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读习惯及其建构

2017-01-27 03:41□文│王
中国出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行动者场域建构

□文│王 军

实现全民阅读、终生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前提在于人民大众不但阅读起来,而且成为日常常态,这才是我们阅读推广促进所追求的直接目标。可是,大家为什么要阅读?或者说是什么在促使大家阅读?本文意图引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惯习(Habitus)概念,提出“阅读惯习”之命题尝试解答,并解析阅读惯习的构建路径,为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促进提供理论依据和落脚点。

一、阅读惯习及其生产实践性

说到惯习概念,就不能不和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另外两个概念——场域和资本联系起来理解。布尔迪厄认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在某个一定的场域中,行动者在惯习支配下的资本争斗及与场域互动的过程和结果。由此观之,阅读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也就是阅读行动者在阅读场域中,利用相应的资本作为实践工具,在阅读惯习的支配下,策略性地与阅读场域交互的过程与结果。[1]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场域,由许许多多具有相对独立自主性的小场域构成。阅读场域即为一种独具相对自主性的子场域,有自身的内在逻辑性而异于其他场域,它在阅读实践中生成,与阅读实践互为结构,现实表现为与阅读相关的人、物通过阅读活动之事所交织成的关系网络。资本是以物质化的形式积累的劳动,[2]其累积需要时间、精力、金钱等的大量投入和克服重重困难,具体形式包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以上三种资本被认可的形式——象征(符号)资本。资本造就了行动者的位置关系,资本数量、质量及其势力的大小、强弱,决定着行动者所处实践位置的优劣和影响力度,当然也影响着惯习的构建。

阅读惯习作为阅读行动者的一套潜在性情和行为倾向系统,稳定持久地植根于阅读行动者的心智乃至身体内部,以一种阅读技艺存在,具有某种创造性艺术的生成性能力,会超越一些具体的阅读情境发生惯性的作用。它表明了一种阅读行动者身体上的习惯性状态、倾向、品位或嗜好,但又决不完全等同于阅读习惯,[3]布尔迪厄用源于拉丁文的“Habitus”一词来表达惯习概念本身就暗含表示有Habit(习惯、习性)的意思,但又不是完全等同的(国内大多将“Habitus”翻译为“惯习”概也为追求此意)。

习惯往往表现出自发性、重复性、机械性和惰性,不具有创造性、建构性和生成性。惯习则并不完全像习惯那样单纯地复制经验,而是以一种独特的、创造性的方式,在行动者的意识和语言运作之前就发挥效力,超出意志控制的范畴成为人的社会行为、生存方式、生活模式、行为策略等行动和精神的生成机制,是再生、重建和改立社会条件的一种主动性的动力因素。[4]阅读惯习作为阅读行动者的阅读感知、阅读评价、阅读分类和阅读行动的图式系统,具有鲜明的阅读生产实践性,从事的阅读选择、阅读行动、阅读评价、阅读领悟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也就是按照阅读实践的逻辑行事,进而获得一定生理性和心理性阅读收获。

二、阅读惯习的建构因素

惯习是外在社会条件的内在化的结果,是结构化了的结构,源于行动者早期的社会化经历,为行动者的实践活动设置了限制和原则。这种性情行为有一个历史过程,需要投入时间、精力、金钱等并攻坚克难,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决定。阅读惯习建构也是如此。

1.教育学习因素

教育与学习是阅读惯习建构的最重要决定因素,阅读惯习的有无和影响力可以说直接受制于阅读学习与教育。首先是学前阅读教育和学习。阅读行动者在婴幼儿、青少年时期通过家人言传身教或参加社会兴趣培训等所受到的早期阅读意识的灌输、阅读方法的掌握和阅读过程的感触体验,很容易也是很根本地塑造了其阅读惯习,往往外在表现出其爱好阅读的程度、习惯和偏好以及阅读水准和阅读的能力。孩提时期的所见所闻,所经历和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对孩子一生影响甚为深远。

其次是学校专业性的阅读教育和学习。从幼儿园时期开始,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阅读行动者从简单接触到系统学习,从浅到深,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批判认知,受到来自不同人士、不同方面的引领点拨、多重启发、专业教诲,阅读意识、阅读趣味、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型塑和提高。阅读知识和阅读经验的传授和分享,使得业已集体化、社会化的阅读观念、方法、经验教训等为阅读行动者逐步选择性地或多或少习得,内化为自身惯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就是社会阅读推广分享活动。通过举办集体诵读会、读书会、阅读经验交流会和阅读一些阅读心得文章、书籍等,交流分享阅读心得,比较成败得失,肯定成绩修正失误,增益自我阅读惯习的建构。从另一层面来说,教育和学习也是阅读行动者的文化资本的重要获取途径,这里单独谈及,是为了强调其决定性。

2.资本掌握因素

资本,在布尔迪厄看来是积累的劳动,这和马克思的观点相一致,只不过资本被布尔迪厄分类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符号)资本等四种。经济资本最典型的就是金钱、产权等,是其他资本的根源。阅读行动者凭借金钱的支出接受教育、培训学习和参与各种阅读文化活动,没有经济资本的支持,阅读惯习难以成型,即使有些表面上是参与免费的活动,那也是要有金钱等经济资本的支撑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后才能实现的。另外,购买、收藏图书或借阅图书也是需要耗费经济资本的,而且经济资本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阅读行动者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

文化资本以身体化文化资本、客观化文化资本和制度化文化资本三种状态存在。身体化文化资本表现为阅读行动者的相对稳定持久的个性化的秉性和才能,也是阅读惯习的直接构成要素之一,如阅读意识和追求、阅读趣味和品位、阅读价值评价等;客观化文化资本主要指物化或对象化的文化资产,如藏书、报刊、电脑、阅读器、书房、图书馆舍等,如果阅读行动者能够拥有或者接触使用到这些,可以转化为某种程度上的身体化文化资本;而制度化文化资本则是被正当化、合法化认可的资本形式,比如教育文凭、国家奖励或者社会头衔、社会身份等,这些会产生无形的压力和动力,也能够或多或少地促使阅读行动者不断研习、重复阅读实践,且这影响阅读惯习的建构。

社会资本是个人或群体凭借拥有一个一定程度上较为稳定而制度化的彼此交往、相互熟悉的关系网,从而累积起来的资源的总和,[5]也就是和与阅读相关的人员、机构建立起一定的社会关系,比如教师和相关专家、作者、编辑出版者等。社会资本需要不断投资、长期经营、反复协调才能形成,可以为阅读行动者及其群体提供支持,资源共享。

象征(符号)资本是以上三种资本被认可的合法形式,尤其指无形的经济资本的一种隐蔽的形式,可以产生符号效应,从而利于资本间的相互兑换。当阅读行动者获得国家或者社会的某种学历文凭认证或者某种社会头衔、形成有影响力的社会名声,比如较高的学历、职称或者社会文化名人、阅读形象代言人等等,阅读象征资本就会发生符号效应。阅读行动者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或无言之中些许影响也难免波及其他阅读行动者,与此同时,阅读行动者自身也深受象征资本的笼罩和控制。

3.阅读实践因素

阅读惯习作为开放性的、内化的社会结构,也在伴随着外在社会条件的变化而缓慢改变,不断更新和积累,它是稳定持久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学习因素作用甚大。但促进着阅读惯习的更新和积累的还包括阅读实践境遇,阅读行动者切身体验到的阅读活动本身调整更新和积累着阅读惯习。阅读惯习从容应对,并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强化。当阅读实践体验和最初内化的阅读惯习有些差别,阅读惯习则调整更新,强调适应性。当阅读实践体验和最初内化的阅读惯习显著不同时,阅读惯习会自动发挥其适应能力机制,内化新的阅读境遇因素进入惯习结构,使不适应变得适应。这样,阅读惯习不停地确认强化、调整更新、吸收内化,不间断地得以建构。

4.阅读场域因素

场域制约和型塑着惯习,反过来,惯习也建构了场域,两者本来就互为因果、对立统一。阅读场域就制约和型塑着阅读惯习,阅读惯习建构着阅读场域。但阅读场域是个分析概念,并非实体概念。一旦我们展卷阅读,在阅读主观心理和阅读客观环境的交融之中就会生成一个阅读场域。如家庭里的客厅书房、图书馆里的阅览室、诵读会上的诵读场所、学校里的阅读课堂和学生寝室、网络上的数字阅读空间、媒体和观众互动生成的阅读场景,等等,都可成为具体的阅读场域。阅读场域中,各种知识、思想交相流动、碰撞、革新、提升,阅读观念、阅读知识也同时被使用被分享被吸收,有意或无意的无形之中,阅读惯习得到型塑构建的养分。布尔迪厄一直看重家庭教育在人的社会实践中的作用,他认为家庭教育是惯习和文化资本习得的重要而关键的途径。在阅读惯习构建方面,家庭教育也是十分重要而关键的,一个家庭爱不爱好读书,有没有阅读的习惯,藏书的多寡,意味着家庭阅读场域的形成与否,这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代代家人的阅读惯习的构建。

5.文化传统因素

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文化传统,这是每个阅读行动者身处的基本文化背景。其文化心理、文化习俗、信仰道德等深刻而久远地规训着它的每一个子民。在阅读方面,很多民族或国家都十分重视阅读,有着深厚的阅读文化传统,阅读于其而言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必需之事了。我国自古也有“耕读传家”等类似的传统,读书、藏书被视为高雅文事,是最值得敬重的事情,一个人有知识、有文化、勤阅读、会阅读,就会被认为是高士大贤,为人所看重,他的社会地位也自然而然地高居至上。此情此景之下,阅读惯习的建构生成,无疑会深深镌刻上民族文化传统的明亮印记。

6.社会氛围因素

就像文化传统一样,社会氛围也是影响和决定阅读惯习建构的重要因素。社会氛围容易引发从众心理或者羊群效应。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氛围,就极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社会行动。因此,一个阅读氛围浓厚的社会,极大可能会造就一个阅读型的社会,阅读氛围不浓,要大家阅读起来,必是难事。自从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读书日”、倡导全民阅读以来,很多国家上上下下身体力行,大力推动本国的阅读活动,创造各种软硬件条件,提供各种阅读服务,努力塑造全民阅读的热烈氛围。我国也及时跟进,提倡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还立法保障阅读推广活动,甚至把全民阅读列入人权保障计划。现如今各级政府和社会层面正积极投入到阅读促进活动中。希望阅读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广泛而深刻地认知,点滴之中、时刻之间,承继传统、振兴阅读、人人阅读的观念能早日深入人心,并为大家积极践行。

三、结语

提出阅读惯习的理论命题,旨在从新的角度揭示阅读行为发生的根源。从分析的结论来看,阅读惯习是促使阅读行动的根本驱动力,但可以被建构;阅读惯习的建构深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决定,需要时间、精力、金钱等大量投入,克服各种阻碍进行历史性的建构。因此,阅读推广和促进阅读,需要注重阅读意识、阅读观念、阅读文化的引导和培育,关键要把握住阅读知识、阅读方法、阅读技艺的传授和学习,大力创造阅读条件和阅读环境。终生阅读良好局面的形成,增益社会文明文化建设,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福祉添彩。

猜你喜欢
行动者场域建构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贵州反排木鼓舞个案的体育民族志研究*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社会网研究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