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新 (邵阳学院图书馆 422000)
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傅立新 (邵阳学院图书馆 422000)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近年来对人们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等的影响不断加深。而图书馆想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深刻进行管理革新。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下谈论了图书馆现阶段面临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其应对策略,以期给予相关领域人士参考与借鉴之用。
大数据背景;图书馆;面临问题;应对策略
大数据时代这个概念是在2011年肯锡的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在计算机领域方面都花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来研究此概念。最典型的便是2012年奥巴马政府出台的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此项计划的宣布标志着大数据时代概念将会被推向世界各地,更多的人都将意识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一)缺乏必备的大数据思维
现阶段图书馆还处于比较传统的发展状态,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数据图书馆的转型还存在阻碍。从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大数据概念的出现时间还比较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大数据方面还存在必备思维缺失问题,图书馆转型的推动力不足。毫无疑问,大数据时代会将社会推向密集型数据处理的时代并促使人们在庞大的数据里面寻出自然规律、社会与经济规律等。人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影响下,无论是思维模式,还是生活方式都有了不小的改变。而拥有海量数据的图书馆在大数据技术快速革新下缺失大数据思维直接阻碍了自身大数据业务的发展。这也是由于图书馆高层管理人员尚未形成从战略层面思考大数据图书馆创建和发展的创新理念。其次馆内工作人员缺乏大数据思维模式同样阻碍了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业务拓展的步伐。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大数据技术缺乏
现阶段图书馆拥有海量数据并且还在不断增多,数据的种类与数量正不断加快超越纸质学术资源的步伐,发展成图书馆馆藏的组成内容。而在图书馆中高效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与之相应的基础设施更是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问题。究其缘由,图书馆存储能力与计算能力远远跟不上数据量的增长速度,二者在发展步伐上存在显著差异,图书馆数据中心现有的技术难以适应大数据应用要求,满足不了知识服务的需求。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推进图书馆的成功转型必须要健全图书馆内部机构中的知识服务构建。除此之外,在图书馆常规分析方面,现有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难以适应种类繁多的数据需求,为异构数据的处理分析带来了极大挑战。并且,现有的图书馆基础设施规模也难以适应迅猛变化的数据重量和类型的需求,为了适应大数据的要求即必须大力增加图书馆的投入成本和运营成本,以便实现高端服务器的计算机集群转换。由此可见,无论是基础设施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已经无法达到大数据图书馆建设提出的要求。
(三)缺乏人才
在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下,图书馆无论是从管理模式还是服务方式方面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而且我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将数据转化为信息与知识的速度和能力作为主要依靠点,但是这种依靠点在很大程度上受数据人才培养的限制。尽管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经小有成效,传统结构化数据库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仍然严重缺乏具备异构化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的大数据人才。除此之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面临的重要挑战还有维护信息的安全性和个人隐私。
大数据时代来临对图书馆产生的影响不可谓不深,想要在大数据背景下获得生存与发展,传统运行模式的摒弃是必不可少的,以此才能与大数据时代发展相符合。更是需要从创建图书馆大数据战略、培养大数据人才等方面着手,更新图书馆的运行模式,打造符合大数据时代背景的新型图书馆。
(一)建立战略
大数据图书馆的创建属于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一项具有动态特征和如持续发展要求的庞大系统工程。在大数据技术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首要的便是创建大数据战略,并依据战略要求结合现代战略管理思想做好顶层设计,为图书馆向大数据方向转型奠定基础,提供战略指挥。
具体而言,图书馆在进行转型时首先要统筹全局,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局部计划之间关系,站在战略制高点,立足实际,准确定位其大数据角色,然后根据图书馆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经济发展状况、服务范围等建立细化的实施策略。在考虑图书馆自身和周边因素时最好遵循层级管理方法的相关要求,先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再将其量化,以构建出操作性强的大数据体系模型和知识服务体系模型。其次,在成立数据管理部门时,需要将其落脚点置于服务上,并将所有服务的投注力放在数据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方面,深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除此之外,图书馆还需要把大数据贯穿于服务业务之中,革新传统被动的服务理念,树立起主动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方式。从而促使图书馆在大数据背景下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二)开发并引用大数据技术
数据规模、活性、数据分析挖掘以及运用能力等在大数据背景下对图书馆的竞争力存在很大影响。在图书馆转型发展过程中,传统定性、定量分析已经难以达到大数据分析提出的要求,因此也就是需要合理引入大数据技术,破除技术瓶颈。比方说,Hadoop作为具有特别优势的大数据储存管理系统,其能够根据客户的数据规模变化情况,对其提供可靠地、系统的处理方法。其次,数据挖掘技术经过利用人工智能、统计学等众多技术并能够从海量的、存在噪音的、多元异构的实际数据里面提取隐性潜藏的价值信息。
(三)培养人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求现当代社会人才必须同时具备数据和统计学等方面知识背景,只有这样的大数据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培养大数据人才也就成为图书馆目前面临问题的重要解决渠道。比方说,图书馆系统应该快速革新理念,增大馆内工作人员培养方面的投入,尽可能快的培养出和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业务要求相符合的大数据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而图书馆培养大数据人才与企业一样,都需要密切其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在高校和图书馆合作过程中培养其所需要的人才,以实现图书馆的成功转型。图书馆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合理借鉴这样的联合培养模式,以此增快大数据人才的培养速度。
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动下,我国已经迈入大数据时代。因此高效运用开发数据资源也就成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而图书馆作为存储知识信息的重要场所,更是面临极大的挑战。近年来,大数据甚至由商业行为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上,我国社会各层面、各领域都将开始重视起了大数据的重要性。这对图书馆行业更是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而图书馆信息化与数据化的不断建设,促使图书馆初具大数据特征。为了更好的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特征,图书馆创建大数据战略思想、应用大数据技术、培养大数据人才是极为必要的。
[1]叶晓冬,夏晓玲.数字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索[J].情报探索,2015(01):96-99.
[2]吴楠.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才智,2014,33(26):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