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燕
(邢台日报社,河北邢台054000)
论新媒体在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价值体现
□谢晓燕
(邢台日报社,河北邢台054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离不开有效的传播方式,这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一直以来,传统主流媒体宣传党的声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担当重要角色。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壮大,其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网上舆论工作主要是新媒体的涵盖区域,这既是对新媒体的期待要求,更是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好的契机和平台。
相对于传统传播媒介,新媒体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局限,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学习理论知识、了解各种价值观念,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人们使用网络等新媒体的时间逐步增多,而用在其他传统媒体上的时间却有逐步递减的趋势,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来源,其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站新闻、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等功能促使网络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交流、娱乐方式,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使其成为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渠道和新平台。
新媒体的话语表达和传播方式,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频等多种形式,生产更加立体、更加鲜活、更富个性的产品,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各自作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实现1+1>2的作用。
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就是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取新媒体之长,补传统媒体之短,改变传统媒体内容上的模式化,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发挥好传统媒体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把传统媒体原创内容、权威信息、言论评论、深度解读向新媒体延伸,生产适应新媒体特点的精悍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新闻产品,在融合发展中主导舆论,发挥主流媒体的主渠道作用。
此外,加快创新内容生产机制,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内部流程再造,推进采编流程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和全媒体内容采编融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一次制作,多种生成和立体化传播。
信息时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产力。由于传统媒体节目制作需专业采编队伍,信息内容层层审查等,往往在传播时效上滞后。但是,传统媒体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具有比较专业的制作团队和管理机制,信息传播正规严谨并具有较强的公信力等。
与之相比,新媒体信息可随时随地发布和分享消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时效上即时及时。
新媒体综合发布平台多样化,融合了可移动网络、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服务设施,打通了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界限,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即时向外发布信息。
据有关资料,传统媒体的话语权明显削弱,报纸发行量日趋下降,读者日趋老龄化,电视收视率下降。从1990年到2011年20年美国报纸发行量下降了30%,传统媒体市场份额不断缩小,英国、美国、日本每年网络都超过了同期报纸。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短板,新媒体具有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等特点。针对不同受众,节目菜单化、个性化,精准投送,实现了从受众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新媒体针对不同受众,只有对象化才能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区分层次、循序渐进,制作的节目才能让受众听得懂、贴近生活、贴近人心。互动化才能有上下联动、真情交流、感情互动,才能引起强烈的共鸣,产生无穷的力量。
(编辑: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