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工匠精神”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探析

2017-01-28 09:07徐松玉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4期
关键词:大国工匠精神工匠

徐松玉

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

培育“工匠精神”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探析

徐松玉

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

培养大国工匠,让中国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世界的质量标杆,这是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利用自己的课堂有的放矢的进行“工匠精神”的教育,调动学生潜在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基础上自觉地践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语文教学;文化底蕴;职业教育;传承

近年来,“工匠精神”一词随着李克强总理的第十二届政府工作报告而“大热”,世界上许多制造业强国用“工匠精神”创造了经济上的辉煌,我们逐渐意识到从粗制滥造到大国制造之间,只隔了一个“工匠精神”的距离,没有“工匠精神”,大国无以崛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中,却始于职业教育,始于文化的积淀,“工匠精神”应从学校抓起。培养德艺双馨的大国工匠,让中国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世界的质量标杆,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

一.“工匠精神”的教育要融入日常教育中

全国上下都在谈论“工匠精神”的今天,学校也在谈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看似走进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其实不然。笔者与学生交谈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工匠精神”这个词虽然很熟悉,也能讲出几个大国工匠,但对其内涵知之少,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会成为工匠,不需要工匠精神;有的学生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工作怕苦怕累,不愿意多学习。种种迹像表明,“工匠精神”未植入学生的灵魂,学生缺乏践行工匠精神的意识和自觉性。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职业教育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工匠精神的核心:“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牢记心间,并付之于行动,这是每位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二.培育“工匠精神”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

我国的职业教育和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不同,来职校学习的学生相对学习成绩较为薄弱,对学习不是特别感兴趣,职业教育中也会偏重实践技能课,忽视了基础课,基础课的老师甚至也会认为“工匠精神”的培养主要在于技能指导教师。其实,成为大国工匠的基本条件除了精湛的一技之长外,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两者缺一不可,这也是学生人生航向和事业腾飞的双重保证。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语文教学在培育学生文化底蕴的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语言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学生目视其文,涵咏其味,意会其理,长期的耳濡目染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同时,受到优秀文化熏陶,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又能培养其文化精神。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为培育“工匠精神”服务。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里如何将语文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提高学生人文底蕴,培养大国“工匠精神”,这是每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和学习的。

三.挖掘语文教材的文化内涵,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

在我国,“工匠精神”源远流长,语文教材中不乏有“庖丁解牛”、“卖油翁”这类经典故事。但是,传统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学科工具性、知识性的特点,而忽视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忽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语文教材不仅蕴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工匠精神不能仅存于书本和记忆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古代匠人们对话,唤醒记忆中的工匠精神,让之得以传承。

以《景泰蓝的制作》一课为例,这是一篇比较枯燥的说明文,语文教师同样可以通过挖掘教材内涵,将“工匠精神”的教育渗透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会把教学重点放在景泰蓝制作的工序和说明方法上,落脚点在语文的知识性上。笔者在设计此课时,落脚点放在“工匠精神”的内涵上。授课时,笔者通过声音、视觉让学生感知景泰蓝的典雅、美丽的同时点拨学生关注手艺人的高超技艺,进而引发学生对如何锻就高超技艺的思考,以此切入“工匠精神”这一主题。教学中又设计了“寻找手工艺人”环节,介绍一些大师为了手艺的传承和创新,一生都在为之努力、为之奋斗,大师们传达的除了技艺,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这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所有的感官,加深了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工匠精神”的传承有赖于传统文化的熏陶,一堂课或许不能改变什么,但如果我们教师能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用心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文化的熏陶,注重学生思想观、价值观的养成,“工匠精神”必将根植于学生的心间。

四.“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人以知识,更是要提高学生内在的修为,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感受力,从而更好地认知自己并且不断地提升自己。学生常有这样的疑问:“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一些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工匠精神”是否会过时呢?”。教学中,教师要将“工匠精神”与时代气息相结合,加强对当今大国工匠的解读,传授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运用文化的力量,引起学生的兴趣,获得学生的认可,在授课的同时达到育人之效。语文教师要在课内与课外共同创设与工匠精神传承相适应的环境氛围,调动学生潜在的情感体验,达到自觉内化之功。只有这样,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才能一直延续下去。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母语教育绝不是识多少字,背多少词,做多少练习,写几篇文章,而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民族情结的感染。”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工匠精神”的内涵,使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民族自信心,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育“大国工匠精神”所必须的。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借助传统文化让“工匠精神”在学校教育中传承。语文教师利用自己的课堂有的放矢的进行“工匠精神”的教育,不仅是对教学的负责,也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对国家民族的负责。

[1]职业教育尤重“工匠精神”.人民日报,2016年3月24日

[2]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的渗透[A].职业教育,2017年3月

猜你喜欢
大国工匠精神工匠
90后大工匠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工匠神形
大国气象
工匠赞
致敬!老工匠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