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地方
2016年12月,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2016年年会上传出的消息,这一联盟成员已增加到122所,全国受益学校超过2000所,覆盖大学生超过1000万,累计已有400多万大学生通过联盟的共享课程获得学分。
据联盟理事长、北大副校长高松介绍,2016年联盟服务学校数达到1397校次,相比2015年,受益学校增幅180%,受益学生增幅452%。
在课程建设方面,2016年联盟重点建设共享通识课程,涵盖国防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食品安全教育。还联合名校名师重点开发了昆曲、敦煌、中国古建筑、丝绸之路等主题的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课程。
目前,联盟开发了适合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需求的三种手机客户端,承载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全国跨校直播互动教室,已覆盖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千所学校。
近期,由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制的教学软件《重走长征路》首次将VR技术运用到思政教学中,使探索新媒体技术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运用虚拟技术让理想信念教育不再‘虚拟’。”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长禄说,“虚拟现实技术与思政课的融合,既是思政课教育教学方面改革的探讨,也是北理工发挥理工学科优势与人文学科融合的尝试。”北理工研发的“心理舒缓组件”VR设备曾陪我国航天员乘神舟十一号遨游太空,现又走入大学思政课堂。
近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教育政策储备库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该系统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汇总逾2.6万条政策文本,初步建成国内最大最全的教育政策信息库。系统集收集、整理、展示、分析重大教育政策,储备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成果于一体,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各类教育智库总结分析教育政策、研究制定教育决策提供基础性和前瞻性服务。系统全面汇总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地方重大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并对重要国际教育组织、发达国家和重点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政策、改革动态和研究报告进行了分类整合。
下一步,中心将补充更新各级各类教育和经济、社会、科技、民生等领域政策信息,研发增设信息搜索结果智能分析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官方网站(网址:www.csdp.edu.cn)公共服务平台登录教育政策储备库或通过中国教育智库网(网址:www.eduthink. com.cn)查询使用。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办法有哪些呢?”周利斌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大屏幕上弹出了一条条同学们发送的答案:“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这个类似视频网站上弹幕功能的插件,是周利斌历时4个月开发的“智能课堂”系统的一部分。
周利斌是河南周口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主要讲授“信息管理系统”课程。他把这个系统称作“智能课堂”。在课堂上,学生无需下载任何软件,只需要连接教室的局域网,再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进入“智能课堂”系统。进入系统后,学生无法再使用手机上的娱乐、社交软件,不过可以在系统内在线签到,还能提问答题。最让学生感到新奇好玩的,是能够通过“弹幕”功能与老师课堂互动。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校区图书馆正式推出的阅览室座位管理系统,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顾进广教授团队研发,覆盖该图书馆阅览室的2732个座位。
预约座位只需现场打开手机,进入武汉科技大学校园APP,点击“图书服务”,进入“自习座位”,选择校区和阅览室之后,点击“一键预约”,即可获得随机空闲座位;选择“高级预约”,则可自行选择位置。系统提示,预约成功后,半小时内必须用手机扫相应座位上的二维码,才有权使用。
上海市已有近100所学校引进到STEM+课程,这是近期从“2016年STEM+教育上海峰会”上发布的信息。
STEM最早来源于美国,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首字母缩写。2014 年,作为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项目,上海市教委批准成立“上海市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简称为“STEM+ 研究中心”,承担为期十年的长周期实证教育研究项目。
据悉,2014年9月,STEM+ 研究中心从徐汇区的7所小学开始课堂实践,逐渐覆盖10区、涉及96所学校,学段贯穿幼儿园至高中。目前,沪上STEM+的课程内容主要与科学实验为主,一次STEM+ 项目的课程,是工程思维的贯穿,是跨学科的多种素养协作。
近日,吉林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正式上线启动。智慧教育云平台上线运行后,吉林市将开启教育“云”时代。
该平台主要包括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创客服务和增值服务五部分。云平台上线启动后,将实现三大功能。一、实现“足不出户”的教育梦。平台整合已建的数字化现有资源,通过对接国家、省优质教育资源库,逐步接入各县(市)区、各级各类学校自建资源库。二、智慧教育资源将“打包”随身走。“同步课堂”的大量资源,以及数字化学习平台、终身学习平台这些已建成的平台资源都将“打包”整合进“智慧教育云平台”之中。三、教育资源将实现“终端化”。智慧教育云平台将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建立资源供给与交易体系。
2016年12月11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韦正老师到浙江省龙游的中学举行一堂《考古中华》的讲座。讲座结束后,在和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共建的“3D打印创新实验室”里,龙游凯马3D考古社的同学们向韦正老师展示了在社团活动中利用3D打印机立体呈现的“牛腿”、“雀替”等古建筑构件。
这么生动的学习,得益于浙江的长兴中学、龙游中学等学校进行“3D考古社”的建设。据悉,与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共建“3D打印创新实验室”的学校目前已遍布全国15个省,而“3D考古社”则是实验室在设备普及到位后第二阶段的建设重点。
近期,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装备电教中心主任陈良生介绍,根据《合肥市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2016-2020年)》,2020年之前,合肥将打造全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特色优质教育资源库、加强中小学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构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智慧课堂建设。按照计划,到2020年,智慧课堂将覆盖合肥城区100%学校和50%县城、乡镇学校。
陈良生介绍,作为首批试点,合肥市教育局在12所市属普通高中启动智慧课堂项目建设,各试点学校实现一个年级的智慧课堂全覆盖。合肥市教育局装备电教中心王益华老师介绍,不远的将来,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智慧课堂或将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模式。合肥目前已经启动智慧课堂建设二期工程,投资约7000万元,将实现市属高中基础环境的全覆盖,预计将在2017年三四月份完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