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莉莉,王慧颖,陈小平,等
中医学
穴位埋线配合健脾祛痰中药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陶莉莉,王慧颖,陈小平,等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配合健脾祛痰中药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针灸组3组,分别予穴位埋线配合加减苍附导痰汤、单纯加减苍附导痰汤、单纯穴位埋线治疗。观察患者体重指数(BMI)、腰围及糖脂代谢的变化。结果:BMI、腰围值、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3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针药组、针灸组BMI、腰围值治疗后均明显低于中药组(P<0.05),FINS、HOMA-IR、TG、HDL-C治疗后改善情况针药组明显优于中药组及针灸组(P<0.05),针药组总胆固醇(TC)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及针灸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脾祛痰中药和穴位埋线在治疗肥胖型PCOS患者中起协同作用,共同达到降低体重、改善糖脂代谢,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或单纯穴位埋线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糖脂代谢;穴位埋线;健脾祛痰
来源出版物:中医杂志, 2010, 51(3): 239-242
入选年份:2014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陈艳霞,戴东,于涛,等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0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例。治疗组取穴膻中、中脘、气海、血海、外关、足三里,对照组取上述穴位旁开0.5 cm处的非经非穴点进行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针刺8周。治疗前后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量表评分,同时接受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脑功能成像检查,并据此计算患者各感兴趣脑区健、患侧葡萄糖代谢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MSE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健、患侧额叶、丘脑、尾状核,健侧颞叶、海马、扣带回葡萄糖代谢较针刺前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侧额叶、颞叶葡萄糖代谢减低(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健、患侧颞叶、尾状核,健侧丘脑和患侧额叶葡萄糖代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组穴可以提高VD患者认知相关脑区葡萄糖代谢,且具有腧穴特异性。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针刺;萄萄糖代谢;益气调血;扶本培元;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来源出版物:中医杂志, 2011, 52(13): 1124-1127
入选年份:2014
论高血压病的中医认识及经典名方防治策略
熊兴江,王阶
摘要: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降压西药的运用使高血压病的病程、病机发生了很大变化,临床切莫先入为主而囿于阴虚阳亢,而应辨证施治。本病病机重在火、饮、虚。火包括肝火、心火、胃火、肠火,可见于高血压病的各个阶段。饮,按病位可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按兼夹余邪可分为水饮证、饮邪寒化证和饮邪热化证。饮证在高血压病心、肾并发症中尤为明显。虚包括脾虚、肾虚。血压难控因素包括失眠、便秘、情绪波动、肥胖等,相应治则有安眠降压、通便降压、疏肝降压。本病常见天麻钩藤饮证、半夏白术天麻汤证、泽泻汤证、二妙丸证、六味地黄丸证等,临床只要抓住方证的关键指征,就能用经典名方有效防治高血压病。
关键词:高血压病;经典名方;中医药疗法
来源出版物:中医杂志, 2011, 52(23): 1985-1989
入选年份:2014
藏象学说中“肺与大肠相表里”内涵及其在温病辨治中的运用
李鸿涛,高思华,王柳青,等
摘要:脏腑表里相关学说是藏象学说中一个较有特色的理论,通过对表里慨念的诠释,试述“肺与大肠相表里”内涵及其在温病治疗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藏象学说;温病;治法
来源出版物:中医杂志, 2011, 52(4): 271-273
入选年份:2014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辨证论治方案的思考
张少强,杜武勋,刘长玉,等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过程涉及心、肺、脾、肾等不同脏腑的精、气、血、津液耗损或邪气羁留,临床症状复杂,辨证分型多样,目前尚无统一的分型标准。中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大多局限于临床症状的缓解,缺乏临床症状改善后的全程辨证治疗。基于以上思考,借鉴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实际总结形成了慢性心力衰竭分期辨证治疗方案,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加重期和缓解期二期进行分期辨证治疗。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
来源出版物:中医杂志, 2012, 53(10): 834-835
入选年份:2014
经方大黄煎煮与用量
王付
摘要:经方中煎煮大黄能否恰到好处,选择用量能否切中病机,都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煎煮必须因疾病属性及病机而确定时间长短,且不可一概而论,不及则无济于病,太过则适得其反;用量只有遵循张仲景经方一两按3 g计算,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来源出版物:中医杂志, 2012, 53(7): 617-618
入选年份:2014
张仲景“和”思想研究
田永衍,王庆其
摘要:“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和思想极其丰富。具体体现在:“和”是张仲景对天人正常关系及人体正常状态的描述;“和”是张仲景论治的目的与原则;“和”是张仲景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张仲景;“和”思想;伤寒杂病论
来源出版物:中医杂志, 2013, 54(4): 280-282
入选年份:2014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龙飞,江珊
摘要:目的:评价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5例),所有患者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常规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均4周。分别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后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6 min步行实验及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LWHF)等疗效性指标及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血K+、Na+、Cl-及不良反应等安全性指标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心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和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方面两组均未见异常变化。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未见不良反应。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心力衰竭;慢性
在人员选拔的过程中,将组织的价值观作为人员选拔的一项重要标准,认真选拔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一致的员工。员工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可程度越高,其适应能力也就越强,进而产生更高的组织承诺。否则,新入职的员工也很有可能因为无法融入组织文化、不认同组织的价值观而离职,不仅增加了招聘成本也影响了企业的运营。
来源出版物:辽宁中医杂志, 2009, 36(4): 582-583
入选年份:2014
针灸治疗便秘临床规律探讨
黄琴峰
摘要:目的:回顾1956—2005年针灸文献,探索针灸治疗便秘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方法:根据《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天枢、足三里、耳大肠、大肠俞应用频次为最,治疗方法以耳针疗法为最,针刺疗法次之,灸法再次之。结论:耳针、针刺疗法是治疗便秘的常用和有效方法;天枢、足三里可作为针灸治疗便秘基础方,并随症选穴。
关键词:便秘;针灸疗法;文献计量学;评价研究
来源出版物:辽宁中医杂志, 2009, 36(3): 368-369
入选年份:2014
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系统评价
李建生,王至婉,余学庆,等
摘要:目的:评价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5年第4期)、CBM、CNKI与TCM所收录的相关文献,收集以中药为干预措施治疗COPD稳定期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e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而后采用RevMan 4.2.10软件对提取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1项研究(1110例)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显示:与西药比较,中药可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的有效率[RR合并=1.7,95%CI(1.29,2.24),P=0.0001],减低咳嗽、咯痰、喘息、气短、纳差、乏力等主要症状的总积分[WMD=-3.50,95%CI(-4.73,-2.26),P<0.00001],缓解咳嗽[RR合并=1.55,95%CI(1.40,1.72),P<0.00001]、咯痰[RR合并=1.45,95%CI(1.32,1.60),P<0.00001]的症状,提高用力肺活量(FVC)[WMD=0.24,95%CI(0.15,0.33),P<0.00001]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WMD=0.24,95%CI(0.07,0.40),P=0.005]。结论:中药治疗COPD稳定期可能有一定的疗效,可减缓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提高肺活量。但由于纳入的研究普遍存在着方法学质量的低下,均为C级,因此,目前的结论尚缺乏强有力证据的支持,尚需高质量的RCT研究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系统评价;中药
来源出版物:辽宁中医杂志, 2010, 37(2): 229-231
入选年份:2014
中药归经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徐树楠,支政,于丽,等
摘要:中药归经学说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历代医家从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文章主要从归经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源流方面,对其相关文献的整理、总结、概括,进而分析其衍变过程,提出归经学说最初萌芽于秦汉,雏形于唐宋,形成于金元,发展于明清。为研究中药归经学说的历史沿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药;归经;形成与发展;研究
来源出版物:辽宁中医杂志, 2010, 37(8): 1488-1489
入选年份:2014
高血压病之中医病机辨析
陶有青,杨传华
摘要:传统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突出一个“辨”字。针对中医临床中有类似“高血压病”表现的病证,当首辨病因病机,熟知病性,再确立证候,辨证分型,后明确治则,辨型施药。笔者以为,高血压病中医病机当首辨脏腑,次辨阴阳,三辩气血,再辨虚实,复辨邪正。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病机;辨证论治;无症状型高血压
来源出版物:辽宁中医杂志, 2011, 38(2): 240-241
入选年份:2014
刘渡舟治疗乙型肝炎“八法”浅析
闫军堂,刘晓倩,赵伟鹏,等
摘要:刘渡舟教授精于伤寒学说,对经方运用有独到认识,善用柴胡剂类方,尤其精于肝胆病的临床治疗,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拟对刘老治疗乙肝的“八法”进行系统总结,介绍刘老治疗特色、方证病机、组方用药的独到经验,以期有资于临床。
关键词:刘渡舟;乙型肝炎;八法
来源出版物:辽宁中医杂志, 2012, 39(1): 35-37
入选年份:2014
慢性心力衰竭病证结合分期辨证论治方案及其组方研究
杜武勋,朱明丹,张斐,等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和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中医药病证分类研究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作者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慢性心力衰竭病证结合分期辨证论治方案及组方,将其分为加重期和缓解期进行分期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分期;病证结合;辨证论治方案
来源出版物:辽宁中医杂志, 2013, 40(3): 385-387
入选年份:2014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研究进展
董姝,刘平,孙明瑜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人们日益意识到脂肪肝给生命健康带来的重大影响。近年来医学界为有效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与成果,目前西医多从生活方式的改变来纠正脂肪肝,辅助对症处理,药物治疗。中医多从整体观念出发,以人为本,辨证论治。文章主要就中、西医常见治疗方法和药物做一综述。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
来源出版物:辽宁中医杂志, 2013, 40(3): 599-602
入选年份:2014
基于德尔菲法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条目筛选
刘丽星,张哲,杜蕊,等
摘要:目的:为制定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筛选、优化条目。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编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专家问卷调查表》,向全国40余位专家发送3次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第3轮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第3次调查问卷发出43份,收回有效问卷40份,专家积极系数为93.02%,专家总体权成系数为88.31%,专家意见的总体协调系数W为0.57,P<0.05。量表分疾病、体质2个维度,删除3个条目,确定胸痛、胸闷、诱因、运动耐量、气短、唇舌青紫、四肢沉重7个条目。结论: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程度、协调性好,应用Delphi法对《冠心痛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条目筛选的结果可取。
关键词:德尔菲法;自评量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
来源出版物:辽宁中医杂志, 2011, 38(5): 827-829
入选年份:2014
延胡索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王红,田明,王淼,等
摘要:对近20年来中药延胡索及其有效成分现代药理、毒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关键词:延胡索;药理研究;临床研究;综述
来源出版物:中医药学报, 2010, 38(6): 108-111
入选年份:2014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马艳春,周波,张立净,等
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采用中药本草及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治疗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本文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降低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mRNA的表达、下调DN细胞网络因子表达、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蛋白激酶C的激活、改善血液微循环、调节血脂代谢、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调节自身免疫和减轻肾小球高滤过等方面简要阐述了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药;作用机制;综述
来源出版物:中医药学报, 2009, 37(6): 105-108
入选年份:2014
麻杏石甘汤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李玲,卢芳国,熊兴耀,等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麻杏石甘汤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指数和IL-2、TNF-β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鼻腔接种法建立A型流感病毒小鼠肺适应株动物感染模型。实验设麻杏石甘汤组、利巴韦林组、抗病毒颗粒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经灌胃给药或给生理盐水后,检测小鼠体重、肺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和肺组织中IL-2、TNF-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麻杏石甘汤明显提高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体重、脾重指数、胸腺指数与肺组织中IL-2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肺指数和肺组织中TNF-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麻杏石甘汤通过提高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指数、调节细胞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而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起保护作用。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A型流感病毒;IL-2;TNF-β
来源出版物:中医药学报, 2010, 38(2): 25-28
入选年份:2014
寒、热方剂对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胃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
李冀,毕珺辉,柴剑波,等
摘要:目的:探讨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自由基代谢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该模型的自由基代谢的影响,阐明其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因素(冰水,0.3 mol/L NaOH液)、热因素(8%干辣椒粉的60%乙醇混悬液)分别结合水浸应激法,建立实验性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羟氨法)、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胃组织中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SOD方面,水应激胃溃疡组、水应激胃溃疡寒证组、水应激胃溃疡热证组与空白比较活力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寒证与热证间比较无明显差异。MDA方面,水应激胃溃疡组、水应激胃溃疡热证组、单纯热证组与与空白比较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以水应激胃溃疡热证组升高最为显著。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可选择性针对相应的寒性、热性模型体现出对自由基代谢的调节作用。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可行性。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存在自由基代谢异常。MDA可作为水浸应激型胃溃疡热证的微观指征。
关键词:束缚水浸应激;胃溃疡;寒、热证;SOD;MDA
来源出版物:中医药学报, 2011, 39(5): 57-59
入选年份:2014
虎杖及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
李菁雯,陈祥龙,孟祥智
摘要:虎杖为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极具价值的中药材。其中,大黄素和白藜芦醇是虎杖提取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类有效成分。本文主要分析虎杖的化学成分,并对其有效成分大黄素和白芦藜醇的化学性质、药理性质、提纯检测手段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虎杖;大黄素;白藜芦醇;药理;提取分离
来源出版物:中医药学报, 2011, 39(3): 103-106
入选年份:2014
红景天抗疲劳作用研究进展
耿欣
摘要:本文综述了红景天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旨在为红景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红景天;运动性疲劳;红景天苷;药理研究
来源出版物:中医药学报, 2011, 39(3): 95-97
入选年份:2014
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外展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
盛国滨,陈剑,王静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相比较。方法:针灸经筋结点组15例,针刺传统穴位组15例,观察两组疗效,起效时间,疗程情况。结果:针刺眼部经筋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针刺传统穴位组为6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针刺眼部经筋组在起效时间,疗程,复发情况均优于传统针刺组。
关键词:经筋;外展神经麻痹;针刺
来源出版物:中医药学报, 2012, 40(1): 112-113
入选年份:2014
乌腺金丝桃与丹参配伍对心肌缺血模型动物影响的研究
李冀,曹明明,高彦宇
摘要:目的:探讨乌腺金丝桃与丹参配伍对小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为中药配伍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乌腺金丝桃提取物组、丹参提取物组、乌腺金丝桃与丹参的比例(1∶1、1∶2、2∶1)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空白组)、阳性组共8组。检测各组小鼠缺血损伤后耐缺氧存活时间,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L)、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乌腺金丝桃与丹参的配伍比例为1∶2组可以明显降低LDH、CK水平,增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可以明显延长心肌缺血小鼠耐缺氧时间。结论:等剂量、实验条件下与单味药比较,乌腺金丝桃与丹参的配伍比例1∶2对心肌缺血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乌腺金丝桃;丹参;心肌缺血;小鼠
来源出版物:中医药学报, 2012, 40(1): 17-19
入选年份:2014
中药单体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作用进展
代巧妹,李冀,旺健伟
摘要:中药单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本文就中药单体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中药单体;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
来源出版物:中医药学报, 2013, 41(2): 106-108
入选年份:2014
金丹活性部位对MIRI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高彦宇,王艳丽,蒋希成,等
摘要:目的:探讨金丹活性部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CK含量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将金丹不同洗脱部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大鼠血清CK含量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筛选出金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活性部位及心肌梗死面积,说明金丹活性部位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水洗脱组、60%乙醇洗脱组大鼠血清CK的含量降低极为明显,差异极显著(P<0.01)。预处理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降低极明显,差异极显著(P<0.01)。水洗脱组、60%乙醇洗脱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亦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金丹60%乙醇洗脱组分与水洗脱组分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CK含量及心肌梗死面积,说明金丹60%乙醇洗脱组分与水洗脱组分为金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活性部位,其具有较好的保护大鼠心肌作用。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金丹;活性部位
来源出版物:中医药学报, 2013, 41(3): 67-69
入选年份:2014
浅谈悲(忧)伤肺
张伟,张晓蕾
摘要:肺系疾病的治疗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情绪疗法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中医学对于情绪与肺脏疾病的关系论述丰富,但应用并不普遍。在现代社会,运用此法意义深远,并有很大的可行性。
关键词:肺;悲(忧)伤肺;情志
来源出版物:中医药学报, 2013, 41(1): 4-6
入选年份:2014
补肾健脾益气法对酒精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
任树军,邢国利,姜益常,等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健脾益气法对酒精性骨质疏松(AOP)大鼠骨密度影响,探讨补肾健脾益气中药防治AOP的作用机理。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干预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用红星二锅头白酒灌胃法造模(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同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碳酸钙阿法D3、健骨灵胶囊、生理盐水灌胃给药。16周后取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左股骨上端,应用小动物学软件扫描处理,检测出股骨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结果: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检测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高浓度白酒灌胃大鼠16周后确实存在骨量减少,BMD下降。中药干预组(P<0.01)、西药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中药干预组与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说明中药干预组高于西药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OP大鼠存在明显的骨代谢紊乱,骨形成减少、骨丢失增加,发生骨质疏松。补肾健脾益气法提高AOP大鼠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抑制骨矿物质的丢失,有效改善实验性AOP大鼠的骨代谢。
关键词:补肾健脾益气法;酒精性骨质疏松;骨密度;骨矿含量
来源出版物:中医药学报, 2013, 41(1): 24-26
入选年份:2014
“肝郁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代谢组学的初步研究
徐舒,陈合兵,李洪,等
摘要:目的:建立并验证“肝郁证”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肝郁证”代谢组学特征及生物标志物,探讨代谢组学用于证候研究的可行性。方法: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6只)。模型组采用慢性束缚的方法造成“肝郁证”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糖水偏好实验、血浆皮质酮、胃黏膜、肾上腺病理观察评价模型。运用1H NMR技术对两组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行为异常,主要表现为躲避、活动减少、大便松散、皮色失去光泽。造模第2周开始生长较对照组缓慢(P<0.05);糖水偏好实验显示造模过程中模型组对糖水的偏好摄入少于对照组(P<0.05);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大鼠血浆皮质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造模后模型组胃黏膜、肾上腺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但模型组肾上腺体重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代谢组学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浆中葡萄糖(Glucose)和肌酸(Creatine)的含量明显偏高,而3-羟基丁酸(3-HB)、谷氨酰胺(GIn)、磷脂酰胆碱(PtdCho)、磷酸胆碱(PCho)和不饱和脂肪酸(UFA)的含量明显偏低。结论:从病因学、行为学和病理表现上慢性束缚的方法成功构建了肝郁证大鼠模型。代谢组学得出肝郁证模型与对照组大鼠血清代谢组分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小分子物质构成“肝郁证”的代谢标志物群,成为肝郁证代谢水平的物质基础,有助于阐释肝郁证的本质。代谢组学用于证候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肝郁证;代谢组学;核磁共振;大鼠模型;中医证候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6): 787-791
入选年份:2014
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研究
苏冬梅,张声生,刘建平,等
摘要:目的:对中草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国内外有关中草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63篇文献,包括14150例病人,其中样本量(包括治疗组和对照组)最大为234例,最小的为40例,平均87例。因干预措施复杂多样,仅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中药干预有明显疗效,其痊愈率为(50.80±24.70)%,总有效率为(90.68±7.30)%,优于西药干预的(28.85±17.77)%及(71.07±11.38)%,其复发率(18.99±10.61)%也明显低于西药干预组(52.25±18.42)%;对腹痛、腹胀、腹泻三大主要症状的疗效也优于西药干预组。结论:中草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明显疗效,在总体症状痊愈率、总有效率、症状积分改善及复发方面均优于西药干预及安慰剂组,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中草药治疗;系统评价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4): 532-535
入选年份:2014
国医大师颜正华临床经验与用药思想探赜
张冰,吴嘉瑞
摘要:颜正华教授(1920—)是我国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学家,中医药学教育家,国医大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为祖国中医药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今,已年过九旬高龄的颜正华教授仍坚持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是目前为数不多仍坚持临证的中医学泰斗之一。文章总结颜正华教授行医七十余载,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临证强调四诊合参,证症结合,顾护脾胃;用药平和飘逸,善灵活使用药对配伍与古方化裁,治验甚众。
关键词:颜正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用药思想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6): 742-745
入选年份:2014
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病理假说解析
丁英钧,肖永华,傅强,等
摘要:在整理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参照现代医学相关认识,结合临床实际,提出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病理假说,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实质上是糖尿病治不得法,迁延不愈,伤阴耗气,痰、郁、热、瘀互相胶结,积聚于肾之络脉,形成微型癥瘕,由瘕聚渐成癥积的过程。正气亏虚为肾生癥瘕之因,痰热郁瘀互结为肾生癥瘕之关键。临证时应抓住“微型癥瘕”这一共性病理环节,及早治疗,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强调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法,以阻止其“微型癥瘕”的形成,防止瘕聚不断发展成癥积。“微型癥瘕”病理假说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治未病理论。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病理假说;微型癥瘕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1): 27-30
入选年份:2014
疲劳自评量表
王天芳,薛晓琳
摘要:疲劳自评量表(Fatigue Self-assessment Scale,FSAS)是在回顾国内外有关疲劳评定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语言习惯及人文特点编制而成。该量表由23个项目组成,可用于评定有疲劳表现的亚健康与各种疾病人群的疲劳类型、程度(包括躯体疲劳、精神疲劳与疲劳后果3个因子)及特征(包括疲劳对睡眠/休息的反应、疲劳的情境性与疲劳的时间模式3个因子)及疲劳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疲劳评定;自评量表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3): 348-349
入选年份:2014
论艾毒伤元
彭勃,李华伟,谢世平,等
摘要:文章以长期临床实践、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和系统文献为基础,提出了艾滋病“艾毒伤元”的病因病机假说。认为艾滋病是一种新发疫病,艾毒是其直接病因。艾毒是一种疫疬之邪,其性质兼有湿、热、毒、疠等病邪特征,以湿热为主;艾毒直接损伤并渐进性地消耗人体元气,最终导致元气耗竭而死亡,伤元是艾滋病的基本病机;培元解毒是艾滋病的基本治则。
关键词:艾滋病;病因病机;艾毒伤元;假说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1): 17-20
入选年份:2014
1508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调查研究
王丽颖,李元,李娜,等
摘要: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高血压病的中医证类分布和证素分布规律。方法:对1508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Epidate 3.0软件作为数据录入软件。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AS 9.0进行。结果:高血压病的中医证类分布痰瘀互结900例,占59.68%;阴阳失调544例,占36.07%;瘀血阻络228例,占15.12%;气阴亏虚184例,占12.20%;肾阳亏虚131例,占8.69%。高血压病的中医证素分布血瘀76.13%,痰71.09%,阴虚69.30%,阳虚54.64%,气虚37.93%,内火7.56%。结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发生改变,“痰瘀互结,阴阳失调”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因病机,高血压病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虚证以肾阴阳失调为主,其病位在肾和心。
关键词:高血压病;证候分布;临床流行病学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12): 1960-1963
入选年份:2014
疏肝健脾法与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对比疗效观察
张声生,许文君,陈贞,等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基于随证加减的疏肝健脾法和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方法:156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健脾、健脾化湿和匹维溴胺组,疗程4周,随访3个月。结果:疾病疗效评价,疏肝健脾组总有效率为90.6%,健脾化湿组为81.6%,匹维溴胺组为70.4%;症状积分变化:治疗结束和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时,疏肝健脾组疗效最佳,与健脾化湿组和匹维溴胺组比较,具有显著件差异(P<0.05)。中医证候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时,疏肝健脾组总有效率为81.1%,健脾化湿组为71.4%,匹维溴胺组为70.4%;疏肝健脾组优于健脾化湿组和匹维溴胺西药组。各组均能有效改善腹胀腹痛、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等主要单项症状,但在改善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上疏肝健脾组明显优于健脾化湿组及匹维溴胺组(P<0.05)。结论:基于随证加减疏肝健脾法治疗IBS-D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优于健脾化湿中药和匹维溴胺西药。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疏肝健脾法;健脾化湿法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1): 127-130
入选年份:2014
3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聚类分析及证候特征研究
张声生,汪红兵,李振华,等
摘要:目的:以证候要素为目,分别从聚类分析和传统辨证的角度,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主要证候特点。方法:采取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360病例资料,采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要素提取表”进行数据挖掘,以传统辨证的证候为纲,以证候要素提取表中的中医症状为目,分别进行各证候中医症状频率、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探讨IBS-D的主要证候特征。结果:中医症状分析发现IBS-D主要以肠内症状为主,其次表现为精神心理症状,其病机与中医肝、脾关系密切;聚类分析发现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脾胃湿热证、脾肾阳虚证4个证候涵盖了IBS-D的大部分证候。结论: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脾胃湿热证、脾肾阳虚证是IBS-D的主流证候。
关键词:中医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证候;聚类分析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8): 1183-1187
入选年份:2014
立足“首辨阴阳,再辨六经”浅析糖尿病论治
林明欣,赵英英
摘要:糖尿病以其复杂的病因、漫长的病程、错综的病性、多靶点的病位、不可逆转的病情、难以预防的并发症等而成为现代疑难杂病。近年来,多数医家论治糖尿病宗“三消辨证”,验之于临床则疗效不尽如人意。部分中医临床家从“六经辨证”角度论治以寻求新的突破口。朱章志教授从事《伤寒论》研究20余年,积累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及形成独特的科研思路,因疗效显著而受到糖尿病患者的好评,朱章志教授认为论治糖尿病宜“首辨阴阳,再辨六经”,此乃执简驭繁之法。
关键词:阴阳;六经辨证;糖尿病;朱章志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5): 1119-1122
入选年份:2014
3种补肾中药有效成分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调控作用
卞琴,刘书芬,黄建华,等
摘要:目的:观察3种补肾代表中药淫羊藿、补骨脂、女贞子各自有效成分淫羊藿苷、补骨脂素、齐墩果酸对去卵巢3个月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调控作用。方法:40只Sprague 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淫羊藿苷组、补骨脂素组、齐墩果酸组(后3组合称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切除双侧卵巢,正常对照组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治疗组于造模第2 d开始按20 mg/kg给予对应药物每日1次灌胃,连续12周。造模后第4周开始称量体质量,每周1次。造模后12周大鼠处死,取第4腰椎进行micro-CT扫描,评价骨量改变情况。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原代BMSCs,于取材后第7天干细胞基因芯片技术检测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大鼠体质量增加,补骨脂素能减少增加幅度,而淫羊藿苷和齐墩果酸没有明显作用。Micro-CT显示,去卵巢12周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骨形态计量学参数骨体积与组织体积之比BV/TV,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厚度Tb.Th明显减少,骨小梁空间距离Tb.Sp明显增加。淫羊藿苷和齐墩果酸显著增加Tb.Th,对其他参数也有改善的趋势。补骨脂素有改善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大鼠全基因表达谱显示在被检测的26420个基因中,模型组比正常对照组下调2倍的基因有4193个,约占15.87%,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和齐墩果酸比模型组上调2倍的基因分别有3226,1701和3232个。模型组比正常对照组上调2倍的基因有5015个,约占18.98%,3个有效成分比模型组下调2倍的基因分别有3549,1660和3545个。基因功能分类分析显示3个有效成分共同改变的基因涉及的功能包括:细胞成分中的初级内体、分子功能相关的磷酸跨膜转运蛋白活性、GDP结合、内肽酶活性、酶调节剂活性、谷氨酸受体结合、转移酶活性、5-羟色胺受体活性、血清素结合;细胞外基质、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氨基酸结合、RNA甲基转移酶活性、磷蛋白磷酸激酶抑制剂活性等。结论:补肾中药可能从增加BMSCs细胞外基质、促进生长因子相关信号通路、增加蛋白质合成等方面发挥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最终实现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但其确切的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干细胞基因芯片;补肾药;淫羊藿苷;补骨脂素;齐墩果酸;间质干细胞;基因表达谱;大鼠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5): 889-893
入选年份:2014
TGF-β1/p38MAPK通路对肾间质纤维化影响及抗纤灵冲剂干预机制的实验研究
张新志,黄迪,吴锋,等
摘要:目的:探讨TGF-β1/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抗纤灵冲剂的干预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中72只行经典单侧输尿管结扎,制备单侧输尿管结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药物干预7、14、21、28 d后分批处死,留取左侧肾组织,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p38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同一时间点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38/β-actin相对表达量及TGF-β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抗纤灵组及氯沙坦组此二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且抗纤灵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P<0.01)。结论:抗纤灵冲剂可能是通过调节TGF-β1/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效应。
关键词:UUO动物模型;p38MAPK通路;TCF-β1;肾间质纤维化;抗纤灵冲剂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2): 245-248
入选年份:2014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的关键问题与优势对策
王新月,王建云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明显的优势及鲜明的特色。文章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入手,对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与优势对策进行评述,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述评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2): 263-267
入选年份:2014
基于组合相似度丹参样本质量稳定性评价
詹雪艳,史新元,孙启生,等
摘要:目的:基于组合相似度进行丹参样本质量的稳定性评价。方法:采集丹参水提液的色谱指纹图谱数据,建立组合相似度,基于样本间组合相似度、共有峰夹角余弦相似度和所有峰夹角余弦相似度对9个丹参样本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对丹参样本质量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9个丹参样本的组合相似度与所有峰夹角余弦相似度的计算值接近,2种相似度方法的系统聚类结果与丹参色谱指纹图谱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结果表明,9个丹参样本较好地聚为2类。结论:组合相似度可用于9个丹参样本峰比例稳定性的初步评价,为原料药质量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一种相似度方法。
关键词:丹参;组合相似度;色谱指纹图谱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6): 1650-1654
入选年份:2014
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在高血压病中的运用
熊兴江,王阶
摘要:半夏白术天麻汤为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经典名方。其方证特征为头晕头痛头沉,如有物裹,容易胸闷心悸,胃脘痞闷,恶心呕吐,下肢酸软无力,或下肢轻度水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大便或溏或秘,舌苔白腻,脉濡滑等。临床将容易出现这类方证特征的体质类型称之为“半夏白术天麻汤体质”。以本方为基本方治疗高血压病每获良效,可以达到较好的降压及改善症状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病;半夏白术天麻汤;中医药疗法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11): 2862-2865
入选年份:2014
丹参酮ⅡA对COX-2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的人肠癌细胞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
刘宣,王炎,李丹光,等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通过环氧化酶-2(COX-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人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PGE2和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上调及抑制LoVo细胞COX-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OX-2对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分别采用丹参酮ⅡA、PGE2和/或GSK-3β选择性抑制剂SB-216763作用人肠癌HCT-116细胞24 h, Western Blot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COX-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GE2能够显著上调LoVo细胞中COX-2蛋白表达,同时显著上调β-catenin在细胞总蛋白、浆蛋白和核蛋白中的表达水平;反之,COX-2抑制剂NS-398能够显著下调COX-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丹参酮ⅡA能够显著下调COX-2和β-catenin蛋白在人肠癌LoVo细胞中表达水平,并且能够显著下调PGE2诱导的COX-2和β-catenin蛋白的高表达;同时,丹参酮ⅡA能够显著下调人肠癌LoVo细胞VEGF表达水平,并且能够下调PGE2和GSK-3β抑制剂SB-216763诱导的VEGF高表达。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人肠癌细胞中COX-2的表达,阻止细胞中β-catenin的累积,从而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VEGF表达,这可能是丹参酮ⅡA抗大肠癌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结肠癌;丹参酮ⅡA;环氧化酶-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28(1): 108-112
入选年份:2014
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以及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总三萜的含量测定
张茹萍,何昱,石森林,等
摘要:目的:建立HPLC同时定量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的方法,以及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总三萜3个有效部位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中上述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磷酸(0.1%)-三乙胺(0.2%)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0~65 min为225 nm;65 min后转换为210 nm;流速0.75 mL/min,运行时间80 min,测定11个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2)分别以雷公藤甲素、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为对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及总三萜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的含量差异悬殊,如雷公藤晋碱的含量相差291.6倍,总二萜内酯类高低含量之间相差34.7倍。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良好,适用于雷公藤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含量测定;不同来源的药材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对雷公藤实施多指标的含量控制是保证其临床药用安全可控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雷公藤;有效成分;有效部位;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
来源出版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28(1): 224-229
入选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