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 亮 张 琛
“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世界文化交流搭建了全新平台,也为实施中国出版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出版业扮演着助推中国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力军”的重要角色。在“一带一路”系统工程中,文化互通既是核心内容也是重要支撑,不同特质文化间的交融渗透于政策、设施、资金、贸易和民心互联互通的方方面面,正所谓“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深层次的文化共享和对话是文化工作者搭建心桥、沟通心灵的责任,因此,探索以出版为载体的文化互通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主要任务之一。
当前,国内出版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如火如荼,加强以出版为载体的文化互通重在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实践,其实质还是文化价值的传递,具体体现在出版语种、创作主体、读者接受和叙事方式等方面。在“一带一路”主题的出版谱系中,以汉语、英语和沿线国家语种为主的多语种出版工作不断加强,语言的文化价值传递功能得以发挥。在创作主体上,越来越多了解当地文化背景的人士参与到创作和推广之中,拥有在场感、参与感和塑造价值的作者越来越多。同时,读者接受度成为确定选题内容的重要标准,一大批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体现双边和多边友好情感的主题被纳入出版目录。此外,出版物的叙事方式趋于多元,跨文化文本传播贴近沿线国家民众心灵,“可读性和感染力”强的故事可以有效地传播中国价值体系。[1]
“一带一路”视野下,出版物的创作和编撰从多个维度揭示出版业文化互通的价值属性。首先,出版业的首要任务是致力于传播可分享的文化价值,在与不同语言社区读者的互动中,为读者创造新价值、新体验。其次,出版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沿线国家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通过创造有文化价值的出版物来传播文化、沟通情感,实现对沿线国家、社会和读者的文化服务。再者,“一带一路”视野下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长,出版业不仅仅要满足大众消费,还要注重读者体验,尝试按照用户的特定需求来生产出版物,使用户参与到编辑出版过程中,获得的自我属性强烈的出版物。[2]在语言社区众多的“一带一路”背景沿线国家,这种个性化出版的需求将更为明显,个性化出版将成为未来拉动“一带一路”背景下出版业文化互通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不同语言社区的情感观照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出版业的重要表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众多的语言社区,这种语言社区既存在于一个国家内部,又存在于不同国家之间。语言文化价值差异激发出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认知,不同语言社区群体有强烈的文化沟通内在动力。一种体现个体情感观照,满足个性文化价值思考的写作模式——社区公共写作(Community-based Writing),逐渐进入出版界的视野。社区公共写作,又称为公共写作(Public Writing),是一种基于真实体验的写作过程,创作者通过公共事务参与或者见证个体经历来关注社会问题和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写作关照特定读者群体,如《我亲爱的小王子们》《见证辉煌:在浙从业的外国人访谈录》等。社区公共写作真实的创作目的和读者群体使得写作更具现实意义,激发这种创作动机的因素还包括:写作提供认识新人和融入新环境的机会、从事学术创作的机会以及创作最终成果带来的荣誉感等。乌拉圭商业顾问尼科·桑托(Nico Santo)基于跨文化商务策略的《拉美公司在中国的生意经》,30多位在华日企负责人讲述企业经营故事的《我来中国做生意》等。
社区公共写作具有非虚构写作的鲜明特征:写作主张真实,以写作主体的视角直接写出对事件的感受;对现实保持明确的主观介入性姿态,强调表达过程的客观理性。追求叙事的在场性、对话性、亲历性和反思性,但“不追求叙事的完整性,不强求话语表达的公共性,也不推崇意旨的宏大性”。[3]社区公共写作关注语言社区群体,鼓励内部群体通过写作发现文化现象,从而形成写作主体跨文化、跨领域的理性思考,比如人民出版社的《外国人眼中的“一带一路”》,陕西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外国人眼中的陕西》系列图书等。这种以在华外籍人士社区记录中国印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来华传教士群体的写作模式,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汇编《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出版的《“中国研究”外文报刊汇刊》丛书,这些“海外汉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在“一带一路”的出版实践中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作为出版模式的社区公共写作可以促进异域读者对中国文化价值的抽象认知,助力基于沟通为目的的思想分享和文化价值传播,从而触发对中国文化价值的深层次理解,形成高阶思维成果。
社区公共写作被广泛地应用到高校基础写作的教学中,该模式以社区服务作为内容和教学法,激励学生参与公共利益,体会社区的真实需求;写作任务探索个体不断扩大的责任关系,围绕系统思考的哲学式、心灵之旅式的反思,创作可以产生有意义的文本,形成文化价值的写作成果。[4]北卡罗莱那大学“代际合作写作课程”(Intergenerational Collaborative Writing),学生以写作的形式与Seymour Center老年市民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帮助老年人撰写传授小技能的生活指南册子,历史事件的叙事、关于老年人的简单回忆录,课程的最终成果会编印成书出版给每位参加者。[5]
“用声音叙事”系列书籍的出版是社区公共写作的中国高校实践案例,该活动呈现的社区公共写作模式是以写作教学实践为载体,聚焦在华特殊语言社区群体,写作任务为调研在华外籍人士工作和生活状况,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共同完成调研报告。从2008年至今,活动以“文化探索—文化反思—文化沟通—文化传播”为基本内容,共出版系列双语作品7部,逐渐形成“以世界语言,传文化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模式。[6]一方面,活动提升外籍人士对中国文化的了解;[7]另一方面,参与者获得对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认知的双重提高;[8]作为“社区公共写作”出版案例,系列书籍对“一带一路”下出版业的文化价值传递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类型的创作有上海大学出版社的《外国人眼中的上海嘉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国际视角下的上海城市体育发展》等。
文化总是在不断传承和发扬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迈向成熟,进而形成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本质是对文化价值的真正理解和深度认同,是对延续和发展文化新生命力的责任担当。[9][10]社区公共写作模式下创作者在以目标语文本为创作目的的过程中,加深对母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形成对母语文化自我认同,同时也培养了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当创作者以语言去习得文化、创作文本的时候,实现了对母语文化的传播,创作者从文化的自发走向文化的自觉。社区公共写作模式下的个性化出版,强调了个体对文化出版物的参与,得到个人属性强烈的个性化定制产品。“一带一路”视野下文化互通的个体过程性参与,不但能让个体获得良好的文化体验,还能提高个人对所传播文化的认知,进而形成文化认同,为文化的有效传播建立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社区公共写作实现母语文化传播基于“在场”的文化体验。创作者通过亲身体验,积累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以个体主观的视角展开哲学式的反思和叙事,创作具有强烈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的文本。“在场”的文化体验还表现在:从策划文化传播活动,到实施文化传播的行动,再到形成文化传播的物化成果,创作者完成接触、体验、认知和认同的整个文化意义建构过程。同时书籍的出版生动再现了创作者参与公共事务、实施文化传播的过程。以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用声音叙事》为例,出版从对话语言文化社区、固化文化传播成果和激活语言文字内涵三个方面丰富着出版的内涵和外延。
社区公共写作实现母语文化传播基于社区成员对话关系而确立。不同语言社区的主体共同参与到社区写作之中,写作成为一种全新的对话模式,在这样的对话模式中:个体的文化探求成为文化传播的源动力;群体的文化探求成为文化传播的源动力;对话性文化探索成为文化传播的源动力。社区公共写作开启的对话模式成为文化互通的重要表现形式,叙事作品成为对感受与经历的真实记录。[11]新世界出版社的《江边对话》及《对话:中国模式》即通过创作者分享文化价值来展现不同文化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叩问。创作主体不断地探询不同的语言文化社区,他们和社区成员一起共同记录和反思自我记忆中的文化概念,个体的记忆又在文本的书写中成为彼此的共同记忆,当最终以书籍的形式铅印刊行的时候,每个个体所代表的群体再一次投入到对这种记忆的二次见证中,这也就完成了文化的二次传播。文本在口口相传中实现了一种共识阅读,这种分享情感的阅读就是文化传播的意义所在。
社区公共写作的对话性为创作者与读者的交融提供了可能。“聆听叙事就等于聆听特定谈话方式相关的价值”,[12]社区公共写作的对话性重视创作主体的个体视角以及与语言社区对话所呈现的文化价值。创作主体对另一种声音背后的文化价值采取开放性姿态,这种包容的思维为文化交融提供了可能,也为创作者群体与读者群体的交融创造了空间。“创作主体以独立探询的精神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声音与语言社区群体的叙事声音平行,但又超越了叙事本身”。[13]就行动本身而言,创作主体是在与包括作为读者的自我和潜在的未来读者进行交流。土耳其学者吉来(Giray Fidan)介绍中国生活的系列作品《生存在中国》《从伊斯坦布尔到北京》就是以理性的温情将自我放置到一个与读者平行的视角。
社区公共写作的反思性为创作者和读者的交融提供可能。这种反思是基于亲历和在场的思维活动,具有共情和同理心的特质,双向思维活动的结果是创作主体较为理性客观的表达,为创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提供了情感基础。从内隐的思维活动到外显的产出活动,当建设性的反思成为习惯,创作者就拥有产生意义的写作素材。创作者言之有物地书写个体视角下的文化,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反思自我,反思社会,反思文化,并通过文字“写我所思,思我所悟”。此外,社区公共写作承载着创作主体独有的个性记忆,使每一个参与者唤起亲历事件的记忆,记忆再现式的出版物增强了参与者的认同感和代入感。社区公共写作成果带来的荣誉感对创作主体形成正向激励,对当下读者个性化出版消费形成呼应。文化消费具有原创性与共享性并存的基本特征,个性与主体性的双向突出是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表达的重要特征。[14]
承载和传播先进文化是出版业的天然使命。无论社会环境条件如何变化,出版物始终是传播科学知识、弘扬先进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出版业始终承担着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职责。[15]社区公共写作系列书籍的出版将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展现给出版界:创作者的视角从多元文化社区转向对母语文化社区的聚焦。这一文化现象的背后呈现出社区公共写作主体从“向外看”到“向内看”的过程,这种创作历程既有不同文化价值之间的相通共荣,也有从文化自发到文化自觉的转变历程。
让世界以一种亲切的方式了解中国的价值体系是出版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职责。社区公共写作在观照语言社区成员情感需求的同时,也见证了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文化自信之路。这种出版模式的形成及其传播效应在于激活创作主体的在场意识和参与意识,出版的规律和意义恰恰在于发现和引领一种从文化探索走向文化反思、再走向文化价值传播的潮流。“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华文化价值的传播及文化价值互通提供了伟大的舞台,每个个体都是局内人,每个个体都是历史声音的记录者和传递者。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中国出版业也将迎来与创作者和读者共同书写伟大历史的时刻。
注释:
[1]王彤.创新与完善:“一带一路”机遇下的中国出版“走出去”[J].新疆新闻出版,2015(4)
[2]庞沁文.新常态下出版业改革发展九大趋势[J].中国出版,2016(2)
[3]洪治纲.论非虚构写作[J].文学评论,2016(3)
[4]Arca, R. L. Systems thinking, symbiosis, and service: The road to authority for basic writers [A].L. Adler-Kassner, R.Crooks & A. Watters (Eds.), Writing the community: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service-learning in composition[C]. Sterling,Virginia: Stylus Publishing, LLC, 2006
[5]Watters,A.,& Ford,M.A Guide for Change: Resources for Implementing Community Service Writing [M].New York:McGraw-Hill.1995
[6]蔡亮.以在华外籍人士为对象的中华文化传播模式探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8)
[7]蔡亮,等.用声音叙事:我要学汉语[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8]蔡亮,等.用声音叙事:筑梦宁波[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9]张诗蒂,任正安.从文化强国看民族文化传播与文化自觉[J].中国出版, 2013(18)
[10]周正刚.谈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J].党建研究,2012(8)
[11] 蔡亮, 喻旭燕等. 用声音叙事, 我的企业在宁波[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12]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M].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8
[13]蔡亮.超越与回归:服务性英语学习[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14]包霄林.文化消费的十大特征[EB/OL].http://news.idoican.com.cn/zgwenhuab/html/2009-01/23/content_27887018.htm
[15]王芸,虞文军.群众期盼能有更多的“新语”——《之江新语》编后感[J].中国出版,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