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的个体政治功能

2017-01-27 18:56刘慧仿
淄博师专论丛 2017年2期
关键词:社会化态度个体

刘慧仿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试论教育的个体政治功能

刘慧仿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可以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具有个体政治功能。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需要经历政治信息传播、个体政治态度转变、个体政治行为生成以及个体阶段性发展四个阶段。以此为切入点,并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探究出学校在实现教育的个体政治功能中的主导作用及其路径选择:社会化机构多管齐下;明示与暗示共同作用;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交织进行。

个体政治功能;个体政治社会化;学校

从作用对象上看,教育功能包括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是实现社会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某种程度上,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我们有必要从个体的角度探索教育的政治功能,即教育的个体政治功能。然而,在已有的教育学文献和研究成果中,鲜有人提及教育的个体政治功能这一概念,或者仅是笼统地把它归于教育的社会功能中。这一观点值得商榷。把教育的个体政治功能与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混为一谈,不利于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探寻教育政治功能对个体的作用,从而不利于教育政治功能的实现。为此,本文拟从个体角度探讨教育的政治功能。然而,“物之初生,其形必丑”,粗浅处难免见笑大方之家。

一、个体政治功能内涵镜诠

政治结构与社会文化多次交锋时,益于统治阶级的政治纲领和政治主张被糅合其中,在时间的鬼斧神工下,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渐趋于持久、稳定,这就是政治文化。阿尔蒙德将其定义为,“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内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1]。如果公民普遍对本国政治体系认可程度高,那么这个国家的政权是稳定的,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政治文化的实现深度和广度。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将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治文化传递给公民,公民则在此过程中,学习政治行为规范,内化政治价值观,形成特定的政治人格,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为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与生俱来的阶级性、引导性,决定了理应从个体角度来审视政治社会化,即个体政治社会化。处于一定社会中的个体总是扮演着各式各样的政治角色,只有掌握了政治角色的要求,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学习主流政治文化,形成政治态度,产生政治行为,由“社会人”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指教育对一定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变革所发挥的积极作用。[2]仅从社会角度定义教育的政治功能,难免一叶障目,忽略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属性,难以揭示教育政治功能的全貌。统治阶级总是根据本阶级的利益需求,在政治教育过程中引导、规范受教育者的发展,形成受教育者的某种政治素质,再通过这种人参与社会实践,实现教育的政治功能。也就是说,教育只有通过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个体,才能实现政治功能。因此,我们尝试着从个体的角度探究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一言蔽之,教育的个体政治功能就是指教育具有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个体政治功能是教育的首要个体功能,主要表现为:

一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使之形成适应和拥护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学校教育一经产生就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国家所需要政治人才的责任。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完成,可以使大多数人形成共同的政治意向,社会向心力增加,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二是教育帮助国家培养、选拔国家政权管理人才,促进政治的稳定、改革和发展。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让个体在心智、情感、意向、个性等方面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学生在历经学校的千锤百炼之后,无论是政治素质,还是政治技巧都能得到显著提升。另外,学校先天具有的选拔职能,做到了优中选优,保证了管理人才队伍的质量。

二、个体政治社会化的生成逻辑

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横向说,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实现过程包括:建立个体政治标准体系,形成稳定的政治态度,获得政治行为方式;从纵向说,是指个体的政治社会化程度伴随机体的成熟而不断完善、发展。因而,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历经政治信息传播、政治态度转变、政治行为产生、个体阶段性发展四个阶段。

(一)政治信息传播

个体政治社会化首先是政治信息的传播过程,分析的着眼点在于政治信息的传播者、政治信息的传播过程、政治信息的接收者以及传播情景四个方面。

政治信息传播者是指政治社会化组织和群体,主要包括家庭以及学校、大众传媒等专门性政治社会化机构。政治信息接收者是指社会个体。政治信息经由传播者传递给接受者,传播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者自身的素质。传播者若在传播过程中,既解释自己观点合理之处,又阐述相反观点的不合理之处,有利于信息的有效传播。政治信息的传播过程也是政治信息的接受过程。政治信息只有通过接受者才能发挥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信息加工能力等都会影响传播效果。信息的传播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传播效果和接受效果莫不受其影响,创造良好的传播情景尤为重要。

(二)政治态度转变

个体接受政治信息后,经过自身的调节、整理,建立政治标准体系。但是,这个阶段的个体并没有真正内化政治信息,政治态度还没有发生转变。科尔曼认为,态度的转变需要经历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一是服从阶段。即个体为了达到某种满足或者迫于社会压力,表面上做出与社会主流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一致性的表现。外界诱因或者压力一旦消失,政治顺从行为就会停止。

二是认同阶段。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政治观点、政治信念,并通过模仿使自己的政治态度与他人一致。个体政治态度的认知、情感都发生了转变,但是还不稳定。

三是内化阶段。个体从内心里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彻底地转变自己政治态度,把他人的政治态度纳入自己的政治价值体系中。[3]态度转变的完成阶段,以个体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不会轻易转变为标志。

(三)政治行为产生

个体政治态度转变一经完成,便具有了表现出某种政治行为的倾向,需要外在的表现形式。政治行为是个体政治本质的现实化过程,也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完成式。

政治态度具有内隐性、动力性等特征,对个体行为的产生,表现出一种激发、协调、调整作用,产生政治行为动机。促使政治行为动机转化为政治行为还必须有一种临界的推动力,就是实现政治动机的决心。所谓决心,是指与动机相联系的一种持续的内心冲动,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的心理活动。[4]此外,政治行为的产生还与个体政治素质、政治利益等因素有关。良好的政治行为集中表现为:个体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手段,自愿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影响国家政治决策,教化他人成长为政治人。

(四)个体阶段性发展

个体政治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不同的发展时期表现出形态各异的特点。

首先是学龄前期。儿童的政治态度主要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父母言谈举止、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都为今后儿童的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其次是学龄期-青年期。这一时期是个体政治态度形成与政治行为产生的关键时期,学校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学校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完备的政治知识,为学生政治认知提供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政治行为倾向。

最后是成年期。成年人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基本形成,处于稳定状态,不易发生改变。如果个体在儿童期和青春期-青年期接受了良好的政治教育,就会表现出积极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倾向。

三、学校是实现个体政治功能的主阵地

学龄期-青春期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个体主要受学校的影响。学校教育在知识储备、人才储备、教学环境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决定了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深度和广度。学校是实现教育个体政治功能的主阵地,在个体政治社会化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个体政治认知提高、政治价值观引导以及政治情感培养等方面。

(一)政治认知基点:系统的政治知识

政治认知是指公民对政治制度、政治首脑、政治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政治人的义务和权利的主观反映。政治认知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基础方面,也是公民从事政治活动的基础。只有当一个公民学习和领会了关于政党、国家、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对政治体系有了深入的认识,才能产生更好的政治行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连贯一致、序列良好的知识群更容易被个体纳入认知结构。学校就是将原本庞杂晦涩的政治知识分门别类处理,加工成系统化知识后,逐一传递给受教育者。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5]。所有的知识只有根植于人的内心世界,才有价值和意义,才会彰显智慧的光芒。政治知识的传递绝非教育的终极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帮助个体深刻理解,形成全面、准确、自主的政治认知,建构自己的政治知识体系。个体的政治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新政治信息的源源涌入不断更新、完善,其作用在于为个体今后的政治生活提供知识背景。在政治实践中,错误的政治认知被剔除,正确的政治认知得以强化,最终形成了正确的政治认知。这样,即便身处动荡不安的政局,面对纷繁复杂的政治信息,也能做出理智的抉择,产生正确的政治行为。

(二)政治价值观引路:专业的教师队伍

政治价值观是主体对政治世界的根本看法及价值评价,对指导主体进行政治角色、政治态度、政治决策的衡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深刻影响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它一旦形成或被接受,就反作用于个体的政治活动过程,成为个体对政治活动起导向作用的思维框架,直接影响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

个体的政治价值观具有可塑性等特点,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总是意图引起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较高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教师,善于利用教育规律和方法,能够自觉地促进学生朝着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教师帮助学生解读国家大政方针以及政府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使之产生维护政治体系的价值倾向。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言论、行动,往往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学生在接受政治信息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们的政治态度、政治行为,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在教师的长期熏陶下,学生逐渐成长为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乐观向上的社会人,具有正确思想、价值和立场的政治人。

(三)政治情感熏陶:优雅的校园环境

社会的个体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或热爱、或憎恶、或淡漠,这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就是政治情感。个体的政治情感一经唤醒,就会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催化政治行为的产生。当个体处于表现或者隐藏政治行为的临界点时,政治情感发挥的作用尤为显著,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因素。良性的政治情感必须经过理性思考,并伴有坚定信念,表现为对国家、人民深厚而热烈的爱,表现为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政治活动。

个体的政治情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培养,需要耳濡目染的熏陶。“用学生自己创造的环境进行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6],学校的物质环境和人文制度对个体的政治社会化发挥着潜移默化影响。校园里,国旗、国家领导人雕塑等象征国家的政治符号随处可见,建筑、雕塑、内外陈设等物质,无一例外都渗透了政治文化。这些物质文化无形中丰满着学生的情感架构,赋予学生热爱祖国的炙热情感。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国家权威的缩影,使学生预先对国家政权产生敬畏之情,在他们步入社会后便自觉自愿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且坚信遵守是理所应当,违反则应受到惩罚。总之,囊括了集体成员行为根基的价值观、风俗等,所形成的校园环境,如春风化雨般影响着学生的政治情感[7]。

四、学校与个体政治功能的实现策略

(一)社会化机构多管齐下

从实施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来看,既包括学校、党团组织、大众媒介等正式的政治社会化机构,也包括家庭等这些非正式政治社会化机构。这些机构在个体政治社会化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一,重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是正式的、最有效的、最重要的政治社会化机构,在实现教育个体政治功能中起着主导作用。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不断纵深发展的过程,个体在此过程中接受的政治信息连续性越高,政治社会化程度就越深。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按照统治阶级的要求,对个体进行政治教育。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少先队、共青团等政党组织,学习共产党的光辉发展历程,了解国家的政治纲领,树立政府权威,增添学生爱国的情感体验。

其二,规避其他政治社会化机构的交互作用。“如果公民从不同的社会化机构得到的是同样的信息,那么他们的态度极有可能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形成”[1]。相同的因素被强化,相反的因素互相削减、消解,这就是交互作用。社会化机构的一致性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首要促成因素,学校要重视其他社会化机构的交互作用。家庭是学生最初政治社会化的场所,对个体政治价值观的树立发挥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对学生政治态度的情感成分影响深刻。学校应尽早了解学生在家庭形成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倾向,加以强化和矫正,为今后的政治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向家长普及相关政治知识,增强家长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感,保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视、电影、微信、微博等大众媒体在个体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举足轻重。随之而来的是,处于各类信息包围的个体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被错误的政治信息所支配。这就需要学校重拳出击,帮助学生过滤不良信息。

(二)明示与暗示共同作用

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方式包括明示和暗示,两种手段各有所长,不可偏废其一。

明示的政治社会化方式,是指公开交流政治信息、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包括宣传教育、象征等。学校是实现教育个体政治功能的主阵地,总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贯彻国家政治意志、政治意图和政治方针。然而,机械冰冷的理论灌输,使得宣传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一方面,要注意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立足学生特点和利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另一方面,拓展学生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共青团、共产党等党团组织,引导学生掌握政治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为今后参与国家政治做准备。此外,还应积极利用国旗、党旗等政治符号的统摄力,吸引学生的注意,时刻铭记祖国。

个体政治社会化也可以通过非政治态度的传递而实现,主要借助于仪式、行为举止等非政治性手段,这就是暗示方式。这些方式虽然没有强调政治社会化的专门意图,却蕴含了政治社会化所必需的基础条件,对个体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行为的产生起着耳濡目染的效果。学校仪式是学校成员企求达到特定目的的方式,是学校严肃生活的组成部分,代表学校精神和价值态度。[8]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开学典礼、校庆、元旦晚会等周期性学校仪式,温习共同价值,约束自身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要重视课堂讨论、会议等日常化仪式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自主意识、秩序观念、法制意识。另外,个体政治社会化寓于日常行为习惯中,要重视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的教化作用,例如,鼓励学生课堂积极发言,帮助学生形成参与政治生活的倾向。

(三)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交织进行

个体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学习的双向过程。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社会化水平,在社会教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个体在学习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对政治文化的认识、评价和实践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学习政治知识的需要和能力,这种主体性的发挥是他们完成自身政治社会化的先决条件。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需要将教师引导和学生自学结合起来。

在政治文化的实现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基于自己的需要有机地选择、吸收政治知识,习得政治行为方式。但是这种主观能动性带有自发性、盲目性等特征,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此同时,也应注意避免矫枉过正的不良倾向。教育真正的目的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建立在知识之上的理智。教师也从来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己引导者的身份,真正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个体政治社会化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性特征,决定了教师应尊重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政治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随着个体的发展渐次展开且不断深化,不同的人生阶段表现出不同特征,同一年龄阶段的个体也存在差异,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确保教育的实效性。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个体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潜力可能性如何生成。只有进入内心深处的知识,才能对个体产生作用。教师在发挥引导作用时,应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性,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习激情,帮助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真正地接受政治知识。

[1][8]A.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胡贵勇.教育功能的再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4,33(7).

[3]全国13所高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5]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中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7]钟启泉.教育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张东娇.学校文化团结发生机制与实现策略[J].教育研究,2016,440(9).

(责任编辑:胡安波)

Educstion is the sctivity to cultivste people.It csn promote individusl politicsl socislizstion,thus it hss individusl politicsl function.The reslizstion of individusl politicsl socislizstion needs to go through four stsges:politicsl informstion disseminstion,individusl politicsl stste chsnge,individusl politicsl behsvior generstion snd individusl stsge development.Tsking this ss the stsrting point,this srticle explores the school’s lesding role in the reslizstion of the individusl politicsl function of educstion snd its psth choice:the joint efforts of socisl institutions;the cowork of the explicit snd implicit modes;the combinstion of student self-tsught snd tescher guidsnce.

individusl politicsl function;individusl politicsl socislizstion;school

G40-011

A

(2017)02-0030-05

2017-02-23

刘慧仿(1988-),女,河南清丰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化态度个体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