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经济区新兴产业流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

2017-01-26 20:16王娟娟
中国流通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经济区新兴产业流通

王娟娟

(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一带一路经济区新兴产业流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

王娟娟

(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以新兴产业的流通服务为切入点,突破将流通仅视为纽带的认识,充分挖掘流通服务的产品性,依据阶段和层次差异,将流通服务的供给品分为三类,即转移产品类、充分实现产品价值类、为经济社会提供信息流类。从供给和需求的二维视角看,新兴产业在一带一路经济区发展潜力巨大,然而,由于流通服务的制约,新兴产业产品的市场覆盖度极为有限,这主要源于公、铁、水、航等硬件和专业物流品质等软件滞后。从流通服务三个层次的供给品出发,改革措施具体为畅通产品转移通道、加强流通服务专业化及构建产品供求信息平台,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经济区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介质的作用,使新兴产业产品在一带一路经济区以较高的流通效率高品质实现其价值,最终以新兴产业流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新兴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带一路经济区;新兴产业;流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引言

在收入水平、人口素质、消费观念、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的新常态,这使较少关注结构性问题的经济调控措施效果日益有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质量成为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占优的发展战略。为此,我国将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之一,着重培育节能环保、新兴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学术界也从不同角度对新兴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方面,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1],同时,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内生需求快速提升,使我国新兴产业必须兼顾国际市场需求以调整产业内部结构[2];另一方面,过多的政府干预已经使部分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3]。面对如此现状,学者们多从国际贸易、金融服务和税收支持等方面研究对策,而从流通视角研究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的成果基本缺失。同时,各领域着重关注流通的纽带功能,如王先庆[4]认为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整合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将新兴产业的流通领域作为研究对象也几乎处于空白,本研究突破将流通仅作为纽带的界定,以供给视角审视流通领域的服务,将这种产品进行精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一带一路经济区新兴产业的流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二、供给视角下的流通领域

传统理念下,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流通是产品转移者;在产业链各环节之间,流通是中间产品衔接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流通是信息交互平台。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以物为核心的流通理念逐渐得以体现,客户会综合考虑产品属性、流通成本等因素选择物流企业,企业会依据产品特点定位消费群体选择或搭建销售平台,促使流通服务的商品性日益显著。可见,从供给视角研究流通服务品质提升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使具有产品性特质的流通服务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可能性。立足我国宏观经济实际,为了全面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深入至行业、产业,具体至企业的实际能力以市场化途径提升。本研究以新兴产业的流通领域为研究对象,针对新兴产业的特点,对流通服务进行匹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短期看,能够提升我国新兴产业产品的市场价值,长期看,有助于明确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使新兴产业成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点。依据阶段和层次差异,本研究对流通领域的供给品进行精细化分类。

(一)流通服务的初级供给品:转移产品

要素禀赋、成本差异等因素使企业必须科学选择区位,这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空间分割具有必然性,跨区域转移产品成为市场的内生需求,转移产品就成为流通领域的初级供给品,也是流通服务的基本供给品。随着商品规模的扩大,对转移产品服务需求不断增多,转移质量成为承运商竞争的焦点。从质量的构件看,确保产品使用价值的完整性是对产品转移服务质的要求,提升产品转移效率是量的保证。要实现产品转移服务的质、量并进,专业化物流是前提[5]。回归物流本义(即因物而流)的物流服务是基于充分了解承运货物各种特质的前提展开的[6]。例如,承运生鲜果蔬需要明确保鲜周期、对湿度温度的敏感度等,据此选择运输设备、设计运输线路、储备中转地等,以保障到货品质。通过专业化手段转移产品,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留存消费者剩余,另一方面,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可以加快资本运转速度,提升单位资本利用率,从而保障生产者剩余趋于最大化。随着电子商务广度和深度的延伸,人们的消费地理半径不断扩大,消费量倍增,同时对产品转移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专业化、精细化、高速化的产品转移成为必然趋势。

(二)流通服务的中级供给品:充分实现产品价值

实现产品价值是企业从事生产的基本动力,价值的客观实现是企业维持再生产的基本要求。较之时间、空间等因素对产品生产的强劲约束,消费产品的自由度较高,为确保产业链的完整和连续,产品价值实现环节必须独立,故销售环节应运而生。销售应当兼顾生产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效用,以适宜的方式将两者平衡于一个均衡点,因此,专业化是销售的基本要求。为了将产品的价值推向最大化,销售人员需要完全了解产品,明晰其所对应的消费群体,并以较低的交易成本精准把握消费心理,提高产品与消费者的对应性。从消费者角度看,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对于符合或趋近自己购买期望的商品支付的价格与需求价格差距会缩小,且交易频次提升。从生产者角度看,专业化销售能够保障产品至少以与价值匹配的价格成交,甚至以溢出价成交,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收益。以产品和消费者高品质对接为宗旨的销售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购销矛盾,提高产品流通效率。

(三)流通服务的高级供给品:为经济社会提供信息流

利益诉求和区位限制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产品的供求双方,需要流通领域为二者提供信息交互平台。在市场信息平台上,流通能够将有关产品特质的信息以较为专业和适宜的方式整合并展示,统筹分类需求信息,将产品与消费者高效对接。首先,通过信息传输,企业会以顺应市场偏好的思路包装和销售产品,直接和间接增加产品附加值。而后,通过汇集消费评价,向企业反馈消费动向,倒逼生产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力争在再生产环节规避过剩产能和库存。再次,通过整合信息,分析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为企业提供潜在需求信息,帮助企业调整发展战略,使再生产的产品能够良好地与消费者自身都不能充分明确的模糊需求匹配,真正以市场为主导的手段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到供给创造需求的目的。

三、新兴产业在一带一路经济区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源于发达国家的阻碍也同步增多[2],这不利于我国在侧重于发达国家的市场结构中提升新兴产业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而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区域的经济体对我国新兴产业产品的潜在需求旺盛,调整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结构成为当务之急。

(一)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是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内生需求

目前,我国新兴产业产品出口仍以发达国家为主。2014年,我国机电产品及高端制造设备出口额约占新兴产业产品出口总额的50%,美、日、英、德等发达国家是主要出口对象,出口到一带一路经济区国家和地区的机电产品仅占总出口的21.75%[7]。在现行出口格局下,发达国家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阻碍不断加剧。例如,在制约纺织、钢铁、轮胎等我国具有传统相对比较优势产业的同时,美国已经对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等初具规模和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进行发展制约,三一重工、华为、尚德等实力较强的企业均成为美国实施贸易制裁的对象。2011—2014年,我国机电产品与制造设备对美国的出口额从1.47亿美元上升至2.72亿美元,但年际增长率却逐年下降,2012年增长率为38.47%,2013年为23.10%,2014年则为8.77%[7]。从产业层面看,发达国家针对我国新兴产业的贸易制裁日益增多。例如,2011年以来,美国、欧盟先后对我国光伏企业提起“双反”诉讼,并进行贸易制裁,使光伏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迅速缩减,企业竞争力受到重创。综上,发达国家对我国新兴产业设置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多,涉及的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开辟新的国际市场是改善新兴产业国际市场环境的有效路径,而一带一路经济区对新兴产业产品的巨大需求为我国明确了市场开拓方向。

(二)开拓一带一路经济区市场的可行性

较之发达国家,我国新兴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但各产业发展阶段不一、产品品质档次差异明显。一带一路经济区整体属于经济欠发达区域,但各经济体发展水平差距大,对新兴产业产品存在多元化的大规模需求,这恰好与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相匹配。然而,我国与经济区其他经济体的新兴产业贸易合作仍以低档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2014年,我国从一带一路经济区进口的机电产品占该产品总进口额的16.15%,进口的运输设备仅占4.64%,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占5.97%;2011—2014年,我国向越南出口的机电与制造设备从0.30亿美元升至1.22亿美元,年增长率分别为2.78%、69.60%、134.07%[7]。可见,我国与一带一路经济区在新兴产业领域的贸易合作势头良好、潜力巨大。就新兴产业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我国出口产品档次高于进口,贸易合作多于竞争。显然,我国开拓一带一路经济区市场是基于已有合作而做出的发展规划,可行性充分。我国应当通过提升流通能力,将更多的新兴产业产品推入一带一路经济区,提升市场占有率。

四、一带一路经济区新兴产业的流通服务供给现状

一带一路经济区的国家和地区多为欠发达经济体,发展欲望强烈,市场需求规模大。作为经济区内综合实力较强的经济体,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空间巨大,是重要的供给大国。在新兴产业领域,我国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产品档次能够良好地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对接。例如,我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新能源产业能够满足中西欧消费者的高端环保需求;竞争力不断提升的高新技术产品能够对接消费能力有限的东亚、东南亚、中亚经济体。然而,面对广阔的一带一路经济区市场,我国新兴产业市场开拓力度有限,多为电子信息产业合作,诸多产品陷入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的窘境,造成这种供求不对接局面的根源众多,但与新兴产业匹配的流通服务供给不足是要因之一。在实践中,流通服务短板的出现是基础设施不健全、专业化理念缺失等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一)基础设施水平低

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经济区公路、铁路、航线、港口等设施不健全直接制约着产品的区际转移。

1.铁路建设区域差距大

(1)铁路设施分布不平衡

一带一路经济区各经济体发展水平差距明显,欧洲国家铁路建设品质高,已经形成完善的铁路网,而亚洲国家明显落后。例如,2014年,捷克国土面积为7.89×104km2,铁路总里程数为9.46× 103km;吉尔吉斯斯坦国土面积为2.00×105km2,铁路总里程数为417km,马来西亚国土面积为3.30× 105km2,铁路总里程数为2.25×103km,显然,铁路设施在亚洲、欧洲分布不均衡,在亚洲内部差距也很大。与铁路系统发达的德国相比,铁路境内覆盖水平更不具备可比性,德国国土面积3.57×105km2,铁路总里程数达到3.32×104km,远高于一带一路经济区的水平[8]。

(2)铁路建设标准不一致

长期以来,我国与中亚、西亚轨距标准不一致。中亚国家铺设的是轨距为1 520mm的宽轨铁路,我国铺设的是轨距为1 435mm的国际标准铁路[8],直接导致我国与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受限。货物途径这些国家时,需要以火车转卸或列车换轮等方式来完成铁路运输,极大地降低了产品流通效率,资源浪费严重,交易成本倍增。

2.公路通而不畅

从宏观层面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速公路已经形成泛亚公路网,与欧洲公路网络对接,基本实现了欧亚大陆各国之间的道路联通,但是存在通而不畅的问题,尤其是部分经济体公路建设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着经济区的路网畅通。例如,中亚、东南亚、南亚地区国家高速公路覆盖率较低,许多乡村道路以沙砾路和土路为主,路况极差,缅甸在2012年被评为全球道路设施建设最差的国家。国际道路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一带一路经济区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比例不足20%,而同期美、英、德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已经超过80%。

3.航空运输地区内差距大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一带一路经济区的航空运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直航比例不断提高,中转能力增强。然而,除普遍存在的地区间差距外,地区内各经济体的航空运输能力也高低有别。世界银行公布的各国航空运输量(即注册承运人的全球出港量)显示,2014年,同在东南亚地区的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航空运输量分别为3.23×105次和1.65×103次[8]。这些经济体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相近,显著的航空运输能力差距不利于其在经济区内获得平等的发展机遇。

4.水运设施较为发达

水运建设与资源禀赋密切相关,一带一路经济区内河流、海洋资源禀赋丰裕的经济体其水运建设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例如,东南亚、西亚、南亚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水运网络,能够同时停泊、中转大型船舶,海运能力较强。世界银行公布的货柜码头吞吐量数据显示,2014年,新加坡的港口吞吐量为3.48×107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印度为1.17×107吨,土耳其为7.62×106吨,哈萨克斯坦为8.49×105吨[8]。较之一带一路经济区的其他经济体,我国的水运设施较为完善,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水运合作目前仅限于大航运公司、大港口等。同时,由于地缘政治问题,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尚未建立港口之间的定期船运往来关系,致使我国的水运能力在一带一路经济区未能充分发挥。

(二)物流服务品质不高

作为欠发达区域,一带一路经济区对新兴产业的产品需求旺盛,但受制于流通链条不完善、专业性较弱等因素,新兴产业的产品长期处于供求错位状态。

1.与产品匹配的专业化物流不足

七大新兴产业特性迥异,在各个领域均存在与产业匹配的专业化要求,然而,由于科技含量高,与我国新兴产业匹配的各个环节大多存在专业化水平低的瓶颈制约,在流通领域同样如此。目前,鲜有流通企业能够完全达到新兴产业要求,致使其产品价值在流通环节存在价值流失、品质下降等潜在风险,严重妨碍着产品价值的合理实现。例如,“毒疫苗”就是源于冷链物流不合格引发的恶性事件。客观分析,我国颁布的《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仅要求疫苗专用冷库车应具备自动调控、显示和记录温度状况的功能。而同期,日本利用条形码、二维码、电子标签等疫苗冷链物流全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将提升流通效率与降低物流成本并举;德国通过采用避光且密封性强的材料制成冷链运输车,以增强设备的防热、防静电和防辐射功能,有效地保障疫苗品质稳定。反观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仅关注运输与贮藏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与发达国家在精准控制温度的基础上对储运设备严格的专业化、信息化要求形成鲜明对比。

2.面对一带一路经济区的高品质物流比较缺乏

较之面向欧美市场的流通服务,面向一带一路经济区的物流活动受制于基础设施落后的硬件约束,仓储、配送、报关、核税等环节的时间成本居高不下,还受制于跨境审批、法律保障等软件体系不健全的约束,致使通关手续繁杂,物流成本上升,较长的物流周期严重影响产品品质。目前,我国的跨境物流形式主要有邮政包裹、国际快递、专线物流与海外仓储等,而当前面向一带一路经济区的仅有邮政包裹和国际快递,较少的选择导致流通服务垄断,各经济体必须以较高的运费代价才能获得专业水平一般的跨境物流。在国际仓库建设方面,我国仅在黑龙江设立了边境仓,显然主要针对中亚、东亚市场,难以全面辐射至一带一路经济区全境,高品质、专业化物流服务的物流缺失严重阻碍着一带一路经济区新兴产业产品的空间转移。

五、面向一带一路经济区的新兴产业流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略

在一带一路经济区,由于流通服务供给滞后,我国新兴产业的市场开拓广度和深度受到严重制约。客观审视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其需求的流通服务存在结构性差异,对后者进行专业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务之急。从短期看,这有助于我国开拓经济区市场;从长期看,能够倒逼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畅通产品转移通道

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经济区互联互通的基础,而这是该区域的短板之一,约束着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往来。健全交通基础设施、提升通达水平已经成为经济区各经济体的共同需求。

铁路方面,应加速对接中亚与东欧的铁路,建议以从喀什出境的中吉乌铁路为主导借道土耳其对接欧洲铁路网,使铁路系统辐射整个亚欧大陆。同时,着力提高我国边境车站的货物换装能力,解决与中亚国家和地区轨距不一致产生的流通效率低等问题。

公路方面,以公铁对接为原则,加大一带一路经济区内以铁路运输为导向的公路建设;加强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的国际公路建设,打通与东南亚地区的陆上运输通道。

水运方面,“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海洋经济模式为主导,立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和承载能力合理确定港口建设规模;在充分考虑路网系统的前提下,选址建设港口,通过陆路运输与水路运输的对接,将“一带”和“一路”串联为一个经济区;通过政治磋商,实现我国与东南亚各经济体之间定期的船运往来,缓解地缘政治问题对经济区的发展约束。

空运方面,我国应辅助中亚经济体加快机场建设步伐,联合中亚国家和地区打造现代空中交通枢纽;考虑到中国中亚经济合作日益频繁和新兴产业产品的特性,应增加中国—中亚的通航线路与班次。

(二)加速流通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的流通服务是新兴产业高效率实现价值的根本,在一带一路经济区,流通服务专业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匹配于产品的专业化流通服务和针对经济区的专业化流通服务。

1.与产品匹配的专业化流通服务供给

立足新兴产业产品的特质,提供匹配的物流服务,切实回归物流的本义,而非简单的“流物”,符合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在实践中,要实现这一专业化目标,物流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流通能力对涉及新兴产业产品的流通业务进行软硬件的全方位改造。在硬件方面,应当以升级的专业运输设备为主导,使用高端装置,以满足新兴产业产品苛刻的运输条件。例如,升级运输装备以实现对光度、湿度、温度、气压等指标的精准控制,创新包装设计提高抗震能力保证产品的完好性。在软件方面,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现代物流管理与决策体系,帮助企业根据不同产品的特质、运输线路区域的环境特点设计合理可行的、针对性强的物流方案。

2.面向一带一路经济区的专业化物流服务

一带一路经济区内的经济体共性突出、个性明晰,既共同集合成亚太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之间的经济塌陷区,又存在不可忽略的诸多个体差异,或在民族风俗方面,或在宗教信仰方面,或在经济标准方面等,这些共性和个性使我国新兴产业的流通服务供给既必须普遍又必须区域化。实践中,第一,在尊重各经济体标准的前提下完善基础设施体系,这是提升流通效率的前提;第二,各经济体应当以实现共同发展为目标强化顶层设计层面的交流磋商,提升产品的通关效率;第三,在充分考虑各经济体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背景下开拓市场,借助已有中欧班列等开辟新兴产业物流专线,鼓励和支持经济区认可的企业建立海外仓,缩减流通服务的时间成本。

(三)加大对一带一路经济区市场的开拓力度

在一带一路经济区的新兴产业领域,我国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加之我国熟悉经济区市场,开拓这一区域市场具有显著的地缘优势。我国应充分利用流通服务各项功能大力开拓一带一路经济区市场,解决新兴产业产品在这一区域的供求错位问题,助推各经济体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各项合作。

1.细分市场

一带一路经济区市场结构多元化程度深,各经济体的市场容量差异大,所以,将新兴产业产品推向经济区市场之前,必须深入细分市场,这是现代国际营销的基本构件。结合我国新兴产业实际和各经济体国情,综合各个指标下的市场细分结果,制订市场开拓方案。以产品发展阶段为标准细分市场,尽管我国的新兴产业在全球视野下处于中低档次,但其包含的七大产业分处于不同阶段,从产品角度看差距更大,故我国应当以经济体发展水平和价格承受力差异划分市场,以确保产品价值的充分实现。以各经济体具体情况为标准细分市场,由于经济区内各经济体在方方面面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必须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各经济体社会资本禀赋的基础上开拓市场,以保证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和长期的市场占有率。

2.充分发挥流通的渠道功能

从本质上看,流通的功能就是渠道。在一带一路经济区,只有真正了解各经济体的市场特点和需求,才能因地制宜地制订新兴产业产品的流通方案,保障产品供求的良好对接。立足我国新兴产业现状,第一,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新能源产业生产技术基本成熟,能够达到中欧、西欧等发达区域的产品质量要求,且对应的产品在欧洲市场已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为了充分实现产品价值,应当高效利用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博览会等平台,组织系列化的贸易促进活动,为新兴产业企业开辟、巩固欧洲市场提供平台。第二,较之发达国家的电子信息产品,我国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在同档次产品中性价比高。近年来,中亚、东亚、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需求迅猛增加,但受制于本国该产业发展滞后和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等因素,这些经济体对这类产品的质量要求低于发达国家,这正好对接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应利用与这一区域经济体共建的经贸合作区(如中泰罗勇工业园、中印尼综合产业园区等),展开产品交易和产业链分工协作等经济合作。

3.为企业优化再生产提供信息

由于我国新兴产业是顺应世界经济趋势发展起来的,对受众群体的需求考虑有限,这使产品的性能与消费者要求之间存在不完全一致的可能性,为长期占有市场,供给方应当主动缩小这一差异,直至达到引领需求的目标。在一带一路经济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的同时,应同步搭建大容量的信息交互平台,为企业及时反馈消费者的意见,以便企业依据能力针对既定市场进行产品改良,短期内有利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若通过分析市场信息,企业把握这一区域市场对产品的潜在需求变化,前瞻性地优化产品,则能引领区域市场需求变化,从根本上解决销售难的问题,这需要较长时间。借助在特定区域市场的供给侧改革经验,企业有可能形成使用价值相似的面向不同区域市场的产品束,如电子信息产品、新能源产品等,大幅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六、推进新兴产业流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介质分析

流通服务对我国新兴产业在一带一路经济区发展至关重要,要达到对新兴产业产品进行高效的产品转移、价值实现、信息交互等三大类流通服务供给,则必须引入以下主要介质:

(一)完善一带一路经济区建设

在现实层面,一带一路经济区并未真正形成,学术界和实践界多称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显然,这源于一带一路战略。客观审视这一战略,旨在促使其所覆盖的国家和地区跨越行政区划界限以经济发展为着力点连接起来,在自协同和他协同的合力推动下发展成为经济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只有以经济区的理念发展经济才能在顶层设计层面交流商榷,在市场活动中借助流通纽带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因此,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极为必要。

在硬件支撑方面,我国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应率先达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沿线国家和地区应共同建设国际骨干通道,形成覆盖亚欧非的基础设施网络。同时,各经济体应加速协调运输机制,实现国际运输的便利化。相应的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当前更好发挥交通运输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意见》已经明确,将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力度,尤其对“一带一路”战略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着力支持。再如,中国正在进行亚洲公路网、泛亚铁路网建设,预计与东北亚、中亚、南亚及东南亚国家开通公路13条、铁路8条[9]。此外,油气管道、跨界桥梁、输电线路、光缆传输系统等建设工程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工程均是在夯实新兴产业交通服务供给的硬件基础。

在软件支撑方面,我国倡导建立自由贸易区,消除贸易壁垒,各经济体在信息、监管等方面进行双边、多边合作,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为此,我国出台了《关于改进口岸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意在着力优化一带一路贸易环境,推进区域内的通关一体化。目前,我国已经与一带一路区域内的经济体合作建立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8],中国—东盟自贸区也完成了升级谈判。

在软硬件的强力支撑下,一带一路经济区将逐步形成,只有这样,各种流通服务才能真正以市场效益为原则,高效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二)有机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

信息技术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根本性变革,使人们获得智能化的服务,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引入一带一路经济区的流通领域必然能加速其专业化进程,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是新兴产业流通领域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技术。借助信息传感设备,如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设备,物联网将物品数字化,在互联网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与交换,达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以及管理[10]。物联网是从物品到数字的转换器,以大数据手段整合经筛选上传至云平台的数字信息,科学规划发展方案以提升流通效率和专业化程度。在实践中,物联网系统将产品信息,如特性、性能、在途状态、在途时间等,实时传输至云端形成大数据,而大数据技术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筛选、整合。客户将流通要求传输于云端,云计算技术依据客户的要求对大数据平台的信息进行再次整合,梳理出多个流通方案供客户选择,待客户选定后,承载产品的流通流程开始,流通中的各种信息实时反馈于云端,客户能够准确掌握产品信息。若在流通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则云端会依据大数据信息启动备用方案或应急措施,物联网据此对流通方案进行调整,且全程均在客户明确且同意的前提下进行。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有机融合有助于物流与信息流的高效整合。通过对信息的精准捕获、汇集、整合、反馈,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专业化流通服务。这恰好能够满足自然人文禀赋复杂的一带一路经济区新兴产业流通领域的要求,可以充分保障产品转移服务的供给质量。

(三)充分利用电子商务

传统商务业态下,产品市场的开拓均会受到空间距离的强劲约束,潜在地使产品失去一定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突破时空约束,具备将产品市场快速开拓至全球范围的能力,能够增加产业收益。在一带一路经济区,较之其他经济体,我国在电子商务领域具有显著的相对比较优势。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区建设的深入,基础设施、贸易流通、金融体制不断完善,完全可以承载新兴产业开拓经济区市场的任务。在践行过程中,面向一带一路经济区的电子商务必然具有跨境特点,需要充分考虑各经济体的各种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资本层面的差异,例如,中亚、西亚地区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东南亚地区信仰佛教、东欧地区多信仰东正教,因此,在电子商务平台搭建时应尊重宗教习惯、规避宗教禁忌。

为了顺利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构建相匹配的跨境电子支付系统是当务之急。经验证明,在一带一路经济区,发展第三方支付为核心的跨境电子支付体系是占优选择。目前,我国已有22家公司专业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支付业务,并且能够做到结售汇无上限、T+1到账,可以有效降低汇差变化带来的风险,保证交易的方便快捷[11]。加之人民币已经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足以使面向经济区的跨境支付风险进一步得到软性控制。可以说,电子商务能够为新兴产业迅速开拓一带一路经济区乃至全球市场,同时能够良好地为新兴产业流通服务明确改进方向。

七、面向一带一路经济区的新兴产业流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预测

立足一带一路经济区新兴产业流通领域现状,供给与新兴产业产品相匹配的流通服务,借助现代经济介质的作用,必然至少形成以下诸多积极效应:

(一)提升流通效率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化,一带一路经济区的路网系统将逐步趋于完善,产品转移效率将大幅提升。鉴于在现代经济环境中诞生的背景,新兴产业产品价值多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致使流通效率对其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产品价值的完整实现。尽管一带一路经济区内的基础设施进程不断加速,但是距离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尚远,故其仍然是制约这一区域诸多经济体发展的瓶颈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市场的开拓进程,但也同样阻碍其他国家的发展,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的过程也恰好成为我国的机遇。目前,我国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产品率先进入一带一路经济区市场奠定了基础。在新兴产业领域,较之发达国家,我国起步较晚,国际竞争力有限,但在一带一路经济区优势显著,伴随基础设施通达水平的提高和覆盖率的上升,我国新兴产业会在经济区内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摆脱发达国家对我国新兴产业的狙击,提升产业效益,使其真正成为新常态时期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充分实现产品价值

立足新兴产业特点,面向一带一路经济区市场需求提供相匹配的流通服务,能够保证新兴产业产品价值的充分实现。因为专业化的流通服务可以保证产品现实价值的完整性和较高的客户满意度,不仅使产品在当期交易中获得趋近于完整的价值实现,还推动了再生产,从而使产品进入市场导向明确的良性再生产循环系统。同时,充分发挥流通领域的纽带、桥梁作用,依据“一带一路”资源禀赋和市场分布,引导新兴产业链各环节适时做出对应调整,以便于优化产业分工、降低生产成本。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生产环节主要包括技术与装备生产两部分,可以将技术依赖度较低的装备生产环节转移至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均丰裕的地区,将技术研发环节安排在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地区,要达到这样的布局效果,以及良好地衔接不同区位的各个环节,需要流通服务的充分介入。

(三)倒逼新兴产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随着流通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新兴产业必然在一带一路经济区获得与其发展状况相匹配的市场份额,这也标志着与新兴产业配套的流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新兴产业产品逐渐进入市场,通过流通环节,消费评价随之反馈于生产部门,这是新兴产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已有经验表明,新兴产业的改革多集中于产品生产技术调整和改进等方面。因此,在实践中,在新兴产业流通服务高品质地对一带一路经济区实现全覆盖的情况下,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筛选、整合海量的市场信息,将有效信息及时反馈于企业,使企业对产品需求的市场分布、主要消费群体、产品缺陷、潜在客户群体等指标明晰,从而进行针对性极强的改革,既巩固已有市场,又开拓新的市场,最终使我国新兴产业获得更大的国际市场空间。

*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吕冠桥和董红燕对本文亦有贡献,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姜大鹏,顾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9):65-70.

[2]熊勇清,李鑫,黄健柏,贺正楚.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的培育方向:国际市场抑或国内市场——基于“现实环境”与“实际贡献”双视角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5(5):129-138.

[3]任保全,王亮亮.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了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3):38-55.

[4]王先庆,武亮.流通价值创造与中部经济转型的政策选择——基于等产业水平曲线的经济学解释[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6-32.

[5]王娟娟.一带一路经济区现代物流体系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3):25-31.

[6]王娟娟.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与商品流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60-168.

[7]张守营,吕昱江.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工业化水平处于上游[N/OL].中国经济导报,2016-03-09(T05)(2016-03-09)[2016-10-09].http://www.ceh.com.cn/llpd/2 016/03/901885.shtml.

[8]王娟娟,杜佳麟.一带一路经济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索[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9):100-107.

[9]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A].2015.

[10]俞华,路红艳.物联网在我国流通领域应用前景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8):32-38.

[11]王娟娟,杜佳麟.基于亚投行平台构建人民币国际化模型[J].经济问题,2016(2):50-55.

责任编辑:林英泽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Emerging Industries Circulation Service in the Belt and Road Economic Regions

WANG Juan-juan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Gansu930020,China)

Taking circulation service of emerging industries as the start point,breaking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circulation,fully exploring the product nature of circulation service,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phases and levels,the author divides the supply of circulation service into such three classes,namely products that can be used to transfer,realize product value,and provide economy and society with information flow.Based on this theoretical innovation,the author carries out the research on emerging industries circulation service in the Belt and Road economic regions.From the twodimensional angle,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emerging industries in the Belt and Road economic regions is significant. However,because of the constraint of circulation service,the market coverage of emerging industries'product is very limited;and causes for that are the hardware in such aspects as road,railway,waterway,and shipping,and such software as the quality of special logistics.Smoothing the channel for product transferring,strengthening circulation service specialization and establishing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product demand and supply should be the focuses of reform in circulation service.To implement the reform,we must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uch media as economic region construction,modern IT and ecommerce,realize the value of product in emerging industries in the Belt and Road economic regions with high circulation efficiency and quality,and force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emerging industries with the help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emerging industries circulation service.

the Belt and Road economic regions;emerging industry;circulation service;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F752.68

A

1007-8266(2017)01-0014-09

2016-11-08

王娟娟(1981—),女,甘肃省兰州市人,兰州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经济区新兴产业流通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媒体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