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国报刊业繁荣发展

2017-01-26 15:20卓宏勇
中国出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报刊学术期刊期刊

□文│卓宏勇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

党的十九大已胜利闭幕,会议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等重大政治判断,深刻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定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和战略安排,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本文联系我国报刊实际,浅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方面的体会,并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试进一步推动我国报刊繁荣发展谈些个人的思考。

一、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报刊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新闻报刊是党和国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1.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对做好新闻报刊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作出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我们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结合上思考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党重大理论发展的新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走进这个伟大的时代,是我们这一代的幸运,也是新闻报刊从业人员的幸运。报刊领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1]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2.深入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做好新闻报刊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重大论断,格外引人注意。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当前,人民群众在文化生活领域的需要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比较之下,我们在报刊方面的发展还存在供需不平衡、精品报刊数量不足、公共服务有弱项、融合转型不充分等问题,要求报刊领域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提升报刊内容质量和效益,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3.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做好新闻报刊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是十九大的突出亮点和重大历史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八个明确”到“十四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我们要加强学习宣传,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深刻理解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深刻把握其鲜明的继承性、创新性、时代性、指导性。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系统学习、大力宣传、坚决贯彻,用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思想为根本遵循,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四个意识”贯穿到舆论引导、阵地管理、融合发展、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确保新闻报刊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坚持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坚持守好阵地、把好关口,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牢记新闻工作职责使命,积极弘扬主旋律,自觉传播正能量。

4.深入学习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做好新闻报刊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文化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党的十九大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十九大报告从文化建设发展的道路、奋斗目标、指导思想、基本方针等方面对文化建设做了深刻而系统的阐述。目前,我国世界图书出版第一、电视剧制播第一、电影银幕数第一,电影市场世界领先,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引起强烈反响。据统计,2016年,全国出版图书近50万种,制作广播节目771万小时、电视节目352万小时,生产电影故事片772部,国产电视剧334部14912集,电视动画片近12万分钟。[4]但是我国的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文化建设五个方面的重点,进一步抓实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5.深入学习领会新发展理念对新闻报刊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报告第五部分在谈到经济建设时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些新发展理念对报刊的繁荣发展同样适用。我国报刊同样存在发展质量不高、创新性不足、同质化低水平竞争,低端“产能”过剩等问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供给侧改革,在加强新媒体建设,做好增量创新的同时,加强传统报刊存量改革,停办推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做强做大一批。

二、全面对照党的十九大精神,科学判断我国报刊业发展的整体状况

当前,社会各界对报刊现状和未来发展不乏理性声音的同时,也弥漫着悲观的情绪,报刊“消亡论”等错误观点不时出现。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科学判断我国报刊总体情况,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1.我国报业发展总体状况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报业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加强精品建设,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在改革、发展、媒体融合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

报业结构较为合理。经过近年来的宏观调控及综合治理,我国报业结构日趋优化,逐步形成了以党报为龙头,晚报都市报、行业专业报、读者对象类报纸、文摘报等共同发展的格局,满足了读者多层次的阅读需求。据统计,2016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894种,按照内容区分,党报430余种,占23%;晚报都市报等区域性城市类报纸280余种,占14%;行业专业类、读者对象类报纸730余种,占39%;生活服务类报纸250余种,占13%;另外还有文摘类、外宣类、政协人大类、广播电视报等类型报纸合计约200余种,占11%。[5]按照发行范围分,全国性报纸217种,占11.46%;省级报纸780种,占41.18%;地市级报纸878种,占46.36%;县级报纸19种,占1.00%。

日报出版规模较大。2016年,全国报纸总印数390.07亿份,总印张1267.27亿印张,报纸出版(包括相关广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8.5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30.1亿元。与2015年相比,营业收入下降7.6%,比上年收窄2.6%;利润下降15.7%,比上年收窄37%。[6]2016年度,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份的报纸共有25种,其中《人民日报》平均期印数337万份,《参考消息》平均期印数214万份,另有《南方都市报》《钱江晚报》《半岛都市报》《都市快报》《齐鲁晚报》等5家都市报发行量超过100万份。在行业专业类报纸中,少儿类、健康类、教辅类等报纸发行量较大,例如《英语周报》《当代中学生报》《快乐老人报》《健康时报》等。

媒体融合加速,报业经营日趋多元化。当前,我国报业“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融合发展”的趋势较为明显。各报社在将深耕主业放在首位的同时,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搞多种经营,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出现,逐步形成以广告和发行经营为主,新媒体、会展、培训、行业顾问、信息定制等多种经营方式相互补充的经营模式。一些报社还成立了各类子公司,以多种方式实现上市融资,开创了传媒融资的新渠道。全国报纸出版单位加快推进报网端微统筹、采编流程再造、内部机制创新,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融媒体产品,主流媒体传播优势加速向网上拓展。其中,中央及各省重点党报积极打造“中央厨房”采编系统,新闻可视化呈现得到广泛应用,新产品与传统报刊相得益彰。截至2016年12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央视影音”客户端下载量分别达到1.5亿、1.8亿、5.5亿,中央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明显提升。浙报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出版等新业态业务收入已超过传统报刊业务收入。

出版传媒集团整体规模稳步提升。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有出版传媒集团126家,其中图书出版集团40家,报刊出版集团47家、发行集团27家、印刷集团12家。全国120家图书出版、报刊出版、发行和印刷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76.1亿元,较2015年增加474.3亿元,增长15.8%;拥有资产总额6541.5亿元,增加523.4亿元,增长8.7%;实现利润总额296.6亿元,增加49.4亿元,增长20.0%。其中,47家报刊出版传媒集团资产规模继续扩大,营业收入继续下滑,但降幅趋缓;得益于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增加,利润总额大幅增加。上海报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7]

积极推动报纸出版单位深化改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继续做好中央和地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截至2016年年底,累计审核107家中央和地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方案、77家报刊编辑部改革实施方案,6家报刊出版企业上市融资。同时,积极推动已转企的出版传媒企业中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尽快上市。

2.我国期刊业发展状况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期刊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日趋合理、多品种多层次共同繁荣、期刊出版产业和事业共同发展的现代期刊出版体系,为推进国家建设发展和服务人民文化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出版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全国共出版期刊10084种,较2015年增长0.7%,增加70种,涵盖自然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少儿等各个门类。其中,综合类期刊共365种,占期刊总品种的3.62%;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2664种,占26.42%;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5014种,占49.72%;文化、教育类期刊1383种,占13.71%;文学、艺术类期刊658种,占6.53%。[8]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积极调整期刊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创办研究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端学术期刊。2016年,总局批准创办47种学术期刊,占全部新创办期刊的70%, 《红色文化学刊》《丝路瞭望(中文、俄文、哈萨克文)》《中国应用法学》《区域与全球发展》等一批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智库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期刊得以创办。

期刊品牌日益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期刊舆论引导力、内容传播力、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形成了一批品牌报刊。在大众期刊方面,2016年度,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册的期刊有10种。在专业期刊方面,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光学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集群,《纳米研究》《石油勘探与开发》《分子植物》等期刊在本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排名进入全球前1/10。吉林的《光:科学与应用》2012年创办,目前在全球光学类期刊中排名第2位,上海的《细胞研究》经过20多年发展,在全球细胞生物学期刊中也排名前列。

改革发展不断深化。我国期刊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集约化、集团化初见成效。大众类、行业类期刊方面,《读者》《知音》 《四川党建》、英大传媒、卓众出版公司等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整合出版资源,形成了跨行业跨领域跨媒体经营的现代媒体集团。以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卓众出版公司等为代表的出版企业,旗下的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和经营业绩都取得佳绩。2017年1月18日,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当天收盘时公司市值高达77.86亿元。该公司年出版新书4000余种,期刊298种,旗下期刊中有45种被SCI收录,有51种被EI收录。中国航天期刊群、中国光学期刊联盟、中国社会学期刊群、中国力学期刊联盟等一批学科刊群加速聚合,集约化发展初具规模。中国社科院实施期刊创新工程,对全院80余种学术期刊实行印制、发行、入库、财务、管理“五统一”,提升了集约化发展水平。

数字化出版初见成效。目前全国95%以上的期刊开展了数字网络出版业务,以大众生活类期刊的网络阅读、手机杂志、APP应用和学术期刊的全文数据库、开放获取(OA)、优先出版为代表的全媒体生产传播形态逐渐形成。众多期刊推出了手机杂志、iPad杂志、网络资料库、移动客户端等产品,并开展了微博、微信营销和电子商务活动。在学术期刊方面,以中科院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高教社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在线出版平台、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网、中科院中国光学期刊网、中科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等数字化平台为代表,我国学术期刊积极探索网络出版、数据出版、优先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打造专业化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并积极利用新媒体和社交媒体,融入学术社区,推动移动出版,满足用户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需求。中国社科院建设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700多种、论文300多万篇,在推动学术期刊开放获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走出去有了新的进展。我国社科期刊中,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经济和中国历史、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优秀期刊得到国际学界的关注。例如,北京的《文明》杂志创刊于2001年12月,十多年来,努力打造中国原创文化国际品牌,目前已传播到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被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大英图书馆、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200多个海外机构订阅;山东大学的《文史哲》发行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共党史研究》在世界20余个国家和地区有600余个机构用户。

3.我国报刊与新时代不相适应的方面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报刊导向问题不容忽视。有些主管主办单位不严格履行管理职责,放松阵地管理,出现导向问题,有些甚至发生在机关刊物和重要学术期刊中。有的学术期刊借学术探讨之名,宣扬西方价值观和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我党我军历史,甚至对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进行诋毁。有些新闻单位放宽对新媒体的稿件审核标准,甚至直接抓取、转载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一些采编人员工作浮躁,不深入调查核实,审核管理部门不认真把关,导致虚假失实新闻屡屡发生。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解决,经济效益下滑严重。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7月发布的《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的数据,2016年,我国期刊总印数27.0亿册,降低6.3%;总印张152.0亿印张,降低9.4%;定价总金额232.4亿元,降低4.3%;期刊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93.7亿元,降低3.6%;利润总额25.7亿元,降低2.2%。[9]从趋势来看,经营指标下降幅度收窄。比如,营业收入降幅收窄1.6%,利润降幅收窄0.7%。2016年,全国报纸总印数390.1亿份,降低9.3%;总印张1267.3亿印张,降低18.5%;定价总金额408.2亿元,降低6.0%。报纸出版事项营业收入578.5亿元,降低7.6%;增加值259.4亿元,降低5.1%;利润总额30.1亿元,降低15.7%。从发展状况看,报纸出版主要经济指标下滑速度趋缓。报纸出版营业收入降低7.6%,较2015年收窄2.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降低15.7%,收窄37.5个百分点。虽然降幅缩小,但是随着纸张、人工、物流等成本上升,部分报刊经营压力增大。此外,报刊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广大农村地区报刊总量不足,难以满足农村地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精品报刊数量较少,内容质量与我国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我国报刊的内容生产和品牌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与近1.2万种报刊总量相比,以“百强”报刊为代表的优秀报刊的数量仍是很少的,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报刊的内容品质、话语权、传播力还存在不小差距。以科技学术期刊为例,2000年以来,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3%,2012年已达到10240亿元,目前我国发表论文的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专利申请数也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并未随着科研投入的增加和科研成果的涌现而同步壮大。尽管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期刊的数量逐年上升,2016年达到185种,但刊物的种数和质量与世界发达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另外,我国报刊在内容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在学术质量方面,部分期刊同质化问题严重,学术质量不高,引领学术创新能力不强。有的期刊定位不准,目标模糊,站位不高;有的期刊不重视理论和学术创新,不聚焦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现实指导意义不强;有的期刊沦为本部门、本单位发表论文的“自留地”,成为本地发表论文的“小圈子”,滋生了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有的期刊甚至以刊发质量低劣论文收取版面费来维持生存。此外,在期刊评价方面,片面强调影响因子,学术期刊被评价“绑架”。有些期刊片面追求转引率,要求作者强制引用该刊文章甚至与其他期刊建立互相引用联盟,扩大自己的被引次数。

媒体融合仍然处在攻坚阶段。目前,我国报刊融合发展从最初只有几家单位试水到逐渐兴起实践的热潮,流程再造、移动化迁移、融合报道、跨界合作、中央厨房等一系列新生的采编模式已得到广泛应用。数字出版、在线教育、新媒体、游戏娱乐、影视文化、大数据等新业态、新领域布局进一步广泛,媒体融合和跨界融合趋势明显,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动力不足的问题,有的缺乏居安思危、求新图变的紧迫感,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比如,思路不清的问题,有的深入研究不够、总体设计缺乏,路线图、施工图不明晰。比如,工作偏差的问题,有的传统业务与新媒体业务还是‘两张皮’,互不相融;有的新媒体名号与母体相分离,削弱了主流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10]媒体融合涉及思维创新、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平台再造、渠道开拓、体制机制创新等系统性的改革。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报刊融合发展。

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体制机制亟待变革。现在世界发达国家的报刊出版普遍采用现代化运作、集团化发展的模式。荷兰爱思唯尔集团、德国施普林格集团出版期刊均超过2000种。而在我国,报刊业“小散弱”问题突出,发展后续能力不足,亟待改革和调整。例如,我国10084种期刊分布在6000多家期刊出版单位,平均一家出版单位只出版约1.6种期刊。我国大陆地区共有2000多家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但大多数为非独立法人编辑部,出版3种以下刊物的占70%。出版资源分散、产业集中度低、无法形成发展合力。此外,报刊还存在着条块分割严重、同质化现象突出的问题,许多刊物定位趋同、内容趋同、风格趋同,也无法形成内容上的竞争力。

与产业结构问题紧密相连的还有体制机制问题。目前我国期刊出版单位中有超过60%的单位是非法人编辑部,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缺乏法人治理结构,没有财务、人事、经营的自主权。一些期刊事业单位也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健全、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

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我国报刊繁荣发展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切实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报刊改革、发展、管理等各方面,是政府有关部门和报刊出版单位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主题宣传,营造良好环境

要聚焦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这条主线,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认真谋划,加强设计,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全国报刊出版单位要把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部署上来。深刻认识过去5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党的建设的新要求等。[11]报刊单位要充分发挥主流舆论阵地的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宣传阐释,在深度上做文章,在准确上下功夫,更好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

同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带一路”倡议、“五大发展理念”等重大主题宣传,特别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 加强精品报刊建设,推动集约化、数字化发展

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是报刊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主流媒体的使命和职责所在。要把移动优先作为重要战略,创新移动新闻产品,打造移动传播矩阵。重点突破采编发流程再造这个关键环节,以“中央厨房”采编系统建设为龙头,创新媒体内部组织结构,构建新型采编发网络。要打通制作生产环节,推进制作流程一体化、资源共享便捷化,实现内容产品融媒化,不断夯实融合发展的技术支撑。[12]同时,要推动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总局将继续开展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优秀案例推荐示范及融合发展先进经验推广工作,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从局部突破走向全面深化、深度融合。

繁荣发展我国学术期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制定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组织开展学术期刊集约化、数字化发展试点工作,对试点单位给予出版资源、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倾斜扶持,进一步整合资源、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效果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良好的学术期刊集群,提升学术期刊整体规模效应、运营能力和发展动力。

3.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报刊产业和事业协同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开发新媒体做“增量”的基础上,尽快推进报刊“存量”改革创新,支持行政部门及主管单位调整优化报刊资源,停办退出一批、整合兼并一批、做强做大一批。支持各省(区、市)加强报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停办退出一批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社会效益差、不具备出版条件的报刊,减少同质化恶性竞争。结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三五”规划,以“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期刊、百强报刊为抓手,加强政策、项目、资源扶持,打造精品报刊,培育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传媒集团,努力从“高原”向“高峰”攀登。

加强报刊社会效益考核。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要求,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精神,制订报刊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办法,不断完善确保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确保报刊改革始终在坚持正确导向、建设先进文化的轨道上推进。

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围绕实现文化小康,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建设,优化报刊领域项目实施,盘活用好存量资源,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看报看刊等基本文化权益。加强统筹规划,推动城乡阅报栏(屏)建设与农家书屋工程、全民阅读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项目)统筹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少儿报刊阅读季”活动,组织少儿报刊出版单位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及幼儿园捐赠优秀报刊,鼓励和支持公民、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参与报刊捐赠活动。

4.加强导向和阵地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强化责任担当,履行管理职责,坚决守好阵地、管好阵地、把好关口,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坚决防止报刊出版工作出现杂音噪音。

严格导向管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出版导向,不能出现任何偏差。要服务好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确保导向要求全面有效覆盖。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导向把关上同一个标准、同一个尺度,决不允许刊载违背党中央精神的错误观点,不允许出现所谓的“舆论飞地”,不允许出现管理盲区。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要把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落细,明确责任主体,加强责任追究。严格主管主办制度和属地管理制度,把责任落实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企业和责任人。主管主办单位要做好所属报刊出版单位社长总编(主编)的选拔任用工作,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标准,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导向作为首要条件,做到讲政治、强党性、敢担当、勇创新、严律己。加强报刊及其所办新媒体社会效益考核,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绝不能搞唯发行量、唯点击率,决不能让无节操、无底线的报道和广告充斥其中。

严格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在总局规范认定6400余种学术期刊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学术期刊名录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研究制定对学术期刊加强动态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学术期刊准入退出标准。综合运用审读、年检、案件查处、质量评估等手段,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管理和指导,对优秀学术期刊加大政策、资源、项目、资金等扶持力度,对严重违法违规、长期质量低下的期刊建立负面清单,实行警告、停业和退出机制。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学术期刊,集中治理假冒学术期刊网站和网上论文中介;深入开展学术期刊官网认证工作和名录数据库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权威信息,为正规学术期刊清源正名。加强理论武装,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激发科技和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

猜你喜欢
报刊学术期刊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百强报刊
期刊问答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