永歌词的都市叙述。宋代城市笔记小说特别发达,这为研究两宋城市提供了绝佳的素材。何世群《文史视野下的南宋临安研究——以城市笔记、话本小说为中心》(上海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论文)、孙薇薇《〈夷坚志〉与宋代城市民俗研究》(黑龙江大学2010届硕士论文)、周芊《〈东京梦华录〉之北宋都城汴梁民俗生活研究》(青海师范大学2012届硕士论文)、葛昕《从〈梦粱录〉看南宋临安市民阶层的都市生活》(华东师范大学2013届硕士论文)等论文充分利用笔记小说的相关文本来考察两宋城市风貌。

明清时期江南文学活动异常活跃,这与江南城镇的繁荣不无关系。裴宏江《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特殊文化功能》(上海师范大学2012届博士论文)探讨了江南城镇的特殊文化功能。孙逊、孙萌《从〈儒林外史〉中的文人聚会看明清江南城市的文化功能》(《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从《儒林外史》中勾勒明清时期江南城市的文化风貌,并阐述这些城市的文化聚合功能。陈平原《“都市诗人”张岱的为人与为文》(《文史哲》2003年第5期)分析了张岱诗文中的民俗文化和都市风情。吴昊《〈邗江三百吟〉与清代扬州娱乐文化》(扬州大学2012届硕士论文)从《邗江三百吟》入手,挖掘其中展现的扬州娱乐文化。

2.文学中的城市形象

我国古代文学有着丰富的城市书写,研究者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勾勒古代城市影像,使今人得以窥见古代城市风情,其中双城现象引起了学界普遍关注。孙逊、葛永海《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双城”意象及其文化蕴涵》(《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以“双城”为切入点,对宋前的长安和洛阳、两宋的汴州和杭州、明清的北京和南京等三对“双城”意象进行了剖析。

汉唐两朝文学有着大量长安的描写。任梦池《〈西都赋〉》和〈西京赋〉中的汉代长安城》(《商洛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汪枫《唐诗中的长安意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1届硕士论文)、张文利《宋词中的长安书写》(《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2期)等论文分别探讨了汉赋、唐诗、宋词中的长安形象。洛阳与长安一起组成汉—唐时期中原政权的“双城记”,田瑞文《东汉文学文本中的洛阳形象》(暨南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王柳芳《〈洛阳伽蓝记〉中的洛阳形象》(《兰台世界》2013年第6期)、刘方《独乐精神与诗意栖居——司马光的城市书写与洛阳城市意象的双向建构》(《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等论文分别从东汉文学、《洛阳伽蓝记》、司马光城市书写等方面探讨了不同时期文学中的洛阳城市形象,并分析了洛阳城市形象构建的深层原因。王允亮《从德治典范到繁华梦忆——中古文学地理思想考察之洛阳》(《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勾勒了洛阳城由政治中心下降为普通城市过程中的形象变迁。

汴京与杭州是两宋文学的“双城记”。张文利《宋词中的双城叙事》(《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从社会文化学和都城地理学的角度解读了宋词中的汴京、杭州的双城映像。李睿红《宋词中的帝京意象》(华东师范大学2013届硕士论文)考察了宋词中的帝京意象。宋莉华《汴州与杭州:小说中的两宋双城记》(刊登于香港大学中文系主办“宋词与宋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阐述了小说中汴洲与杭州的形象。梅国宏《宋词都城意象的文化阐释——以汴京为中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刘方《娱乐、欲望与阴影:市民文学视野中的北宋东京都市意象》(《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等论文从宋词、市民文学中勾勒了汴京形象。耿波《从富贵杭州到诗境杭州——杭州城市想象的文学传统》(《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提出隋唐以来杭州的城市想象呈现两大传统,即“富贵杭州”与“诗境杭州”。

近代以来,广州与上海这两座商业都会构成了一对小说中的“双城”,学界对这两座城市的文学多有探讨,邓大情《广州与上海——近代小说中的商业都会》(《上海师范大学》2010届博士论文)从近代小说还原了广州和上海的城市形象和社会百态。孙华华《晚清狭邪小说的上海书写与想象》(华东师范大学2011届硕士论文)、邓江江《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上海城市想象》(苏州大学2012届硕士论文)、王菁《上海都市文化与洋场竹枝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2届硕士论文)等硕士论文从小说、竹枝词剖析了上海的城市想象。朱国昌《晚清狭邪小说与都市叙述》(上海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以晚清狭邪小说为都市视点,重新再现一个真实的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叶的都市。

南京、扬州、成都等地方性城市因其独特魅力受到作家的垂青。金陵意象在后代文学中反复出现,宇文所安《地:金陵怀古》(见乐黛云编选《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周晓琳《“金陵”意象与古代作家的怀古心态》(《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等论文分析了金陵意象形成的深层原因。葛永海《历史追忆与现世沉迷:唐诗中的金陵与广陵——以江南城市文化圈为研究视阈》(《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以唐诗为观照点,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从金陵到广陵的文学演进。张兴龙《唐代以前扬州城市的人文学阐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罗宗涛《唐诗中的扬州形象》(台湾国立政治大学1988届硕士论文)、顾雷兵《唐人歌咏与扬州风月》(北京语言大学2005届硕士论文)、杜本明《唐代小说中的扬州印象》(扬州大学2009届硕士论文)、王蓉《隋唐扬州诗意象研究》(西南大学2011届硕士论文)等论文从隋唐文学着力挖掘扬州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审美蕴藉。成都是西南地区的文化中心,王晓光《唐宋文学中的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届硕士论文)从唐宋文学再现了一个具有文学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成都形象。周鸿彦《杜诗反映的成都府》(《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勾勒了杜甫诗集中的成都形象。

3.古代城市文化的当代价值

古代城市书写也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部分学者从文学中重新发现古代城市的文化,如冯保善《六朝烟水气:南京的城市文化性格》(《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徐宝余《论两宋词对杭州诗性文化形象的建构》(《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孙逊《江南都市文化:历史生成与当代视野》(《学术月刊》2009年第2期)等。王树森、余恕诚《论古代都邑赋的现代价值》(《学术界》2009年第1期)提出研究都邑赋将有助于今人全面认识中国古代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文明进程。

古代城市文化对当代文学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赵学勇、王贵禄《论长安文化精神对当代秦地作家的深层影响》(《人文杂志》2010年第2期)从题材选择、主题话语、审美风格及叙事范型等方面探讨了长安文化之于当代秦地作家精神的深层联系和影响。

新世纪以来,许多学者提倡打破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藩篱,致力于构建中国文学通史的研究体系。周晓琳指出:“深入系统研究古代城市文学,为后世中国文学研究提供文学资源与文化资源,无疑是‘打通’的一种有益尝试。”[4]

综上所述,“城市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起步虽晚,但却是硕果累累,囿于篇幅限制,相关论著不一一赘述。从以上研究成果可见,学界研究有以下热点:从城市功能来看,唐代以前注重城市的政治功能;从唐代以后,则注重城市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从空间来看,学者多关注重要城市,主要包括国都和江南两大版块;从时间来看,学者对唐、宋、明、清时段的探讨较为深入;从时空结合起来看,学界的兴趣点主要有三块:汉唐长安、洛阳,宋代汴京、临安,明清江南城市群。从体裁来看,学界较为关注汉赋、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中的城市文化内涵。从研究角度来看,主要是从政治性、商业性、通俗性、娱乐性等视阈来探析城市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梳理前贤研究,可发现文学地图与政治地图、经济地图基本一致。随着我国政治中心的东移、经济中心的南移,文学地理也有着相应的变迁,而城市在文学地图的流动中起着轴心作用。城市引领着时代潮流,是一次次文学新变的策源地,城市功能、特征、格局、景观、市民趣味对文学产生了持续影响。“城市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是一座蕴藏无数学术增长点的金矿,值得学界继续开拓。

[1] 孙逊.在中国,为什么要研究都市文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7(3):1-4.

[2]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8.

[3]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5.

[4] 周晓琳.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的文学史意义[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1-53.

SummaryofResearchonChineseAncientLiteraturefromUrbanPerspective

WANG Liu-fang

(SchoolofLiterature,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97,China)

Since the New Century, scholars have reexamined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urban perspective and have opened a brand-new domain. So far,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with its research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urban writing, city’s influence on literature, and the city’s image in the ancient literature. Findings from these predecessors’ researches demonstrate much conformity between the literature map, political map and economic map. City play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mobility of the literature’s map. City is constantly the place of origin on literature’s new variables, city’s function, feature, structure, landscape and citizens’ taste all have exerted everlasting effect on literature.

urban; China; ancient literature; urban writing; research summary

I206.2

A

1001-0300(2017)05-0072-07

2017-03-12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唐宋歌谣与城乡文化研究”(1401041C)

王柳芳,女,江西泰和人,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豫章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朱伟东]

猜你喜欢
硕士论文都市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致敬学报40年
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英文摘要的元话语结构分析
穿越水上都市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博硕士论文计量分析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