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凤洪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体育馆复合化设计的要求与方案探析
许凤洪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复合化设计的体育馆是体育设施和其他功能的单元复合而形成的一个建筑综合体,是一种综合性的体育建筑,它以开发体育馆主体的空间潜力为主,不断追求资源与环境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呈现。本文分析了我国体育馆设计现状及体育馆复合化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体育馆复合化设计的要求和体育馆复合化设计方案。
体育馆;复合化设计;方案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地加大了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由于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国体育事业也向社会化和产业化靠拢,不仅逐渐摆脱了单纯地依靠国家拨款来生存的状况,而且也成为了有着极大潜力与经济价值的行业,为我国扩大内需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了更好的发展体育事业,本文就体育馆复合化设计进行探究,并且提出相应的创新方案。
为了更好地体现我国体育馆设计的现状,本文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本国体育的投资水平两个方面来分析。(1)通过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使该国家的人均GDP达到8 000美元,所以,我国的体育馆设计现状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是紧密相连的。在许多发达国家,由于人们对于体育的热爱以及参与度的极大提高,国家对体育方面的投资甚至超过了GDP的1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有极大一部分资金投资于体育馆的建设方面。(2)从我国的体育投资水平来看,我国在体育馆建设方面的投资是不断增加的,并且我国体育设施的投资主体也在朝着多元化发展。具体来讲,我国的体育事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历年体育馆建设投资统计发现,体育馆建设的资金达到了19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两大重要投资主体为财政支出和单位自筹,其历年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分别为34%、53%。此外,我国的体育馆建设也在朝着市场化的模式运行,主要是参考了国外经验以及我国体育发展的经验,打破了传统模式,这一点具体体现在我国北京奥运会体育馆的建设方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馆也将原有的经营型的管理理念改革为以促进体育场馆发展为主题的思想,并打造“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模式,最大程度上促进经营结构的不断完善。在体育项目方面也进行了极大扩展,不仅仅倡导体育锻炼,在竞赛表演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在此创新热潮中,各种体育配套服务业也相继发展起来。例如,体育培训、体检、餐饮等。此外,体育馆的产业化也有了极大发展。例如,利用广告、冠名权等,不断提升体育行业的商业价值,以及合理地利用资源,以此来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体育事业不仅仅要以自身为主体,也需扩展多种经营,将娱乐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促进其辐射型发展。
由于我国体育事业起步较晚,并且我国经济发展时间也远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导致我国刚刚开始实行体育馆经营型管理,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比如,我国体育馆的建设结构不够完善,为了更好地进行经营管理就需要进行完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耗费资金。在体育馆的经营范围方面也存在过于狭窄的问题。经调查发现,体育馆经营还是以比赛和训练为主,在场地划分方面也占据了极大的一部分,无法充分满足观众的需求。从全国来看,我国公共体育设施远远不足以满足人们健身的需求,并且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很多健身的基础设施闲置或者资源仅仅服务于少数人。从管理层面来看,我国体育馆的管理严重缺乏合理性,管理模式落后,管理人员的能力低下,严重阻碍了体育馆的复合化设计道路。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改进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人才,综合考虑体育馆的经营项目和投资主体,改革单一型的投资模式,引进企业、外资等投资主体。在建设方面也需参考国内外先进的设计思路,结合自身条件,创新设计理念,为复合化的体育馆建设提供设计和理念基础。
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有了体育建筑,但由于研究较晚,所以在几十年前才形成了体育馆建筑学。体育馆建筑的发展创新阶段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二战结束,世界处于较为和平的环境下,为体育馆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自此体育馆建筑学业也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不再被人们混淆为建筑学中的一部分。我国的体育馆建筑学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所奠定的基础以及参考国外学者的经验,在我国体育建筑学研究人员的努力下,我国体育馆的设计理念自成一体,得到了迅速发展。纵观我国体育馆建设的发展道路可以发现,我国体育馆从改革开放时期简单的设计思路、单一的功能到后来的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体育运动需求不但增加,体育馆的功能不再单一,复合化的设计已逐渐地演变而来,直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很多体育馆的设计理念都展现出了复合式的思路,体育场地不断扩大,使得活动场地和其他功能之间的转变成为了可能,这种模式的优点不仅体现在场地的节约、成本的节约方面,更多的是为大众健身提供了场地,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体育竞赛项目。
从20世纪末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体育事业更是逐渐向“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我们将复合化的设计构思融入到了体育馆的设施建设中,逐渐实现“以体养馆,多种经营”的经营模式,在利用合理的体育场地来促进民健身的同时,充分发掘体育馆剩余价值,利用体育馆的场地、设施、空间、商业价值开展多种经营。但考虑到这种被动式的利用模式会破坏原有的管理模式,以及有可能占用必要的训练场地或者影响到体育锻炼的效果,我们在复合化设计时候需要采用多功能的复合设计法,可以采用叠加的方式,将体育馆与其他功能区间空间隔离开。但是在具体建设或后期的适应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这种做法不能达到空间和功能有效转换的目的。不过这一问题,已在我国北京奥运会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主要是通过转换思维方式,将体育馆的功能转换体现在时间上,其核心是赛后运营,只要稍作调整就可以为那些要求较高的大型比赛提供场所。
体育馆符合化设计,通俗来讲就是将体育馆的基础设施和所需要建设的其他功能区复合叠加,形成一个综合型的建筑主体,主要功能是可以根据场所的需求进行功能之间的转换,以此来节约空间,方便各种活动的开展,以达到体育馆产业化和社会化的目的。这种综合性的体育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可以充分开发体育馆的空间闲置部分,将其他功能区有效地嵌入到该空间中去,实现各个功能的互相补充,达到空间之间的优化组合的目的,使得有限的空间可以得到综合性的利用,以此来最终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如果能科学合理地实现体育馆复合化设计,就可以促进体育馆和其他商业群体的多赢,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通过对比复合化设计的体育馆与单纯竞技型的体育馆可以发现,后者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要求,其形式过于单一,无法达到自营的目的,那么仅仅依靠国家的投资或者外界的资助是无法促进自身事业发展的。与传统多功能体育馆比较,复合化设计的体育馆不仅仅在多功能转换方面符合其发展的需求,在体育馆潜力方面的开发和设计也更加合理有效。
从体育馆复合化设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来看,我们可以将复合化设计机制分为两类:一类为体育主导型,二类为体育从属型。顾名思义,体育主导型就是以体育为主体,其他功能次之。体育从属型就是体育次于其他功能的作用。从体育复合化设计的对象来说,主要有体育、休闲商业等。体育复合化设计的方案也有很多种类,其中主要有比赛馆的多功能化以及空间潜能开发和空间优化组合等。我们从体育馆的主体功能来讲,可以将健身、展览和演出竞技功能进行叠加,以此实现体育馆比赛的多功能化,这一项工作是极具技术难度的,所以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经过精确的测量以及规划来实现,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观众席的设计也要参与进来,以此来从整体上对体育馆的使用以及功能的转换产生有利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讲,体育馆还是要以体育竞赛为主体的,所以在功能设计方面一定要分清楚主次,合理地利用空间特点,为观众塑造出体育馆高而大的形象,完善的观众席和辅助设施是体育馆最基础的设备,所以在其他功能的设计方面不能以牺牲观众席的空间为代价。由于体育馆的体育场地较大,所以在演出功能方面就具有先天的优势,体育馆的功能设计一定要发挥出这一优势来。此外我国休闲类行业包括旅游业、体育文化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迅速崛起,体育馆可以利用宽阔的场馆优势来发展休闲业以及娱乐业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提升,许多人选择通过娱乐、体育、文化等方式来促进身心健康,但是由于体育设施和基础文化、文艺等设施项目匮乏,人们对此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体育馆场所优势,利用本身就具有休闲性质的特性,同时与其他服务业相协作,促进体育馆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资源与环境综合起来,资源与需求的结合来实现效益最大化。
通过对体育馆发展的历程研究可以发现,不管是传统单一的竞技型体育馆还是传统常规的多功能体育馆,都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管是从大众、运营商还是体育馆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讲,科学地将运营理论和复合化设计结合起来创设的体育馆才是符合其服务与利益要求的做法。
[ 1 ] 胡斌,马英,吕元,等.对我国体育场馆复合化使用现状的考察与反思[ 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9).
[ 2 ] 胡斌,王冰冰,吕元.趋势与选择——复合型体育设施设计前期问题探讨[ J ].新建筑,2005(1).
[ 3 ] 钱锋,杨峰.体育馆复合化设计的探索——南京市江宁体育中心体育馆[ J ].新建筑,2005(2).
[ 4 ] 梁海岫,孙礼军,谭伟东.高校体育馆的设计、使用与改造刍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馆为例[ J ].新建筑,2010(4).
G818
A
1674-151X(2017)10-12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0.068
投稿日期:2017-03-22
天津市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TJTY15-005);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TJTY15-008);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TJTY16-006);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HE4009);天津市体育局科研课题专项资助资金(SD201603)。
许凤洪(1976—),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