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富岗
(商水县委网管中心,河南 商水 466100)
新闻中不妨有点文学语言
□戚富岗
(商水县委网管中心,河南 商水 466100)
所谓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文学语言是由现实语言创造的,它必须克服现实语言的抽象性和现实性,而具有意象性和超越性。它还具有能指与所指的统一性、认知与意向的统一性、审美幻想性等特征,这些都通过具体的文学描写表现出来。文学语言可以借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段,采用生动传神的描绘等文学形式来表情达意。
文学语言重在塑造艺术形象,而新闻语言重在新闻事实。表面看来是两个毫无联系的概念,但实际上新闻是具体事实和文学语言的相互结合,缺少任何一种都会对新闻作品带来影响。通过优美的文学语言来表现,能够让读者沉浸其中,更能淋淋尽致地将情感释放出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阅读审美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不再只满足于枯燥无味的陈述,因此在新闻的设计写作中适当地融入文学语言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新闻的宣传效果和质量水平,这也需要新闻工作者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合理地运用文学语言将新闻事实表达得更完整、更真实。所以不妨让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结缘、灵活运用,从而产生更好的新闻效果。
在新闻中,运用文学语言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破解枯燥性问题。文学语言在新闻中的运用,首先要做到有深度、广度、趣味性、可读性,通过文学语言的运用,让人们在轻松中阅读或观看新闻。新闻中有很多习惯用语,受众觉得很枯燥不想看。那么,记者必须要下功夫,在自己正确理解新闻语言的同时,要用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把新闻转变为老百姓能看懂能读懂的通俗语言。
2.增加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新闻中恰当地运用文学语言,可以使新闻语言确切精当、朴实简练,摆脱其干巴巴、僵化呆板、没有新鲜感的痼疾,让受众感到很亲切,有感染力。而不是让人一读就觉得那是“难啃的骨头”“遥远的事情”。
3.使新闻作品更加形象、真实。新闻中一些场景和故事,有时并不是仅通过简单表述,就能够说得很准确、很到位的。往往加入文学语言的描述,能够让人们有更真切的感受,有更深刻的理解。
新闻界老前辈穆青在1982年的时候曾写过一篇新闻作品《“光棍村”里的欢乐》,这标题乍一看让人觉得就是一篇小说。里面有这样一段描述:“他说现在翻身了,要出一口气,找了一些光棍小伙子,一家买了一匹高头大马,披红戴花,小伙子们穿上一身的卡衣裳,戴上手表,背上收音机,哪里热闹到哪里去逛,显示他们光棍村今天的气派!哪个地方有集,哪个地方唱戏,这些光棍就骑着马,甩着响鞭,到哪里去招摇过市。”这样的语言简直把“光棍村”里的“光棍”们写“活”了,仿佛他们跃然纸上,就站在自己眼前。不禁让人们提高了阅读的兴趣,也能深刻体会到“光棍村”里的变化。
在另一篇《抢财神》的新闻作品中,穆老生动地讲述了河南省扶沟县争抢农业技术员的事情,把农业蓬勃发展和科技种田的普及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被称为“活财神”的农业技术员刘凤理被“抢”的过程,穆老写得十分传神。“有一阵子农民抢得他不敢出门,只好到处躲。农民抢不到人就抢他的被子,说‘我把你铺的盖的抢走,看你上哪儿去睡觉!’于是队与队之间又发生了被子的争夺战。从抢被子发展到抢‘财神婆’——抢他老婆。农民说,有了‘财神婆’就不愁‘财神’不回来。”这样的描绘妙趣横生,把农业技术员成为香饽饽的情景表现得十分传神。细细想来,这哪里像新闻里的语言,反倒很像在读赵树理的乡土文学小说。正是这样的文学语言让新闻作品增色不少。
穆老在《赶着黄牛奔小康》一文中也巧妙的使用了很多文学语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些县城、集镇一年一度的‘赛牛大会’上,成千上万头肥硕的黄牛哞哞直叫,场面非常壮观。选出来的‘养牛状元’胸配红花,手里高举着大红‘荣誉证书’,笑得合不拢嘴。”“王学亮穿着西服,敞开胸怀,笑嘻嘻地对记者说:‘小意思,生活还可以’”“周口的农民编了个顺口溜:‘养上2头牛,吃喝不用愁;养上5头牛,一年一层楼;养上10头牛,票子顺手流。’”
原汁原味地还原了豫东农民的欢乐喜悦和十足劲头。这样的传神之意,是仅凭新闻语言所不能达到的。
文学语言的特点在于特有的形象性、抒情性、丰富性。新闻作品一旦插上文学的翅膀,就能飞得更高、传得更远。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是产生精品的途径。正是因为运用文学语言,而使得新闻更加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引人入胜,真正地“活”起来,能更好地吸引受众的眼球。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度”,文学语言的使用不能过滥过泛、不能牵强附会,不要一不小心让新闻直接成为了小说或散文。
(编辑: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