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女性与社会变革:当代中国知识女性与社会性别秩序重建
——《女性的反响续集》评析

2017-01-27 20:44畅引婷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妇女

畅引婷

知识女性与社会变革:当代中国知识女性与社会性别秩序重建
——《女性的反响续集》评析

畅引婷

《女性的反响续集》;知识女性;社会变革;社会性别秩序

为了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20周年,《女性的反响续集》(以下简称《续集》)一书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引起“反响”的原因何在?“反响”后对20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究竟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对当今世界的妇女解放运动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女性在20年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和为什么发生变化?女性的反响与社会性别秩序的重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人们进一步深入思考。

1995年,为了记录中国妇女筹备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经历和感受,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和世界,以及中国妇女和世界妇女,身居香港的黄婉玲女士以中英文两种版本编辑出版了《女性的反响》一书。尽管此书在中国是以内部资料的形式传播的,但它生动地记录了世界妇女大会筹备期间中国女性在国内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为历史留下了非常珍贵的一页,“激动”、“兴奋”、“开眼界”、“长见识”、“耳目一新”、“欢欣鼓舞”、“振兴中华”等是书中出现较多的一些词汇。20年过去了,《续集》的编者试图在“记录历史”的过程中“续写辉煌”。全书共87位作者,主要“来自妇女工作者、公务员、教育工作者、媒体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研究者、志愿者、村干部、打工者等,最年长的已85岁,最年轻的属80后”。[1]2不同的职业和年龄身份,既代表了不同女性群体的心声,又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女性整体的政治诉求,同时也折射出20年来中国妇女研究和妇女解放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艰难探索的足迹和历程。

反响之一:与妇女结缘,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87位作者之所以能在这个《续集》里相遇,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女性”。不管曾经的人们是否完全认同自己的性别身份,“女性”都是人们将其与男性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正是由于这种“区别”所产生出来的一系列规则、规范、规矩和伦理道德标准,使得妇女作为“问题”从古至今困扰着男人,更捆绑着女人。因此,妇女研究和妇女解放运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的觉醒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声浪,尤其是1975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不同国度的连续召开就是很好的明证。而许多女性对妇女研究和妇女运动的投入,大都源于对自我的认知,对困惑的思索,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可以肯定地说,尽管世界上的所有人都以一定的性别身份存在着,但不是所有的人对妇女及其所滋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都有浓厚的兴趣。而对妇女解放运动持之以恒者,既有某种“切肤之痛”的触动,又有某种外力的推动。《续集》里的很多作者就是因为世界妇女大会(偶然)与妇女结缘的,还有的是因为世界妇女大会所带来的影响而在妇女研究与行动领域步步深入的,甚至可以说,当今人们性别敏感度的日益增强,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的结果。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契机,使得一些人在妇女研究与社会行动的路途上欲罢不能,甚至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下面撷取几段精彩文字,从中不难看出探索者的心路历程。

比如,厦门大学的林丹娅教授在谈到世界妇女大会对自己的影响时说道:

世妇会的召开,对正处于积极寻求变革走向世界的中国,有着切切实实的影响。也许,有的会开过就过了,但世妇会在中国的影响,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反而持续不断地深化扩展,推动中国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建构与进程。然而,连我自己都未曾料到,这样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会通过世妇会,与远离国家心脏北京的我,结下不解之缘。我犹如一滴水汇入了大海,在大海里拥有了一滴水的存在感与价值感。[1]143

又如,清华大学的肖巍教授在谈到自己钟情于女性主义哲学的经历时强调:

有时感觉不是我自己在走,而是有一只大手在拉着我到处看风景、想问题,写文章、译书和写书,不知我是为性别研究而生,还是后者给我新的生命,反正是它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使我成了现在的样子。我时常想:如果不做这一研究,我会是什么样子?[1]298

在妇女研究和行动领域,这样的例子很多。书里的许多作者一头扎进与妇女有关的各个领域并坚持数年,绝对不是被强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因为她们觉得“有意思”、“有意义”、“感兴趣”、“很充实”、“值得做”。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但她们始终“死心塌地”、“死不悔改”、“坚定不移”、“矢志不渝”、“欲罢不能”、“不能自拔”、“不亦乐乎”、“乐在其中”、“乐此不疲”、“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豪情万丈”……她们的思想、言论和行动,改造了社会,改造了男人,改造了自身,同时也改写了历史,改变着未来。

反响之二:转换视角,重建知识生产体系和性别规范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以来,西方各种各样的女性主义理论纷至沓来,不论研究还是行动,社会性别视角的广泛运用是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不仅成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而且许多人尝试“用妇女的眼睛看世界,用妇女的声音告诉世界,用妇女的行动改变世界”。一代知识女性在“将性别经验知识化和性别知识经验化”以及“知识的行动化和行动的知识化”的过程中,看到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

首先,知识女性与男性知识分子不同。尽管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和社会参与的日益广泛,许多女性进入了一向由男性占领的领域,但不可否认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由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而形成的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和性别角色规范,以及伦理道德标准,其中的酸甜苦辣咸只有女人自身才能深知个中滋味。在传统的知识生产领域,因妇女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妇女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很难进入到文本知识的生产领域而世代流传。因此,通过女性的眼睛看世界,就是要将女人不同于男人的生命体验——包括性与生育,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不同于男性的性别“差异”述说出来,使女人在知识生产领域由“失声”变为“有声”,由“缺席”变为“在场”。《续集》中的女性无疑都具备这样的条件:她们不仅有文化,而且有思想;不仅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命感悟诉诸笔端,而且可以用一定的理论框架和概念范畴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不仅可以将个人的深切感受抒发出来,而且可以通过理论抽象上升为妇女大众乃至全人类的经验供更多的人来享用,包括教训。可以说,“女性写作”的大量增加(包括文学作品和学术论著),已经成了现代知识库里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苦痛还是甜美,女人在家庭与社会生活中自知的“冷暖”,不仅通过她们手中的笔存留在了历史上,而且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在这部《续集》里,人们对未来性别公正的美好憧憬似乎并不遥远,一代知识女性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本身就是对父权文化的实质性颠覆,就是对社会性别秩序的重建。她们的行为,已经改造了世界,并生成了新的历史。正如北京大学佟新教授所说:

20年过去了,女性知识分子的公共空间得以广泛发展,新一代的女性知识分子不仅在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正以更加活跃的姿态,占领互联网等公共空间。虽然,我国性别平等之路还很长,但由于知识女性构成的公共空间已经存在,它多元、具有批判性并充满活力。[1]258

天津师范大学杜芳琴教授在谈到自己从书斋走向田野,从田野回归校园,知行合一、赋权改变的研究历程时强调:

我最想说的是,作为人文学者,有责任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公共知识,进一步转化为大众知识,和民众一起推进变革,这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在知识转化和行动转变中,不但需要民众的参与,更需要向民众学习,和她们一起进行新的知识生产,然后又转化为学术以致学科知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1]41

其次,知识女性与一般普通妇女不同。尽管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作为一个整体有着许多相同的生命体验,对男权文化的压迫有着许多相同的感受,但在性别内部也同样存在着阶级、地域和种族的差异,乃至因差异而产生了诸多歧视或不平等现象。知识女性,尤其是研究女性的知识女性与其他妇女大众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她们能够利用自己手中的笔,我手写我心,具有一定的言说权和话语权,一些身在领导岗位上的女性还有一定的决策权。而其他女性则不同,她们的心声要想在更为广阔的场所让更多人的听到,或者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流传下去,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妇女研究者的“笔”乃至“思想”和“理论”。因此,知识女性在责无旁贷地担负这一神圣使命的过程中,事实与话语的选择在一定的理论或框架的限制下,有些会得到彰显,有些则会得到屏蔽,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如此一来,书写者与被书写者之间的矛盾如同男性对女性的书写一样,“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疑问始终存在着。而值得欣慰的是,在女性主义理论和社会性别视角的关照下,知识女性对自身的文化霸权始终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不论纯文本的学术研究,还是田野调查和项目运作,在对待男权中心这一根本问题上,“姐妹情谊”是她们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与此同时,许多研究者和行动者还根据性别内的阶级/阶层、地域/地区差异,试图在调查访谈中建立一套全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将自己融入普通民众之中,将普通妇女的经验纳入知识生产领域,努力打破知识生产中“知识分子”的垄断权,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创造条件和环境。

比如,中华女子学院吴华副研究员针对不同群体之间在对话中所遭遇的障碍说道:

我逐渐明白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沟通不是语言问题,更多源自对话者的文化背景、对社会的认知,甚至是各自不同的经历。此后,每当遇到不能继续沟通时,我都会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在不妨碍社会和他人的前提下保留自己意见或是选择自己生存方式的自由,尊重别人的选择,是一种最基本的尊重。[1]290

再如,浙江社科院王金玲研究员在总结自己从主流社会学转入底层妇女的研究时说道:

正是在对底层妇女的研究中,我看到了另一种人生、另一种生存和另一种生命力,看到了同样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功能对不同的人产生的不同影响;正是对底层妇女的研究,使我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在自己(知识女性、精英女性)和她者(底层妇女、边缘妇女)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开展更有实效性的社会行动。由此,我感到了学术研究的快乐,理论思考的快乐,追寻真理的快乐,知识的行动化和行动的知识化的价值存在,以及生命意义所在。[1]279

又如,云南社科院赵捷研究员根据自己做发展项目的切身经历总结道:

我真心想说,这些大山里的贫困妇女,她们每天面对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一直缺少资源和机会,仍然勇敢地担当着为家里人获得幸福生活的责任,乐观地面对种种挑战。谁能说她们素质低;她们一样地对本地本民族文化了如指掌,不识字不是她们的过错。她们热情,有责任,更不懒惰,也不缺少智慧;而是我们的社会结构出现问题了,让她们缺少发展的资本。如果不能推动这样的不平等的社会结构有所改变,那我的学问就白做了。[1]341

事实上,在’95世妇会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女性,她们既是知识的创造者和践行者,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强化者,尤其是出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包括60年代的一批先行者(书中大部分的作者出生于这个时代),她们对女性主义立场的坚持,不仅改变了知识生产的形态,将女性的经验包括自己的经验纳入知识生产的领域,而且知识生产的规则也在女性的广泛参与中得到了改变。

反响之三:担当使命,确立妇女在社会变革中的主体地位

相对于普通女性而言,有学问的知识女性大都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温饱对她们来说早已不是问题,很多时候她们在做学问和维权过程中的“较真”,不是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整个妇女的利益,为了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她们看来,妇女作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争取妇女应得的各种权利,实际上就是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因此,在妇女研究中,她们不只满足于理论上的探索和说教,面对现实中各种各样的不平等,她们试图用理论指导行动,将理论构想变成社会现实,努力为社会的改变而担当。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以来,在妇女行动界一个极其显著的变化就是许多维护妇女权益、推动妇女发展的NGO组织的建立。一群志同道合的女性自发地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许多“第一个”,如,陈明侠创建的“性别与法律研究中心”,张李玺和冯媛创办的“反家暴网络”,董进霞在北京大学成立的“妇女体育研究中心”,等等。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做事”与自己的兴趣、专业和资源占有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如,有的在项目的可持续运作中,培训和发展中国妇女研究的力量,在赋权于妇女的过程中推动妇女发展;还有的将注意力投放在妇女学或女性学的学科建设上,一方面努力改变传统的知识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传播性别平等理念;有的积极参政议政,通过提案和建议等方式,为维护妇女权益和促进妇女发展做贡献;有的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家庭成员和周围人群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她们都相信女人的力量,相信改变的可能,相信人类的未来更美好。她们真正将自己放在了社会主体的位置上,并努力为社会而担当,而不是依靠男人来解放妇女。

如,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针对自己十多年来在社会发展和教育公平领域做咨询专家的经历发出感慨:

愈发凸显的农村问题让我意识到,我们不是去撒钱,也不是去洒泪的,要真正用行动,花时间花精力去帮助农村改变,要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命运。……当辛苦的调查成果变成一项政策咨询建议,看到新的政策出台,即使收益者和你没有任何相干,但心里很高兴很有成就感。[1]345

身兼记者、学者和行动者于一身的冯媛在谈到自己反家暴的历程时说道:

1998年参与发起反对家庭暴力的网络之初,我和同伴们对家庭暴力还只有初步的认识。16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先后向全国人大递交了两次“反家暴立法建议稿”和更多法律与政策建议,为成千上万法官、检察官、律师、警察、医务工作者、记者、民政干部、妇联干部、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普通公众进行了预防、识别和处理家庭暴力的能力建设了。①2015年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1日起施行。[1]47

中华女子学院张李玺教授针对自己的教师角色,在谈到自己授课感受时说道:

我对讲台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我喜欢这个角色,一上讲台,就会亢奋。针对不同的对象,本科生、研究生、领导干部、农村妇女,我尝试着不同的讲课方法,我用我的方式,传递着’95世妇会的精神:平等、发展、和平。’95一路走来,累,并快乐着。[1]330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刘伯红研究员在《我的故事》里如是说:

这多年来,起五更睡半夜,勤学苦谏,走南闯北,风雨兼程。又被战友揶揄“歪打正着”,被朋友点赞“铁肩担道义”。源于性别平等的事业是人类文明的追求,性别平等的战略是科学决策之意,性别平等的学问是跨学科智慧,我选择了这项事业,这就意味着终身学习,终生奉献,终生“富有”,终生快乐。[1]164

在80后的眼中,’95世妇会已经成了历史。但她们承接了世妇会的精神。从《续集》里几位80后的感言中,人们不难看到中国的妇女研究和行动在薪火相传中对思想的接续。

南京师范大学的金一虹教授女儿杨笛感慨地说:

世妇会的那一代人,用她们的勇气与毅力为今天看得到的进步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在1995年还年少的我们,作为享受着因她们努力而获得的各种“平等福利”的新一代的我们,面对那些新出现的不利因素并找出一条出路将是我们的责任与挑战。[1]314

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促使着一代知识女性为社会去担当的信念始终不动摇,中共中央党校的李慧英教授在谈到自己从事妇女研究与行动过程中精神亢奋、无法入睡时的反身自问有着相当的代表性。她说:

究竟是什么打动了我?伴着探究和思考,终于发现了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人生的境界,一种美丽的灵魂,一种独立的人格。学术目标往往因人而异,而在这个领域,有人将妇女视为一种神圣的事业,视为不计代价的使命,视为涌动着情感和热血的生命。她们将富于理性的学术和研究注入爱心,超越了世俗,升华为崇高境界;她们将学术追求与人生追求交融在一起,让个体的精神与学术共同生长。[1]118

《续集》中这样的文字随处可见,尽管她们在前进的路途上,也有苦闷和彷徨,也有诸多不能改变或无力改变的挫败感,但她们始终坚持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细读《续集》,集观察者、研究者、倡导者、推动者、行动者于一身的一代知识女性,在述说自己与妇女研究、妇女运动结缘一路走来的历程或经历时,艰难、漫长、复杂、多变、困难、困扰、困惑、任重道远、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等词汇反复出现在不同的文章中,由此“责任”、“使命”、“担当”在她们的生命历程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此,从一些文章的标题中就可明显看出,如,《促进性别平等是我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用行动赋权,用知识改变》《推动性别平等需要矢志不渝的坚持》《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我为之奋斗的事业》《成为中国的女性主义者》《推进性别平等实现体面劳动:国际劳工组织与合作伙伴共同的奋斗目标》《性别平等需要切实的行动争取》《妇女/性别研究是我生命的支点》《无愧于一个性别平等推动者》《关注女童:一段并未完结的历史》《捍卫性别平等的权利,守土有责》《结缘与使命》《关注的是性别,改变的是人生和社会》《妇女人权的国际保护》,等等。从以上标题中可以看出,她们真正以“社会主体”的身份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她们开始“发声”,开始“游说”,开始“批判反思”,开始“据理力争”,试图使以往不符合(女)人的①这里刻意将“女”字放在括号里,是想表明“女人”也是“人”的重要一部分,以往文本和现实中的“人”更多时候指的是“男人”,或者说男人就代表了“人”的全部。这里的“人”更多指的是“女人”。另外,将“女”置于括号内而不直言“女人”,是试图模糊“人”的性别身份,不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大写的“人”。这里的论述遵循的是一条“从一般到个别,再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路向。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制度和文化逐步得到改变或改善,进而在新的社会结构里开始人类的新生活。

反响之四:反思自我,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路径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作为一次国际盛会,毫无疑问为中国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了解架起了桥梁。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妇女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女性主义理论,借着这次大会的东风在中国学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性别视角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广泛运用以及社会变革过程中性别维度的加入,不仅使人们耳目一新,而且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西方文化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各种理论,并非完全适应于中国,随着引进借鉴中生搬硬套或囫囵吞枣现象的出现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负面效应,许多研究者和行动者开始在中国实践的基础上对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进行反思,或者说试图用中国的妇女解放实践丰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女性主义理论。在《续集》里,一些研究者的真知灼见不只是针对中国的妇女研究,而且对整个中国的学术研究和社会行动都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正如中国社科院的谭深研究员针对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困惑强调:

在西方,女性主义直接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的新妇女运动,及随后各方面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北京’95世妇会后,女性主义的主要概念如“社会性别”被纳入国家视野,女性主义的思想和原则渗入到国际组织和发展机构支持的发展项目中。然而对于仍然处在生存线的普通妇女来说,是否有比社会性别更紧迫的问题和关注点?对社会性别的单纯强调,是否可能仍将困扰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向性别之争的陷阱?因此我曾提出,在面对具体对象时,社会性别的分析范畴应与其他的分析范畴同时使用,单纯讲性别,会推导出荒谬的结论。……如今时过20年,国内外的宏观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年的热烈气氛已经降温,当年的热议题目归于沉寂,新老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妇女/性别研究、女性主义对于中国社会究竟有哪些推动和影响,也到了需要反思的时候。[1]253

现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教社会学的刘东晓博士在谈到自己做印度妇女组织和妇女运动的研究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

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的障碍,往往在于自视甚高并且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对方的长短。这个倾向往往难免。研究者既要了解自身文化,又要了解被研究的异国文化,才能避免人为的障碍。做到这一点,即使是可能,也得好几代人有意识的积累。同时,文化的复杂性迫使我们不得不借助简单的定论作为进一步探索的拐杖。若是明确地借助定论,也没什么。怕就怕在借拐杖时把其他东西也“走私”进来了。[1]173

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西方的文化霸权进行反思,是妇女研究者进行反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因循、不崇拜、不迷信,在借鉴中寻求创新,尊重本国历史文化的本土特色,已经成为许多研究者的一种共识。

余论:记录历史,续写辉煌

管窥与’95世妇会一同走来的一代知识女性用她们的“言”和“行”写就的历史,细读每一位“行路人”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命体验浓缩在三千字里的优美文字,可以说“书写”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中已成了“一个重要的实践”,因为“一切的解放都必须从自我解放开始,书写是自我解放的一种实践”。“当我们书写女性生命故事的时候”,就会“不断地与自我对话,从而使我们越来越看到/看清自己”。①参见:古学斌为杨静的《政治理想与现实冲突——女领导干部生命故事研究》一书所写的“序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尽管这些文字不像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学术论文那样“规范”,也少了一些学术研究的八股“套路”,但在笔者看来,这些发自一代妇女研究者和行动者的内心呼唤,才是最接地气的学术研究。她们用平实、真切、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出了深刻的道理,通过对一个个鲜活而灵动的生命故事的述说,使更多的人了解/理解了妇女研究和行动到底是什么,一代关注女性命运的知识女性都做了些什么,她们对自己的作为进行了怎样的反思,我们接下来的路怎样走得更踏实,文章的许多思考值得深究。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说,“当一个严肃、严谨的学者在其文章中展现其文学式的表达时,并不意味着他忘却了学术的性格,而是他们所思索的问题具有较强的人文性,且他们思索的过程和结果如果用通常的学术语言表达,必然会损失非常本质的思想信息。”[2]

这本书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可解构成不同的篇章。她们的思想与行动、知识与学问、观察与思考……渗透着她们的心血,融注了她们的智慧,不仅在原有固化了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结构中打开了缺口,而且重新建构起了人类社会的新生活——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改变了现实,也改变了未来历史发展的走向。历史和实践再次证明,女性,尤其是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女性,不只是被关注的“弱势群体”,她们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历史的前行中已经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1]刘伯红.女性的反响续集[Z].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

[2]刘庆昌.思想性研究成果的表达[J].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责任编辑:杨 春

Intellectual Women and Social Change: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 Intellectuals and Reconstruction of Gender Order——Thoughts on Sequel of Reflections and Resonance of Women

CHANGYinting

Sequel of Reflections and Resonance of Women;women intellectuals;social change;gender order

10.13277/j.cnki.jcwu.2017.04.015

2016-02-20

C913.68

A

1007-3698(2017)04-0107-06

畅引婷,女,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学。041004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妇女理论的本土建构”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BKS131。

猜你喜欢
妇女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阿富汗妇女通过街头艺术寻求改变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如何提升妇女获得感——陕西妇联持续深化改革
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妇女的脚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