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佳 (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750002)
论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
李 佳 (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750002)
在舞蹈表演中,演员在台上展现的不仅仅是舞蹈的本身,更要将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传达给所有的观众。舞蹈演员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和创新的理念,对舞蹈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才能体现舞蹈作品的灵魂,将舞蹈展现得更加有魅力。
舞蹈表演;情感;灵魂;二度创作
舞蹈是人类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门艺术,其要求舞者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将头脑中的舞蹈意象以生动的物态形象展现出来。想要将舞蹈完美呈现出来,舞蹈演员必须在保证舞蹈原有的基本形态不变的前提下,对舞蹈产生自己的理解和处理,并结合作品的人物形象、表现主题和意境等内容塑造鲜明的舞蹈形象,即对舞蹈进行二度创作。一个好的舞蹈演员,不仅每次的表演状态不同,在外在形式上也有着细微的差别,同时也会逐渐融入角色,与角色合二为一,直至让观众觉得他就是“他”。
在二度创作过程中,舞蹈演员需要充分理解所展现舞蹈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并通过演员的肢体诠释人物形象,赋予其灵魂,使整个舞蹈更加活灵活现。因此,在舞蹈表演中融入演员自己的二度创作具有强大的艺术价值。
(一)二度创作使舞蹈表演更具说服力
对于舞蹈表演而言,如果演员只具备作为一名舞者的基本能力,那么,其表演即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也无法让观众全面掌握演员的舞蹈所想要传达的意义。而具备二度创作能力的舞蹈演员不仅能够将舞蹈的基本要求表现出来,还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舞蹈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准确而完美地展现出来,将观众引入意境之中,增强舞蹈表演的说服力。
(二)二度创作使舞蹈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将情感与表演加以结合十分考验舞蹈演员的表演功底。如果演员无法将自身情感加以表现,那么整个舞蹈作品便会失去生命力,枯燥乏味;如果演员在情感表达中用力过猛,又会使舞蹈显得浮夸,矫揉造作。要想完美表达舞蹈作品的情感,舞蹈演员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境,将舞蹈作品进行深层次的二度创作,准确融入感情色彩,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观众的联想与想象,出现创作高潮,达到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一)具备一定的基础业务能力
舞蹈演员需要加强自身的基本功训练,而这需要可塑性很强的身体素质。除了身体本身要具备灵活、柔软、有韧性外,还要具备旋转、跳跃、翻滚等舞蹈技巧,以及对速度和美感的控制能力,以达到自身的表演达到最高境界,适应各种活动和演出。这些都是舞蹈演员进行二度创作的必备条件。一般而言,需要舞蹈演员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强壮的身体素质。柔软的身体条件是舞蹈演员必备的。这样身体条件可以帮助舞蹈演员灵活旋转和跳跃,是舞蹈演员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其次,有扎实的基本功。舞蹈演员在平时要多加练习,以优雅的身子和华丽的舞姿,凸显自身的气质,从而更加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有了这两方面的基础,舞蹈演员才能在表演过程中,进行娴熟的把握与调整,将舞蹈的情感表现到位,带给观众良好的精神享受与心智的愉悦。
(二)要有一定的舞蹈文化素养
舞蹈不仅只是简单的手舞足蹈,更是一种文化。在每一种舞蹈的背后,都包含着爱情、憎恨、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诸多内容,仿佛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舞蹈演员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此为基础,对舞蹈进行二度创作的发掘,让舞蹈不再只是单纯的动作表演,更是对文化的一种展现与传承。文学书刊的积累虽然不能提高表演者的身体技巧,却是舞蹈演员进行二度创作的良好助力,能够帮助舞蹈演员提高个人艺术修养。比如网络文学资源、生活文学资源等,都能够丰富舞蹈演员的情感世界,帮助他们去感受生活经历中无法涉足的某个领域,这对加强整段舞蹈的控制力以及感染观众的情绪方面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一些古典舞的表演过程中,常常需要舞蹈演员能够神形兼备地传达出舞蹈作品中古代文人精神气质和风韵。这时,如果舞蹈演员有一定的历史典籍和文艺作品的积累,便能轻松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精神气质进行分析和了解,从而顺利完成对舞蹈作品的二度创作。
(三)积极参加舞台实践
舞蹈演员在经过一定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后,有了较强的基础与能力,此时需要多参加舞台实践,在演出中将自己对作品的深刻体验和所学技术技巧相互融合,赋予人物形象恰当的情感,并通过肢体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然而,很多时候,舞蹈演员真正的演出场次的数量非常少,加上排练场与舞台有较大差异,演员极易受舞台场地、灯光以及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不知道如何借助舞台充分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情绪去调动与感染观众。如此一来,舞蹈演员很难将动作及情感把握好,更不要谈进行更高层次的二度创作了。所以,对于舞蹈演员而言,积极参加舞蹈演出是实现二度创作的关键。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困难,解决困难,才能在不断的尝试中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镇定能力以及对舞台和舞蹈的驾驭能力,才能以此为基础提高二度创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表演过程中,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作品不一定要拥有华丽的动作表现,但必须要有真情实感,将舞蹈形象进行真实、生动的展现,实现与台下观众心灵的沟通。
(四)关心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生活与艺术不分家,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在生活中提炼与升华出来的,舞蹈也不例外。无论多么华丽的舞蹈表演,都是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对舞蹈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舞蹈演员必须在保持相应的原则的基础上,将舞蹈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探究每一个动作所表达的含义和与生活的关系,在其中加入生活的元素,让自己的舞蹈演出与时俱进。比如,舞蹈作品通常有着广阔的题材领域,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需要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准确把握不同的角色形象,赋予其灵魂与生命力。这时,舞蹈演员对生活知识的积累和储备便会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财富,那些在生活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个性特征,能够为舞蹈演员的表演增添感染力,提升创作才能。
无论何种舞蹈,在表演过程中,即便是不同的舞蹈演员,观众也能够感受到相同的情感体验。这是因为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并不会受表演者太大影响,其内容才是舞蹈的精髓。那些能够将二度创作和舞蹈进行高度结合的舞蹈演员,正是对舞蹈的表达实现了动作与精神的高度统一,才将舞蹈的魅力完美展现了出来。因此,舞蹈演员既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还要积极参加舞台实践,配合生活中的感悟与体会,提升自身的创作思路,并将自身的想法融入到舞蹈动作中,在二度创作中把舞蹈作品中的美与情感通过舞台淋漓尽致地进行表达, 如此才能实现自我的提升,完美诠释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
[1]田莉巍.论舞蹈演员二度创作中的形象塑造[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3).
[2]陈超.浅谈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以剧目《谢公屐》为例[J].都市家教月刊,2013(5).
[3]邹洋.论舞蹈演员对舞蹈作品的二度创作价值关键[J].祖国,2013(12).
[4]刘囡囡.论舞蹈演员二度创作中的形象塑造[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