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国戏曲表演的技巧及意境的营造探索

2017-01-28 15:05傅乃云慈溪市文化馆315300
大众文艺 2017年4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中国戏曲表演者

傅乃云 (慈溪市文化馆 315300)

刍议中国戏曲表演的技巧及意境的营造探索

傅乃云 (慈溪市文化馆 315300)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古老的戏剧之一,是一门集音乐、文学、舞蹈表演、美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态,它在历史的凝聚和升华之下,形成了以“诗”为主体的审美模式,散发出“诗”一般的意境和神韵,也被人们称誉为“剧诗”,以意境的创设为中国戏曲表演的核心和灵魂。通过中国戏曲表演人员的表演技巧展示,通过时空境象的生动描绘,可以将情与景高度融合,创造和浓缩成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富于生命律动的艺术境界。

中国戏曲;表演;技巧;意境

中国戏曲表演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和艺术形态,它的意境之美散发于戏曲表演的不同领域之中,融入在戏曲表演的美轮美奂的表演之中。通过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之美的创造,可以使欣赏者感受和领略到以虚带实、以形传神的写意化表达,能够在戏曲表演者的表演技巧的应用之下,体会到情景交融、言尽而意无穷的诗意化场景之中,更为深刻而透彻地感悟到中国戏曲艺术的意境之美。

一、中国戏曲表演技巧的涵义及特征

中国戏曲表演技巧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层面来加以理解,从广义的层面来看,戏曲表演技巧包涵诸多的内容,如:表演者的表演、乐队的伴奏表演、动作排练表演等,这些因素都对戏曲表演技巧有较大的关联性。从狭义层面来看,戏曲表演技巧着眼于戏曲表演者对戏曲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戏曲表演者的武打动作、翻滚表演、水袖表演等方式,实现对戏曲艺术形象的塑造。

戏曲表演技巧具有独特的表演特征和风格,主要体现于戏曲表演技巧的程式化特征,并可以概括归纳为“四功五法”,其中:“四功”主要是指唱、念、做、打;“五法”则主要是指戏曲表演者的手、眼、身、法、步等。

二、中国戏曲表演的技巧在戏曲艺术形象中的塑造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需要戏曲表演者坚实的功底,要以“四功五法”为基准,在刻苦练习和表演之中,塑造出戏曲艺术的不同形象和角色,更好地使戏曲艺术欣赏者领略到戏曲艺术的内在魅力。

1、“唱”对戏曲艺术形象中的塑造

在戏曲表演艺术之中,表演者的“唱”的表演技巧尤为重要,它具体表现为戏曲表演者的唱腔技巧,通过戏曲表演者的字正腔圆、发音准确的演唱技巧,可以使观众对戏曲艺术的人物艺术形象有所了解。并且,在不同的戏曲艺术形象之中,不同流派的唱腔也不尽相同。如:老旦角色的戏曲表演者通常运用本嗓,并给人以婉转迂回的唱腔意味;老生角色的戏曲表演者的唱腔技巧,则要相对厚重和踏实;小生角色的戏曲表演者的唱腔技巧,则是采用与老生相对立的唱腔技巧和方式,他主要是运用假声的唱腔技巧和方式。

2、“念”对戏曲艺术形象的塑造

这主要是指戏曲表演过程中的念白,它与“唱”相协调,并以“唱”为主要形式,“念”为补充和辅助,用于对戏曲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在“念”的表演技巧的运用过程中,可以采用以民间方言为基础的念白方式,这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维相适应,为观众所喜爱,因而也被称为“散白”;还可以采用“韵白”的表达方式,用具有韵律特征的“念”的技巧,表达出戏曲人物的内在情感和思想。这两种不同的“念”的技巧运用,都需要有音乐的伴奏,并与人物的内心情感相吻合。例如:在戏曲《七品芝麻官》之中,表演者就通过“念”的技巧,表达出戏曲人物唐城的内心愤懑和不平之心;在戏曲《秦雪梅》之中,表演者运用“念”的表演技巧,传递出戏曲人物的内心悲伤与哀怨。

3、“做”对戏曲艺术形象的塑造

“做”的表演技巧主要是指表演者的形体动作和姿态,是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在戏曲表演者的手、眼、身、法、步的五法之中,运用特定的技巧作为根基,以增进欣赏者对戏曲人物的理解。如:“走碎步”的“做”的表演技巧,就可以极其形象而生动地描述和刻画出戏曲中少女人物的内心娇羞与喜悦之情;“跪步”的表演技巧,则可以极其灵动地表达出戏曲人物内心的挣扎状态。

4、“打”对戏曲艺术形象的塑造在戏曲表演艺术之中,“打”的表演技巧主要融合了中国武术、翻滚等内容,一招一式均是专业化处理的武打动作,并隐含有舞蹈化的趋势。在“打”的表演技巧之中,主要有“把子功”和“毯子功”两种,通过这两种表演技巧,可以使欣赏者观赏到戏曲中人物的对打表演和其他动作表演,更好地沉浸在戏曲艺术的氛围之中。

三、中国戏曲表演的意境营造

1、营造具有写意化特征的时空表演

在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之中,逐渐形成了虚实相生、重神轻形的审美风尚,由此也引发了中国戏曲表演与西方戏剧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戏曲的表演艺术之中,追求以虚带实、以形传神的写意化表演,它不受西方戏剧的“三一律”的法则约束,可以实现舞台表演时空的自如转换,具体表现为:

(1)时间上的变换。在中国戏曲的意境创设之中,时间是不受限制和拘束的,可以是白天或黑昼,可以将时间进行压缩。例如:在中国戏曲艺术《水浒记》的《坐楼杀惜》一折之中,就展示出变化较大的时间转换,由白天到黄昏、深夜、黎明时分等,可以说具有较大的时间跨度。

(2)空间上的转换。在中国戏曲的意境创设之中,还可以进行空间上的自如转换。例如: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之中,舞台布景变化不大,然而却可以通过表演者的曲词唱腔表演、念白表演和程式身段等,感受和体会到流动的“十八相送”的空间景象。

2、采用戏曲表演道具的写意化创设

在中国戏曲表演之中,不同于西方戏剧的写实的再现手法,而是追求虚拟的写意手法,其表演道具的创设也具有写意化的特征。例如:戏曲表演中的方桌、方椅,就可以代表不同的场景。船桨就寓意为划船,马鞍就代表骏马等等,由此可见,在戏曲表演的意境创设之中,表演道具极其简单而有限,可谓“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

3、戏曲表演的写意化创设

在中国戏曲表演之中,表演者通过表演的写意化创设,可以使欣赏者领略到戏曲艺术的风采,戏曲表演者主要是依循程式化、舞蹈化的身段,实现写意化的表演情境创设,如:豫剧的《抬花轿》就以表演者扎实的表演功底,使人们感受和体会到戏曲中人物的上坡、下坡、跳沟、过滩、急转弯等场景。在京剧的《三岔口》的“夜斗”之中,就可以使观众领略到各种虚拟化的表演动作,可以使观众恍如在黑暗中“上马下马”“上楼下楼”“穿针引线”等。

四、结语

中国戏曲表演极具特征和意象化风格,在戏曲表演者的“四功五法”的表演程式之中,可以让观众领略到戏曲艺术人物的内在情感和思想,还可以通过意象化的情境创设,感受和体悟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达到了戏曲艺术的言尽而意无穷的诗意化表达。

[1] 李玉昆. 简论戏曲表演技法中“五法”的特征与运用[J]. 戏曲研究. 2013(02)

[2] 余亚飞. 试论中国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J]. 艺术研究. 2015(01)

[3] 李彦楠. 浅谈戏曲表演中的唱、念、做、打[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3(06)

[4] 唐玖福. 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运用研究[J]. 大众文艺. 2016(22)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中国戏曲表演者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手称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