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述武
母亲的乳殇
文胡述武
五
文革后期,上级对校际领导互调。母亲在信里告诉我,她调到了武昌复兴路小学,也搬了家,还是在学校里住,临时的。看了母亲的信,我想搬到城区也蛮好的,心里在描绘着家的样子。当时我已经在黄石的工厂上班,回武汉需要大半天时间。一年一次的探亲假,一般留到过年用。机会来了,却是用自己的工伤换来的。突然崩塌的煤堆,砸到了拖煤的斗车,斗车的铁把挑起了我的腰,腾空,落地,平躺不起。急送医院拍片,幸亏没有伤到要害。为了不让家人难受,我在宿舍里躺了近一个月,行动可以了,方请厂医批准去武汉进一步检查顺便回家。
我找到了复兴路小学里的家,与想象中的差别有点大。这里的建筑,过去是美国传教士布教的地方,叫武昌圣米迦勒堂。两层砖木结构,门窗都是哥特
式的尖拱,顶尖的那个红十字,显得十分孤单和倔强。教堂侧面有一个庭院,院中仅有一棵硕大的榆树,枝叶茂盛。教堂后面还有配套的牧师楼。五六十年代教堂停办,改为小学。教堂和牧师楼3楼以下作为办公室和教室。牧师楼上面的屋顶花园,盖上铁皮顶,砌起灰砂墙,当中用薄薄的豁皮板(开裂、破缺的板子,武汉话)一隔,做了杂物间。现在有两间就成了我的家。
知道了家的模样,我能感受到母亲生活的困顿。我小心翼翼地将自己受伤的情况告诉了母亲,她一下子急哭了,走神似的在我身上翻来看去,一夜难眠。第二天大清早就领我出门疗伤,那位老中医小有名气,去晚了怕排不上号。老医生在我的背上腰间涂抹一种油性液体,用一个瓷汤勺作器具,在抹油的体表反复刮动摩擦,先轻后重。我咬牙吸气,旁边看的人也嘴里啧啧出声。母亲生怕我痛,把我的手臂揣在她的怀里,她的脸却侧过一边,躲闪着流泪的眼睛。她摩挲着我的手,嘴里不停念叨,仿佛在安慰一个受惊的孩子。我很少见母亲这样,连忙说:妈妈,我不疼。事后我知道,这种疗法叫刮痧,能起到开泄毛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六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待我休完病假回厂上班,没半年又收到小毛的信,告诉我父亲出了车祸。事故的经过很简单:父亲下乡顺便坐上一台拖拉机,在长江内堤上行驶时,缺少经验的驾驶员因避让出事。拖拉机连带车斗滚下堤脚,一片惨状。我父亲算是万幸,情急跳车小腿骨折,经紧急处置,单位派俩农民抬着我父亲回到武汉。父亲被抬回来的场面很让人难受,一张破竹床翻过来当担架,抬担架的农民满脸疲倦,衣衫不整。担架上的父亲也是斯文扫地,痛苦不堪。他受伤的一条腿缠满绷带,用纱布吊在竹床脚支杆上,僵硬地斜撑起。身体的其他部分别扭地窝在泛黄的棉絮里,这是我后来听弟弟描述的。我因为变换工作,不好临时请假,坚持到春节才回家。我见到父亲时,他拄着拐杖一步步练习走路。父亲告诉我,现在好多了,可以下地走。刚回来时端屎端尿都要母亲和三毛帮忙。万不得已要下楼,只有让小毛背。
七
父亲的腿伤未痊愈,就急着要回洪湖驻点。为护腿还带走了家里的自行车,是三毛喜欢的永久牌,有八成新。
过完年我回厂上班不久,突然收到一份电报。拆开一看四个字:母病速归。发报人是复兴路小学,显然以单位名义表明其重要和真实性。我心揪紧。领导很有人情味,当即叫我放下手上事动身。后来知道学校在发电报的时候,母亲并未完全确诊。三毛吓得不轻,哭着又给我打长途电话,我说已经请好假了,等着我回。父亲在接到电报的当晚,也错过了开往武汉的班船和长途车。他心急如焚,当即骑自行车赶往一个叫燕窝的渡口,渡轮已经收工。父亲求助渔家,船老大讲义气破例摆渡。亏得那一晚月高风轻,长江水宽浪平,小木船颤颤惊惊将父亲送过江,对岸就是靠近武昌的嘉渔县。父亲下船又骑上自行车,借着朦胧的月色,在长江大堤上颠簸了一百多里地,赶大早到家。父亲夜行江堤的勇敢,让一向要强的母亲心生感动,多有慰藉。
八
对自己的身体,母亲其实是有预感的,只是没当回事,以为劳动时磨出的创口,翻出新生的红肉。再后来她又摸到了硬结,心里才犯疑……这情况按说是母亲马虎了。不,是父亲太麻木,不上心。不不,应该说是家里人对母亲只有依赖,不知关心。可是这样怪罪又有何用呢?当年我们没有指责,一心想着如何应对。母亲自然对我寄予更多的希望。我是老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了。
我的初中同学任建伟,和我一起下乡,睡一张铺,又一同进厂。他的父亲是市三医院内科主任,我们自然要先去求医。任父检查了我母亲的病情,建议动手术。因我母亲有高血压病,手术有一定风险,“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任父照直说。母亲犹豫着说,我们再想想。好吧,再等等。
有一次检查,母亲也叫我看看,她解开上衣领口的扣子,掀起衣服,露出左边的胸,整个乳房显得疲倦,病灶之处,凸出坚硬的块结,其中一点溃疡。我不敢认真细看,母亲以为我害羞,嗔怪说:我喂大的你,还不好意思?那段时间,我陪母亲找过关系,去过好几家医院求诊,包括西医和中医,结果都差不多。母亲都问同一个话题:癌一定疼痛,我感觉不到痛,是不是……
“不会错的。”“如果不手术,有多长时间?”“一般5年,可能长点……”回答都差不多。母亲在默默计算,大毛还没有结婚,小毛刚参加工作,三毛只有十四五岁,如果争取5年时间,能看到他们都长大成人……母亲心里的天平有了倾斜。她选择了保守治疗,其实是心存侥幸。我们获得的有限知识是,癌症一定伴生疼痛。但母亲身体的病灶,从一开始就无痛感,让我们轻视了。
母亲对我有所倚重,肯定想听听我的意见。而我因为情感与现实的两难选择,未能帮助母亲做出有利的判断。而父亲呢?父亲自然是听她的,这就是他的性格弱点。仅有父亲的观点也很难说服母亲,因为我们家向来是母亲当家作主。但如果是我和父亲共同表达一致的想法,我想会影响母亲决断的。实际上是我们担不起生命之重,害怕母亲一下子离开。
不出一个月,任建伟的父亲就带信说可以手术了。但是我们没能响应,铸成憾事。在当时的意识中,选择保守治疗就意味着选择中医,那年头对中医的宣传很积极,我把母亲接到黄石试试运气。
当年我们往返武汉、黄石间,选择的交通工具一般是坐轮船。坐船的时间卡得好,回家夜半上船,清早就能靠汉口码头。返厂也是坐早上8点开的大客轮,下水快,中午1点左右到黄石,上中班也不慌不忙。那次我陪母亲到黄石求医也是坐船。四等舱的船票不好买,我在窗口拿到的是三张上铺,只得求诉有老人生病,费了一番口舌,才换到一张下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