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维芳
(汕头特区晚报,广东汕头515031)
创新,唱响主旋律
□林维芳
(汕头特区晚报,广东汕头515031)
推动媒体融合,加快新媒体发展,强化传播力建设,核心在于创新。触屏阅读不仅改变了知识传播方式,也革新了生活方式;数字媒体不仅加快了信息更新速度,也改变了社会心理。当前,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使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对加强创新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指明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质增效的方向。只有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改进,在迎接挑战中锐意创新,才能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更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掌握话语权、提升影响力。
内容个性化,是报纸创新的前提条件。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程度、心理素质以及职业、性别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读者对报纸内容的需求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异质性、多样性的特点,报纸面对的是一个充满个性化需求的庞大读者群体。这使得任何一份报纸都不可能同时覆盖所有的读者,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正因如此,报纸需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和了解读者的个性需求,确定最合适的目标市场和进行内容供应的准确定位,以努力寻求报纸内容创新的最佳切入点,实现读者阅读需求和报纸内容供应的最佳组合,为实现报纸的内容创新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个性化的内容还在于强调报纸内容的独立性,主张独家策划、独家采访、独家编排、独立报道和独特视角,即使是相同的题材也要从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一个令人眼睛一亮的切入点进行策划、采编和报道,以求内容形式上的独树一帜,与其他媒体拉开距离,更好地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品牌形象。这种个性化的内容策划非常重视报纸内容题材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对报纸的内容创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是报纸内容创新过程中的核心策略。
如《汕头特区晚报》在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了解读者个性化需求之后,经过精心策划,于2016年与潮南区委宣传部合办“走近大南山”采风活动,分别组织了爱好诗文、摄影、绘画等读者分三批前往大南山实地采风,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活动吸引了近300名具有一定文化专业水平的读者参与,创作出了以“大南山”为主题的诗歌、散文、绘画、摄影等大批量作品,以不同的文学形式讲述了“大南山”的独特故事。本报专刊副刊部连续几个月采编,用10多个版面刊发了这些作品,引发了众多读者的广泛关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由于是独家策划、独家报道,实现了报纸内容上的创新。
报纸版面能不能创新,关键在于编辑是否有创新的理念。笔者认为,创新编辑工作应着重考虑以下三方面:
1.编辑要创新思维观念,着力组织和报道反映新观念的新闻,用“新”来牵动读者。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走入深水区。作为大众媒体的报纸编辑,要梳理繁杂的思路,在林林总总的新闻事件中发现那些新观念,发现和首选那些具有独特创造性意义的新闻。报道新观念给人以启发,便于发挥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张力,使读者喜闻乐见。
2.编辑要创新工作思路,选择新的报道视角,不断拓宽报道领域。一张报纸能不能使读者喜闻乐见,关键在于有没有自己的特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编辑就要创新工作思路,选择新闻视角,如采取办好栏目、策划和编发独家新闻等手段,使新闻报道活起来,让读者满意。
3.编辑要不断创新报道形式,用好“版面语言”。“版面语言”体现的是编辑对新闻价值的把握。作为编辑,要善于通过“版面语言”使稿件中隐含的新闻价值充分表现出来,使之成为高品质的好稿。另外,现在的读者阅读报纸,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信息,增长知识,同时还是为了获得美的享受。设计美的版面,能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创造美的形式,形成独特的版面语言,从而激发读者的审美情趣,使读者饶有兴趣地去阅读内容。因此,作为报纸编辑,一定要把版面的美化视为提高报纸吸引力的重要一环。
读者是报纸的服务对象,也是报纸这一特殊文化商品的消费者。报纸离开了读者,也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石。如何留住读者至关重要。全媒体下的传媒竞争,说到底是受众群体之争,报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自己在目标受众群中的“地位”,就必须深入、系统地研究读者的心理特点,了解、洞察读者的需求,不断提高读者意识,从互动中获得更多共鸣,不断推动报纸由媒体本位向读者本位的转变。
《汕头特区晚报》因应读者需求,多年来强化文化服务,推出了各种文化板块,还相继策划出“汕头新八景评选”、“潮汕百名名贤评选”、“我为创文献一策”等活动,从各种“互动”中不断了解和洞察他们的需求变化,并据此不断地对副刊各个版面进行优化提升,使得近年《汕头特区晚报》文化新闻的贴近性、可读性和实用性有了较明显的提升。
全媒体时代,受众需求最大的变化,是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受众不再满足于从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他们不仅制造新闻、传播新闻,还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评论,要在各种传播渠道中争取话语权。有关部门、广大媒体积极适应形势变化,不断丰富方式手段,大力推动融合发展,努力通过多层次的报道体系,达到广覆盖的传播效果。近年来,《汕头特区晚报》也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已设置了网站、微博、微信及两个公众号。一些重要的或贴近民生的新闻,记者采写后及时在公众号上推出,吸引了众多网民参与和互动。如2016年8月22日中午,汕头市区三名准大学生不慎丢失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学生个人档案,《汕头特区晚报》记者第一时间采写并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相关新闻报道,众多网友纷纷转发这则信息,引发了一场网上接力寻找失物的爱心行动。经全城市民热心帮忙寻找,当晚,三名准大学生丢失的有关证件被好心人找回。晚报与读者在网络上的互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也扩大了《汕头特区晚报》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创新是党性的体现,创新是导向的实现,创新是责任的兑现。当前,我们正在视“新”为目标、以“新”为鞭策,让创新成为一种常态,不断增强党的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把主旋律唱得更响亮。
(编辑:古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