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崇东
(河套学院体育教学部,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田径运动是我国髙校体育教学的基础,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目前,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田径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逐一涌现出来,田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所处的困境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前,我国高校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与我国现阶段高校田径教学改革背道而驰。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也没能把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和整体素质作为目标,没有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和需要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而是过份注重对学生田径技术动作的了解和掌握,导致学生没有充分体验到田径运动带来的快乐,影响了他们学习田径的兴趣。教师没有将“健康第一”的田径教学指导思想和健身教学的理念传递给学生,而是一味地将枯躁的田径知识强加给学生,这给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学生渐渐地对田径运动敬而远之。
我国越来越淡化金牌战略意识,这显然为我国田径运动的开展带来巨大的好处。而目前我国高校田径教学依然沿用过去陈旧的、强调以竞技运动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过分重视对学生的跑、跳、投等技术动作的教学,忽略了田径运动本身的健身教学作用。固化的田径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学生对田径各项技术动作理解的差异,不仅影响了田径教学质量,也导致了学生运动能力难以得到发挥和发展,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教师只强调对田径项目的技术性解读,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味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久而久之,使学生对此教学组织形式产生了抵触。此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强行灌输课堂教学内容,使田径教学的娱乐性和游戏性缺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高校田径课程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应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田径教学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田径项目主要以竞技性观念为指导和以技术性动作为学习内容,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实用性不强,忽略了田径本身的健身作用,一直在竞技性教学框架里原地打转,无法取得更大的突破。田径教学内容过于强调项目的竞技性和技术性,并没有对技术和技能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做出强调。学生对于这种竞技性田径教学无法适应,更不愿从心里认真学习田径项目的技术性动作,他们认为,这种教学内容枯躁乏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学习的难度上始终没有很大的提升,以至于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无法运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超越了自己身体能力的极限,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举国体制的金牌战略影响了很多人,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和思维一直停留在传统的竞技性教学和训练中,无法突破其思维方式,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直接影响了田径教学的改革,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束缚在了传统竞技性观念中。尽管各国体育交流增多,但是我国高校田径教师依然没有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依旧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培养思维,在这种田径教学的培养模式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无法展示出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新水平。同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使学生的运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而且教师应结合田径项目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的挖掘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田径学习的兴趣。
我国高校田径教学考核评价,即简单地通过测量的数据来反应学生对田径技术的掌握程度,这种方式定量化,只重视学生的最终成绩的达标结果,忽略了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限制了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的兴趣。另外,这种教学考核评价过于片面,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对田径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而且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身能力提高状况的考察。由于学生个体的身体素质差异,这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无法通过田径教学考核,从而放弃田径课。田径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僵化,没能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只以教师的评价体系为主,忽视了学生自评与互评的作用,完全体现不出学生田径成绩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的体育交流增多,体育理念相互渗透。我国高校不断开展田径教学改革,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高校田径教学理念,结合自身国情和学生身体素质进行高校田径教学改革。我国高校田径教学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其要求和目标合理设置和安排田径教学计划和内容,打破过去僵化的教学模式,将田径运动的竞技性与教学模式的趣味性相融合,最大程度的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使学生身心得到锻炼,不仅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也拥有坚韧的意志品质。高校的田径教学内容应根据大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同时,高校还应宣传田径运动的健身性和趣味性,使教学课堂获得更加轻松的气氛,学生在这样愉快的气氛下,能够很好的吸收田径教学内容,这为以后学习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必须体现在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等形式上,单纯地改变其中一项是无法使教学模式得到根本的改变,所以,需全面的创新田径教学模式:(1)将课程的内容落实好,基础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会将田径教学的健身作用完全体现出来。(2)教学方法应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田径项目本身的特点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兴趣;(3)田径教学手段要具有多样性,结合田径项目的特点,充分体现娱乐性和趣味性,时刻以健身为主要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兴趣。(4)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学习的环境,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在不影响课堂纪律和他人时,释放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优化高校田径教学内容,摒除传统陈旧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对田径项目全新的视角。除了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之外,还应传授学生应用田径运动、增强体质的健身方法。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根据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应结合田径本身的项目特点,向学生传授一些田径健身的实用知识,这包括科学锻炼的方法及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的方法等。田径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能够培养学生运用各式各样手段进行健身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校田径教材要按照学生发展的动态水平,根据田径运动知识点的多寡与难度,将田径运动技术中最基本、最主要、最生活化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按难度的高低将其进行分解,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序列,引导和促进学生在自己实际的动态发展水平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动态难度的阶梯上达到教学与训练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其教学观念的改变直接影响着田径教学的改革力度和未来发展方向。教师必须时刻谨记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破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加强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知识的运用,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的田径教学理念,掌握田径教学的方法和规律。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了解,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田径教学,在不断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之时,还应培养学生对田径项目,乃至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利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为学生全面讲解田径项目的技术动作,利用优美和正确的示范动作姿势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陈旧的教学评价体系已无法适应现在的高校田径教学,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重新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摆脱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树立多维度、多方位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必须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改变过去只重视终结性评价和主观评价的观念,不仅将学生的运动成绩纳入考核体系,而且还应将学习的态度、意志品质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进一步丰富评价体系,这使教学评价体系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更为公平。规范良性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很多反馈信息,一方面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督促他们努力刻苦学习;另一方面使学生看到学习田径的乐趣所在,避免了学生在看到自己的不足时气馁,又激励了学生的求知欲。
田径运动素有“运动之母”之称,田径教学改革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高校体育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我国高校田径教学依然问题重重,在教学模式上缺乏创新,教学内容陈旧,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不规范和忽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阻碍了我国田径教学改革的步伐。我国高校田径教学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自身综合能力,全方位地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深入田径教学改革,为高校体育改革更好的服务。
[1]周天华.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81-82.
[2]郑星,杨学军.阳光体育背景下的高校田径教学[J].黄山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