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云
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关晓云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84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60分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护理干预;急性脑血栓;康复护理;效果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1.052
急性脑血栓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发病较急,发病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致残率较高,可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脑血栓的形成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密切相关,是因血液流速变慢,血液黏稠,血液中物质聚集于血管壁上形成血栓所致[2]。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运动能力,降低致残率[3]。本研究就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84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均符合脑血栓临床诊断标准[4];排除短暂性脑缺血、严重肝肾疾病、危重症、严重精神障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9~78岁,平均(64.2±2.9)岁,右侧瘫痪20例,左侧瘫痪22例,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9±7)分;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48~77岁,平均(65.2±2.4)岁,右侧瘫痪21例,左侧瘫痪21例,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8± 8)分。本研究已经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密切注意患者体温、脉搏、血压、意识、呼吸、瞳孔等变化,确保治疗期间其各项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4],做好输液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2.1 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 舒适的体位对患者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患者应保持侧卧和平卧相结合的方式,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避免患侧肢体长时间受压迫,确保其全身血液得以有效循环。为患者经常更换体位也可有效避免褥疮形成,有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5]。
1.2.2 健康肢体的主动运动 患者在卧床期间可以在护理人员协助下主动活动健肢,也可以以健肢协助患肢运动。通过肢体主动运动可以有效防止健肢功能退化,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对患者肢体也可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健康肢体的主动运动可以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改善,有效提高其自主吃饭、穿衣、行动等能力[6]。
1.2.3 被动按摩及被动运动 护理人员可以定时对患者患肢进行按摩,通过按摩可以有效改善其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情况。对患者患肢进行按摩可有效避免关节僵硬,减少褥疮发生[7]。按摩时应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可以按照先大关节到小关节的顺序,循序进行。
1.2.4 站立、步行练习 患者住院4~5 d各项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可以进行坐位耐力训练,坐位角度可从小到大做出调整,每个角度持续5~10 min,练习2~3次。坐位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进行站立练习,站立练习之初患者可以在护理人员和家属帮助下进行,待站立逐渐稳定后可以练习行走,行走是康复锻炼的关键环节之一,患者能够步行后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8]。步行练习可指导患者先进行原地踏步练习,然后开始迈步练习,同样也是先练习平地行走,平地行走无障碍后可练习上下楼梯。通过坐位和步行练习可使患者肢体得到有效锻炼,增强其肢体活动能力。
1.2.5 进食护理 急性脑血栓患者的饮食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内容,部分急性脑出血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情况。对于此类患者应嘱其先食用流质食物,进食速度应慢,防止发生呛咳。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自主进食,最大程度地恢复其饮食能力[9]。
1.2.6 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康复护理 急性脑血栓患者的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部分患者因受脑血栓影响会出现失语情况和认知障碍,使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下降。急性脑血栓患者的失语情况主要为构音困难的运动性失语,为改善患者的失语情况需要进行口语练习。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向患者示范口型,先教授短音节字词,然后逐渐进行简单短语练习,患者有所进步后再进行句子练习。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视觉单侧忽略所致,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提醒患者对患侧的注意力[10]。另外,可通过一些提示引导患者对一些的事物的回忆,提高患者的记忆力。
1.2.7 心理护理 患者发病后由于生理等各方面的变化,心理会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心理疏导。对于认知功能未受严重影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病例,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患者住院过程中医院也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使患者积极参与,以缓解其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以Barthel指数为依据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评分在40分以下表示完成需要帮助,评分在40~60分表示部分需要帮助,评分在60分以上表示可以基本自理。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80~89分;一般:70~79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 100%。
1.4 疗效判定标准[11]痊愈:患者运动能力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可实现完全自理;显效: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运动能力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可基本实现自理;有效: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均得到一定改善;无效: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均无变化,甚至降低。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60分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例(%)]
组别 例数 <40分 40~60分 >60分
对照组 42 14(33.4) 16(38.1) 12(28.5)
观察组 42 7(16.7)*13(31.0) 22(52.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
总有效
[例(%)]
对照组 42 9 9 15 9 33(78.6)
观察组 42 14 15 11 2 40(95.2)*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5.08,*P<0.05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例)满意(例)一般(例)不满意(例)
总满意
[例(%)]
对照组 42 12 18 7 5 30(71.4)
观察组 42 19 20 3 0 39(92.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急性脑血栓好发于老年人,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急性脑血栓患者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会出现不同程度后遗症,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为有效减少后遗症发生,早期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12]。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需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通过肢体主动运动、被动按摩以及采取正确体位等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以恢复,也可改善其全身血液循环;站立步行练习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通过饮食护理,患者可以自主进食,这不仅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另外也可以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认知功能和语言能力的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与他人进行沟通,有效提高其生命质量;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60分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1] 曹磊.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244-245.
[2] 姚仙桃.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56-57.
[3] 吴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探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6(11):62-63.
[4] 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96,3(2):10-11.
[5] 郑爱嫆.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9):296-297.
[6] 丁娅.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8):342-343.
[7] 赵艳,梁渝,姚宏波.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1):3244-3245.
[8] 朱雪莉.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6):3166.
[9] 谢云,徐进.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2,22(6):1444-1445.
[10] 孙春华.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658-660.
[11] 向秀芳.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5):158-159.
[12] 李敏.急性脑梗塞患者72例早期康复的临床护理[J].河北医学, 2013,19(12):1909-1910.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辽宁沈阳 1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