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好焦 发准力 提效果
——兼谈《塔城日报》报道实践

2017-01-27 07:50鲍迎花庞旭民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4期
关键词:全疆塔城新闻奖

□鲍迎花 庞旭民

(塔城日报社,新疆 塔城 834700)

对好焦 发准力 提效果
——兼谈《塔城日报》报道实践

□鲍迎花 庞旭民

(塔城日报社,新疆 塔城 834700)

学过摄影的朋友都知道,要想拍摄出好照片,首先要对焦清晰。采写新闻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什么现在很多新闻没有人爱看?记者辛辛苦苦采写的新闻,读者一翻而过,反应平淡。究其原因,就是记者采写的新闻没有对准焦。如果我们报道的焦点没有对准群众关心的问题,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业务简报、领导活动,那么,我们怎能责怪读者不爱看我们的新闻呢?

翻阅《塔城日报》近年来的获奖作品,我们会发现,报道对焦的问题是否准、新、深,是获奖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以《塔城日报》为例,从八个方面分析地市党报如何在对准焦上发力创精品。

找准群众的关注点

新闻工作者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油、盐、柴、米,看起来是一些“小事”,实际上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报纸只有经常报道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才能保持同群众的紧密联系,也才能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如《塔城日报》2010年针对塔城文化广场跳跳床翻倒导致9名小孩摔伤事件进行连续报道,文章刊发后,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责任人受到追究,维护了受害人的权益。为防止发生类似事件,塔城各地相关部门还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当地娱乐场所设施进行安全大排查。这组点面结合、舆论监督效果明显的报道获得第二十一届新疆新闻奖。

对焦有倾向性的问题

这类问题,不是偶尔发生的,也不是个别的,是具有事物发展动向的问题。有的是新生事物的萌芽,有的是一种倾向的先兆,当前报纸上还没有报道过。记者及时把这些问题反映到报纸上来,就能起到扶持新生事物生长,抑制不良倾向蔓延的作用。以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消息《人大代表卡汗拜有道“特色菜”》为例,人大代表,特别是基层的人大代表,在人大休会期间,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全国范围内,也没有一个成熟的经验,大家都在进行探讨中。塔城市恰合吉牧场的人大代表卡汗拜利用开饭店的有利条件,设立了“群众留言说事本”,让群众留言反映问题,他则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向乡党委政府反映,促成了问题的解决。这一新颖举措是基层人大代表履行自己职责的一个创新,虽然这一举措只是一个代表的作法,但对基层人大代表具有普遍意义,对全局也具有指导价值。

对焦社会热点

所谓热点问题,就是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记者在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捕捉那些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对其深入调查研究。近年来,教育问题就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孩子入园难、入园贵,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谁要能破解这个难题,当然就会是一个大新闻、好新闻。2012年,远在西北边陲的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就破解了这个难题。当年,和布克赛尔县在全疆率先实行学前3年免费教育,再加上2010年实施的高中三年免费教育,该县学生享受到了15年免费教育。于是,报社记者采写了消息《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又出惠民新政——率先在全疆实行学前3年免费教育》。作品主题鲜明、结构紧凑、文字简练,材料运用疏密得当。该作品获得了第二十三届新疆新闻奖一等奖。

对焦棘手的“老大难”问题

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为棘手的“老大难”问题。记者如果能抓住它进行报道,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问题的解决,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以《塔城市建成新疆首个牧民社区——千户牧民身份实现跨越式转变 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一大创举》为例,牧民定居,是新疆,特别是塔城这样的牧业大区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增收途径、配套生活设施等问题,牧民定不下来,脱不了贫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很头疼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塔城市捆绑使用各项资金,投资近十亿元,设立了塔城市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点。塔城市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点对定居牧民实施社区化管理,使千户牧民身份实现跨越式转变,这是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一大创举,在全疆有首创意义。此稿件获得了第二十届新疆新闻奖二等奖。

对焦首创素材

以第二十一届新疆新闻奖二等奖《全疆首创:牧民定居点集中供暖》为例,这篇报道同样是聚焦牧民定居这个大题材,但切口却是供暖这个小问题。集中供暖,在城市,在富裕的乡村,不是一个新鲜事,但对牧民定居点来说,却是一个创新。报道紧紧抓住全疆首创这个要点,反映了定居牧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党和政府对牧民的关心。稿件见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

对焦群众眼中的“疑点”

以《“医药分家”——和布克赛尔县公立医院改革调查》为例,看病为何这么贵,是各族群众很关心、又很疑惑的事情。如何才能让药价降下来,让看病不再贵?面对这样专业的问题,群众想要知道答案,新闻工作者就要帮助解决。这篇通讯以和布克赛尔县公立医院为样本,认真调查研究,用通俗的语言、翔实的数据解答了在人民群众中存在着的种种疑惑。报道生动具体地构思出该县“医药分家”的主要做法、经验和成果,使人读后疑惑顿解。该报道获得了第九届伊犁新闻奖二等奖。

对焦事物发展中的新变化

任何一个事物,做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静止的,停滞不前的。因此,记者采写新闻时,就不能总是老一套,要随着事物的变化,不断抓新情况、新问题,把同一主题的报道引向深入。这样就能使报道避免一般化、概念化的通病。以获得第十八届新疆新闻奖一等奖的《草原上的四朵金花》为例,民族团结是我们报道的一个老题材、大题材,年年要报,年年要抓典型。不但我们在报道,全疆各个媒体都在把民族团结作为重点报道。这个时候,谁能创新,谁能出新,谁就会占据高地。在第25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来临之际,报纸推出了一个民族团结的典范——地区影剧院女子流动放映队。女子流动放映队的成员是四名女子,分别是四个民族,但却团结得像一家人。她们冒严寒、顶酷暑,扛着电影放映机,踏遍塔尔巴哈台山脚的每一个乡村牧场,把那些讴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反映伟大祖国新面貌的影片送给了各族农牧民。稿件刊发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女子流动放映队被评为地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对焦“大题材”里的“小切口”

重大题材里抓小切口的问题,是地市报社获奖出精品的不二法则。例如,第二十届新疆新闻奖三等奖作品《襟怀无疆》,用塔城市也门勒乡喀拉尕什村身患癌症的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解义臣的形象,反映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个大主题。解义臣是塔城市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为村民服务。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顽强奋斗、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值得大力宣传。用村民身边的典型来教育人、感召人,作用会更大,效果会更好。

(编辑:高秉喜)

猜你喜欢
全疆塔城新闻奖
2021 年新疆棉花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提高塔城巴克图口岸标准厂房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与探讨
2020 年新疆棉花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国网新疆电力:年内完成全疆轧花厂电烘干改造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见证忠诚 卒不停息——记新疆塔城公路管理局塔城分局冬季除雪保通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
新疆旅游年卡向全国发行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