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宝 徐永生(通讯作者) 王丽华 黄锦
上饶师范学院
青少年体质健康与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探析
李小宝 徐永生(通讯作者) 王丽华 黄锦
上饶师范学院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体育教育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而对于家长、学校这两个主体来说,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是他们关心体育教育的直接诱因。体质、健康是个人存在的基础,若是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学习和成长自然会受到诸多的限制和影响。为改善这种状况,就需要深入地了解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青少年 体质健康 体育教学 原因 教改
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不但关系到其学业以及未来的成长,还与军队国防建设、国家安全等密切相关,一国的强盛涉及到诸多的因素,青少年后备军的素质就是其中之一,而体质健康水平是青少年发展的根基所在,若是不加以重视,对我国伟大复兴、国家富强都将产生巨大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剖析了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具体如下:
进入新时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科技文化的发展更为重视,教育体质不断完善。各个阶段的学校,教学环境不断改善,体育设备、设施也日益完备,教学目标不断调整,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在这种体制下,学校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成绩、升学率上,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不尽合理,体育课程的课程时间、安排等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使学生身体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
家庭是学生学习、成长最重要的单元,在这个单元里面,学生大多数被溺爱。绝大多数家长将孩子的三餐、学业作为重中之重,对学生是否锻炼、身体是否健康等并不是太关心,甚至有些孩子养成了挑食、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正是因为家庭缺乏体育教育,家长未能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让孩子的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
在“学习至上”的社会背景下,学习被看作青少年的天职。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处的压力,让学生将学业看得最为重要,并在处理学习问题上,花费了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学生休息的时间都很少,更何况去进行体育锻炼。此外,很多学生因为从小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大,甚至存在抵触情绪,这也是导致其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
体育教育本身有自身的规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遵循体育教育的基本规律,挖掘教育精髓,具体来说,应该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善于激发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解放的是的身体,本身植根于人的生产生活,其中很多都和生活有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体育项目本身的特色,并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为其提供选择和体育运动的条件,只有让人与课合一,才能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其二,挖掘体育的文化娱乐性。体育课程本身有一定的娱乐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和时下比较流行的有氧体操、健身、跑酷等结合在一起,将其内在的文化娱乐性挖掘出来,让学生感受其更多面的魅力,爱上锻炼、健身,提升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
对于体育课程来说,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也十分重要。为了提升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就要引导其参与训练,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教师要引入多元化的体育活动,诸如田径、武术、滑冰等,将生活中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引入进来,让体育走近“生活”,让学生发现这些生活中的体育之美。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发现力之美、形之美,对于男生主要进行力之美的教育,对于女生则主要进行形之美的教育,让其通过相对应的运动形式,感受体育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让体育成为生活、学习中的一道风景。
体育存在三要素,其中不但包括教师、学生,还包括场地和设施。要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就要协调三个体育要素的关系,让体育呈现出协调的状态,发挥应有的功能。此外,为了让青少年得到应有的体育锻炼,各阶段学校应该加大在体育场地、设施上的投入,修建体育场馆,完善体育场馆功能,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在体育教学当中,应该着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让其稳定成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和特长。实际上,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和特长,若是能够加以培养,使其成为体育技能,并且保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就能使学生形成身体记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生将终身受益,形成良性循环。
青少年体育健康关乎国本,对其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深入把握其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找寻相应的解决之策,是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笔者在分析下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希望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1]迟宝华,吴延丰.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7,(24):233.
[2]曹勇.浅析基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123-125.
[3]田造轩.我院学生体质健康考核状况与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03):36-37.
[4]杨攀.基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1):96-97.
[5]周辉,王汉新.基于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