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杰
中药内服联合外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分析
张厚杰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肛肠外科,枣庄277000)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10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并配合糖尿病安全教育。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洗双足治疗。治疗后,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洗双足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显著。
中医药疗法;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脉痹;消渴;外治法
糖尿病发病率较高,是影响社会公众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1]。患者在发病后,内分泌代谢异常,若不进行及时的治疗,长时间将会导致患者气血逆乱,经脉和脏器严重受到损伤,从而引起下肢血管严重病变,甚至导致患者下肢残废,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麻木、疼痛、乏力以及针刺与灼烧感。在临床的治疗中,通常采用西药治疗,并配合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病症缓解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效果较差。中医上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洗双足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我院近年间收治的10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施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洗双足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0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的方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3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59.5±7.9)岁;空腹血糖均大于7.0 mmol/L,餐后2 h血糖均大于11.1 mmol/L;糖尿病病程5~20年,平均病程(11.3±4.1)年。观察组患者53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58.8±8.1)岁;空腹血糖均大于7.0 mmol/L,餐后2 h血糖均大于11.1 mmol/L;糖尿病病程4~19年,平均病程(10.5±3.4)年。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遵循医嘱,严格控制饮食与作息,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时给予胰岛素和口服常规降血糖的药物,严格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即患者的空腹血糖要小于7.0 mmol/L,用餐后2 h,患者的血糖要低于11.0 mmol/L[3]。对照组患者采用0.9%的氯化钾注射液250 mL配合10 ug的前列地尔进行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洗双足治疗,中药内服处方[4]:当归、黄芪、西洋参、赤芍各15 g,天花粉、地龙、川牛藤、蒲黄各10 g,每日1剂,温水煎服,早晚各1次。中药外洗双足处方[5]:怀牛藤、徐长卿、川椒、忍冬藤、黄芪、木瓜各100 g,红花、川芎、独活、桃仁、僵蚕各50 g,煎服后取汁2000 mL,待药汁温度降低至70℃左右,将患者双足熏蒸10 min,待药汁温度降至40℃时,将双足完全浸泡在其中,时间控制在20~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5日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在患者休息前15 min,取患者仰卧位,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对患者的肱动脉双侧血压进行探测。将肱动脉血压和胫后动脉进行详细记录,并计算出患者治疗前后踝动脉-肱动脉血压的比值。
1.4 疗效评定按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诊断标准》[6]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治愈:患者经过治疗,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内,下肢的麻木、疼痛、乏力以及针刺与灼烧感完全消失,临床体征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经过治疗,血糖达到正常范围,下肢麻木、疼痛、乏力以及针刺与灼烧感基本消失,临床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经过治疗,血糖和体征明显改善,下肢麻木、疼痛、乏力以及针刺与灼烧感大部分消失;无效:患者经过治疗,血糖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下肢麻木、疼痛、乏力以及针刺与灼烧感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
1.5 统计学方法对本次研究中所得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来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代表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26例(49.1%),显效12例(22.6%),有效10例(18.8%),无效5例(9.4%),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患者治愈18例(33.9%),显效11例(20.7%),有效11例(20.7%),无效13例(24.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为(0.77±0.37),治疗后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为(1.11±0.42);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为(0.76±0.35),治疗后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为(0.86±0.4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在临床上是独立于其他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外导致下肢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在患病后,下肢动脉出现硬化,极易形成血栓,从而引起管腔出现狭窄状甚至阻塞,下肢供血不足,长时间将会出现感染或者坏死,因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导致患者致残率非常高,而且患者病发后,病情进展迅速,截止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健康产生着严重的威胁。
在中医学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归属于“脉痹”、“消渴”、“痿证”等范畴。患者发病后,长时间的消渴,患者的气血虚弱,脉络逐渐瘀阻,因而导致患者下肢出现不同程度的麻木、疼痛、乏力以及针刺与灼烧感[7]。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中,通常采用糖尿病基础健康教育,让患者严格的控制饮食和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采用胰岛素和口服常规降血糖的药物,严格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即患者的空腹血糖要小于7.0 mmol/L,用餐后2 h,患者的血糖要低于11.0 mmol/L。常规的治疗采用西药治疗,虽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长期的疗效较差。中医上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洗双足治疗。在内服中药处方中,黄芪和西洋参能够快速达到益气活血,止痛消肿;当归能够活血补血,对经络的通畅发挥着中药作用,川牛藤能够达到补肝肾、强壮筋骨的功效;天花粉味微苦,属于寒性药物,能够清热生津;蒲黄、地龙能够消炎镇痛,溶解血栓,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在中药外洗双足处方中,各种药物煎后取汁,让药物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变皮肤,直接接触病原,这样下肢血管能够在药物的作用下迅速扩张。短时间内可促使血液及淋巴循环,从而有效的改善微循环,改善下肢血液病变部位的高凝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洗双足对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治疗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对照组(53例)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并配合糖尿病安全教育。观察组(5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洗双足治疗。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为(0.77±0.37),治疗后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为(1.11± 0.42);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为(0.76±0.35),治疗后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为(0.86± 0.4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洗双足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1]刘建伟.中药内服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55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6,8(12):428-429.
[2]张舒.活血化淤中药红花、丹参等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30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10):147-148.
[3]刘瑞霞,崔德芝,阎小燕.中药综合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足(早期)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3,10(8):275-276.
[4]张珂珂,魏桂梅,刘文龙,等.中药内服加足浴联合西洛他唑片治疗老年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34例[J].中医研究,2014,5(19):376-377.
[5]刘文导,梅世伟,孟凡喆,等.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中药内服、沐足对老年糖尿病足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2(5): 308-309.
[6]农红青.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2(10):384-385.
[7]左文仁,付丽媛.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5,8(17):108-109.
[8]曹湘玲.中药内服加足浴联合西洛他唑片治疗老年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研究[J].中医临床,2014,15(11):326-327.
Clinical Analysis o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ral Administration Combined with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ZHANG Houjie
(Department of Colorectal Surgery,Xuecheng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dong Province,Zaozhuang 277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ral administration combined with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Methods 10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diabetes safety educ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ral administration combined with external wash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urative effect after treatment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ankle brachial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ral administration combined with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abetes;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vessel bi-disease;consumptive thirst; external therapy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1.024
1672-2779(2017)-11-0056-02
:杨杰本文校对:王伟
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