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炉,吴维铭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关系解析
陈炳炉,吴维铭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本文通过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发展历史的简述,以及对二者之间区别的论述,认为不论是在技术、传承制度还是价值取向上都发生了变化。经过对其分析,认为存在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武术在发展过程中纳入了西方的竞技体育模式,使传统武术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从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体系。
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区别
长期以来,学者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其各有利弊,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解析造成了困难,制约着武术的发展。武术源自于实践,并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不断得到改良。最初,作为人的一种自卫活动所以负有技击性,后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武术用以修身养性及艺术表演的功能逐渐显现出来。如今,武术已经成为带有多种功能的时代的产物。武术目前的发展主要形成了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两大形式。主要原因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发展方向开始发生转变,健身和艺术表现为主要内容的武术更多地取代了之前主要强调攻防技击的武术。在新中国成立前以攻防技击为主体并按此方向发展武术,武术工作者习惯称之为传统武术。而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的主要以艺术表现为主要功能,以“高、难、美”等作为武术技术发展方向的武术称为现代竞技武术。毫无疑问,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另一方面又展现着各自时代的特征。因此,对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关系的研究首先要理清其发展历程,只有结合两者发展的时代背景,才能使我们更好地研究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的关系问题。
传统武术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在恶劣斗争环境中的生存与斗争,人类为了获得自身的生存,发明了以“掷、刺、砍、砸、跳、摔”等简单的动作来进行搏斗的方法,将这种本能性的技术动作元素反复研习并传授给下一代,这些技术为武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武术的萌芽。军事战争在传统武术从萌芽到产生再到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战争中打斗的需要为传统武术技术及武术器械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战争的残酷性使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得到更彻底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具有雏形,两宋时期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的体系,明清时期热兵器大量使用到战争中,同时,促使军事技术流向民间,与民间技术发生结合,传统武术当中不同拳种流派的技术由此产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武术的发展进行的一系列的控制与节制,加上在“文革”时期政治因素的影响,传统武术由此饱受摧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形势所迫,以技击为主体的传统武术一直被束之高阁,武术发展重心因此开始慢慢发生了转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及武术工作者的努力,曾对传统武术进行了挖掘整理工作,传统武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最终还是无去无从。目前,传统武术一般只在民间延续发展。现代竞技武术发展的形成离不开西方体育模式在中国的开展,受其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由原来注重技击性的传统武术逐步向注重竞技、表演方向的竞技武术演变。1957年,武术成为国家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1959年国家体委正式批准颁布实施《武术竞赛规则》,标志着在现代体育大家庭中又多了一位正式成员。同年,在第1届全国运动会上武术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随之而起,一些省市相继成立武术队。1992年12月第2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指出,用3年时间,完成竞赛制度的改革和技术体系的定型工作,建立起规范、科学、合理的竞赛体系和技术体系。在这一战略目标指引下,到20世纪末竞技武术形成了套路和散打两大完备的竞赛内容体系。长拳、南拳、太极拳、刀、枪、剑、棍等内容被列为竞技武术套路比赛项目;武术散打比赛则按不同体重级别进行。1996年至今,在追逐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过程中,竞技武术的阵势不断壮大。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尽管没有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但“北京2008武术比赛”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的举办为推动中国武术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在技术上的区别
在技术层面上,由于竞技武术是以西方竞技体育模式运行,所以与传统武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传统武术注重技术动作的技击性,讲究的是见招拆招、一招制敌,“上打喉咙下撩阴,左右两肋并当心”,往往是以对方的死穴为攻击部位,使其丧失反抗能力。但受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及武德的约束,所以一般不主动出击,而以礼待人。更不主张致人于非命,竞技武术作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注重的是竞技性与艺术观赏性,其技术动作追求的是“高、难、美、新”等的外在表现,技击实战方面的效果已十分薄弱。另外,在技术动作的学习上,竞技武术追求功利,具有明确的练习目标,讲究效率,所以其技术动作的练习是一种短期行为,往往通过几年的训练便可获得一定的比赛荣誉,效果明显,是一种具有急功近利色彩的竞技体育运动。而传统武术不仅讲究“手、眼、身、法、步”的外形,更注重“精、神、气、力、功”的内在,所以传统武术注重的是长期的修炼,追求的是自身的修为,没有几十年是体现不出其功力的。
2.2 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在传承制度上的区别
传统武术以门派、流派为其存在形式,所以在传承方式上是以师徒传承为其固有的传承方式。在徒弟拜师过程中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要经介绍人、递帖子、磕头拜师立誓3个环节,最终才能成为该门派的弟子。私下比武和打擂台是传统武术最常见的两种竞赛形式。竞技武术汲取了西方竞技体育思想,按照西方体育竞赛模式构建,所以,在其传承制度上留有西方现代体育制度的影子,采取运动队的形式,以教练教授技术动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以运动会模式进行比赛竞技。
2.3 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在价值取向上的区别
传统武术的健身、修性等功能的体现是围绕其技击性为主体价值,注重的始终是体用兼备,这与竞技武术在价值取向上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竞技武术借鉴的是西方的体育思想,以竞赛夺冠为核心,比赛规则是竞技武术的行动指南,所以,竞技武术价值取向是在规则允许的前提下,追求竞技武术比赛中的优异成绩。另外,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在内在价值取向上也有着根本区别,传统武术是习武者不断超越自我,一种以外练到内化不断深入的过程。而竞技武术强调的是技术的规范化,要求技术动作具有“高、难、美”等观赏性,体现其超越自我、超越对手的一种外化、外求的过程。
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发展简述中不难看出,竞技武术是以传统武术为底板,结合西方体育思想发展起来的,不可否认,两者在“根”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这个“武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西方现代体育制度的影响下,竞技武术已经分化为不同于传统武术的文化体系,其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竞技武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已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 1 ] 骆红斌,杨建营.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比较研究[ J ].体育文化导刊,2004(4).
[ 2 ] 李远伟.传统武术理论与实践[ D ].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6:1.
[ 3 ] 李龙.当代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关系之解析[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138-139.
G852
A
1674-151X(2017)10-03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0.017
投稿日期:2017-03-28
陈炳炉(1991—),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