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决策视角下的贫穷

2017-01-27 23:00刘家欢高申春
心理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被试个体状态

刘家欢 高申春

(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长春 130012)

行为决策视角下的贫穷

刘家欢 高申春

(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长春 130012)

传统对于贫穷的研究要么基于一种特质主义,认为贫穷是一种特质属性;要么基于一种文化主义,认为存在所谓的“贫穷文化”。当代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提出一种认知主义的观点,强调“贫穷思维”。本文从物质资源稀缺、个人相对剥夺感以及主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三个维度呈现了该领域对于贫穷的研究,并提出未来在揭示冲突性结果所存在的相同机制上可能的发展方向。

贫穷;稀缺思维;物质资源稀缺;个人相对剥夺感;社会经济地位

贫穷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期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一般而言,对于贫穷有两种观点:一是特质主义的观点,认为贫穷是一种特质属性;二是文化主义的观点,认为存在所谓的“贫穷文化”,进而产生一种“贫穷陷阱”[1]。当代随着认知主义的发展与行为决策研究的兴起,出现了第三种对于贫穷的看法,即认为贫穷是人们社会认知的产物,即“贫穷思维”[2]。基于此,众多的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维度:一是物质资源的稀缺,二是个人相对剥夺感,三是主客观社会经济地位。

1 物质资源的稀缺

经济学上假定了一种普遍稀缺的观点,即认为资源是有限的,人们都处于一种普遍稀缺之中。而心理学上的稀缺(scarcity)主要是一种稀缺感,即相对于自己的需求而言,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无法予以满足的知觉和认知。而这种物质资源的稀缺感在穷人中是普遍存在的。Mullainathan和Shafir认为,物质资源的稀缺感产生了一种 “稀缺心态”(scarcity mindset),这种稀缺心态改变了人们的知觉、注意、认知及决策[2]。

1.1 稀缺与知觉

知觉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的。有研究发现,人们内在的稀缺状态对于其大小知觉会产生影响:穷人家的小孩比富人家的小孩知觉出更大的硬币尺寸。

稀缺对于知觉的影响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还涉及心理知觉。Shah和Shafir的研究表明,稀缺会造成人们更稳定的价值知觉,使得他们更少地受到情境效应 (context effect)、可得性账户效应(availability account effect)及比例性思维(proportional thinking)的影响。他们利用了经典的beer-on-thebeach场景,要求被试对在两个场景下购买啤酒给出一个价格[3]。结果表明,较低收入的被试相较于较高收入的被试更少地受到情境线索的影响,在两个场景中给出的啤酒价格更为一致。至于其所潜在的机制,Shah和Shafir解释说,处于稀缺状态的人们形成了自己内在的价值尺度,他们不像未处于稀缺状态的人们一样根据情境线索来对商品进行估价,而是根据其自身构建的价值尺度来估价。

1.2 稀缺与注意

稀缺会将我们的注意导向我们所稀缺的东西。我们在饥饿的时候更容易注意到周围的食品店,在口渴的时候更容易识别出与饮品相关的词汇。物质资源的稀缺同样如此。Mullainathan和Shafir对正要离开超市的人们调查发现,那些较贫穷的被试比那些较富裕的被试能更好地说出其刚刚购买的商品价格;而向其询问出租车的起步价时,那些较贫穷的被试回答的正确率高出那些较富裕被试的两倍[2]。稀缺使得我们目光和思维都转向那些我们所稀缺的东西、未满足的需求。

1.3 稀缺与认知

认知能力(cognitive capacity)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和执行控制力(executive control)。Mani等人对印度甘蔗农民的研究发现,稀缺会损害其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从而降低其认知能力[4]。他们分别在这些农民甘蔗收获之前和甘蔗收获之后对其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农民在甘蔗收获之前的流体智力及执行控制力要显著低于甘蔗收获之后。

1.4 稀缺与偏好、决策

稀缺改变人们知觉、注意、认知的一个结果就是影响人们的偏好与决策行为。Sharma和Alter的研究发现,在让被试选择吃M&M巧克力豆时,经济上具有剥夺感的被试比不具有剥夺感的被试消耗了更大量颜色稀少的巧克力豆[5]。Nelson和Morrison的研究发现了一个相似的效应:那些感到贫穷或者饥饿的男性比那些感到富裕或饱足的男性更偏好较重的女性。另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对于热量的渴望增加了对经济资源的渴望,而对经济资源的渴望同时也增加了对热量的渴望[6]。这些研究似乎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一种形式的稀缺感似乎可以通过对其他稀缺事物的寻求来得到弥补与平衡。

在决策上,似乎很难用理性或非理性来衡量处于稀缺状态的人们。在做购买决策时,他们会仔细地衡量产品的价格,并依据其自身内在的价值尺度和可能会因此所作出的权衡来行动[7]。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容易表现出更为陡峭的时间贴现率[8,9]。Haushofer和Fehr提出,时间贴现与收入之所以会呈现出一种反比关系,其机制在于穷人更容易受到负收益冲击(negative income shock)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对其伤害远大于富人。为尽量避免这种负收益冲击,穷人会更大程度地贴现未来[7]。

2 个人相对剥夺感

个人相对剥夺感与稀缺感的不同在于,稀缺感所比较的客体是自己的需求与自己所拥有的能够满足需求的资源之间的比率,而个人相对剥夺感则是根源于跟一些所指对象(他人所拥有的类似的东西)相比,自己被剥夺了理想的以及应得结果的信仰的一种憎恨和不满的感受[5]。对于个人相对剥夺感的研究是以这样一个假设为出发点的:个体具有一种将世界知觉为公平的心理需求,从中他们能够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但当人们的这种基本信念遭到动摇时,有可能会导致不确定与不安全感,为应对这种威胁,他们有可能会展现出更为陡峭的时间贴现率,对外部事物(如物质财富)的追求以及更强的赌博驱力等。在当代商业社会,贫穷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相对于社会群体中的其他人的相对剥夺感。

Blalock的研究发现,彩票销售额随着贫穷率的增加而增加[10]。Callan和Shead的一项研究将这种相关性证实为一种因果关联。他们以被试所报告的过去6个月的平均月收入、月均非可支配性开支为基础,计算所谓的“相对可支配收入指数”(CDI)来对个人相对剥夺感进行操作,并检验其在随后的时间贴现及购买彩票中的行为。结果表明,那些被诱发了个人相对剥夺感的被试相较于没有诱发个人相对剥夺感的被试具有更为陡峭的时间贴现率,以及更强的赌博冲动[11]。

Zhang,Tian,Lei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人相对剥夺感会促进一种物质主义取向[12]。他们设定了一个“森林管理博弈”场景来操纵被试的个人相对剥夺感,并随后自我报告其在多大程度上希望获得比别的公司更高的利润及预计其他公司在多大程度上会在今年砍最大数量的树。结果表明,被诱发个人相对剥夺感的被试会更希望获得更大的利润,展现出更高的物质主义倾向。

3 主观或客观社会经济地位

在当代的商业社会,客观的社会经济地位总与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密切相关。而主观的社会经济地位则指的是与社会中他人相比对社会等级知觉的个人解释,即个体在社会中相对地位的长期知觉。有研究表明,主观的社会经济地位感会产生与客观的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行为相似的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在诱发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感时更为显著。

3.1 社会经济地位与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由个体所保持的关于自我的目标、属性、动机和信仰组成,它根据自我价值、文化规则、社会环境以及出现的对自我的社会威胁而改变。对于社会经济地位和自我概念的关系的研究主要从个体对威胁的警觉这一角度出发。

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所面临的无数的威胁应当会激活研究者们所称的威胁探测系统,它使得有机体去适应性地响应物理、社会生存相关的威胁[13,14]。

Kraus等人认为,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的自我概念更多且更容易受到威胁,因此他们对于威胁会更加警觉,并具有更低的个人控制感,从而产生一种亲社会行为倾向以应对这种威胁[15]。有研究表明,相较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而言,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在探测他们朋友的威胁性表情时更为准确[16]。而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也自我报告了更高的不信任及敌对性的长期水平[17]。

3.2 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活史策略(life history strategy)

生活历史理论假定人们在对有限资源进行分配时都会面临基本的权衡。生活史策略就是人们进行这些权衡所使用的基本策略。由于人们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不同,面对的稀缺状态不同,因此其生活史策略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简而言之,这些策略的变化经历着一个从慢到快的连续体[18]。一般采取较慢的生活史策略的人具有较晚的生理发展及性成熟,较低的冲动性,以及较高的风险厌恶倾向;而采取较快生活史策略的人则具有较早的生理发展及性成熟,较高的冲动性,以及较高的冒险倾向。一项研究要求被试完成打气球的任务 (balloon analogue risk task)。被试每给气球打一次气就可以获得10美分。然而,气球有时会在打气之后爆炸,此时被试就得不到钱。这使得被试需要在获得更多钱的可能性与气球被打爆得不到任何钱的可能性中做出权衡。结果表明,诱发稀缺感导致具有高氧化应激水平(即采取快的生活史策略)的被试采取更加冒险的行为[7]。

3.3 社会经济地位与亲社会行为

很多关于社会经济地位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往往呈现出互相矛盾的结果。Piff等人提出,较低阶层的个体将对他人利益的关注作为一种适应期威胁环境的方式,并且这种取向产生了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他们的实验表明,相对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而言,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被证明更加慷慨、更加仁慈、更为值得信任以及更乐于助人[9]。Kraus等人的研究也指出,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具有一种情境主义倾向,对事情更多地进行情境归因,而非像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那样进行特质归因[15]。

另一方面,相当多的研究也指出,由于亲社会行为的代价很高,而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拥有的资源更少,因此他们具有比较高社会经济地位感的个体更高的自利倾向[19]。在一项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研究者操纵被试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感,并让其进行一项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任务。结果表明,那些被诱发了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感的被试分配了更少的钱给另一个玩家[20]。而处于饥饿状态的个体与一个不知名的个体分享经济资源的可能性也更低。

对这一矛盾的解释,Roux认为资源的稀缺暗示会激发一种“稀缺思维”,从而引发一种导向竞争性取向的潜在转换。这种竞争性取向会将人们的行为导向促进其自身利益的方向。这种倾向既在自私行为中得以显现,又在可以促进自利的慷慨行为中得以显现。在一项实验中,Roux要求被试完成独裁者博弈和最后通牒博弈。结果表明,那些被诱发了稀缺思维的被试在独裁者博弈中相较于中性条件的被试分配了更少的钱给另一名玩家;而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则分配了更多的钱给对方。Roux解释说,稀缺思维的激发在独裁者博弈中显示为一种自利倾向,而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因为被试会考虑到如果对方拒绝分配,自己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因此会产生分配更多钱给对方的现象[20]。

4 总结与展望

贫穷问题作为世界性难题得到了诸如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但这些学科往往是以设定的贫困线为基础来对客观上处于贫穷状态的人们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对于贫穷问题的研究则更多地涉及心理层面,比如贫穷所造成的“稀缺感”。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稀缺状态、个人相对剥夺状态以及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会产生与未处于这些状态的个体非常不同的知觉、注意、认知及决策行为。当然,这些研究并不总是得出一致性的结果。一方面,就亲社会倾向而言,既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具有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更容易展现出自利倾向,更为狭窄的内群体意识[21],以及更加严苛的道德判断[22];也有大量研究表明,他们在慈善募捐时会更加慷慨,并且更愿意帮助处于困扰中的他人[8]。虽然Roux的研究提出处于稀缺状态的个体的 “竞争性”取向来为两种似乎矛盾的研究结果做出解释,但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在揭示这些现象的机制上做出相当的努力。另一方面的问题则涉及处于稀缺状态的被试更爱冒险还是具有更高的风险厌恶倾向。一方面,处于稀缺状态的被试的时间贴现率更为陡峭[7]。Hall的研究表明,处于稀缺状态的个体会更偏好较少但会一次性付清的付款方式,而不是较多但是分期付款的方式[23],因为后一种方式潜在地包含了对方违约的风险。另一方面,大量的研究却表明,贫穷的个体在烟酒的消费上比例相当高[1]。被诱发个人相对剥夺的被试有更强的赌博冲动,较低收入的个体也会更多地购买彩票[10,11]。似乎处于稀缺状态的人们在某些方面比未处于稀缺状态的人更喜欢冒险。或许这些冒险偏好和风险厌恶倾向具有共同的内在机制:应对资源稀缺所带来的环境的和心理方面的威胁[24],寻求一种心理补偿[25],或是在寻找一种尽快改变稀缺状态的方式等[26-28]。但这都需要未来大量的研究进行验证,这或许也是未来稀缺研究的方向。

1 Banerjee A,Duflo E.Poor economics: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New York:Public Affairs,2012:22.

2 Mullainathan S,Shafir E.Scarcity——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New York:Picador·Henry Holt and Company,2013:100.

3 Shah A, ShafirE, Mullainathan S.Scarcity frame value.Psychological Science,2015,26(4):402-412.

4 Mani A,Mullainathan S,Shafir E,et al.Poverty impedes cognitive function.Science,2013,341(6149):976-980.

5 Sharma E,Alter A L.Financial deprivation prompts consumers to seek scarce good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2,39(3):545-560.

6 Nelson D L,Morrison L E.The symptoms of resource scarcity: Judgmentsoffood and financesinfluence preferences for potential partners.Psychological Science,2005,16(2):167-173.

7 Haushofer J,Fehr E.On the psychology of poverty. Science,2014,344(6186):862-867.

8 Griskevicius V,Ackerman J,Cantú S,et al.When the economy falters,do people spend or save? Responses to resource scarcity depend on childhood environme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 24(2):197-205.

9 Piff P,Kraus M,Côté S,et al.Having less,giving more: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lass on prosocial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0,99(5):771-784.

10 Blalock J G, Just D R, Simon D H.Hitting the jackpot or hitting the skids: Entertainment, poverty,and the demand for state lotteries.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2007,66:545-570.

11 Callan M,Shead N,Olson J.Personal relative deprivation, delay discounting, and gambl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2011, 33(5):955-973.

12 Zhang H,Tian Y,Lei B,et al.Personal relative deprivation boosts materialism.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15,37(5):247-259.

13 Blascovich J,Mendes W B.Challenge and threat appraisals: The role ofaffective cues.In J Forgas(Eds.), Feeling and thinking: The role of affect in social cogn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59-82.

14 Williams K D.Ostracism.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7,58:425-452.

15 Kraus M,Côté S,Keltner D.Social class,contextualism, and empathic accuracy.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21(11):1716-1723.

16 Kraus M, Horberg E, Goetz J, et al.Social class rank,threat vigilance,and hostile reactivit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1, 37(10):1376-1388.

17 Gallo L C,Matthews K A.Understand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hysical health:Do negative emotions play a role?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3,129:10-51.

18 Nettle D.Dying young and living fast: Variation in lifehistoryacrossEnglish neighborhoods.Behavioral Ecology,2010,21:387-395.

19 Penner L A,Dovidio J F,Piliavin J A,et al.A. Prosocial behavior:Multilevel perspective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5,56:365-392.

20 Roux C.On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resource scarcity.Michigan:ProQuest LLC,2014.

21 Rodeheffer C,Hill S,Lord C.Does recession make me look black? The effect of resource scarcity on the categorization of biracial faces.Psychological Science,2012,23(12):1476-1478.

22 Pitesa M,Thau S.A lack of material resources causes harsher moral judgments.Psychological Science,2014,25(3):702-710.

23 Hall C C.Decisions under poverty:A behavioral perspective on the decision making of the poor.Michigan:ProQuest LLC,2008.

24 Ellis B J,Figueredo A J,Brumbach B H,et al.Environmental risk:The impact of harsh versus unpredictable environments o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history strategies.Human Nature,2009,20:204-268.

25 Callan M,Ellard J H.Beyond victim derogation and blame:Just world dynamics in everyday life.In D R Bobocel, A C Kay,M P Zanna, & JM Olson(Eds.),The psychology of justice and legitimacy:The ontario symposium.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2010,11:53-77.

26 Kraus M, Piff P, Denton R, et al.Social class,solipsism,and contextualism:How the r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oor.Psychological Review,2012,119(3):546-572.

27 Mullainathan S, ShafirE.Freeing up intelligence.Scientific American Mind,2014,25(1):58-63.

28 Shah A, Mullainathan S, Shafir, E.Some consequencesofhaving too little.Science, 2012, 338:682-685.

Pover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Decision-making

Liu Jiahuan,Gao Shenchun
(Department of Social Psycholog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

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poverty is either based on trait theory,considering poverty as an inherent attribute;or based on culturalism,considering there is so-called poor culture.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behavioral decision-making theory proposed a cognitive view that emphasize poor mindset.This research adopt three dimensions——material resource scarcity,personal relative deprivation,and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socioeconomic status——to show the study of poverty in this area,and further propose a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at may reveal the same mechanism of these contradictory findings.

poverty;scarcity mindset;material resource scarcity;personal relative deprivation;socioeconomic status

高申春,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schgao@sina.com

猜你喜欢
被试个体状态
多级计分测验中基于残差统计量的被试拟合研究*
“00 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初探
——以河南省信阳市部分高校为例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状态联想
河南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河北某中职学校农村学生思维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